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优化高寒冷凉地区作物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比较效益,腾冲县对海拔1 700 m以上,没有灌溉保障,水稻单产低于5 250 kg/hm2的低产田、"雷响田"实施水改旱耕作改制的增产增收措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办好水改旱种植杂交玉米高产示范样板,为全县6.7万hm2低产田、"雷响田"耕作改制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水田改旱地种植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田改旱地种植杂交玉米是提高水稻低产田粮食产量的一项主要措施。此项措施可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比较效益,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效显著。水改旱主要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行玉米生产。该项技术具有增温保墒,促进土地微生物活动与养料分解,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田间光照温度、抑制杂草、减少病虫害等生态效应;并且还可使植株根叶生长速度加快,幼穗分化和灌浆时间提前。据试验,腾冲县海拔1 700 m以上地区种植地膜玉米,比  相似文献   

3.
农田耕作水平深受农业生产条件影响,这为我国当代农史上耕作制度动态变化所证实。苏北里下河地区"沤改旱"耕作动因基于历史时期至近代里下河地区存在大面"沤田"及农民因耕作"沤田"耕作凄苦经验认识而产生强烈愿望,经过区域民众"沤改旱"艰辛实践最终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耕作彻底解除了辛劳耕作,最终使得这一改制成果稳定下来,民众社会生活等得以改变面貌。  相似文献   

4.
潘业兴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1):27-28,45
水改旱后不同的耕作方式和不同的施肥水平对大豆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改旱后采用深翻加轻耙的耕作措施及施磷酸二铵70~100kg/hm2,能增加叶面积系数,提高根瘤的数目,获得较高的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腾冲县火山灰土壤肥力优异,其特殊性引起世界农学界的关注.运用目前流行的ArcGIS Desktop 9.3软件将云南省腾冲县烟叶标准化生产基本烟田规划图与历史文献记录的腾冲县境内的火山锥地理坐标相结合,使腾冲县烟叶标准化生产基本烟田规划图变成了一份具有直观显示腾冲县火山分布的数字化地图,从而为研究机构在云南省腾冲县境内进一步研究火山灰土壤对烤烟品质的影响试验地的选址方面提供了可靠的数字化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孟津县按照省土肥站2010年小麦试验的实施方案,结合实际,认真安排了2个小麦氮肥运筹试验、2个耕作深度试验、2个耕作方法试验和3个高产田示范试验、4个中产田示范试验、3个低产田示范试验。技术人员亲自指导农户做好试验的田间规划和小区施肥等工作。确保试验准确规范。在小麦幼苗期,该县土肥站技术人员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对各田间试验进行小麦苗情调查。及时掌握试验的各项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正>早稻适时适度晒好田是早稻高产栽培重要技术之一。"增效靠改制,谷好靠晒田"就是这个道理,而晒田原则上要求在水稻对水分不太敏感时期进行为最佳时期,具体而言早稻晒田要把好如下"五关"。  相似文献   

8.
东丰县中低产田土壤类型以灰棕壤和白浆土为主,其中中产田68.5万亩占农田45.9%;低产田35.5万亩占农田23.8%。中低产田是当前"两高一优"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将其改良利用成为高产田是一项重要的增产  相似文献   

9.
为使广河县水泉乡低产田逐渐变为中产田,中产田变为高产田,文章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水泉乡草滩、克那两个行政村土壤进行采样、化验分析,提出土壤改良利用意见,制作四类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  相似文献   

