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金线莲人工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冬生 《南方园艺》2013,24(3):50-51,55
从模拟野生金线莲的生长环境、搭建种植大棚、采用组培种苗、选用适应性强的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品种、采取通风、控温、控湿措施、强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介绍了金线莲规模化、商品化人工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国内外对金线莲原球茎、器官、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金线莲组培苗的外界影响因子,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3.
王裕  韩磊  丁雪珍  丁世民 《北方园艺》2010,(10):173-175
通过大叶风兰的花梗腋芽诱导出无菌植株,再利用无菌植株茎尖诱导形成原球茎,成功地诱导分化形成了再生植株,筛选出了花梗腋芽启动、原球茎诱导、增殖、生根以及过渡培养等培养基配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大叶风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从组培快繁工厂化育苗的角度,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外源激素以及培养条件等方面,对油桐、乌桕、麻疯树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中的初代芽诱导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概括总结出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初代芽诱导的技术特点,并提出初代诱导中尚需解决的问题,为建立成熟、稳定、高效的组培快繁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市场常用的2两种多肉植物小透明和姬杂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具体从材料的选取,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根的诱导和炼苗等方面,以组培去除病毒,提高繁殖系数,以加快多肉植物的应用,为大规模快速生产多肉植物组培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泥炭土、木糠、林下腐殖土和珍珠岩为基质进行配比,设计6个基质配比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案,在林下进行金线莲栽培基质选择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金线莲林下栽培的基质。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质对金线莲成活率影响较大,林下腐殖土是最适合金线莲生长的栽培基质,处理3(由林下腐殖土栽培金线莲)的成活率(88.67%)最高,植株鲜质量最大,茎粗、叶长和叶宽的数值也最大。研究结果为金线莲林下栽培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黄凯 《花卉》2019,(12):166-167
本文以博白林场金线莲仿野生种植为例,对珍稀中草药金线莲的种植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主要从繁育方法、炼苗移栽、栽培环境等方面展开综合论述,结合笔者经验,对当前金线莲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我国金线莲市场的持续走好。  相似文献   

8.
外植体和基本培养基对台湾金线莲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台湾金线莲无菌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部位外植体和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台湾金线莲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顶芽不适于诱导丛生芽,中部茎段在MS基本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的效果好,基部茎段在N6基本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杉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亮 《南方园艺》2016,(6):52-54
通过组培快繁技术进行杉木苗的培育,具有遗传性稳定、受自然灾害影响小、快捷经济等优势。本文从杉木再生体系的建立、不定芽的分化和增殖培养、壮苗和诱导生根等几个方面简述近几年我国杉木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外植体的培养、影响愈伤组织的生成条件、壮苗及诱导生根的主要条件进行了总结及评述,同时提出目前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简讯     
2008年斗南花卉市场再创佳绩,河南郑州陈砦花市开通鲜花速递网站,第六届萧山花木节将于下月隆重举办,中荷花卉高新技术研发示范园区将在昆明启建,福建平和县组培快繁金线莲.  相似文献   

11.
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的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和台湾2种金线莲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以期建立完整、高效、廉价的培养体系。结果表明: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培养基对金线莲的分化、生根有显著影响。福建金线莲最佳丛生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6BA4.0mg/L+NAA0.1mg/L和MS+6BA2.0mg/L+NAA0.1mg/L;台湾金线莲的最佳丛生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6BA5.0mg/L+NAA0.1mg/L和MS+6BA3.0mg/LNAA0.1mg/L。2种金线莲的最佳生根培养基均为1/2MS+IBA1.0mg/L或者1/2MS+NAA0.5mg/L。  相似文献   

