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1 毫秒
1.
龙眼果皮干燥前后挥发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与GC-MS联用技术对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果皮干燥前后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鲜果皮中共鉴定出35种成分,相对含量前5位的有罗勒烯异构体混合物(35.44%)、3-甲基-2-丁烯-1-醇(26.14%)、ɑ-古芸烯(11.33%)、δ-榄香烯(4.54%)、角鲨烯(6.29%);干燥后果皮中共鉴定出34种成分,相对含量前5位的有ɑ-古芸烯(24.54%)、3-甲基-2-丁烯-1-醇(17.21%)、棕榈酸(8.07%)、罗勒烯异构体混合物(5.55%)、δ-榄香烯(4.15%)。龙眼果皮干燥前后共有成分有13种,但含量不同。独有成分新鲜组22种,干燥组21种。  相似文献   

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短梗五加中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短梗五加果中有5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萜烯类25种、醇类7种、烷类6种、酯类5种、醛类3种、酮类3种、酸类1种,其它挥发性物质6种。萜烯类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73.64%,其中石竹烯、γ-榄香烯等具有较好的药用活性。  相似文献   

3.
为柠檬精油的提取及成分鉴定提供参考,采用GC-MS分析方法检测有机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和压榨方法提取柠檬精油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和压榨法提取柠檬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分别为41种、29种和37种,分别占其精油总量的99.99%、99.91%和99.93%;3种方法提取柠檬精油的挥发性成分以萜烯类、醇类、醛类和酯类为主,且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共有成分24种,并以D-柠檬烯的相对含量最高,γ-松油烯其次,β-蒎烯第3;有机溶剂法和压榨法提取柠檬精油中的特有成分有8种,水蒸气蒸馏法未检测出特有成分;3种方法提取柠檬精油中的含氧化合物相对含量依次为有机溶剂法(22.33%)水蒸气蒸馏法(14.07%)压榨法(4.83%)。因此,有机溶剂法提取柠檬精油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4.
5种黄檀属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5种黄檀属(Dalbergia Linn. f.)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成分组成,以期为研究植物挥发物与昆虫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动态顶空循环吸附采集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黑黄檀(Dalbergia fusca Pierre)、降香黄檀(D.odorifera T. Chen)、交趾黄檀(D.cochinchinensis Pierre)、南岭黄檀(D.balansae Prain)、印度黄檀(D.sissoo DC.)的挥发物进行采集和分析,并结合峰面积归一法计算不同树种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黑黄檀、降香黄檀、交趾黄檀、南岭黄檀、印度黄檀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别有9类57种、8类60种、 8类61种、8类58种和8类55种;5种黄檀属植物均含有烷烃类、芳烃类、醇类、酚类、酯类、醛类、酮类和萜烯类等8类化合物,其中萜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均达到40%以上;5种树挥发性化合物中有蒎烯、罗勒烯、3-蒈烯等33种共有成分。结果表明,5种树木有机挥发物成分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但主要成分皆为萜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无性系杉木心材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特点和含量差异,以浙江开化杉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各心材挥发油,运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特点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3年种植的开化3号和1998年开化3号、开化13号、F24x那1-1和大坝8号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1.33%、1.34%、1.26%、1.04%和1.45%,其中大坝8号的提取率最高;从4个无性系5个样品挥发油中共鉴定出71种挥发性成分,包括萜烯类53种、萜醇类12种、萜烯酯类4种和其他2种,其中共有成分有31种;从1993年种植开化3号、1998年开化3号、开化13号、F24x那1-1和大坝8号中分别鉴定出48种、48种、52种、52种和5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柏木醇、α-可巴烯、β-石竹烯和泪杉醇等,其中柏木醇为5个样品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萜烯类和萜醇类成分相对含量较高,是杉木特殊香气的主要来源,但在不同无性系杉木心材中的组成特点和含量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1993年开化3号、1998年开化3号和开化13号成分较为相似,聚为一类,而1998年大坝8号和F24x那1-1分别与开化系列无性系心材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差异较大,各自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6.
