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世界性大害虫。根据玉米螟的发生规律与为害特点,提出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4.
5.
于成军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1):26
玉米螟是世界性的蛀食类害虫,对玉米的危害非常大,也是玉米害虫当中重点防治的对象之一。为此,本文从玉米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能够对玉米螟的防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玉米螟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在我国以亚洲玉米螟为优势种,其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综述了我国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分别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对玉米螟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和气候条件的变化,特别是北方棉区春玉米面积的急剧锐减,棉田玉米螟的危害也逐年加重,严重威胁棉花的生长。 一、生活习性 据调查,玉米螟在我市棉田一年发生三代;幼虫五龄,以幼虫在玉米秆内越冬。 相似文献
10.
11.
<正> 玉米螟(Osreinia furnaialis G.)又名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主要危害玉米,同时也危害谷子、高粱、水稻、棉花、向日葵、辣椒及麻类等作物,是我国粮食作物的主要害虫,广泛分布于国内各玉米产区。1 危害症状 玉米螟危害玉米时,除根部外,整个植株均受其害,初孵幼虫食害嫩叶叶肉;3~4龄后即咬食其坚硬组织;心叶期集中心叶危害,被害叶长出喇叭口后,呈不规则的半透明薄膜窗孔、孔洞和排孔,被害严重的,雌穗不能正常抽出;孕穗期,集中上部危害幼嫩穗苞内 相似文献
12.
13.
分析了玉米螟不断发生的原因,包括寄主量增大、防治不力、产生抗药性、越冬虫源丰富、防治认识不够等,并提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分析了玉米螟不断发生的原因,包括寄主量增大、防治不力、产生抗药性、越冬虫源丰富、防治认识不够等,并提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正> 玉米螟是春、夏玉米的主要害虫,其次还为害高粱、谷子等禾谷类作物。但是近年来,经田间观察及饲养鉴定,姜田也发生玉米螟。据1988~1989年在我县安丘、郚山、关王、白芬子、临浯、凌河等六处乡镇调查,姜田玉米螟发生面积已达10000余亩,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该虫主要蛀食生姜茎秆,一般受害率在20%左右,个别严重地块达50%以上;生姜减产20~40%,严重威胁当地生姜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自然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农业比较发达,所以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大国,玉米的种植数量比较大,玉米螟的危害也大。笔者在本研究中阐述了研究玉米螟防治技术的必要性以及玉米螟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发展方向,为相关部门加强玉米螟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