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高温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是利用日光温室在密闭条件下形成高温杀灭病原菌。具体操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孙丰宝  迟照芳 《蔬菜》2003,(12):15-15
高温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是利用日光温室在密闭条件下形成高温,达到杀灭病原菌的目的。也是进行温室黄瓜无公害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虽然方法简单,行之有效,但操作不当,则会出现治病效果不明显或对黄瓜造成危害等问题。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高温闷棚只适用于在黄瓜植株生长旺盛健壮且略带旺长趋势的温室里进行。连阴骤晴,地温低,绝对不能采用。二、闷棚前1 d必须浇1次大水,同时喷1次防治霜霉病的高效杀菌剂,并适当控制稍高些的夜温,以减少地温散失,尽量使地温与气温差距不过大。三、闷棚当日揭苫后封闭温室,不能放风,待9-10时左右…  相似文献   

3.
高忠贤  仉会娟 《蔬菜》1999,(7):20-20
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的第一大病害,若防治不及时,5~7天就可能全日发生和病害流行。防治霜霉病除了加强放风排湿,增施农肥和磷钾肥,及时施用农药以外,及时正确采用高温间棚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仿治措施。科学实验证明,霜霉病菌在28℃以上时侵染不利,45℃时就停止活动而渐渐死亡。利用病菌这一弱点可进行高温间棚来抑制和杀灭病菌,控制病害的发生。高温闷棚一般是在黄瓜霜霉病发生以后和气温比较高时进行。高温闷棚的具体做法是:在准备间棚的头一天必须灌足水。并适当提高夜温,减少地温散失,有利瓜秧忍受高温。闷棚必须在睛天进…  相似文献   

4.
张永秀 《北方园艺》2006,(6):118-118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海拔高度在2 225~4 400 m.年日照时数2 453 h,年均降水量533 mm,年均温4.4℃,最热月气温23℃左右,最冷月气温-16℃左右,无霜期120 d,一年一季,近几年湟中县依托项目建成了一定规模的日光节能温室,黄瓜成为温室蔬菜生产的主要种类之一,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发现黄瓜生产中最难、最关键的是霜霉病防治,这种病一旦发生,其发病速度之快,产量损失之大是迅雷不及掩耳的.经观察,在中心病株出现后12~14 d即可蔓延至全棚室的植株发病,20 d后植株叶片全部枯死,造成提早拉秧,一般造成减产10%~30%,重者减产50%以上,群众称此病为"跑马干".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防治,其中高温闷棚法是最好的,现将这一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5.
黄瓜是昆山市种植面积较多的蔬菜品种,对增加市场供应和菜农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黄瓜生产过程中,各类病害尤其是黄瓜霜霉病对黄瓜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是黄瓜生产中最常见的重要病害,也是一种速灭性病害。在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下,病害发展迅速,叶片大量枯死,从发病到流行最快只需5-7d。病害年度间发生差异较大,一般年份减产10%~20%,流行年份减产可达50%-70%。针对这一状况,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了高温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无公害技术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黄瓜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生产最大的障碍因子。我们依据黄瓜霜霉病病菌,在一定范围的高温下,不能繁殖生长,且在一定时间内可渐死至灭的理论,于1990年5月在联合村农科队进行了黄瓜闷棚试验。现将结论试析如下。1、闷棚的温度和时间闷棚的温度一定要达到  相似文献   

7.
高温闷棚常用于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  相似文献   

8.
高温闷棚常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蔓割病、灰霉病、蚜虫、斑潜蝇。 1)闷棚前准备。闷棚应选择晴天无风时进行,闷棚前1天浇1次透水,将大棚门关严,用土压严四周塑料膜,以防透风。在大棚中间过道处挂5支温度计,分别离地面0cm、10cm、100cm、150cm、200cm。  相似文献   