青海云杉针叶和枝条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固相微萃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 MS)提取方法,分析了青海云杉针叶和枝条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共鉴定了65种化学成分。其中针叶中分离鉴定出42种挥发性成分,占峰面积99.78%,主要成分为α 蒎烯、莰烯、左旋乙酸冰片酯;枝条中分离鉴定出50种挥发性成分,占峰面积的99.93%,主要成分为α 蒎烯、a 水芹烯、莰烯、1 甲基 5 (1 1 甲基乙烯基) 环己烯、石竹烯。青海云杉针叶和枝条的挥发物质中,萜烯类物质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7.
风信子与欧洲水仙香气差别的GC-MS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风信子和欧洲水仙的两个品种分别进行挥发性气体成分种类和含量的测定。从风信子两个品种中均检测出51种香气成分,同时它们的主要成分按相对含量大小都依次为萜烯类、酯类和醇类,从欧洲水仙两个品种中各检测出40和54种香气成分,它们的主要成分依次是萜烯类和醚类。其中‘粉珍珠’和‘蓝衣’特征香气相同,为:乙酸苄酯、β-罗勒烯、β-月桂烯、β-苯乙醇;‘伊莎’和‘阿克罗波利斯’有相同的特征香气:β-罗勒烯、β-月桂烯,此外‘伊莎’还有特征香气顺式-β-罗勒烯、P-二甲醚,‘阿克罗波利斯’有异松油烯。两个种类间主要特征香气的不同造成了两者香味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以盆栽弯蒴杜鹃(Rhododendron henryi Hance.)花朵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4个开花过程及花瓣和雌雄蕊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共检测出60种挥发性成分;萜烯类化合物种类最多,有26种;花蕾期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其他3个过程和花瓣以酯类化合物为主,雌雄蕊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盛开期花朵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最多,有33种;花蕾期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最少,只有9种。花蕾期芳樟醇相对质量分数最高,达55.47%;其他3个过程以苯甲酸甲酯相对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36.54%、38.23%、37.22%。花瓣和雌雄蕊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分别有24种和32种,以苯甲酸甲酯相对质量分数最高,分别达43.16%和17.70%。弯蒴杜鹃4个开花过程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芳樟醇、苯甲酸甲酯和罗勒烯是弯蒴杜鹃特征香气成分,花瓣和雌雄蕊挥发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弯蒴杜鹃花香给人舒适的感觉,适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迷迭香叶片和花瓣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和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迷迭香叶片不同季节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和其花瓣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进行采集,分析叶片和花瓣中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迷迭香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共鉴定出43种,包括萜烯类、醇类、酮类和酯类等化合物,其中萜烯类化合物16种,醇类化合物9种,为迷迭香挥发物的主要成分;萜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在6月份达到最高,为82.40%;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迷迭香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的年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6月份检测到的挥发性有机物种类最多,为30种;9月份检测到的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最少,仅为22种。在6月份的日变化检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在14:00达到高峰,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迷迭香花瓣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种类少于叶片,叶片和花瓣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均为萜烯类化合物,其相对含量分别占叶片、花瓣挥发物的65.32%和94.84%;且均以(1R)-(+)-α-蒎烯为主。迷迭香叶片和花瓣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赣南早脐橙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变化规律,明确与纽荷尔脐橙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为早熟脐橙果实风味形成机理、品种与品质鉴定及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赣南早脐橙和纽荷尔脐橙(对照)在开花后110、140、170、200和235 d的果皮挥发性成分,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脐橙果皮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两个脐橙品种果皮共分离出5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烃类、醇类、醛类和酯类化合物,其中共有成分34种.