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是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中的一部经典小说,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家》对封建社会婚姻包办的情况进行了描写,反映出婚姻文化传承过程中腐朽不堪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对人生的认知。笔者在对巴金小说《家》进行品读的过程中,探索了其中蕴含的家文化,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希望能够为其他同学的阅读和学习提供相应的参照。  相似文献   

2.
电影《金陵十三钗》是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两者有较大差异。文章从主题的转换和人物形象的转变两个方面对电影和小说原著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电影将原著的女性主义视角改变为英雄本位,人物形象的设置是基于娱乐选择并迎合了消费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巴金是中国现代学史上杰出的学家。《家》是其代表作之一,为了鲜明突出《家》控诉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罪恶的主题,作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悲剧女性形象,他们虽然出身不一,经历不同,但却无一例外地落入悲剧结局。巴金在作品中溶入了自己深刻地情感,倾其心力,成功地塑造了血肉丰满的女性悲剧形象,并通过这些艺术典型深刻揭示了造成其悲剧的社会内蕴、化根源和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江苏作家的小说纷纷被改编成电影,在中国影坛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这些根据江苏作家小说改编的电影,或者突出小说中的情欲叙事与身体消费,或者虚化小说的历史意识,或者强化小说的历史意识,或者改编小说主题,完成人性书写,以实现电影与市场、主流意识、导演个体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巴金的《家》、《寒夜》有其独特的内蕴和魅力,其中潜隐着不可消释的“家”情结。本文从这一角度切入重新解读了两个文本。在这两个文本中,巴金巧妙地构筑了以“家”为中心的叙事话语语境,并设置一系列内外在的矛盾冲突,使文本呈现异质同构下相同的审美取向。当然,对“家”的书写不是一种感伤的旧事回想,而是一种对家庭文化和家庭所负载的封建家族制度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批判。  相似文献   

6.
现代曲剧《阿Q与孔乙己》,以独特的剧本构思和巧妙的人物设置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剧作中,编剧创造性地把鲁迅不同作品中的人物融合到一个剧本中,呈现在一个舞台上。阿Q与孔乙己两个人物形象,在相互的对比与映衬之中深化和升华了原作人物形象的思想和意蕴。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有不少关于诗词创作和诗学理论主张的讨论,这种讨论融入了小说的血脉,成为了小说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红楼梦》所构建的诗学思想体系深受当时所流行的明清诸家诗论的影响。一方面,《红楼梦》对明清诸家诗论的接受与传承,构成了观点鲜明的红楼诗学;另一方面,《红楼梦》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明清诸家诗论进行批评与改造。总的来说,这种接受或批评是客观而辩证的,也是符合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实际的。  相似文献   

8.
晚唐居士范摅撰写的《云溪友议》中小说性较强,传奇色彩较浓的部分条目,如《玉箫化》、《题红怨》、《芋萝遇》等。或被改编为传奇,或被改编为戏曲,或被改编为大曲,或被增饰扩充等等,既显示出《云溪友议》故事的魅力,也拓宽了它的流传领域,扩大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相隔与环境"小说系列中伟大的作品。作为新旧交替时期的作家,哈代在《苔丝》的创作中已经显现出了某些现代主义的一因素。本文就该部小说中哈代与众不同的悲剧思想以及作品中的现代主义因素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古至今,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女性主义一直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女性主义的产生源于西方的妇女解放运动,它体现一种进步的声音和力量。女性主义从有意识地研究自身解放的思潮,逐渐发展成遍及全球的运动,对全球妇女的解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可以看出女性主义在《天之骄女》这个剧本中有很明显的体现,可以说女性主义中的婚姻问题、男权问题、姐妹关系、母女关系问题涵盖了整个剧本,针对剧本中的这些问题,我们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何塞·多诺索的《周末逸事》在艺术上基本遵循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但在表现手法上却大胆借鉴了西方现代派的许多表现技巧。首先,小说采用了灵活多变的叙述视角;其次,小说采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再次,小说采用了象征寓意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2.
曾获得第十届巴金文学奖的罗伟章的中篇小说《大嫂谣》,是一部当今社会"底层书写"的佳作。他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当下农民和农民工艰苦生活的画卷,其中,"大嫂"的人物形象更是感人至深。作家通过小说真实而理性地展示了当今中国社会底层人物的困苦生活经历,既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又歌颂了社会底层人物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13.
简.奥斯丁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她的小说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在世界文学史上享誉盛名。《傲慢与偏见》问世之初即轰动文坛,历经大浪淘沙依然是一颗璀璨的文学明珠,影响了后世无数的作家。这部小说的语言创作风格在英美文学中极具代表性,本文从《傲慢与偏见》入手来透视英美文学的语言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4.
《孽海花》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曾朴的著作,曾朴运用谴责的手法向社会大众描写了一遭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变革,在小说中曾朴浓墨重彩的运用大量叙事写实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的历史变迁,运用讽刺的手法凸显出了清政府的造作与无能。《孽海花》为典型近代历史小说,对于后世影响深远,鲁迅也曾暗自赞许《孽海花》的结构与文采。《孽海花》小说中最为突显即运用叙事手法充分的展示其思想的现代性色彩,在小说中不难看出小说中带有鲜明的西方现代小说影子,其文章中展现了传统小说的精髓,并充分发挥了时代创新的特色。基于此,本文以《孽海花》为研究对象,并从叙事角度分析整篇小说,探究《孽海花》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5.
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的伟大代表作品。这部小说为我们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人物的爱恨情仇,以一种"灭亡"的形式呈现出来。这部小说中体现了较强的悲剧意识,不仅仅有人物本身命运的悲剧性,同时还有对于生命、命运的悲剧性认识。这部作品不仅仅具有较强的悲剧性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哲学意识,从整体上实现了美学、哲学与艺术的统一,这样的文学作品在文坛上很少见。本文将重点来围绕小说本身的内容和故事情节,通过分析其艺术性和哲学性,进而讨论小说《呼啸山庄》的悲剧性色彩。  相似文献   