12.
由于金线莲生长的特性和近些年来人们对其的掠夺性采挖,已严重影响其数量,必须要采用林下仿野生的栽培技术,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保证金线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分析云南省临沧地区的金线莲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具体分析基地的选择、规划、整地、定植、栽后管理、病虫防治、越冬、采收等方面,促进金线莲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丘志明 《中国园艺文摘》2014,(6):218-218,224
介绍金线莲的生物学特性、基本生长环境,探讨其无菌繁殖体系建立与管理措施,并从种植前准备、移栽、大棚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金线莲人工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天鹅”蝴蝶兰为试材,研究了6-苄氨基嘌噙(6-BA)浓度、取样节位、附加物对花梗腋芽诱导分化及不同外植体诱导原球茎分化的影响,以期建立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6-BA浓度为3.0 mg/L时,花梗腋芽分化率最高,为96%;取基部2、3节位幼嫩、粗壮的花梗腋芽诱导分化效果最好,分化率可达100%;以土豆替代香蕉、白砂糖替代蔗糖,可大大降低培养基的生产成本;根座和芽座是诱导原球茎分化的最佳外植体,诱导率可达90%以上.该试验筛选出了2条蝴蝶兰高效组培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组培技术常用于植物的繁殖或再生,外植体的选择是影响植物组培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外植体的差异对植物组培快繁的影响,分析发现:外植体种类的不同会影响外植体的灭菌率、诱导率、褐化率、后期愈伤组织的生理状态等,外植体的年龄会影响植物组培实验的诱导效果.幼嫩的外植体污染程度较低,细胞活力好,成熟的外植体生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6.
以播种1月苗龄实生苗为外植体,建立朱砂根无菌快繁体系。结果显示,MS+6-BA 0.5mg/L+NAA 0.1mg/L最适合朱砂根芽诱导,诱导率达84.44%,且污染率、褐化率低,均为16.67%;MS+6-BA 2.0mg/L+NAA 0.1mg/L最适合朱砂根芽增殖,增殖系数为2.98;1/2MS+IBA 0.5mg/L最适合朱砂根芽苗生根,生根率最高(93.00%)、平均根长最长(3.83cm)、平均生根数最多(2.67条)。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铁皮石斛一次成苗的最适培养基,简化铁皮石斛组培种苗培育的流程,以铁皮石斛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种类和浓度配比的激素对组培过程中不定芽的诱导和丛生芽的增殖的影响,对基本培养基类型以及各个激素的浓度进行筛选,最终得出铁皮石斛一次成苗最适的培养基配方为:1/2MS+蔗糖30g/L+琼脂6.5g/L+香蕉泥100g/L+NAA 0.5mg/L+6-BA 3mg/L,pH值5.8,这一培养基最利于铁皮石斛组培苗不定芽的诱导与生长,且组培苗不定芽的诱导与生长情况皆为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金线莲茎尖染色体的制片技术优化。以江西野生金线莲组培瓶苗的茎尖为试材,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不同取材时间、解离时间、预处理时间及染色时间对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尖取材各时间段无显著差异,相比较9︰30效果最好,用0.1%的秋水仙素处理2h,卡诺液固定,用1mol/L HCl于60℃下解离15min,最后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染色8min后进行压片,能获得较理想的染色体制片。  相似文献   

19.
以金线莲试管苗为试材,应用L9(34)正交实验法研究不同因子对金线莲茎段继代增殖的影响及生根效果的影响,筛选出适宜于金线莲茎段增殖及生根的理想培养基。结果表明:试验因子对金线莲增殖系数的影响顺序为:6-BA蔗糖香蕉泥NAA,适合金线莲茎段增殖的培养基为:MS+2.5mg/L 6-BA+0.25mg/L NAA+75g/L香蕉泥+28g/L蔗糖,增殖系数为2.725;各因素对金线莲生根系数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基本培养基6-BA活性炭IBA,适合金线莲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25mg/L 6-BA+5mg/L IBA+2g/L活性炭,平均生根数为2.405。  相似文献   

20.
魔芋属植物膳食纤维含量丰富,是公认的天然健康食品。为降低魔芋属植物生产成本,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研究与生产结合,前人进行了大量的魔芋属植物组培快繁研究工作。本研究从魔芋属植物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培养基的选择、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植株的再生、组培苗驯化和移栽等方面介绍了魔芋属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也进一步阐述了魔芋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中存在的褐变与玻璃化问题及预防措施,并对其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魔芋组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