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近年来浙江省小麦生产的现状,分析了小麦的地位、小麦产量提高与品种更换特点,回顾了小麦育种成效及其展望,为我省粮食生产上新台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3.
本文简要叙述了计算机技术在小玫种质资源管理、遗传育种、生长的生理生态模拟和高产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5.
6.
7.
8.
育种在小麦持续稳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综述了陕西小麦生产的概况,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今后陕西省小麦育种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关于浙江省常规早籼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了浙江省1988-1997十年中审定的13个常规早籼品种的产量和经济性状表现后,从浙江省早稻生产的实际出发,就常规早籼稻高产育种的理想株型和理想性状选择,分析了株高与茎粗,大穗与结实率,穗数与成穗率,粒重与充实度,根系活力与功能叶寿命等性状间相互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一、常规育种杂交育种是小麦行之有效的主要方法,在“七·五”末与“八·五”期间,全国小麦常规育种共审(认)定品种112个,良种推广面积累计59917.8万亩。1991~1994年全国小麦平均种植面积为4.49亿亩,平均亩产为226.5kg,此间全国又育成了审(认)定品种73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的品种有12个,50~100万亩的有17个,50万亩以下的有44个。根据区试产量分析,平均亩产500kg以上的品种有1个,亩产400~500kg的有11个,400kg以下的有61个。当前在国内推广面积达千万亩以上的新品种,有陕西省农科院小麦育种研究中心推广的陕229,… 相似文献
14.
15.
16.
福建省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育种成果福建省自七十年代初期开展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以来,育成了一批抗赤霉病的品种(系)。其中有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先后育成福红壳13、福红壳19、福繁76、福凡916等,福凡76曾在福安有小面积推广,并提供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作为抗赤霉病品系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交流;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育成的闽抗76、闽抗115、闽抗130等;南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建选4号、7705、77175等,曾在山区局部推广种植;宁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矮和尚、宁76—6524等。其中矮和尚表现中矮杆,早中熟,中抗赤霉病,适于闽东地区种植,亩产75~10kg,1989… 相似文献
17.
18.
小麦赤霉病[CibberellaZeae(schw)Petch]是世界范围的一种病害,我国的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和东北的部分麦区为流行区、并有蔓延和发展趋势。对小麦生产威胁很大,全国每年要损失成亿公斤的小麦。近几年来,经过科学工作者研究探索,对赤霉病的病菌生理,发生规律和... 相似文献
19.
20.
离子注入及其在小麦诱变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秋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4,(5):36-38
本文综述了当代作物诱变新技术-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的一般原理和生物学效应,离子注入后对小麦形态、生理和遗传性状产生的影响。旨在为深入研究离子注入的诱变机制及其在诱变育种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