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科尔沁沙地冷蒿和差巴嘎蒿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差异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土壤正常水分条件下,冷蒿的ΨW、Ψπ和Ψπ^100远远低于关 嘎蒿,而RWD、Va及Va/Vs远远大于差巴嘎蒿,维系其生命活动的膨压只占差巴嘎蒿的30%。土壤极端干旱时,差巴嘎蒿的上述参数发生大幅度变化,抗旱能力随之提高。极旱的午后,两种灌木均遭旱害威胁,其水分状况参数数值(ΨW,Ψ0,Va和RWD)相关很小。旱后复灌的情况下,差巴嘎蒿上述参数同样发生大幅度变化,各参数值可恢复到对照水平;冷蒿在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对冷蒿和差巴嘎蒿溶质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蒿干物质累积高于差巴嘎蒿,水分胁迫出现时差值更显著;差巴嘎蒿可溶性蛋白质在土壤含水量为10%时即开始大量分解,冷蒿分解的时间稍后(在土壤含水量7%时);正常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冷蒿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于差巴嘎蒿,极端干旱时两种牧草上述指标均降至很低且数值相近;冷蒿在土壤水分轻度胁迫时脯氨酸大量累积,累积量可达胁迫前的8.2倍,差巴嘎蒿只达原来的2.2倍;缺水使冷蒿可溶性糖大量累积,冷蒿达胁迫前的1.29倍,差巴嘎蒿只达胁迫前的0.37倍。 相似文献
3.
冷蒿干物质累积高于差巴嘎蒿,水分胁迫出现时差值更显著;差巴嘎蒿可溶性蛋白质在土壤含水量为10%时即开始大量分解,冷蒿分解的时间稍后(在土壤含水量7%时);正常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冷蒿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于差巴嘎蒿,极端干旱时两种牧草上述指标均降至很低且数值相近;冷蒿在土壤水分轻度胁迫时脯氨酸大量累积,累积量可达胁迫前的8.2倍,差巴嘎蒿只达原来的2.2倍;缺水使冷蒿可溶性糖大量累积,冷蒿达胁迫前的1.29倍,差巴嘎蒿只达胁迫前的0.37倍。 相似文献
4.
科尔沁沙地差巴嘎蒿——杂类草群落结构、功能的沙漠化演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在沙漠化发展过程中,差巴嘎蒿--杂类草群落(1)首先是植物种组成数量和密度大幅度减少,继而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急剧下降,四项指标受沙漠化影响的强弱顺序是密度>植物种数量>工>地上生物量;(2)结构趋于简单,功能逐渐消退,优势种或亚优势种发生更替,群落最终变性;(3)沙漠化演变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随着沙漠化的加剧,其连续性变弱,间断性增强,变幅增大;(4)轻度沙漠化时群落稳定性最高,严重沙漠化可导致其稳定性迅速破坏;(5)对沙漠化的危害,表现出一定的时滞效应和自我适应调节能力,这两个问题有等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 Turcz)营养枝扦插,结合补播牧草,围栏保护,更新利用等技术措施,4年间,在流动沙丘建立人工草地113hm^2,平均hm^2产干草4211.4Kg,可加工利用产量达2837.4Kg/hm^2,利用率67.37%,每治理6.67hm^2流动沙丘,可饲养25只绵羊,试验表明,扦插差巴嘎蒿治理流动沙丘,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改造,利用沙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主要通过扦插差巴嘎蒿营养枝,建立半人工草场,治理流动沙丘,试验结果表明,在流动沙丘扦插差巴嘎蒿平均成活率在80-90%,比带根栽植的差巴嘎蒿提高成活率57%,扦插成功面积达1700亩,平均亩产鲜草662公斤。每亩纯经济收入88.25元,每3.1亩差巴嘎蒿草地可养一个绵羊单位。 相似文献
7.
