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卷烟吸阻稳定性不仅对卷烟的烟气化学有重要影响,同时对抽吸时的轻松感、卷烟的感官质量影响较大。为了研究卷烟吸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都宝品牌为研究对象,通过烟支重量、烟支内烟丝密度分布、劈刀盘规格几个方面分析烟支吸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烟支重量和劈刀盘规格对烟支吸阻稳定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李秋潼  谭广璐  彭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554-13555
[目的]研究烟支重量、吸阻波动范围在卷烟烟气分析过程中对烟气总粒相物(TPM)、焦油、CO释放量的影响。[方法]将同种卷烟置于同一恒温恒湿箱内放置48h,随机分成A和B组。A组烟支吸阻一致,分析烟支重量在波动范围大小不同时对烟气成分的影响;B组烟支重量一致,分析烟支吸阻在不同范围变化时对烟气成分的影响。[结果】重量和吸阻波动范围较小的烟支,其TPM、焦油、CO检测值的波动明显小于波动范围较大的烟支。[结论]烟支重量、吸阻的波动对卷烟烟气成分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卷烟吸阻分析仅对整支烟的吸阻进行检测,不能全面反映吸阻如何影响卷烟的品质.使用QTM综合测试台,可简便、快捷、准确的检测卷烟烟支和烟丝段的吸阻,分析卷烟吸阻分布的情况,更好地为降焦减害、产品开发、工艺改进等研究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在QTM综合测试台检测卷烟吸阻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一套通过抽出烟支滤嘴芯,检测卷烟烟丝段吸阻用以分析卷烟吸阻分布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运用双样本T检验与回归分析的方法[1]对针辊回丝量、来料水分、VE吸丝负压3个因子与烟支空头废品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针辊回丝量、VE吸丝负压2个参数对烟支空头废品率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在试验范围内针辊回丝量为30%、VE吸丝负压为95mbar时较佳,此时烟支空头废品率显著降低;来料水分对烟支空头废品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李红霞 《现代农业》2009,(6):155-156
本文通过对日常生产中卷烟焦油量波动情况分析,对叶组配方、烟支重量、烟支圆周、烟支长度、烟支吸阻、烟支含水率与焦油量的关系进行了数据分析,对滤棒吸阻、烟丝结构、与焦油量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分析.分析了各因素与焦油释放量的关系,并提出了稳定、降低焦油量需严格控制的主要工艺参数.测定了不同滤嘴长度卷烟(烟支长度相同)的焦油量及每口烟气总粒相物,分析了不同滤嘴长对这些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烟支长度对加热卷烟烟气主要成分逐口释放量的影响,以烟支长度分别为60、66和72 mm的样品为研究对象,设置相同的加热曲线参数进行抽吸,测定了加热卷烟逐口动态吸阻和主流烟气气溶胶捕集量(ACM)以及烟碱、甘油、水分的逐口释放量,分析了单支逐口烟气释放量均值及相对标准偏差(RSD),并研究了其对主流烟气中烟碱、甘油和水分转移率以及单位质量烟草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烟支长度的增加,烟支同口序逐口抽吸动态吸阻增大;逐口烟气主要成分释放稳定性递增,烟气中的ACM、烟碱和水分释放量递增,烟支长度66 mm卷烟的甘油释放量最低,烟支长度72 mm卷烟最高。随着烟支长度的增加,烟碱和水分在卷烟烟气中的转移率下降,烟支长度66 mm卷烟的甘油转移率最低。当烟草段长度为30~42 mm时,不同烟支长度加热卷烟逐口烟气中ACM、烟碱、甘油及水分释放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菅威  谢道良  宋金华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4):100-102,105
为了提高干燥后梗丝的综合质量和利用率,通过加工过程参数的优化,在卷制过程中减小烟支的目标重量,降低烟叶消耗。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加工过程参数的优化生产出来的梗丝,经掺配后(掺配比例38%)短支烟在相同目标重量的情况下,提高吸阻(在控制吸阻的情况下,减小目标重量),从而降低烟叶消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叶片成丝方式对细支卷烟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细支卷烟烟支重量、吸阻、密度、硬度等物理指标及主流烟气、烟支空头剔除率的变化作为效果评价指标,开展了平刀与矩形刀2种叶片成丝方式对细支卷烟质量影响的对比评价。[结果]2种叶片成丝方式下的烟丝结构差异明显,平刀切丝方式以长丝(3.35 mm)占比为主;矩形刀切丝方式以中短丝(1.00~3.35 mm)占比为主;矩形刀切丝方式的烟支吸阻、硬度及重量的标准偏差均显著低于平刀切丝细支卷烟;矩形刀切丝方式所得的细支卷烟总粒相物、焦油、烟碱及一氧化碳释放量水平显著低于平刀切丝样品;采用矩形刀切丝方式的细支卷烟烟支空头剔除率降低0.03~0.20百分点。[结论]相较于传统平刀切丝方式,采用矩形刀切丝方式有利于提升细支卷烟卷制质量。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08,(6)
