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马铃薯兼为粮食、蔬菜和工业原料作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能量和营养物质。山区种植马铃薯已成为一条致富之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属武陵山支脉,全县总面积2 072km~2,耕地面积2.72万hm~2,常用耕地面积1.973万hm~2。全县辖8个乡镇,总人口21万人,农业人口18.04万人,属典型山区农业县。五峰具有马铃薯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1.067万hm~2,产量10万  相似文献   

2.
正北林区兴和乡保田绿色食品水稻种植基地位于绥化市北林区兴和乡,由北林区兴和乡保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种植品种为绥粳18、龙稻18、苗香2等优质品种,总种植面积1 493.3 hm~2,其中鸭稻共作、蟹稻共作、鱼稻共作种植面积达到13.3 hm~2,有机技术标准种植面积200 hm~2,其余部分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种植。基地严格推进种植标准化、加工基地化、销售品牌化、监管严格化、诚信自觉化的"五化"进程,建有  相似文献   

3.
正一、四川水稻生产现状(一)2000—2016年生产变化趋势1.水稻种植面积2000年四川省水稻种植面积213万hm~2,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仅为195万hm~2,17年来总量下降了17万hm~2,年均减少1万hm~2。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马铃薯产业发展十分重视。潜江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达到2 667hm2。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也迅速扩大,危害程度也逐年加剧,已成为制约潜江市马铃薯单产的瓶颈因子。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银武高速路的贯通,郧西县蔬菜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 200hm~2,其中核心基地规模913hm~2,总产量30万t,总产值11亿元,在十堰市9县(市、区)排名第二,是郧西县六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豇豆、四季豆是其蔬菜主要品种,每年种植面积在667hm~2以上。豆荚螟在主产区危害率达20%左右,高的达30%以上,以幼虫蛀荚为害为主,影响豇豆产量、品质。为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块茎干腐病发生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周全  张廷义  杜玺 《植物保护》2006,32(2):103-105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马铃薯已成为甘肃省定西市的支柱产业,2004年种植面积20万hm^2以上,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52%,总产量500万t,马铃薯贮藏期腐烂病日渐突出,造成损失严重,成为制约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对定西市马铃薯贮藏病害的种类、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花椒种植在重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市场。以江津花椒产业为例,目前全区26个镇(街)、186个村,种植面积达3.33万hm~2,全区种椒农户达22万户,61万农民通过从事花椒产业,实现增收致富。近年来,川渝地区种植的青花椒尤其受到市场青睐(此处青花椒是对青绿色花椒的俗称,  相似文献   

8.
正一、技术概述大豆是重庆主要的豆科作物之一,重庆直辖以来,大豆种植面积在直辖初期只有3.3万hm~2左右,通过引进新的高蛋白大豆品种,推广"一推三改"关键技术("一推":大力推广高产高蛋白优质大豆品种,"三改":改迟播为适时早播、改不防病虫害为综合防治、改只施底肥为底肥和追肥相结合),改进传统的种植习惯,大豆种植面积发展到现在的10万hm~2以上,有力推动了重庆大豆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秀山县银杏科普示范基地在钟灵镇石门村正式挂牌。银杏科普示范基地于2017年实施动工,共修建产业路5 km,机耕道600 m,蓄水池3口。基地现有产业面积80 hm~2,种植银杏幼苗300多万株,套种黄精、白芨等中药材超6.7 hm~2。结合石漠化治理项目、退耕还林和农户土地"先租共管"入股,另打造了173 hm~2产业基地,种  相似文献   

10.
1993年棉铃虫在我市属中等偏重发生,全市种植棉花面积2.33万hm~2,有2万hm~2棉花受害,占种植面积85.71%。通过综合防治,棉花单产为51.5kg,比1992年增产6.5kg,总产36万担,挽回皮棉损失10万担,获得单产总产双超历史,控制棉铃虫危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永林 《植物医生》2008,21(2):14-15
威宁县马铃薯种植面积8万hm2,年产量15亿kg,属西南地区马铃薯种薯基地之一,但因马铃薯长时间种植.感染X、Y病毒,导致品种退化,引起产量剧减.  相似文献   

