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验于1992年至1993年冬季进行,旨在验证一个营救小麦种质资源的简易方法。供试材料经收获后老化处理。自然老化的种胚(生活力为50%)在琼脂加蔗糖培养基上无菌培养较长时间(40d)后,大多数能够长出根和芽,但只有芽鞘而没有叶子的苗子即使到了40d也不发根。经过培养发根的幼苗定植田间后能发育成正常的植株并结出可育的种子。  相似文献   

2.
新消息     
新消息0292汪芜湖高温对75个小麦品种产且和品质的影响——P.1.Stone等人在控制条件下检测了75个小麦品种对开花后10或30d施加的短期(3d)高温(最高40℃)的反应.结果表明,72%的品种高温处理后粒重有所降低,尽管花后10d和花后30d...  相似文献   

3.
烯效唑浸种对麦(油)后稻大龄抛秧的产量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麦(油)后稻抛秧季节紧、秧龄长的特点,研究了秧龄与烯效唑浸种浓度对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麦(油)后稻抛秧中采用烯效唑浸种处理能增产。抛秧秧龄以47d左右适宜,秧龄与烯效唑浸种浓度间存在显著的互作。在秧龄57d时,以40和60mg/L浸种产量较高;在秧龄47d时,以20和40mg/L浸种增产显著;在秧龄37d时,烯效唑浸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印楝愈伤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印楝幼嫩枝条和叶片,在含有BA(0 ̄0.5mg/L)和NAA(0 ̄2mg/L)的MS培养基中,于25℃±2℃下暗培养15 ̄25d,可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生长出现2个生长峰,愈伤组织生长期和培养基中激素组成影响双峰产生时间,但不愈改变愈伤组织生长的双峰性质。在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中,于25℃±2℃下光培养15 ̄30d,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分化。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与愈伤组织来源和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的激  相似文献   

5.
花生未成熟子叶丛生芽培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果针入土后45天左右的花生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在含高浓度6-苄基腺嘌呤(BA)的培养基中,置于约1800lux光照和26±1℃条件下,培养21~28天,能有效地诱导产生幼芽。其中5号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BA20mg/1+AD100mg/l+蔗糖3%+琼脂0.85%),芽诱导率达92.5%。截取诱导苗带叶腋茎段转接在8号(MS+BA40mg/l+YE0.01%)、9号(MS+BA30mg/l+YE0.01%+AD50mg/l)两种培养基中,置于约1800lux光照和23~28℃条件下,培养21天开始出现丛生芽,42天后(8)号和(9)号两种培养基均有95%以上的外植体分化出丛生芽,继而长成无根小苗。平均每个外植体分化出15个以上小芽,多的达50个以上。  相似文献   

