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尾松林冠下套种阔叶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尾松林冠下套种闽粤栲、杜英、火力楠、格氏栲及米槠等阔叶树,经8年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种能明显提高阔叶树种造林成活率和阔叶树生长量,套种不同阔叶树其生长差异较大,表现为:闽粤栲>杜英>火力楠>格氏栲>米槠。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还有较好的改良地力效果,因此,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是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的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解决马尾松纯林火灾风险大的问题,采用强度间伐马尾松套种细柄阿丁枫、木荷、闽楠的林相改造试验,对改造20年后的林分进行生物量、林下植被、冠层结构、小气候特征、抗火性能特征值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易燃可燃物,马尾松纯林为37.91±4.55 t/hm~2,而马尾松细柄阿丁枫、马尾松木荷、马尾松闽楠混交林分别为23.71±2.36,22.54±1.85,21.58±2.03 t/hm~2;林下植被,马尾松纯林以芒萁和杂竹类为主,而混交林以一、二年生的荫性草本为主;在空间结构上,马尾松纯林由马尾松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组成,而混交林由马尾松林冠层、阔叶树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组成;马尾松叶子的着火温度比阔叶树低,油脂含量比阔叶树高;马尾松林分的林内温度比混交林高,林内湿度比混交林低。马尾松林分套种阔叶树后,防火风险显著降低,防火效能从高到低分别为马尾松细柄阿丁枫、马尾松木荷、马尾松闽楠、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3.
针对人工林中"针叶化"十分严重的现状,作者从林业与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出发,论述了杉木、马尾松林冠下营造阔叶树种形成的异龄针阔混交林,对培肥土壤,提高林分水源涵养能力,改善林内小气候与降低林分燃烧性以及提高森林景观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林冠下造林的关键技术问题,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未采取任何措施的马尾松林分为对照,分析间伐保留上层马尾松450~600株/hm^(2)、林下套种米槠后的米槠和马尾松林木的生长状况。试验结果表明,米槠平均成活率91.1%~92.4%,平均保存率达到88.66%~88.72%。8年生米槠平均树高5.02~5.24m,平均胸径4.9~5.1cm,蓄积8.1332~8.3111m^(3)/hm^(2),造林效果良好。间伐后马尾松保留木的胸径、树高与单株材积生长均极显著地高于未间伐的林分。间伐有利于培育马尾松大径材,且林下套种的米槠生长良好。间伐改善了马尾松林分结构,为林分向常绿阔叶林顺向演替奠定了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马尾松人工纯林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开展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套种红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分林冠下套种红锥其造林成活率较高,造林成活率达90%~94%,而不同处理间造林成活率差异不显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套种红锥生长的影响差异极显著,而中度抚育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5~0.6对套种的红锥生长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马尾松林下套种福建柏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可以在马尾松成熟林林下套种,在套种前需对马尾松进行抚育间伐,保留适当的密度;马尾松间伐后保留密度对套种的福建柏生长具有显著影响,保留密度300株/hm~2的福建柏生长最好,平均胸径4.2cm,平均树高3.9m,胸径、树高生长量的大小顺序为300株/hm~2﹥600株/hm~2﹥900株/hm~2;在相同保留密度下,不同坡位对福建柏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窝部林下套种福建柏生长效果最好,平均胸径4.2cm,平均树高4.2m,福建柏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生长大小依次是窝部﹥中部﹥上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杉木阔叶混交林的生长效应,以33年生纯杉木林、7杉木3火力楠混交林和7杉木3米老排混交林3种林分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火力楠和米老排分别与杉木混交造林能够提升杉木生长量与蓄积量,与纯杉木造林比较,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7.07%和12.44%。杉阔混交造林对杉木大径材培育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米老排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疏伐强度对马尾松套种阔叶树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在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采用不同强度疏伐(20%疏伐改造、35%疏伐改造、50%疏伐改造,以不改造的林分为对照)后套种细柄阿丁枫的方法,对22年生的马尾松纯林进行改造试验,探讨改造后10 a、20 a林分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马尾松的胸径生长量随疏伐强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细柄阿丁枫的胸径生长量在第1个10 a随疏伐强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在第2个10 a则随疏伐强度的增大而减少。在树高生长量方面,马尾松在第1个10 a随疏伐强度增大逐渐增大,在第2个10 a则是35%疏伐的林分生长量最大(2.88±0.24)m;细柄阿丁枫无论第1个10 a还是第2个10 a均随疏伐强度增大而增大。林分蓄积量也是随着疏伐强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说明高强度的疏伐利于改造后的林分蓄积生长。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低产林分套种火力楠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在福建省闽南地区贫瘠山地营造马尾松纯林,由于土壤瘠薄干燥,幼林生长不良,易形成低产林分。在马尾松纯林套种了火力楠后,成为异龄混交林,经过十几年的经营管理,混交林木生长良好。实践证明:马尾松低产林套种火力楠后,能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生长量,增加蓄积量,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改善林地生态条件。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的林木生长量,分别比马尾松、火力楠纯林的林木生长量树高提高24.00%、2.54%%,胸径增粗2.57%、5.14%,蓄积量提高11.35%、3.57%。林分生物量提高14.44t/hm2、30.88t/hm2,土壤肥力N、P、K ,分别提高6.00%、1.92%,6.15%、1.47%,5.00%、1.45%。  相似文献   

