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2.
3.
利用SNP标记划分甜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类群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利用1 031个SNP标记对39份甜玉米自交系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1 031个SNP标记在供试材料中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90,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平均值为0.275。39份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32~0.678,平均值为0.430。通过Neighbor-joining(NJ)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分别为华珍母本群、京甜糯2群、彩甜糯群、温带种质群和华珍父本群。5个类群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较小,在0.394~0.445之间。华珍父本群与温带种质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394,彩甜糯群与华珍父本群、温带种质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445。 相似文献
4.
不同来源超甜玉米种质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Griffing的完全双列杂交模式1设计,将6个不同来源的超甜玉米种质自交系配成30个正反交杂交组合,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对株高、穗位高、果穗长、果穗粗、带苞叶和去苞叶小区果穗鲜重以及标准果穗鲜重和穗数等8个性状进行了配合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分别来自热带种质的B19、来自温带种质的B142和来自本地种质的B162等3个自交系在分析的8个性状中都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GCA),而特殊配合力效应(SCA)和配合力总效应(TCA)表现较好的杂交组合有B134×B162、B134×B142、B162×B137、B162×B142、B19×B168、B19×B142、B137×B142、B142×B168等,这些具有较高SCA和TCA的组合一般都符合本地种质与热带种质、本地种质与温带种质和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3个甜玉米自交系1132、RC1及1022为基础材料,2006年经卫星搭载返回地面后进行3季种植观察,各发现1个突变株,其中,1132变异株茎节间变短、植株矮化、果穗变粗;RC1变异株株高和穗长增加、单穗重显著增加;1022变异株茎节间距明显增加、株高和穗位变高、果穗变大变粗、雄穗分枝减少。对3个变异株连续6代自交和穗选,获18个稳定变异系。以18个变异系及相应对照为被测系,骨干系HZ3、265OR1、N16为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对变异系产量及相关性状、株高及穗位高等进行配合力分析和自身表现评价,结果表明,5个变异系在自身性状表现及重要性状配合力上均表现优良,具有较大育种潜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形态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玉米54份骨干自交系的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及生育期性状的分析评价,筛选出了各单个性状表现优良与较差的自交系,分析了四大杂优类群间在形态性状方面的差异,为我国玉米种质的改良与创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8.
改良甜玉米对普通叶锈病部分抗性的系谱选择G.R.Gingera等美国大约有50%的甜玉米种植在明尼苏达州和威斯康星州。中西部地区白天温暖,夜间寒冷潮湿的条件非常有利于普通叶锈病流行。近20年,在中西部的北部发生了严重的叶锈流行病(Groth等,198... 相似文献
9.
利用GA3和UCZ浸种处理对不同双隐性甜玉米自交系中胚轴长度、根长等表型特性和生理指标进行分析,并对与出苗率相关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对不同品种耐深播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中胚轴长度随播种深度增加存在极显著差异,耐深播自交系更利于幼苗的顶土出苗。不同浓度GA3处理的自交系SY-12和SY-19与未经过GA3处理的两个自交系相比,随播深增加两个自交系的中胚轴长度比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根长与中胚轴长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10 cm深播条件下,两个自交系的GA3含量明显增加,与2 cm播深相比呈极显著差异。内源GA3含量的变化与外源GA3对中胚轴长度的影响一致,表明中胚轴伸长与内源GA3水平密切相关。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中胚轴长与出苗率的关联度最大。经过筛选,SY-12表现出耐深播的特性,为甜玉米抗旱、耐深播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研究和整理2001~2019年先锋公司在我国审定的玉米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及其系谱,绘制SS和NSS不同类群种质系谱图。结果表明,美国先锋公司共审定53个玉米杂交种,主要集中在以山东、河南为主的黄淮海夏玉米区和以吉林为主的东北春玉米区。SS群种质主要是B73与PHG39背景,其中,骨干自交系PH09B及其衍生系PH890基础形成了8个衍生系,包括PH6WC、PH6JM、PHJEV、PHTEF、PH11V8、PH18Y6、PH1JP8和PH12P3,这8个衍生系组配了14个玉米杂交种;NSS群的种质主要是OH07、Iodent与Lancaster为背景,以OH07种质为主,其中,骨干自交系PHA9B、PHN46和PH4CN形成了9个衍生系,包括PH4CV、PH2N1、PH5AD,PHPM0、PH1N2D、PH11YB、PH11VR、PH12RP和PH12TB,共组配了18个审定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12.