12.
郧西县地处鄂西北边陲,全县总耕地面积近4.67万hm2,600m以上高山区耕地面积为1.87万hm2.马铃薯是粮食作物主要品种,全年种植面积为1.2万hm2,占夏收面积的62.3%,总产在2.7万t(折纯粮),占夏收总产4.1万t的65.9%.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农户都有种植马铃薯的习惯,俗有"半年粮"之称.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施秉县主要的粮食和蔬菜作物,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常年全县种植面积达5300hm2左右,总产量15.3万t,折粮3.05万t。品种有费乌瑞它、威芋3号、会-2号、坝薯10号、中薯2号及米拉等。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病毒病、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黑胫病和蚜虫等。笔者现介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是山西北部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种植范围已由原来的山旱地扩展到沿川水坪地,目前种植面积已达26.7万hm2左右。由于耕作制度的变更与栽培技术的提高,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Motschulsky)]由原来的偶然重发生变为常年重发生,年发生面积达15万hm2以上,对马铃薯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此,笔者对马铃薯瓢虫在山西北部地区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一些探讨。1发生特点1.1越冬代成虫为害时间长,田间世代重叠现象严重马铃薯瓢虫在山西北部1年发生1~2代。以成虫群集在向阳背风的…  相似文献   

15.
1883年,晚稻稻瘟病在我市大面积流行,尤以穗瘟造成的损失严重。据统计,全市晚稻稻瘟病发生面积6.38万hm~2,占晚稻种植面积的69.6%,其中穗瘟发生4.41万hm~2。占晚稻稻瘟病发生面积的69.2%,成灾面积3740hm~2。为了摸清其流行为害和损失情况,我们会同孝南、云梦、应城、汉川等县、市、区植保站,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并走访座谈了农户。通过田间调查与走访农户,给我们以下启示: 1 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是控制病害流行为害的有效措施。汉川县麻河镇高湾村农民吴汉强,鄂晚5号与9022种植在同一块田,同样的管理,在防治上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是重庆市的特色农作物之一,也是集口粮、加工、菜用等多用途的作物,种植面积达26.7万hm2,产量居全国第六位。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近年来,由于品种抗性降低、适宜的气候条件等原因,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严重,年均发生面积在8万hm2左右,每年造成20%~30%的产量损失,严重时达50%以上。尤其是2007年全市晚疫病发生面积达12.3万hm2,成灾面积3.9万hm2,绝收0.87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防控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全面地了解马铃薯晚疫病在我国的发生演变特征及防控情况,基于2008—2017年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及全国马铃薯品种分布等数据,对全国及各马铃薯产区晚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情况进行综合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在我国连年发生,年平均发生面积约197.47万hm2,占马铃薯总种植面积的40.66%;晚疫病造成马铃薯年平均产量损失占所有病害所致产量损失的63.54%,远高于其他病害,损失巨大;在我国马铃薯4大产区中,马铃薯晚疫病在北方一作区的年平均发生面积最大,约73.44万hm2,而在西南混作区造成的年平均产量损失最高,约14.29万t;晚疫病发生与马铃薯种植区域的重心在空间上呈现相似的迁移趋势;以费乌瑞它为代表的高感晚疫病品种在全国大面积种植,但近年来部分抗病品种的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面积大幅度提升,但仍太过依赖化学防治,应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18.
毕节市马铃薯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启江 《植物医生》2006,19(1):38-39
马铃薯是毕节市主要粮蔬饲兼用型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都仅次于玉米,占第2位,而且随着人们对粗粮需求量的增加和马铃薯加工技术的提高,作为特色作物之一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4年种植面积达3.67万hm^2。但由于马铃薯晚疫病、蚜虫等10多种病虫害的危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为此。笔者根据毕节市马铃薯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近年来市内外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所积累的经验,对马铃薯病虫害进行了无公害防治。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是务川县除水稻、玉米以外的重要粮食及饲料植物,近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43万hm2,春播为1.2万hm2,秋播0.23万hm2.马铃薯晚疫病是该县发生普遍而严重的流行性病害,田间产量损失可达20%~50%,重的在30%以上,常年发生面积4 667 hm2,产量损失l 750t左右.晚疫病菌不但危害马铃薯,还可对番茄、青椒、茄子等造成危害.多雨、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是粮食和蔬菜两用作物,在黔西南州,近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种植近1.3万hm2,已成为部分种植地区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马铃薯病虫也呈加重趋势,据调查,黔西南州马铃薯黄蚂蚁是危害马铃薯最重的害虫之一,它可咬断幼苗、咬食薯块表面或钻人薯块内造成许多"隧道",一般减产5%~20%,严重地块全部薯块受害,每个薯块上有许多的蚂蚁"隧道",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威胁黔西南州马铃薯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