劳动或体育运动后吸支烟以提神解乏,这样做的危害性很大。因为当人体做功消耗体能时,使血液循环加速,心跳加快,此时吸烟,烟中有害物质很容易趁机进入血液。从而造成机体中毒。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再造烟丝、梗丝、膨胀丝(以下统称为"三丝")在不同掺配比例下对卷烟理化指标的影响,分别对"三丝"在五个掺配梯度下进行试验设计,在保证掺配后烟丝水分和卷制后烟支硬度稳定的条件下,考察掺配"三丝"后烟支的物理指标和卷烟烟气指标。结果表明,烟支重量、CO、TPM、烟碱、焦油随"三丝"掺配比例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卷烟吸阻与之相反;掺配再造烟丝对降低卷烟CO释放量效果较明显,膨胀丝的添加能够有效地降低卷烟重量并提高吸阻,掺配梗丝对降低卷烟TPM、烟碱、焦油的释放量效果显著,因此在烟支卷制过程中"三丝"应合理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细支卷烟打叶复烤适宜的打叶工艺,从叶片质量、叶丝质量、卷烟质量3个方面对菱形框栏、六边形框栏片烟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六边形框栏片烟具有大小相对均匀、含水率及成丝稳定性好、烟支密度分布均匀等优点,不足之处在于抗造碎性弱、整丝率及烟丝利用率低,而菱形框栏片烟相反;(2)与菱形框栏片烟相比,六边形框栏片烟经卷烟加工后,单支质量、烟支吸阻、总粒相物、焦油稳定性好,燃烧飞灰、持会性有所改善,燃烧时间短,抽吸口数少,叶丝填充值及其他物理烟气指标无明显变化。从卷烟内在品质的角度为出发点,细支卷烟选择六边形框栏加工的片烟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刘德强  贾洋  王乐军  李孟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89-18590
[目的]了解烟丝结构对卷烟主要工艺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整丝率以及相同整丝率不同长、中丝比例的烟丝对卷制后烟支单支重量、硬度、吸阻、端部落丝量等质量指标的影响试验,研究烟丝结构对卷烟主要工艺质量的影响。[结果]烟丝整丝率以及烟丝长、中丝比例的变化对卷制后烟支的单重、单重标偏、吸阻、吸阻标偏、硬度、端部落丝量的影响较大,对圆周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不大;整丝率过高或过低对卷烟的单重、单重标偏、吸阻标偏均有不利影响;烟丝整丝率在82%左右,烟丝长、中丝比例在4∶1时,卷制后烟支的总体质量及稳定性最好。[结论]该研究为打叶复考过程中烟叶大中片率的选择以及制丝过程中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卷烟加工企业中,生产车间环境温、湿度对烟支各项物理指标有着重要影响。统计技术提供了大量分析工具,使生产环境的控制及评价更具科学性、可靠性。通过对不同环境湿度下烟支吸阻、端部落丝量指标进行假设检验,可以有效地判断相应环境湿度下质量控制情况,并进行修正,以达到稳定卷烟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宽度烟丝组合对卷烟物理指标及其综合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分组加工过程中不同模组叶丝宽度组合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提升卷烟精细化加工水平。【方法】以进行分组加工(薄板模组和气流模组)的卷烟配方叶组为试验材料,每个模组分别设定3种切丝宽度并进行正交试验设计(2因素3水平),最终共产生9种不同宽度烟丝组合的试验烟支样品。利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对不同试验烟支的各项物理指标(重量、圆周、长度、总通风率、硬度和吸阻)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试验烟支的物理指标综合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利用聚类分析对不同试验烟支物理指标的差异性进行了验证。【结果】(1)不同宽度烟丝组合的烟支各项物理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2)随着烟丝宽度的增加,烟支的单支重量、总通风率及其物理指标综合稳定性系数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3)不同宽度烟丝组合的烟支样品可以聚为3类,聚类的分界点主要体现在薄板丝宽度的差异上。【结论】该规格卷烟薄板模组和气流模组的切丝宽度分别为0.95 mm时,组合后的烟支物理指标整体表现相对最优。  相似文献   

15.