16.
《庄子》中最早提到"小说"一词,但此"小说"非后世之"小说"。庄子所说的"卮言",具有现代小说的意味。庄子的小说理论和小说实践,都很有现代性。其小说创作和西方现代小说家海明威、博尔赫斯相通;其小说理论和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异曲同工。回到庄子的"卮言",是中国现代小说通途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位优秀的作家,总要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对其心灵的描绘,性格的刻划及社会生活的展示去反映时代本质。德国18世纪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率先以充沛的激情号召打倒暴君的杰出的民族诗人和戏剧家席勒(1759~1805)就是这样一位卓越的艺术大师。完成于1784年的剧本《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继莱辛的《爱米丽妞.迎洛蒂》和赫伯尔的《玛丽亚.玛格达莱娜》之后又一部不朽的市民悲剧①。德国杰出的文艺批评家梅林说:“席勒的这个剧本有超过他的全部先驱者和后继者的一个优点,它达到了一个革命高度,在它以后的市民阶级戏剧永远也不会达到这个…  相似文献   

18.
<正>田汉在与郭沫若的通信中,曾提到他的第一部作品《梵峨璘与蔷薇》:"这剧是一篇鼓吹Democratic Art(民主主义的艺术)的Neo-Romantic(新浪漫主义)的戏曲。"新浪漫主义这种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在田汉理解中,对现实不仅仅描述外状,而要指出潜于现实背后的真的生命或根本意义。剧本最终要表达作者的观念和生命体验,构成剧本的象征意义。在《梵峨磷与蔷薇》中,小提  相似文献   

19.
邢湘臣 《农业考古》2003,(2):132-132
老舍的女儿舒云女士撰写了“老舍与《茶馆》”回忆录 ,读来思绪万千。今择之 ,共“品”味。老舍写《茶馆》一剧 ,有他的前因后果。老舍是当代著名的剧作家 ,但是他对自己的剧本 ,从不作高的评价 ,他只有一个优点 ,就是“勤快”。此话不假 ,正是老舍夫人胡青在整理老舍手稿时 ,发现仅一部《春华秋实》 ,老舍写了五十多万字 ,化了七、八个月时间 ,一遍一遍的改 ,一共改了十遍 ,说明他写作的谨慎、郑重 ,所以他写出的作品 ,份量很重 ,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就是治学“勤快”的哲理。老舍写《茶馆》剧本 ,那就在“三反五反”后 ,老舍刚…  相似文献   

20.
<正>连锁经营渐趋出成熟据《美国文献百科全书》和《美国连锁店百年史》记载,早在公元前200年的西汉时期,一个中国商人就拥有多家店铺,这被认为是世界上连锁经营的最早萌芽。而现代连锁经营起源于美国,1859年世界上第一家近代连锁店——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成立,这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正规连锁公司。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在1880年后已拥有100家连锁店,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引起了许多企业的仿效。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