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份,大力培育家庭农场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加大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的产业呈现多元化,结构随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优化,利于推广中小型机械作业,也便于管理提高效益,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录了一位普通农民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从小规模承包土地种植水稻开始,发展到流转土地500多亩,集水稻种植、水果栽培、水产养殖等多种种养业为一体的家庭农场;从不懂农业技术,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长为一名懂技术、会生产经营的“土专家”,现代农业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面临一个重大问题是——缺乏实用人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的地位更加重要,而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更是推进中国农业现代进程的主人翁。但是当前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人才需求矛盾凸显,严重阻碍了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一难题。高安市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国家级试点县,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业资源刚性约束加剧,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和主要途径。邢台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把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主要抓手,以基层农技推广补助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为载体,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为保障,紧紧围绕建设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及区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要,以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邢台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现实选择,是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以及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当前城镇化建设与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时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却面临许多困境。新兴职业农民培训采取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模式,正在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以其独特优势迅速成长为经济增长的有效助推器。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渗透、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和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电子商务也应运而生。 近年来,泾县抓住城乡统筹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契机,深入发掘农村、农业发展的潜力,把培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新方向,大力拓展泾县本地农特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沛县坚持把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增强农业发展动力,现已形成多行业、多领域、多层次发展格局,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黑龙江省拜泉县通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实施,在村级设立了村级农民技术员,构建了由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驻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指导站、村级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为主体框架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有效的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滞留“最后一公里” 的问题,加快了农技推广步伐。客观分析了影响村级技术员发挥作用的因素,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2年以来,邢台县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通过补充农业专业人才,加强配套建设,创新服务方式等一系列农业科教工作,进一步健全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提升了农技推广服务水平,为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强力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天全县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采取多项有力措施,保证培育工作有效地开展,切实提升农民群众的现代农业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际,对天全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2014年7月,农业部正式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精准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要求,正阳县积极筹建农民田间学校,并发挥了自身价值。在具体实践中,农民田间学校体现了“四早三精四提”的特色。文章还分析了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运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吕荣海,男,中共党员,福建省上杭县农技站站长, 高级农艺师,1988年到上杭县农业局工作,26年来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心系农民,热情服务,辛勤耕耘,倾情奉献,为上杭县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和工农“剪刀差”的影响,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农村空心化、弱势化、下降化日益明显。本文以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和符合新型职业农民条件的1000名农村劳动力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调研法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从夷陵区新型职业农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从事产业、收入水平、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分析、影响农民参加培训的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跨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新阶段,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效解决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安全、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等问题,对保障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重点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资源与市场双重制约,以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科技需求,通过系统分析和全面评价我国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特点、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及推广效果,明确新阶段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建设重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功能定位、体制机制创新,提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现代基础农技人员要有正确的思想观,首先把握好党和国家在农业上的方针和政策,要有为农业发展奉献必胜的精神;第二勤奋学习、与时俱进、加强知识更新;第三扎实工作,不骄不躁,虚心学习,与农民建立鱼水关系,以农民的利益为至高,当好领导和农民的参谋,不断地实践和总结、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体现农业基础技术人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然需要依靠一支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如何培育和留住新农人,关键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的动态培育管理。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几点建议:培训内容“动起来”,培训前需做好两份调查报告,培训时间和学习内容选择“最大公约数”;农民学员“动起来”,实地、实景、分享式的田间课堂教学和“六统一”、封闭式的军事化课题相结合,让农民在学习中得到启发,在互助中分享心得;“进出”动起来,动态管理新型职业农民,探索继续教育机制。以上建议供交流分享。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努力构建一支新型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队伍,不断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广东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广东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已逐渐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成为服务和推动各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成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上杭县地处福建省西南部,属龙岩市下辖县,近年来上杭县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积极整合中央、省、市、县强农惠农资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本文对上杭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该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实施面临着机遇,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作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对今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发展途径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使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更加显著。追求农业现代化的目标,需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队伍——新型农民队伍,而造就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就是实施农民培训,提升农民从业的素质。 如今,国家对农民素质提升非常重视,各个农业项目都有提及甚至放在重点位置。如我县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水稻集中育秧项目、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阳光工程项目等。根据从事农民培训工作三年的经验来看,要想真正做到农民愿意学、学得懂、懂了能用,这并非易事,除了在培训内容上有所选择、培训方式有所更新外,如何提高农民的学习兴趣也相当重要。如果老师只是单纯的说教,农民听起来也就乏味,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我曾经组织过一个乡镇的农民参加“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培训,老师按照自己的教案一路往下讲,完全没有跟学员的互动,学员开始纪律还可以,到后来不是三五成群的讲话去了,就是走进走出上厕所、抽烟去了,课后一问,却不知道老师讲了几种病几种虫的防治,这场培训就如同嚼蜡——乏味。可见调动农民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