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各类非生物胁迫的影响,例如土壤盐碱化、干旱等,进而导致水稻大量减产。为促进盐碱胁迫下植物的生长,从黑龙江省安达盐碱地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了6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并对其促生作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到的6株植物根际促生菌能够显著促进拟南芥、水稻和玉米在盐碱条件下的生长,使生物量大幅提高。这些PGPR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有良好的抗逆性,其分泌的促生物质不尽相同,说明这些根际促生菌具有不同的促生机制。  相似文献   

2.
植物的根际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一部分根际细菌能够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促进作用,这一类细菌被称作根际促生菌(PGPR)。PGPR可通过产生植物激素,解磷固氮,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等方式促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植物的生长。植物能产生各类分泌物,影响根际微生物组的结构,土壤碳氮含量,酸碱度等非生物因素对根际微生物组也具有影响。PGPR通常作为微生物肥料运用在农林业上,如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促生菌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笔者对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促生作用机理,植物与非生物环境对根际微生物组的影响以及发展前景展开综述,为根际促生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际促生细菌(PGPR)对植物具有促生抗逆的作用,在分离筛选樟子松根际高效PGPR菌株基础上,通过接种试验测定不同菌株对樟子松1年生苗生物量、营养指标,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为开发对针叶苗木具有促生抗逆作用的微生物菌肥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通过产IAA能力、解磷作用、产铁载体的定性和定量筛选得到6株高效的PGPR菌株,菌株2-6、3-13产IAA能力较强,菌株1-11、1-12解磷能力较强,菌株1-42、6-13产铁载体能力较强.接种PGPR对樟子松1年生具有促生作用,可提高根际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同对照相比,接种PGPR菌株1-42和3-13对樟子松生物量指标的影响最为显著.同对照相比,接种PGPR可显著提高樟子松1年生苗全氮、全磷、有机质、全钾养分质量分数,且对全钾影响最为显著,平均增加了19.03%.同对照(CK)相比,接种各PGPR菌株对樟子松苗根际土壤速效氮、全磷、速效磷、有机质、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但在土壤全磷和速效磷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且土壤全氮、速效钾质量分数均出现降低的情况.研究得出结论:根际细菌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改善植物的养分含量,影响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促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科学》2019,(5):148-154
化肥农药的滥用已严重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病原菌抗药性增加,危及农产品安全,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因此,开发环境友好、改善土壤肥力、增强植物抗性、多重防治机制共同作用的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显得尤为重要。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因其较强的植物根部定殖能力及具有抑制植物病原菌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而备受关注。本文从直接促生和间接促生两个方面重点阐述了PGPR的促生作用机制,并分析了PGPR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植物根际促生菌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际促生菌是一类能够直接或间接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有利于植物吸收营养,也可以防止致病微生物的攻击、帮助建立共生根瘤菌或菌根。本文从根际促生菌的种类、作用机制及研究状况3个方面对植物根际促生菌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根际促生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树根际促生细菌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 - promoting rhizobacteria简称PGPR)的功能,分析了研究茶树根际促生细菌的意义并综述了有关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过度依赖化肥,忽视了植物-微生物-土壤系统巨大的生物学潜力。植物根际促生菌可以在根际释放养分,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来源菌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我国化肥减施政策的约束下,研究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促生特性及其作用,对于推动农业的高产和高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植物根际促生菌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土壤-促生菌-植物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微生物肥料开发、应用及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通过植物根际促生菌来进行植物病害的防治和促生作用的研究已成为微生物的一个热点。为了了解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及PGPR产品的研制与生产,综述了PGPR的定义、种类及其在根际土壤中的作用机制,并对PGPR产品在农业上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影响PGPR产品应用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丰富人参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菌种资源,以人参根际土壤为材料,使用功能性培养基分离筛选具有促生潜力的植物根际促生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通过盆栽试验验证所筛选PGPR对人参幼苗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共分离出根际促生菌17株,其中具有溶磷能力的菌株10株,具有产铁载体能力的菌株8株,产IAA能力的菌株7株,具有固氮效果的菌株9株,有10株菌具有2种及2种以上不同的促生功能。17株根际促生菌分别来自Pseudomonas、Burkholderia、Bacillus、Enterobacter、Agrobacterium、Paenarthrobacter、Acinetobacter、Leclercia、Priestia 9个不同的菌属,其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数量最多,占比29.41%。