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1常规消毒常规消毒重点是场区入口、生产区入口、进舍入口、猪群、场内环境、出猪台等部位及兽医器械的清洗消毒。进入猪场的所有人员,须经"踩、洗、照、换"4步消毒程序,即踩火碱消毒垫,散射紫外线照射5~10分钟,消毒药液洗手,更换场区工作服和胶靴,而后  相似文献   

2.
规模化猪场要想维持和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保持猪场的良好生产秩序,除了做好必要的防疫工作以外,规范的消毒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扩散或场内猪群本就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的。1日常消毒对规模化养猪场的消毒主要就是日常消毒和空舍后的终端消毒。日常消毒主要就是对场区入口,生产区入口,进舍入口,猪群,场内环境,出猪台等部位及兽医器械的消毒管理。  相似文献   

3.
—、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畜禽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有条件的养殖场,在生产区入口设置消毒室,在消毒室内洗澡、更换衣物,穿戴清洁消毒好的工作服、帽和靴经消毒池后进入生产区。  相似文献   

4.
<正>冬春季节猪场面临环境恶劣,昼夜温差大、通风不良、猪群应激反应大、疫病大流行,要想在冬春季节养好猪,必须采取综合保健防控措施,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稳定。1加强环境治理,为猪群创造舒适环境(1)建立健全消毒制度,营造无菌环境。制定全面合理的消毒制度,严格做好场区入口的消毒,非本场人  相似文献   

5.
防止病原传入猪场和杀灭猪场的病原体是控制猪群发生疫病的重要措施。但如何防止病原的传入和杀灭猪场内的病原,笔者认为严格对出入车辆、人员、猪舍、用具、运动场、环境等具体对象的消毒最为关键。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猪场具体对象的消毒技术。1 进出场车辆、人员的消毒场区在外运输的车辆,很有可能带有病原体,因此,进入场区时,车身和车盘可采取喷雾消毒;车轮可经消毒池消毒。消毒池的宽以能过车为宜,长是车轮周长的1.5~2倍。池中的消毒液应选择耐有机物、耐日晒、不易挥发、消毒力强的消毒剂,并应经常更换,时刻保持有效,确…  相似文献   

6.
1隔离消毒规模化猪场的建设应选在远离村庄的地方,如有条件的话,最好周围有2千米左右的天然隔离带。生产区与办公区应有一定的距离且生产区在上风区,这样可以减少空气传播疾病的机会。场区与外界严格隔离,凡进入场区的车辆及用具应严格消毒。可在大门口设消毒池,消毒池内消毒液的深度以浸过轮胎为好,池内消毒液要保持一定的浓度且适时更换。车上货物及猪栏等要喷雾消毒,如车辆用具等进入生产区应进行二次消毒,重点对车底盘进行严格地冲洗消毒;进入生产区的接触过其他猪群的人,应隔离至少两天,再经过紫外线消毒、淋浴、换工作服后,经消毒池进…  相似文献   

7.
1工作人员、参观人员及运载工具的消毒由于人的活动,各种交通运载工具来往于不同养鸡场之间,有可能带来有污染的器具、饲料、种蛋、商品蛋、灰尘等而将病原体带入鸡场。因此,养鸡场应有很好的隔离条件并有生物安全系统。养鸡场要建有围墙,并且只有1个用于车辆和人员进出的控制入口。出入场区和生产车间、鸡舍的主要通道必须设置消毒池,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接上期)5卫生防疫5.1鸡场消毒卫生要求5.1.1场区卫生管理5.1.1.1鸡场大门入口设运输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消毒更衣间,车辆消毒池长、宽、深分别为3.5米、2.5米、0.3米,两边为缓坡,消毒液可用3%火碱水,每周更换两次。车辆必须经消毒,进场人员必须消毒更衣后方可进场。5.1.1.2场区内要求无杂草、无垃圾,不准堆放杂物,每月用3%的热火碱水消毒场区地面三次。5.1.1.3生活区的各个区域要求整洁卫生,每月消毒两次。5.1.1.4非饲养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场区净、污道分开,鸡苗车和饲料车走净  相似文献   