10.
<正> 针对黄土丘陵区广大旱坡地跑水、跑土、跑肥严重的问题,在旱坡地沿等高线修成水平阶的基础上,采取地膜覆盖、集中施肥、改变作物、立体种植等配套措施,使“三跑”变为“三保”,由低产田变为中产田乃至高产田。近几年的试验表明,旱坡地上采取本项耕作技术种植西瓜,亩产可达1900—2100公斤,种植玉米亩产可达250—300公斤,比原旱坡地传统种植增产增收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中低产田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云南省中低产田尚无统一划分标准的现状,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采用层次累计法,选定利用等作为划分依据,提出了云南省中低产田范围划分的量性标准,即利用等6~16等为高产田;利用等4~5等为中产田;利用等1~3等为低产田。得到了云南省高、中、低产田的总体分布状况,能够为中低产田改造规划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国内文摘     
论浙江省河谷区低产田的改良——俞震豫(浙江农业科学1964年第1期)本文从土壤基本特征和耕作利用过程的特点出发,探讨浙江省河谷低产田的成因及改良途迳。这个地区低产田及其低肥力的成因主要是:水利设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中低产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改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东北地区中低产田现状,了解中低产田时空分布特征,以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产量法划分中低产田,对1990、1995、2000、2005、2010年5个年份的中低产田面积、空间分布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相比1990年,东北地区中产田面积增加97.2万hm2,低产田面积减少111.1万hm2;中产田分布区域由中部向西南部扩展,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零星分布在辽东丘陵地区的低产田呈减少趋势。农业自然灾害、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及农业技术是导致中低产田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采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动态监测耕地质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措施可提高东北地区中低产田质量,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带田光能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西走廊在耕作改制中推广的带状种植,简称带田,改变了以往的单一作物生产为多种作物配合的两季生产,使产量大幅度增加。为了弄清带田光能分配的特点,并为带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从1975年至1978年我们在武威县羊下坝公社和清水公社进行了试验。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1配方施肥以不施肥区夏玉米产量为依据,把地力分为3级:亩产量低于250公斤的为低产田,250~350公斤的为中产田,350公斤以上的为高产田。低产田,目标产量400~450公斤,每亩需施纯氮17~21.6公斤、五氧化二磷8~10公斤、氧化钾0~5公斤;中产田,目标产量450~550公斤,每亩需施纯氮12~15公  相似文献   

16.
采取湿筛法测定分析新疆旱地麦田不同产量水平土壤团聚体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产量水平麦田土壤各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存在差异。高产田地块土壤5 mm粒级团聚体显著高于中产田和低产田,分别增加45.18%、52.72%;高产田和中产田地块土壤0.25~0.5 mm粒级的团聚体显著高于低产田,分别增加45.70%、51.15%;低产田0.2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分别较高产田、中产田显著增加36.34%、8.84%。高产田0.25 mm粒径土壤大团聚体含量达68.30%,比中产田和低产田分别增加13.29%、20.29%。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均表现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分形维数则表现相反。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与MWD、GMD、5 mm粒级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0.25 mm呈极显著正相关。MWD、GMD与5 mm粒级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0.25 mm粒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我省农业 "三水 "产业的开发,进一步加大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为财政增收和农民增收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特提出适宜我省低洼低产田改造的种养技术模式,供参考。 一、养鱼稻田的基本条件和管理   1.稻田条件。①以成片低洼低产田改造为主,其他单季或双季稻田均可,进行统一规划和施工建设,确保田块成形;②水源条件要好,水质优良,符合渔业用水标准;③土质要好,保水力强;④排灌方便,不受洪水冲击或淹没。   2.稻田工程设施及建设。①加高加固田埂:使田埂加高至 0.6~ 0.8米,顶宽 0.5米,并用石料、水泥板或三合…  相似文献   

18.
我市地处浙江西南的浙闽边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全市23.8万亩水田,分布在海拔185~1300 m.从土壤类型来看,属于冷浸烂糊田的低产田约3.8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15.94%.  相似文献   

19.
鲁东丘陵区玉米—小麦一年两熟一体化耕作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将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作为一个整体,采用免耕、深松、翻耕3种耕作措施,结合秸秆100%粉碎还田和秸杆不还田2种覆盖水平,设计了10套耕作技术体系,探讨了周期内不同的耕作技术体系对土壤含水量、容重、地温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鲁东丘陵区玉米小麦一年两熟的耕作技术体系,并对全程免耕这一新型耕作技术在鲁东丘陵区的适宜性进行了鉴定。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免耕100%还田+小麦深松100%还田耕作技术体系,有利于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提高水分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适宜在鲁东丘陵区推广应用;因土壤肥力特别是有机质含量较低,全程免耕对土壤容重及地温影响不利,最终影响产量,暂不适宜在鲁东丘陵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烟叶生产作为烟草行业链条的前端和关键环节,全面提升烟叶生产能力已经成为烟草行业发展的重要命题。本研究以黑龙江省绥化市烟叶生产为研究对象,对烟田保护与耕作情况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优化烟叶生产布局、建设基本烟田、优化耕作制度、完善技术体系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对烟田保护与耕作情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