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蓝型油菜双低杂交种青油331青油331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双低春性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1996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薹茎绿色,株高163~178cm,分枝部位高40cm左右……  相似文献   

2.
金萍 《作物杂志》2003,19(4):10-10
甘蓝型油菜青杂3号 (E144 )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以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44A、保持系144B和恢复系482 -1组配而成的三系杂交种。2001年12月14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定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早熟等特性。特征特性 幼苗半直立,叶绿色,苔茎绿色。株高140.9~151.9cm,有效分枝部位15.9~25.8cm,一次有效分枝数4~6个,二次有效分枝数5~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125~208个,每果粒数26~27个  相似文献   

3.
白菜型双低油菜青油17青油17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双低春性中、早熟白菜型油菜品种,1996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幼苗匍匐,叶色淡绿,薹茎绿色,株高119~135cm,分枝部位高28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5~8个,单株有……  相似文献   

4.
双低油菜杂交种青杂2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中心育成的优良品种,属春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00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3020)。  相似文献   

5.
青杂5号(青油305)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利用波利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育成的高产高含油量双低春性甘蓝型油菜杂交种。2006年9月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等低海拔地区春油菜主产区种植。湟中县于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华协1号(原代号SWH031)是华中农业大学与瑞典SWAB合作育成的甘蓝型春油菜三系杂交种,其母本为双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141A,父本为双低恢复系SV02002R.该品种于199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农业部推荐为优质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7.
豌豆新品种阿极克斯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82年从上海市农科院引进,经15年混合选择育成。1998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阿极克斯属中熟品种,生育期105~110天。半矮茎,株高78.0~85.0个,单株有效分枝1.8~2.4个,...  相似文献   

8.
何志华 《种子科技》2002,20(6):367-368
秦优 7号 (原名杂油 86 )系陕西省杂交油菜中心育成的甘蓝型雄性不育三系双低 (低芥酸、低硫甙葡萄糖甙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品种 ,2 0 0 1年 4月通过了陕西省审定并命名 ,同年 12月通过国家审定。我市于2 0 0 1年秋播大面积推广种植 ,其产量表现、抗病、抗逆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它杂交油菜品种。1 特征特性秦优 7号为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品种 ,全生育期2 4 5 d左右 ,一生长势较强 ;株高 180 cm左右 ,株型紧凑 ,叶片上冲 ,根系发达 ,根茎粗壮 ,一次分枝始节位平均在 4 0 cm以上 ,一次有效分枝 8.4个左右 ,单株有效角果数 30 0个左右 ,每角 2 …  相似文献   

9.
陈静  饶勇  肖华贵 《种子》2002,(6):102-102,105
黔油 12号系用我所自育的双低隐性核不育系 SAB- 3作母本 ,与双低恢复系双 16 8作父本组配育成的双低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 ,于 1999年 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半直立 ,苗期长势强 ,生长整齐一致 ,株型紧凑 ,开花集中 ,营养生长期长 ,不易早薹早花。植株高度 180 cm左右 ,一次有效分枝 9~ 14个 ,主花序长 85 cm左右 ,结角密度1.5个 / cm,全株有效角果 45 0左右 ,每角实粒数约 2 2粒 ,千粒重 4g左右 ,生育期约 2 10 d(直播 )至 2 40 d(育苗移栽 ) ,与油研 7号相当。该品种综合性状好 ,高产稳…  相似文献   

10.
唐国永 《作物杂志》2006,22(3):43-44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利用特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和PolimaCMS测交,并用亲本与完全不育的后代连续回交4代,获得稳定的PolimaC-MS025A和保持系025B;同时用带有不育胞质的恢复系作母本和双低保持系杂交,对杂种后代进行分离选择,最后选育出农艺性状较好的恢复系238R;不育系025A和恢复系238R配制出杂交组合25。2004~2005年该组合在青海省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优质、抗逆性强。2005年12月通过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定名青杂4号;合格证号:青种合字第0207号。1特征特性1·1植株性状春性、早熟,属特早熟甘蓝型杂交油菜。生育期……  相似文献   