赣南早脐橙果皮中特有挥发性成分4种,分别为正庚醇、榄香醇、乙酸芳樟酯和异丁酸异戊酯,而纽荷尔脐橙果皮中特有挥发性成分15种,主要包括β-柏木烯、金合欢烯、辛醇、香芹酮等.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赣南早脐橙挥发性成分中烃类和醛类物质相对含量高于纽荷尔脐橙,而醇类和酯类物质低于纽荷尔脐橙;其中,赣南早脐橙果皮的烃类物质相对含量在开花后200 d时达最低值(93.925%),醇类和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在开花后200 d时达最高值,分别为3.910%和2.119%.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两个脐橙品种果实发育期果皮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有10种,分别为巴伦西亚橘烯、(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醇3-甲基丁酸酯、辛醚、诺卜醇、金合欢醇、辛醛、香芹醇、β-石竹烯、荜澄茄烯和马鞭草烯醇.[结论]果实发育过程中,赣南早脐橙和纽荷尔脐橙果皮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存在差异,且均各具特有成分,这些差异形成了两个品种各自独特的风味,可作为品种鉴定的重要特征,同时为赣南早脐橙挥发性成分的综合利用提供重要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夏溪 《热带生物学报》2020,11(2):210-216
使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和电子束辐照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干种子,观察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情况,以确定适合紫薇的辐照类型和剂量。结果表明:在辐照剂量范围内2种辐照的种子发芽率均出现先促进后抑制的现象,成苗率随辐照剂量增加显著降低;60Co-γ辐照对幼苗株高有先抑制后促进的现象,电子束辐照对幼苗株高有抑制现象;2种辐照对幼苗分枝长和分枝数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随辐照剂量增加显著降低;60Co-γ辐照对幼苗地径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电子束辐照产生的变异较大;2种辐照对幼苗生长的综合分析显示在相同剂量条件下(250 Gy),电子束辐照处理下的紫薇幼苗分枝更长,地径更高;电子束辐照对紫薇幼苗分枝长和地径产生的变异更大。根据成苗率估算,紫薇干种子60Co-γ适宜辐照剂量为113.06~299.63 Gy,电子束适宜辐照剂量为245.5~372.24 Gy,紫薇对60Co-γ辐照的敏感度更大。本研究结果可为紫薇辐照育种提供依据,促进紫薇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芒果壮铗普瘿蚊为害对芒果叶片挥发物的影响,为瘿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及气质联用仪(GC-MS)技术分析芒果壮铗普瘿蚊为害后芒果叶片挥发性物质和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健康叶片和虫伤叶分别含有65种和66种挥发物成分,其中45个组分相同,主要包括石竹烯、α-荜澄茄烯、十八碳烯、蒈烯、水芹烯、β-月桂烯、蒎烯等。瘿蚊为害后挥发物主要为萜烯类31种和芳香族化合物13种,相对含量分别高达51.41%和41.10%,酯类物质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叶片,成分也发生改变。虫伤叶挥发物除了萘和薁之外,主要物质包括甲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24.32%)、α-荜澄茄烯(8.92)、3-蒈烯(2.23%)、乙酸酯3-己烯-1-醇(2.23%)、4-蒈烯(1.06%)、柠檬烯(1.04%)、a-石竹烯(1.46%)。极微量物质包括辛醇、兰桉醇、斯巴醇、表蓝桉醇、长香茅醇,香豆素类化合物只在健康叶片中检测到,马兜铃烯、法呢烯和一些特殊萘和薁芳香族化合物只在虫伤叶中检测到。【结论】芒果叶片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芳香族类和萜烯类化合物,瘿蚊为害后导致挥发物质和含量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品种蕙兰香气成分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9个品种蕙兰的花香成分进行了分析。从蕙兰花香气中共鉴定出144种香气成分,主要有萜烯类、醇类、醛类、酯类、酮类、烷烃类、芳香烃,另有少量的酚类、酸类和醚类物质。不同品种蕙兰花中的主要花香物质较类似,主要包括金合欢醇、洋茉莉醛、α-愈创木烯、氧化石竹烯、茉莉酸甲酯、香叶醇、甲酸芳樟酯等。醇类、萜烯类和酯类物质在蕙兰香气组成中相对含量较高,可认为是蕙兰的主要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得到苦橙(Citrus bigarradia V.)精油,利用GC-MS分析挥发性香味成分,并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超临界苦橙精油得率为3.56%,苦橙精油中检测出58种挥发性成分,括萜烯类18种、醇类11种、醛类10种、酮类9种、酯类9种,相对含量较高为柠檬烯(90.01%)、月桂烯(3.11%)和α-蒎烯(1.05%)等成分,苦橙精油具有香甜的花香味和橘子、柠檬的果香,清甜而鲜。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不同香型烟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河南省内乡和卢氏C3F烟叶为材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质联用法分析比较了河南省不同香型烟叶挥发性香气成分及其含量特点。