10.
套种对马尾松林分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马尾松套种和马尾松纯林的林分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分经套种后,林分平均树高和胸径等生长指标均有所增长,土壤容重减少,土壤孔隙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土壤——尤其是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得到明显的提高,但土壤全P和全K含量差异不明显。马尾松林分经套种后,其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78%、14.32%和25.62%,说明林地土壤中的N、P、K受到活化和积累。总的来说,马尾松林分套种模式是一种既能改良地力,又能促进林木生长,值得推广的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凤城宝山林场45年生日本落叶松冠下,研究营造红松果材兼用林的适宜密度,结果表明:以冠下4m×5m和带状5m×5m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量影响最大。适宜的造林密度有利于幼树的生长,防止由于过密而产生的偏冠现象,3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较对照1.5m×1.5m提高21.8%~58.4.8%。  相似文献   

12.
对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区长命水村 2 个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与乡土阔叶树种改造的混交林,以及对照湿地松纯林的相关植物的生长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对其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乡土阔叶树种对湿地松纯林的改造具有一定的效果。不同树种在改造样地中生长表现出的差异较大,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和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e)的胸径和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2.04~4.00 cm 和 1.82~1.86 m,表现最好。2 个改造样地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对照地存在较大差异,且均比对照地好。总体分析,大叶相思、台湾相思和柠檬桉 (Eucalyptus citriodora) 生长最迅速,各项生长指标较其它树种快,是改造湿地松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林区次生阔叶林冠下红松人工更新与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长白山林区林隙环境、林隙对红松生长的影响及肛伐强度对阔叶树生长、红松更新的研究,为科学地确定上红松更佳的最佳上层郁闭度,提高林分生长量,确定红松采伐年龄,促进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油松人工林单木树高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使用Richard,Logistic,Korf,Mitscherlich,Schumacher,weibull等6种理论生长方程拟合了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人工林单木树高生长过程,从中选出模拟效果最优的生长方程。研究结果显示:三参数理论生长方程Lo—gistic、weibull、Richard、Korf对油松树高生长拟合的精度基本相近,明显高于二参数的Mitscherlich、Schumach—er方程;立地指数显著影响各方程渐进线参数和形状参数,将立地指数引入各理论生长方程中,构建了模拟油松人工林单木树高生长精度最优的预测方程为Logistic式;使用未参加建模的油松解析木数据对构建的预测方程进行T检验,发现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6213>0.05)。可见,本文构建的预测方程可以准确预测油松人工林单木树高生长过程,为油松人工林科学经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湿地松幼龄不同冠型的生长差异研究表明:湿地松在幼龄阶段存在着不同冠型,且这种不同冠型是由遗传所决定的;不同冠型生长,特别是高生长差异显著;5种冠型以宽冠浓密型生长量最大,窄冠浓密型次之;不同冠型可作为湿地松早期表型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造林方法对马尾松林分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容器苗工程造林、裸根苗工程造林和裸根苗一般造林的马尾松林分进行跟踪分析认为,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情况下(Ⅰ、Ⅱ类地)选择马尾松容器苗工程造林,对林分树高、胸径的生长较为有利,分化程度小,能达到速生丰产的要求;在立地条件较差的林地上(Ⅲ类地以下)选择棵根茵工程造林较为经济;裸根苗一般造林的马尾松林分生长缓慢,林分分化程度大,不符合速生丰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33年生马尾松人工纯林进行树干解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0年,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0-15年,第一次间伐年龄应在15年左右,20-25年时,树高连年生长量急剧下降,第二次间伐年龄可适当提前到22年;直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0年,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20-25年时相交;材积连年生长量在30年生时达到最大值,数量成熟年龄大约在55年生左右;33年生马尾松人工林整个生长发育可划分3个时期:第一时期0-10年生为幼林期;第二时期10-20年生为速生期;第三时期20-33年生为壮龄期。马尾松+火力楠和马尾松+杉木两个混交类型混交效果较好,目的树种马尾松平均树高分别达到3.74 m和3.73 m,平均胸径分别达到4.01 cm和3.89 cm,树高分别比对照纯林提高12%和11.7%,胸径分别比纯林提高17.5%和11.5%。  相似文献   

18.
以 马 尾 松(Pinus massoniana) 与 乡 土 树 种 黧 蒴(Castanopsis fissa)、 红 锥(Castanopsis hystrix)、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荷木(Schima superba)和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为研 究对象设计混交盆栽试验,研究叶片光合和全株光合特征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枫香对马尾松、黧蒴 的光合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各树种的光合能力基本表现为从对照组到单混种组到双混种组依次上升 的变化趋势。双混种组合的实际光合能力相比理论值平均提高 15.62%。马尾松 + 黧蒴 + 枫香组合的光合 作用提升程度最大,是本次试验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法和分层株数法,研究了不同抚育强度下人天混红松林群落的演替趋势。结果表明:未透光群落中红松和五角槭属于进展种群,花曲柳属于潜在稳定种群,而蒙古栎属于衰退种群;半透光群落中红松、水曲柳和假色槭属于潜在进展种群,花曲柳和五角槭属于稳定种群,而蒙古栎属于衰退种群;全透光群落中红松、花曲柳、五角槭和灯台树属于潜在进展种群,裂叶榆、青楷槭和花楷槭属于潜在稳定种群,而蒙古栎属于衰退种群。不同林分均呈现出进展演替趋势,都向着红松硬阔叶混交林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5个处理3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闽楠、裂斗锥与马尾松混交林生长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交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混交林中闽楠的胸径、树高、林分生物量明显高于闽楠纯林,混交林中裂斗锥的胸径和林分生物量也显著高于裂斗锥纯林,两种混交林林分生物量均高于各自纯林;不同林分林下植被生物量大小排序为混交林大于纯林,混交林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林下植被生物量和凋落物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