11.
常杂油5号是用核不育两型系G 212 A与双低恢复系P 103配组育成的甘蓝型双低黄籽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具备高产、优质、多抗、高含油量等特性,2010-2012连续2年湖南省区试中产量、含油量均排第1位,201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湘审油2013001).  相似文献   

12.
秦优 7号 (原代号杂油 86 )油菜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成 ,组合为双低雄性不育系陕 3A×双低恢复系 K4 0 7。 2 0 0 1年 6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陕审油 2 0 0 10 0 1) ,同年 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国审油 2 0 0 2 0 0 2 ) ,是我省和黄淮区第一个高油分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1 特征特性1.1 产量表现 :秦优 7号 1997- 1999年参加组合试验和预备试验 ,平均亩产 2 4 7.5 kg,比对照秦油 2号增产 14 .6 % ;2 0 0 0、2 0 0 1年参加陕西省油菜区试 ,两年平均亩产 2 0 8.4 kg,与对照秦油 2号持平 ,参加…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从引进双低春油菜品种马努中选株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31A测交,并用亲本与完全不育的后代连续回交4代,获得稳定的PolimaC-MS105A和保持系105B;同时用带有不育胞质的恢复系作母本和双低保持系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分离选择,最后选育出农艺性状较好的恢复系1831R;不育系105A和恢复系1831R配制出杂交组合305。2003~2005年该组合参加国家春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优质、抗逆性强。2006年9月14日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青杂5号。1特征特性1.1植株性状该品种为甘蓝型春性不育三系…  相似文献   

14.
宁杂3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6和恢复系3075R杂交于1994年育成,是继宁杂1号之后选育的又一高产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999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3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现已初步掌握宁杂3号的特征特性及其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青杂2号油菜品种是青海省农科院油菜中心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2000年11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33d,子粒含油率45.2%,芥酸含量0.65%,硫代含量27.8μmol/g,耐寒性强,抗病能力强,增产优势明显,适宜在海拔2800m以下地区种植.2001年西宁市下达给大通县科技项目"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2号制种基地建设及试验示范"项目,经过2001、2002年的实施,顺利地完成了该项目,所制的种子经青海省种子质量检测中心检验均达到标准,2003-2005年继续与青海省农科院合作制种,现已累计建立制种基地1250亩,生产杂交油菜种子21.8万千克,为大通县和周边地区提供了优质良种,现将大通地区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曾兵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王沁 《种子》2007,26(8):99-101
黔油18号于2003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系我所用蜀杂1号F2代分离的不育株与双低品种R-8杂交选育的双低不育系SAB-3作母本,与杂交选育的双低恢复系双19作父本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根据黔油18号母本基本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川油18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甘蓝型双低中熟优质油菜新品种,1998年通过四川省和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川油18是以本所自选的低芥酸中偏早熟品系Ⅲ -232为母本,以中油所引进双低品系84039-1为父本杂交,经连续5代分离选优育成。2 特征特性川油18属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品种,在四川盆地秋播条件下,全生育期230天左右,比对照中油821早熟2~3天。幼苗生长半直立,基叶较肥大,叶色浓绿,腊粉较厚,无刺毛,叶绿素含量106.42mg/100g,比对照高5.6……  相似文献   

18.
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华中农业大学利用自育的雄性不育系1141A与瑞典思威种子公司提供的恢复系SVO2002R配制而成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杂交种,1993年由甘肃省种子管理总站、兰州农校和甘肃农业大学等单位引入甘肃经多年试种成功.原代号SWHO31。1998年11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5次全委扩大会议审定通过。特征特性:属甘兰型春油菜。幼苗直立,叶片浅裂、深绿、厚实。株型伞形,株高130一150cm,分枝部位47.gcm,第一次分校数为5.4个,全株分枝10.9个,全株结角203.2个,每角结粒20.5个,种子圆形,千粒重3.sg,单株产量10…  相似文献   

19.
熊飞 《科学种养》2011,(11):48-48
中双10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精心选育而成的早熟、丰产、优质、多抗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于2003年8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评为农业部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而且连续多年被湖北省定为主推双低油菜新品种。目前该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近3000万亩,创产值近180亿元。2010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20.
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99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研599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甘蓝型杂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9569 A与甘蓝型双低恢复系9059 R杂交配制而成的杂黄籽高油分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2008年12月9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油2008006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