结果表明,2种不同香型的烟叶挥发性香气成分存在明显差异,从具有典型浓香型香味风格的内乡C3F烟叶中鉴定出挥发性香气成分69种,合计含量为436.26μg/g;其中独有成分17种,主要有3-甲基-2-(2-戊烯基)-环戊醇、2-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醇、4(14),11-桉叶二烯、植醇等。从具有清香型香味风格特点的卢氏C3F烟叶中鉴定出挥发性香气成分72种,合计含量为382.55μg/g;其中独有成分20种,主要有甲基庚烯酮、(E,E)-2,4-庚二烯醛、4-甲基-苯甲醛、反-Z-α-红没药烯环氧化物、长叶烯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囊谦杜鹃叶和茎的挥发性成分及异同,采用顶空加热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并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囊谦杜鹃叶中共测定出38种挥发性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α-毕澄茄油烯(13.49%)、α-蒎烯(12.20%)、α-金合欢烯(8.61%);囊谦杜鹃茎中鉴定出2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α-蒎烯(8.80%)、α-毕澄茄油烯(6.56%)、左旋-β-蒎烯(6.19%).囊谦杜鹃叶与茎中的挥发油在成分结构上比较相似,但在含量上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萃取高良姜及大良姜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再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两种药材共检测出128个峰,鉴定出69种成分。从高良姜中检测到61个峰,鉴定出44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1.52%,主要成分有桉叶油醇、1,2,4a,5,6,8a-六氢-4,7-二甲基-1-(1-甲基乙基)萘、α-松油醇、塞瑟尔烯、1-石竹烯、β-蒎烯、2-茨酮等。从大良姜中检测到67个峰,鉴定出41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78.29%,主要成分有β-倍半水芹烯、正十五烷、(E)-β-金合欢烯、1-石竹烯等。高良姜和大良姜在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上有很大差异,两者不能混用。  相似文献   

18.
《山西农业科学》2017,(10):1614-161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对艾叶燃烧前后易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对比。结果表明,经GC/MS分析,结合质谱解析和保留指数,艾叶燃烧前共检出196种化合物,确定结构132种,占易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4.00%,其中主要易挥发性成分是3-氨基吡唑、桉油精、β-杜松烯、顺-β-松油醇;艾叶燃烧后共检出143种化合物,确定结构104种,占易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8.22%,其中主要易挥发性成分是苯酚、乙酸、吲哚、2(5H)-呋喃酮;艾叶燃烧前后共有的易挥发性成分有桉油精、石竹烯、氧化石竹烯、1,4,6-三甲基-萘,其中,氧化石竹烯、桉油精含量在二者中均较大。其结果为艾叶燃烧前后易挥发性成分及其功能性成分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采集海南地区白胡椒粉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并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对其风味成分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26种化合物,分别为3-蒈烯(20.37%)、石竹烯(19.81%)、柠檬烯(14.36%)、β-蒎烯(9.10%)、γ-萜品烯(8.18%)、α-水芹烯(6.70%)、α-蒎烯(3.60%)、δ-榄香烯(3.22%)、罗勒烯(1.97%)、可巴烯(1.76%)、异松油烯(1.63%)、α-石竹烯(1.46%)和δ-杜松萜烯(1.07%)等。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国外引进的9个罗勒品种与福建地方罗勒品种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的差异,发掘福建地方罗勒品种的特有成分,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9个国外引进的罗勒品种和1个福建地方罗勒品种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10个品种共鉴定出90种化学成分,主要为醇类、萜烯类、酯类等化合物;国外9个品种中有7个品种相对含量最高成分均为芳樟醇,另外2个品种相对含量最高成分分别为异丁香烯(32.06%)和甲基丁香酚(14.56%),福建地方罗勒品种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为肉桂酸甲酯(42.96%);与9个国外引进品种相比,福建地方品种挥发油特有成分有5种,分别为肉桂酸甲酯(42.96%)、苯甲醛(0.60%)、D-柠檬烯(0.53%)、顺-菖蒲萜烯(0.43%)和(6,6-二甲基双环[3.1.1]羟基-2-烯-2-基)甲基碳酸乙酯(0.41%);10个品种可分为3种化学型,福建地方罗勒品种以肉桂酸甲酯为主要化合物,与国外品种亲缘关系较远。综上结果表明,福建地方罗勒品种与9个国外引进品种存在较大差异,肉桂酸甲酯是其主要特有成分,也是该品种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福建地方罗勒品种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