13.
14.
9个国外血缘超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具有国外血缘的T1、T2、T3、M1、M2、M3、R1、R2和R3共9个超甜玉米自交系做被测系,以原有5个自交系B、C、D、6和D2做测验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出F1杂交组合45个,对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芯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单穗重10个性状按NCⅡ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配合力测定与分析,并估算群体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同一性状以及同一自交系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别很大,表现正负向两类效应。在甜玉米育种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自交系GCA的筛选,还要注重SCA即特定组合的选择。成熟期、株高、穗长和单穗重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可以适当早代选择;秃尖、芯粗和穗粗可以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15.
H1710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抗、广适、高配合力优良骨干玉米自交系。该自交系以黄改系Z1(来源于昌7-2×Lx9801×5237小群体)为基础,同含有热带种质的T12(来源于掖478×178二环系)杂交后回交,再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经田间表型精准鉴定评价及56K SNP芯片分析,结果表明,H1710具有遗传基础丰富、熟期中晚、高抗倒伏、花期耐高温、高抗茎腐、叶色浓绿、花粉量充足及高配合力等优点。确立以“X系×H1710”为主的杂交组配模式,利用该骨干自交系育成和通过审定玉米杂交种8个。该自交系于2019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已在国内多家育种单位和河北省玉米种业创新团队中共享并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几个玉米骨干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8个骨干自交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4设计,配成28个单交组合。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分析了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千粒重、单株粒重、小区产量等11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变量。结果表明,除生育期的SCA外,其余各性状的GCA和SCA都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自交系8112、(素1×吉840)2222、云1-7、M丹1512的多数性状GCA较好,SCA表现较好的有8112×M丹1522、云1-7×M丹1522、云1-7×M丹1512、云143×M丹1512等组合。表现好的组合符合温带种质×热导系、地方选系×热导系的杂优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利用SSR标记研究云南玉米骨干自交系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SSR标记对云南常用的72个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亲缘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①用国内外确定的63对玉米SSR核心引物中筛选的20对核心引物,共扩增出228个等位基因,平均PIC值为0.7099、MI值8.09、I为0.5535、h为0.3745,72个玉米自交系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②选择的云南玉米骨干自交系与五大优势群标准测验种之间的遗传距离表现为四平头群(黄早四(B4))>PN种质(掖478(B20))>Reid群(B73(D19))>Lancaster群(Mo17(B2))>旅大红骨群(丹340(B6))。23.88%~61.19%的云南玉米骨干自交系分别与5大优势群标准测验种间的遗传距离大于平均值0.5431,CX2和CX6与5个标准测验种的遗传距离均大于0.7。③SSR标记结果将72个云南玉米骨干自交系被划分为11个遗传类群,第Ⅱ、Ⅳ、Ⅴ、Ⅸ、Ⅹ、Ⅺ6个类群共22个自交系没有与已知的优势群标准测验种聚在一起,可能是新的优势类群,对于开发新的玉米杂优利用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玉米自交系间遗传多样性的测定:同工酶、RFLP、系谱和杂种优势资料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粮作物》1992,(5)
人们对发展测定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间遗传相似性的方法感兴趣。一种准确的玉米遗传多样性测定,应对指导玉米育种和生产的理论及实际问题有帮助。这些问题包括: 1.是否观察到的籽粒产量杂种优势是Moll等(1962,1965)研究中证实的遗传多样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