9.
1 鸡场场区的防疫消毒鸡场场区和生产区四周应设有围墙或挖防疫沟 ,场区、生产区、鸡舍门口设置脚踏消毒池和紫外线灯 ,生产区设更衣室。一切车辆出入须经消毒池 ,通过喷雾消毒后才能通行。出入口设专人看守 ,非本场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入内。环境消毒 :整个鸡场的环境、道路、鸡舍周围定期用火碱(1% )喷雾消毒 ,每周 1~ 2次。疫情时 ,应加强对场区环境的消毒。禽舍消毒 :消毒工作程序是 :一冲 ,二烧 ,三喷 ,四熏蒸。孵化厅消毒 :孵化前熏蒸 ,孵化期间要做好室内消毒工作。消毒效果的测定 :监测方法是 ,消毒前后同一物体 ;同一环境 ;同一地点…  相似文献   

10.
1 进场进舍消毒 凡进入养兔场区的人员、车辆,必须经药物喷雾消毒;出售家兔必须在场区外进行;已调出的家兔,严禁再送回兔场;严禁其他畜禽进入场区.  相似文献   

11.
吕江 《四川畜牧兽医》2012,39(11):55-56,58
1消毒 1.1进场消毒 猪场大门入口建宽于门、长于汽车车轮一周半的消毒池,消毒池内的消毒液应每天更换,以保证药效。进场车辆应严格入池消毒;建更衣、消毒室,内设2-6根紫外线灯管,进场人员必须在此换鞋、更衣,并用紫外线消毒15min,之后用来苏儿消毒洗手方可入场。参观人员应按指定路线参观。已出场的猪禁止运回。  相似文献   

12.
四.消毒制度及常用消毒技术 (一)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并在消毒池内进行消毒。进入生产区域畜舍的人员,更要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13.
正加强人员及车辆出入管理:非本场人员和车辆不准随意进入场区,场区入口设消毒池和消毒室,及时更换消毒液。场内车辆经消毒后方可进入,人员更换专用消毒工作服、鞋帽后方可进入。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日常饲喂工作,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饮污水和冰冷水,提高个体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4.
1建立严格的消毒防疫制度 1.1入场消毒制度 肉鸡饲养场应设立消毒池、消毒室,同时场区内应有净道、污道之分,通过入场消毒和净道、污道设立,可有效防止交叉传染,减少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养猪规模的扩大,猪场消毒措施对养猪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猪场的消毒对象及选择消毒方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并对猪场环境、栏圈、猪体和常规消毒措施进行了论述,以期为猪场的科学消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 消毒意识薄弱 猪场不设消毒池,或有消毒池没有消毒液,或消毒药长期不更换,消毒走过场。正确的做法是在场区大门口设置消毒池,侧门设消毒室,经淋浴室或消毒室更衣、换鞋后方可进入。每幢猪舍门前设小消毒池(桶),进、出猪舍时脚踏消毒。  相似文献   

17.
(一)规模化猪场的预防消毒建议常规消毒:卫康1∶1000,带猪喷雾,每周2次,同时用农喜福1∶300进行环境消毒。紧急消毒:卫康1∶1000,带猪喷雾,每天1次,同时用农喜福1∶300进行环境消毒。空栏期:消毒-冲洗-消毒-空置-消毒。注意事项:免疫活苗的当天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以来,我们审查规模养猪场动物防疫条件时,发现消毒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问题1.1消毒布局不合理在对申办的210个规模猪场的现场审查中,只有7个大型养猪场有消毒池,12个场有更衣消毒室,其设置也不规范;场区大门没有消毒池,消毒池只设置在生产区入口处,更衣消毒室设置在场区门口,每栋猪舍门口也没有消  相似文献   

19.
消毒作为猪疫病防治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猪疫病特点与消毒处理不足为基础,积极对消毒重要性与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目的在于更好的制定猪疫病防治消毒计划,有效发挥猪疫病防治中消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养禽场的卫生消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彭德旺  张鸿 《中国家禽》2000,22(7):43-44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杜绝一切传染源是确保家禽健康、防止生产性能低下的一项重要措施。1消毒对象和消毒法为了提高消毒效果 ,必须根据消毒对象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在所有的消毒方法中 ,以焚烧、煮沸、高压蒸汽等热力消毒效果最好 ,但只能应用于耐热、比较小的物品 ,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养禽设施等较大的消毒对象 ,不易采用热力消毒时 ,主要使用药物消毒。1.1主要通道口与场区的消毒主要通道口必须设置消毒池 ,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消毒池上方最好建有顶棚 ,防止日晒雨淋。消毒液常采用2 %~4 %的氢氧化钠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