6.
花生去子叶幼胚的丛生芽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粉后25-30天的花生幼胚,去子叶后,在MS2(MS+BA1.0mg/L+CH300mg/L+PVPP0.3%+椰计50ml/L+蔗糖4%+琼脂0.8%)培养基中,置300lux弱光和20℃±1℃条件下,培养21-28天,能有效地产生丛生芽;在MS2中诱导培养后的去子叶幼胚的生长点切去,在改良无激素培养基(MS1)中培养14天,转入MS3(MS+BA6.0mg/L+NAA0.4ml/L+D-生物素0.1mg/L+CH300mg/L+酵母浸出物200mg/L+椰计50m/L+PVPP0.3%+蔗糖2.5%+琼脂0.8%)培养基,置25℃±1℃,3500lux光照条件下培养21-28天,80%的外植体分化出丛生芽,继而长成无根带叶小苗..平均每外植体产生8.1个丛生芽,最多可达40个.诱根后小苗移植田间80%植株成活并开花结实。品种(系)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本试验条件下,667m^2用185WP田草光30g,40g,50g剂量,对称栽稻田防除杂草,药后10d防除株效达100%,药后30d,45d综合防除药效达91%_95%,对水稻安全性与乐草隆相近,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水稻移栽后7-10d为田草光的施药适期,每667m^2宜用40-50g,防效性较佳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籽粒灌浆期间的环境条件是导致大麦麦芽品质下降的一个因素,但有关不同环境条件对大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特定影响却知道得很少。本研究试图利用便携式气候室在田间评价短期高温(>35℃)对大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连续两年(1993和1994)内进行了两套试验,两年的供试品种分别为啤酒大麦栽培品种Schooner(1993年)和Parwan(1994年)。试验处理为:①全灌浆期对照(不置气候室,不加热);②从扬花后第17d开始置气候室,并用可控式恒温电热器加温至40℃,每天6h,共处理5d;③从扬花后第17d开始置气候室,但不加温,也处理5d。高温处理使Schooner和Parwan的单粒重分别降低14%和25%。高温处理的淀粉含量比对照的低,氮含量比对照的高,β-葡聚糖含量与对照相近。高温处理使Schooner和Parwan的麦芽浸出率分别降低了6%(从79%降到73%)和2.2%(从68.4%降到66.2%)。淀粉粒体积的测定结果还表明,籽粒干物质的降低是由淀粉粒数量的减少引起的,而不是淀粉粒体积的减小所致。高温胁迫会通过对籽粒体积的减小和筛过百分率的提高而降低“可制麦芽”籽粒的产量,并使麦芽浸出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剥粒菠萝的苗端和腋芽培养的结果。 1、描述苗端和腋芽在MS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水平的培养配方中芽的诱导发生,及不同配方对芽诱导的影响。三月份的外植体培养时芽诱导率高于一、五、六月份的。 2、将芽分离或纵切培养30~50天,每块材料可增殖或继代繁殖出许多的芽。液体培养比固态培养芽增殖高三倍以上。 3、激素对芽的增殖是有明显的作用。其中以MS + 6-BA(1- 3ppm)+NAA(0.5-1ppm)为好。MS(大量元素减半)+IBA(5或7ppm)则对壮苗和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有根的试管植株或无根健壮的苗和发根素配合,移栽后管理适当,均可成活。  相似文献   

10.
高产夏直播花生干物质积累动态与产量形成规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系统研究了麦收后夏直播地膜覆盖花生在30万株/hm2密度下6000kg/hm2产量水平的植株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规律。植株干物重和荚果干重动态可拟合成Logistic方程。植株干物重最快增长期为出苗后43~51d,最大生长速率0.768g/(株·d),最终生物量40.86g/株。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结荚期占64.6%,饱果成熟期占12%。荚果干重最快增长期是出苗后72~81d,幼果形成后36~45d,最大增长速率0.867g/(株·d)。荚果干重增长量,结荚期占66.4%,饱果成熟期占33.4%。经济系数0.6。分配系数结荚期0.625,饱果成熟期1.707,产量形成期平均0.795。与春花生相比,生育前期叶面积发展快,干物质积累速度高。生育后期分配系数显著高于春花生。干物质和荚果产量主要在结荚期形成。  相似文献   

11.
在水稻移栽后4 ̄7d,施用40%丁恶乳油1125 ̄1500mL/hm2,能较好地控制稗草、莎草和鸭舌草等杂草,施药后20d杂草株总防效78.3% ̄91.4%,施药后40d的杂草株总防效62.1% ̄85.7%,杂草干重总防效981.9% ̄95.2%,并且对水稻安全,是一种理想的移栽稻田一次性除草剂。  相似文献   

12.
再生稻芽肥的适宣施氮量蔡亚港,李凌,方各海(武夷山市星村镇农技站)材料与方法试验设0、6、14公斤/亩4个氮素水平化肥品种为尿素,按含氮46%计算,于头季稻齐穗后20日施下,三次重复,随机区排组列,计12小区,每小区面积40平方米。水稻品种汕优63,...  相似文献   

13.
麦套夏花生的生育特点分析李向东(山东农业大学),万勇善,张高英…作物杂志.-1995,(2).-31麦套夏花生的生育特点为:生育进程快,全生育期比春花生少25d,花针期较春花生少6d;营养体生长迅速,播后60d主茎高度基本长足,播后78d叶面积系数达...  相似文献   

