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作者自1983年以来,在对水库,河流及池塘的鱼病检查过程中,发现85%的水体患有车轮虫病,并有3处已因车轮虫的大量寄生造成养殖鱼类的大批死亡。文中叙述了水库,河流及池塘的发情况,车轮虫病的发病条件已预防,治疗措施,现将此调查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于2011-2012年期间,对白洋淀水域4种经济鱼类(鲫鱼、草鱼、鲢鱼、鳙鱼)指环虫(Dactylogyrus)的寄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指环虫的重要分类特征——中央大钩和交接器进行了显微拍照。本次调查共发现指环虫12种(其中2种为未定种),在鲫鱼上发现6种,其中美丽指环虫(D.formosus)和弧形指环虫(D.arcuatus)为优势种。鲢鱼上发现2种,鲢指环虫(D.hypophalmichthys)为优势种。鳙鱼上发现2种,鳙指环虫(D.aristichthys)为优势种。草鱼上发现2种,页形指环虫(D.lamellatus)为优势指环虫。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白洋淀4种经济鱼类指环虫的寄生情况,为白洋淀指环虫病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5.
6.
7.
<正> 车轮虫病是鱼类从鱼苗到夏花阶段危害较大的病害之一。此病严重流行,会引起鱼种大批死亡。为了了解该病的发生规律,更有效地提供防治依据,对此病进行了流行病学的调查。调查地点和方法调查地点为长沙市东郊湘湖渔场,该场利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包括印染、橡胶、化工等20多个工厂的工业废水)养鱼。 相似文献
8.
新敌百虫(New Diplex)属有机磷酯化合物。它是在原敌百虫药物的基础上经特殊的化工技术处理而成的。其既保持了敌百虫原有的低毒性、低残留、无“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又进一步发挥其新效应,表现广谱、高效、速效及与环境友好的特点。据测定:它的杀生力比原敌百虫要大5倍~7倍(Neves 2002)。因而由原限于杀灭寄生于家鱼体表的节肢动物中华鳋、鱼鲺、锚头鳋和蠕虫类的指环虫、三代虫;扩大 相似文献
9.
"百虫清"属有机磷酯化合物。它是在原敌百虫药物的基础上经特殊的化工技术处理而成的。其既保持了敌百虫原有的低毒性、低残留、无"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又进一步发挥其新效应,表现广谱、高效、速效及与环境友好的特点。据测定:它的杀生力比原敌百虫要大5~7倍(Neves,2002)。因而由原限于杀灭寄生于家鱼体表的节肢动物中华蚤、鱼虱、锚头虫和蠕虫类的指环虫、三代虫,现已扩大到能杀灭欧鳗拟指环虫和纤毛类的车轮虫、斜管虫、小瓜虫等原虫。而且在鱼、虾、蟹混养或单养的池塘中适宜用。此远超过原敌百虫的使用范围。同时它还能解决长期来存在敌百虫的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12.
底栖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当水体受到污染时,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会发生改变。为了解白洋淀的底栖动物组成及水质状况,于2006年12月、2007年3~11月对白洋淀9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共鉴定出底栖动物23种,其中,软体动物17种、环节动物2种、水生昆虫幼虫4种,与1958年的调查结果对比,发现物种种类数呈降低趋势。其中,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绘环棱螺、羽摇蚊幼虫为全年分布种。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白洋淀水质为中污染。 相似文献
13.
14.
水系结构连通性评价是实现河湖连通的基础,为构建生态水网,提升水体连续性提供决策依据。现有评价方法多集中于连通概率及强度方面,忽略了结构稳定性的评估。有效探究水系在外界干扰下的连通稳定程度,可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指导。以白洋淀为例,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法,考虑水网稳定性,建立包括水面率、水系连通度及水系结构稳定性三大要素,共七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耦合赋权及综合指数评价法,评估淀区水系结构连通性。结果表明,较之2007年,2017年淀区综合连通指数由0.7524下降至0.4235,区域孤立湖泊增多,连通强度及结构稳定性皆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
白洋淀底栖动物多样性调查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底栖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当水体受到污染时,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将会发生改变。为了解白洋淀的底栖动物组成及水质状况,作者于2006年12月、2007年3月至11月对白洋淀9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共鉴定出底栖动物23种,其中软体动物17种,环节动物2种,水生昆虫幼虫4种,与1958年的调查结果对比可以发现物种种类数呈降低趋势。其中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绘环棱螺、摇蚊幼虫为全年分布种。应用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白洋淀为重、中污染。 相似文献
16.
17.
18.
探究微生物制剂的修复效果和最佳投放浓度,为实际应用微生物制剂修复白洋淀水陆交错带生态系统奠定基础。采集鲥餱淀水陆交错带表层(0~20 cm)黑泥作为实验底泥,加入鲥餱淀湖水,投入组PP微生物制剂(成品活菌数不低于7×1010个/g)浓度分别为3.0、5.0、10.0、20.0 mg/L。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对上覆水CODCr、总磷和总氮的最高降解率分别为33.57%、83.33%和42.98%,对底泥全氮和有机碳的最高降解率分别为31.16%和19.53%;底泥中多酚氧化酶、脲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提高;水体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增加,蓝细菌门丰度下降明显,Candidatus Rhodoluna、Aquirestis和Hydrogenophaga(氢噬胞菌属)等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推荐微生物制剂投加浓度为3~5 mg/L(活菌个数不少于2.1×108~3.5×108个/L)。 相似文献
19.
白洋淀浮游甲壳动物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6年4月至2006年12月对白洋淀浮游甲壳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白洋淀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本次调查共记录到浮游甲壳动物34种,隶属于9科19属,其中枝角类(Cladocera)19种,桡足类(Copepoda)16种。物种多样性季节性明显:枝角类优势种在春、夏和秋冬季依次为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长肢秀体溞(Diaphanosoma leuch);而桡足类优势种在冬春季为英勇剑水蚤(Cyclopidae strenuus),在夏秋季为锯缘真剑水蚤(Eucyclopinae macruroides)和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sihokurnsis)。物种多样性春秋季较高,夏季和冬季较低。浮游甲壳类个体密度以春季最高,冬季最低。根据生物多样性指数综合判定白洋淀的水质为中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