用壕沟法和Minirhizotron法对差巴嘎蒿和小叶锦鸡儿根系形态、分布和生物动态的研究表明,差巴嘎蒿根系大量分布于5-30厘米的土层中,小叶锦鸡儿根系多分布于20-80厘米的土层中,有根瘤,一般土壤发育越好根瘤越多。围栏封育四年以后差巴嘎蒿的生长开始减弱,表现为吸收性根(直径小于1毫米)的分生数量显著少于放牧区。生物季两种植物根系数量的增减受降雨频度和降雨量的影响,与地上部分的物候期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对自然条件下沙生植物差巴嘎蒿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响应等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差巴嘎蒿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根据Farquhar和Sharkey的判别方法,差巴嘎蒿净光合速率在8:00-14:00期间下降主要由气孔因素造成,14:00后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则主要由非气孔因素造成的。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显示了差巴嘎蒿对干旱环境的强适应性。采用不同光响应和气孔导度模型对差巴嘎蒿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气孔导度修正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微孔草对水分胁迫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孔草对水分胁对水分胁迫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微孔草生存和生长所需土壤水量分别为11.22%和40.41%,土壤有效水为7%和36%,叶片含水量为83.40%和88.70%,水分饱和污缺为59.64%和48.92%。 相似文献
10.
以0,5%,15%,25%聚乙二醇(PEG-6000)对白沙蒿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研究其对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白沙蒿叶片相对含水量明显降低,叶片膜脂脂肪酸各组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水分胁迫白沙蒿幼苗导致叶片膜脂脂肪酸的合成趋向饱和化。5%,15% PEG胁迫下膜脂趋向饱和化有利于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作用,减弱因膜脂过氧化所引起的对细胞膜系统的伤害;25%PEG处理下的膜脂过饱和化导致膜功能损伤。棕榈油酸、亚油酸在白沙蒿抵御水分胁迫过程中发挥维持一定膜脂不饱和度的重要作用。白沙蒿体内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水分胁迫过程中虽然明显增加,但不能阻止膜脂过氧化作用对细胞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12.
13.
内蒙古冷蒿小禾草放牧草原退化与恢复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不同围栏年限放牧草原的研究结果表明,冷蒿重要性随着围栏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地上部总干物重、植被总覆盖度、植物平均高度与围栏时间呈负相关变化.在全年性放牧草地中,以上指标均低于围栏放牧草地.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均匀性指数与围栏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由此提出了遵循生态学原理恢复退化草地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花盆种植冷蒿,通过剪掉不同比例的顶芽及不同枝条长度人为模拟采食行为,观测受损后构件再生生长速率。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年龄组、不同的生长季节、采食与对照间,构件的再生生长速率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水分对克氏针茅和冷蒿生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的生殖枝数量、重量以及水分对繁殖分配与种群密度、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增加水分有利于克氏针茅的生殖生长,而不利于冷蒿;增加水分时,克氏针茅繁殖分配比例随着密度和生物量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但冷蒿则呈降低趋势,但随着生物量的增加二者变化不大;水分、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对克氏针茅和冷蒿繁殖分配比例均产生影响,表明两者的繁殖分配是与表型可塑性的变化密切相关,而不受遗传控制。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内蒙占高原荒漠草原地区不同载畜率对冷蒿构件数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蒿生长时期和载畜率是影响冷蒿构件数量的关键因素,相同载畜率水平下,冷蒿的营养枝密度、不定根密度和匍匐茎长度为生长末期>生长盛期>生长初期,生殖枝8月最多,冷蒿生长盛期和末期,轻牧区的营养枝密度、不定根密度和匍匐茎长度显著增加(P<0.05);同一生长季节生殖枝随载畜率的增大显著下降(P<0.05),极度干旱的2005年没有形成生殖枝,说明干旱也是限制冷蒿生殖生长的关键性因子.荒漠草原地区冷蒿的繁殖格局以营养繁殖为主,占到80%以上,随载畜率的增加.冷蒿的营养枝分化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