对某品牌卷烟14个生产厂家5 693个检测样本烟支的8个物理指标应用六西格玛(Six Sigma,6σ)方法分析了质量控制情况。结果显示,有1个指标即烟支含水率是所有厂家均在质量控制范围以内的。有3个指标较多的厂家不在质量控制的范围内,指标分别为烟支的圆周(有8个厂家不在质量控制的范围内)、硬度(有10个厂家不在质量控制的范围内)、长度(有9个厂家不在质量控制的范围内)。有4个指标绝大多数厂家在质量控制的范围内,分别为烟支的端部落丝量、吸阻、重量、含末率。说明六西格玛方法应用于卷烟烟支物理指标质量控制分析中,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实践中是成功的。此法为烟草企业在其他方面的质量控制、质量均质性评价提供了借鉴,使企业接近零缺陷的管理处于受控状态,有助于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乔学义  鲁端峰  温若愚  丁美宙  姚光明  王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56-12658,12730
[目的]为卷烟加料和配叶贮叶工序加工工艺的选择与条件设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泡法测定烟片吸料速率,并考察烟片微观结构、含水率和料液温度等对烟片吸料速率的影响。[结果]烤烟烟片吸收料液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烤烟烟片截面孔数量为叶面的17~76倍,孔率为叶面的33~183倍,将烟片制成叶丝后,料液吸收速率提高2.2~3.1倍;随着含水率增大,烟片吸料速率降低;随着料液温度升高,烟片吸料速率增大。[结论]将烤烟烟片制成叶丝、提高料液温度、降低烟片含水率,均可提高烟片吸料速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烟丝中添加不同比例的ESS梗丝,测试ESS梗丝的添加量对烟支重量、吸阻、硬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比例和单箱耗丝量、填充值、烟气指标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回收蒸汽回水代替硬水对烟叶进行回潮的方法,使烟叶中化学成分氯和烟碱的含量有效降低。改善了烟支燃烧性和吸食性,并间接减少烟叶中的焦油含量,从而提高烟叶的内在质量及其耐加工性。  相似文献   

19.
以卷烟产品A为例,过程检测与调控发现,PROTOS70卷烟机重量控制系统的调控对烟支重量控制稳定性的效果不显著。为进一步研究影响烟支重量控制稳定性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烟支各组成部分,即光烟支、滤棒、涂胶接装纸对烟支重量控制稳定性的影响贡献度。结果表明,对于A产品,3个组分重量稳定性的贡献度为滤棒>接装纸>光烟支。  相似文献   

20.
以卷烟产品A为例,过程检测与调控发现,PROTOS70卷烟机重量控制系统的调控对烟支重量控制稳定性的效果不显著。为进一步研究影响烟支重量控制稳定性因素,将烟支各组成部分,即光烟支、滤棒、涂胶接装纸,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各组分对烟支重量控制稳定性的影响贡献度。结果表明:对于A产品,三个组分重量稳定性的贡献度为:滤棒>接装纸>光烟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