14.
一、龙井茶的采摘 龙井茶采摘精细,级别不同,采摘标准也不同。从春茶开始,由茶芽萌发到新梢形成的不同时期,对鲜叶有不同的称呼。一般来说,高档茶(特一、特二、特三)应于清明前采摘,只采龙牙(单芽)和雀舌(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长度1.5-2.0cm);中档茶(1级、2级、3级茶)于谷雨前采摘,采下的鲜叶称旗枪(一芽一叶半开展)和糙旗枪(一芽一叶开展和一芽二叶初展,长度2.3-2.7cm);低档茶(4级茶以下)于谷雨后采摘,采下的鲜叶称象大(一芽二三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长度2.8一3.5cm)。现…  相似文献   

15.
DA—6对甜菊叶片糖苷含量和组分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培育丰产、优质、高糖苷含量的甜菊新品种是关系甜菊资源利用的主要课题。本研究以3种不同浓度(20×10-6、30×10-6和40×10-6)DA-6处理甜菊叶片,不同时间(处理后7d,14d和21d)取材,应用重量法测定总糖苷含量,HPLC分离检测两种主要糖苷组分(SS和RA),显示DA—6对叶片总糖苷含量及主要组分的影响均呈一定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并由此而筛选出有利于生产合适的DA—6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杂交稻新组合的再生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再生稻》1997,(2):1-9
头季稻齐穗期起经系统观察测试表明:在头季开花结实期,再生芽处于休眠状态,萌发伸长始期,汕优63早于冈优22更早于冈优渝九,灌浆结束后逐渐加速伸长,越接近完熟伸长速度越快,完熟后更快。伸长速度最快的芽位为例2芽(冈优22)或倒3芽(冈优渝九、汕优63),均以倒5芽最慢。随生育进程,再生芽、苗死亡率逐渐提高,死亡率最高的时段是收后的高温伏旱在头季开花结实期,其次是头季灌浆期。冈优22以上位芽发苗成穗占  相似文献   

17.
国内报刊花生文摘(一)脱落酸对发育中花生胚萌发和贮藏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黄上志(中山大学生物系),傅家瑞植物生理学报。一1993,19(1).一31~37发育中的花生胚在无激素固体培养基上离体培养时提前萌发,其发芽力随胚的成熟增加而提高,果针入土后40...  相似文献   

18.
Zhongjian96 3,alateseasonjaponicaricevarietyderivedfromC81 40/87095,wasdevelopedbyCNRRI,withthecharactersofearly maturity,atotalgrowthdurationofabout128d(5 7dlessthanCKXiushui11),insensitivetopho to period,idealplanttype,middletilleringability,strongcul…  相似文献   

19.
采用植物激素ELISA方法,研究了杂交水稻各器官内源细胞分裂素(iPA)的变化及其与再生芽萌发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头季稻齐穗后5-19d稻株叶和叶鞘中内源激素iPA的含量较低,再生芽生长缓慢或处于休眠状态;齐穗19d以后,内源激素iPA含量增加,再生芽萌发、伸长的速度也相应加快。前期(齐穗后19d)下部节位茎中iPA含量高于上部节位,低位芽长于高位芽;后期(齐穗后33d)上部节位茎、芽的iPA含量高于下部节位,上位芽生长速度则快于下位芽,可见,再生芽萌发生长与内源激素iPA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以库拉索芦荟(Aloe vera)的顶芽和腋芽为外殖体,采用MS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激素(6-BA,KT,ZT,NAA,2,4-D,GA3)进行培养试验,探讨外源激素对芦荟外植体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BA最有利于芦荟芽分化,其次是KT,ZT对芦荟芽分化不敏感,NAA对芽生根诱导能力较2,4-D强,生根培养以MS+NAA0.25mg/L AC(活性炭)0.20%为最适,生根苗根系发达且移栽成活率高;低浓度糖对分化有利,高浓度的糖对生根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