F05-44菌株综合促生能力最强,盆栽试验发现,该菌株在不施肥条件下促进人参生长,株高和根长分别提高38.53%,24.65%,展叶期缩短3~4 d,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根际促生菌的促生机制及在辣椒栽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种类及作用机制的多样性预示着其在更多的农业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从根际促生菌的种类、作用机制及在辣椒栽培中的应用3个方面对PGPR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根际促生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几种菌株对水稻的促生能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是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关键因素。采用盆栽育苗试验、MS半固体培养基育苗试验以及田间试验,验证东北寒地水稻根际促生菌对水稻生长的促生效果。应用9株水稻根际促生菌,研究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9株根际促生菌可以在土壤中促进水稻植株的生长,其中Bacillus aryabhattai(LZP01)、Bacillus pumilus(LZP02)、Bacillus megaterium(LZP03)促生效果最好,在水稻株高、茎粗、地上质量和根表面积等指标上均有显著促生效果。MS半固体培养基育苗试验结果可以发现,3株优势根际促生菌对水稻生长指标和根系指标具有促生作用。于黑龙江省二九零农场进行LZP01、LZP02、LZP03复合菌株的田间试验,加入复合菌株的土壤生长出来的水稻与对照相比盘根能力较好,更加适合田间环境生长。结果将对水稻微生物肥料开发利用产生推动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PGPR是生长在植物根际周围的一类集促生、防病为一体的有益菌的总称,具有安全高效、肥效持久、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本文总结了PGPR的定义、种类及其在根际土壤的作用机制,并对PGPR产品在农业上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植物根际促生菌辅助红麻修复铅污染土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土壤Pb浓度对经济作物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生长、富集及转运Pb的影响,并将具有较强Pb抗性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DBM1(Arthrobacter sp.)接种至红麻根际,考察Pb胁迫下PGPR对红麻的促生作用,以探索利用PGPR辅助重金属耐性植物红麻对Pb污染土壤进行植物稳定修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壤Pb浓度和接菌处理均显著影响红麻的生长。红麻对Pb具有较高耐性,可通过将Pb富集在根部,并抑制其向地上部转移,从而在中低Pb(Pb400和Pb800处理)污染土壤中良好定植和生长。土壤Pb浓度达到1600 mg·kg-1时,红麻生长开始受到Pb胁迫的抑制,红麻通过自身胁迫抵抗机制缓解Pb毒性。接种DBM1可有效促进红麻的生长,提高红麻叶绿素含量。DBM1对红麻的促生作用是由胁迫诱导的特性,在高Pb胁迫下促生效果更显著。因此,可利用植物根际促生菌DBM1辅助红麻对高Pb污染土壤进行植物稳定修复,在促进红麻生长的同时,有效抑制Pb向红麻地上部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促生菌株的促生机制及其在烤烟大田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入手,阐明促生菌株是如何发挥促生效果促进植物生长的,为绿色烟叶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在烟草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促生细菌(Mushroom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MGPB)是对食用菌生长产生促进作用的有益细菌,具有分解纤维素、产生吲哚乙酸、分解乙烯以及增溶磷酸盐、消耗1-辛烯-3-醇等作用。相比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目前对MGPB的研究较少。研究介绍了MGPB的分离方法,并综述其促生机制以及促生特征,为食用菌健康、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辣椒根际促生菌(PGPR)及其促生效应,以齐齐哈尔龙江县辣椒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稀释平板法筛选PGPR,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其菌种,研究其分泌IAA、GA、 铁载体、 溶磷的能力,并采用血平板对菌株的溶血性进行评价.通过浸种和盆栽试验,验证促生菌株对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从辣椒根际土...  相似文献   

17.
植物根际促生菌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其促生机制可以帮助植物获取营养物质、调节植物激素水平、增强植物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等。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根际促生菌促生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农业和环境修复中的应用,探讨了植物根际促生菌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芽孢杆菌促进植物生长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植物-微生物协作提高作物产量是当前农业研究领域的热点。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土壤细菌,在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众多PGPR中,芽孢杆菌占植物根际革兰氏阳性细菌总数的95%,是当前研究最为广泛的PGPR之一。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本文综述了芽孢杆菌几种不同促生(plant growth promoting,PGP)机制,如改善植物根际可利用的营养物质,产生植物激素,诱导植物抗性和抑制病原体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已筛选到植物根际促生细菌和AMF菌的协同实验说明两种菌混合的促生作用.[方法]从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四种蔬菜作物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菌株LJ20-2和HG5进行16S rDNA鉴定,通过营养钵实验,将其和AMF菌混合作用在作物上测定其促生能力.[结果]PGPR和AMF共同作用在黄瓜和番茄上的作用较为显著,而在茄子上只有LJ20-2+AMF和单纯的加AMF菌的要比其他长势更好些,辣椒上是单加PGPR的长势最好.[结论]此根际促生细菌和AMF菌共同施用对黄瓜和番茄幼苗有显著促生作用,对其他作物的促生作用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20.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能在根际与植物相互作用,提高植物的生产力.为研究含ACC脱氨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deaminase)的不同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切花月季的促生效果,以'伊芙伯爵'为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