9.
黄瓜高温闷棚防治病虫害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闷棚常用于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为了找到最佳防治方法,笔者对闷棚温度、高温持续时间进行了试验观察,以期为黄瓜大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的第一大病害,若防治不及时,5~7d就可能全田发生和病害流行.病害流行要具备三个因素:一是病原菌大量存在;二是种植的是感病品种;三是环境条件适合病害发生.黄瓜霜霉病的流行与温湿度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湿度,孢子囊在温度5℃~30℃均可萌发,适温15℃~20℃,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3%才大量产生,且湿度越高孢子囊越多,叶面有水滴或水膜,持续3h以上孢子囊萌发侵入,若低于15℃或高于28℃,相对湿度60%时,不利于霜霉病的发生发展.黄瓜生产所需湿度为75%~80%,保护地日夜温差大,湿度高容易结露,加上结露时间超过2h,种植又是感病品种--密刺类.这是保护地霜霉病容易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张鹤 《蔬菜》2009,(12):27-2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塑料大棚、玻璃温室等保护地均采用高温闷棚辅以药剂的方法防治黄瓜霜霉病,效果相当明显。但种植者对高温闷棚的时间、温度掌握不一,方法不当,常常引起化瓜而影响经济效益。由于20世纪后期我国相关专业人士在蔬菜科研方面多侧重于育种和生物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常造成黄瓜大量死苗,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对温室黄瓜生产危害极大。根据高温可以使枯萎病菌致死这一原理,笔者进行了高温闷棚试验。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瓜霜霉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辉 《北方园艺》2007,(9):212-213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病害,为害越来越重,已成为保护地黄瓜生产上的主要障碍.露地、阳畦、大棚和温室栽培的黄瓜均可遭其危害.此病若防治不及时,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防治上除了选用抗病品种外,加强放风排湿,增施农肥和磷、钾肥,及时正确采用高温闷棚方法,必要时辅助以药剂防治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现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棚室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保护地栽培的迅速发展,黄瓜做为人们喜食蔬菜之一,面积逐年扩大。而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是棚室生产中发病范围广、危害最重的两种病害。由于在棚菜生产中黄瓜霜霉病(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病害)田间症状非常相似,而又不属于同一病源种类,生产难以区分,菜农往往误诊,导致用药种类及用药方法错误,延误防治而造成减产,甚至绝产。因此在生产上一定要重视对“两病”的防治,下面仅对“两病”的区别、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各地蔬菜保护地面积的迅猛发展,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成为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我们淮安地区黄瓜生产种植区这两种病害发生较为普遍,露地和保护地都有发生,同时,由于黄瓜角斑病的症状类似黄瓜霜霉病,所以防治上易混淆,造成严重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现将两种病害的区别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最主要的病害,无论保护地、还是露地均为害严重,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以上。为了寻找新的药剂,1988~1989年,我们对新混配的农药——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进行了防治试  相似文献   

17.
18.
日光温室黄瓜白粉虱高温闷杀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在日光温室利用高温闷棚法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过程中,发现可同时杀死白粉虱,为了进一步研究高温闷杀白粉虱的效果和主要影响因素,特进行了本项试验。1 材料及方法1.1 室内闷杀效果试验1.1.1 闷杀时间对白粉虱致死率的影响 试验温度设定为45℃,空气相对湿度设45%~55%、90%~98%两种处理,在此基础上,设定闷杀的时间为0.5、1.0、1.5、2.0h(小时)4种处理。1.1.2 闷杀温度对白粉虱致死率的影响 试验设定闷杀的时间为2.0h(小时),空气相对湿度设45%~55%和90%~98%;闷杀温度设35、40、45、48℃4个处理。1.1.3 试验方法 从温室中选白粉…  相似文献   

19.
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年年发生,为害越来越严重,已成为保护地黄瓜生产的主要障碍。农民为了防治病害,主要靠化学农药防治。作者在京郊调查,保护地一茬黄瓜平均喷药防治11次,最多的竟达20次。常用的农药达23种,占菜田常用药总数的821%,占菜田常用药量的617%。这样用药不仅投资大,而且污染严重。为此,提供无公害防治技术,对做好保护地黄瓜病虫害防治,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和保护消费者健康具有现实意义。1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津杂1号、2号,津春1号、2号、3号,中农8号、11号、13号等,既抗霜霉病,又抗白粉病、枯萎病等。2 生态…  相似文献   

20.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以气流传播为主的真菌性病害,幼苗和成株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春季大棚、温室内平均气温升至15℃、相对湿度80%以上利于该病病菌孢子囊的产生,但孢子囊只有在水滴(或露珠)中才能萌发侵入植株。因此,棚室内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温差过高、夜间结露等条件均会加重病害。在我县一般4月上旬开始发病,4月下旬~5月底为第1个发病高峰期,对棚室黄瓜产量影响较大。6月中旬~7月初正值梅雨季节为第2个高峰期,对露地黄瓜产量影响很大。现将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