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建湖县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区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建湖县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进行类型区划分,得出5种土地利用类型区,并对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区进行土地利用集约度分析和效益评价,认为提高土地利用集约经营水平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重要措施,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推行土地集约经营、土地后备资源开发三方面提出了建湖县土地开发利用战略,并进一步阐述了土地开发利用战略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最小方差法研究江苏省各县(市)的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全省可以分成七大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区,即耕地未利用地均衡主导类型区、耕地主导建设用地为辅类型区、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均衡主导类型区、耕地主导建设用地其它农用地为辅类型区、耕地主导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为辅类型区、耕地建设用地主导均衡类型区和耕地主导均衡类型区等.这不仅揭示了江苏省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异规律,也为全省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的制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统筹社会经济生态之间以及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土地管理的核心,正确认识其内涵,建立科学的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土地管理决策的必要前提。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对城市土地利用集约要素直接和间接投入的双重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任何能够增加土地投入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城市土地利用行为或措施均应纳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范畴;同时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从城市建成区、城区用地类型区、宗地3个空间尺度,由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率3个方面的指标共同构成,较好地体现了城市土地不同空间层次的区位特点和不同用地类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土地经济学研究方法,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益3个方面,对阜平县2003年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20a来,阜平县林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土地利用结构日趋合理,与其土地自然性状和林业县定位基本相符,但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长较快,新开垦耕地多数利用方式不尽合理;土地利用程度有较大提高,荒山开发利用及林业建设成效明显,森林覆盖率26.26%,但森林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保持水土与调节生态和气候的作用依然有限;土地利用的总体效益有一定提高,但单位效益指标较低,需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5.
土地具有多种利用功能,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提升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效益的空间分异性与集聚性特征显著:生态高值区分布在冀西北间山盆地、坝上高原和辽宁山地丘陵地区;经济社会高值区以沿海地区和内陆平原为主。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区的划分,加强区域管理与规划,在统筹协调土地利用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区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状况及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利用功效函数和协调度模型,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从定量的角度分析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近年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将有利于调整土地利用决策,并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为科学合理的制定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综合评价天山北坡经济带市县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在分析天山北坡经济带市县土地利用结构的基础上,选取了土地利用投入强度、利用程度、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持续状况四方面的14个与土地集约利用密切相关的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用聚类分析对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较低,划分出的三大类型区和五个等级土地集约利用区及各类型区土地利用举措,为研究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一个很好模式区域(带).  相似文献   

8.
层次分析法在中山市土地利用对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土地利用优化为例,在对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土地利用对策研究。首先将土地利用对策划分为战略目标、规划战略、制约因素和政策措施4个层次,建立土地利用对策模型和判断矩阵,并作一致性检验,求算出相应的权重,据此对土地利用对策措施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认为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土地利用主要应采取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赵玲  徐永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102-22105
利用最小方差法将吉林省各县(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分为九大类型,包括耕园地主导类型区、林草地主导类型区、耕园地为主林草地为辅类型区、林草地为主耕园地为辅类型区、耕园地为主建设用地林草地为辅类型区、耕园地为主林草地未利用地为辅类型区、未利用地为主耕园地林草地为辅类型区、林草地为主耕园地未利用地为辅类型区和林草地主导其他地类均衡类型区,揭示了吉林省土地利用的空间规律,为吉林省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的制定、农业区的规划发展,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榆中县为例对兰州市农地利用开发潜力进行了分析,重点从外延扩张、内涵挖潜2方面对村镇土地利用潜力进行分析,确定村镇用地潜力。外延扩张主要是指通过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从而补充农用地或建设用地的能力;内涵挖潜主要是指通过土地复垦、土地整理等整治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有效土地利用面积的能力,为村镇土地高效利用和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问题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特殊的经济地理位置使得城乡结合部成为土地利用管理的薄弱部位。本文在分析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特征、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并从战略与规划、准确定位、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城乡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安阳市为例,探讨了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利用土地生态适宜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关联关系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结果,将安阳市划分为了6个土地生态适宜利用类型区,提出了相应的土地生态开发建议性措施,协调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为规划环评过程中对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生态适宜性依据。  相似文献   

13.
韩书成  李冬梅  濮励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41-12243
以县(市)为基本分区单元,选择反映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变化、土地供给与需求及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相关综合性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江苏分成南部适度控制供给优化开发利用区、西南及中南部引导供给重点开发利用区、北部刺激需求扶持开发利用区和中部环湖及沿海控制供给重点保护区四大战略区,并提出了各区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焦意 《甘肃农业》2014,(9):36-39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是实现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目的首先在于对土地的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区域差异的客观方面的规律,其次是要在土地开发时更加明确方向、潜力、途径和措施,最后为土地开发利用的决策提供指导,更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提供必要的服务。本文在列举常规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处理、公式计算,研究如何以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土地利用区划研究不仅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有重要作用,也是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探索如何将扶贫因素纳入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标准,实现扶贫开发与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创新融合,并进行实证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综述法分析二者融合的内在机制;综合分析法和专题地图叠加法进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演绎法划分实施扶贫开发战略的土地利用保障区;空间迭置法构建芒市土地资源利用与扶贫开发统筹协调发展的措施体系。[结果]将全县划分为5个土地利用功能区域,并构建了基于扶贫开发的土地利用功能区划管制措施体系。[结论]理论探讨精准扶贫与土地利用功能区划的创新融合,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新的切入点;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各功能区土地资源利用与扶贫开发统筹协调发展的措施体系,对芒市乃至类似地区土地扶贫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给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趋紧张。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是促进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高,并实现其协调统一的重要途径。基于D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柳州市2003~2005年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借助ESDA理论与方法,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边缘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发生着迅速转变,农业用地特别是耕地资源急剧减少,城镇及工矿等建设用地规模迅速扩大。通过对北京市边缘海淀区的土地资源利用变化分析,从自然条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土地利用经济效率指数的差异、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方面,对影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乌拉盖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模式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RS、GIS的高新科技手段,结合外业调查,编制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图,并建立土地资源数据库,快速、准确、实时地掌握了土地利用现状。对乌拉盖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为该研究区域今后有效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城乡结合部的特征,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土地利用调控对策和实现城乡结合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利用建立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以三峡库区最大淹没区万州为研究对象,对库区土地开发利用潜力及生态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库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危机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三峡工程淹没土地多、移民迁建占地比重大、人地矛盾加剧及粗放经营土地带来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了保障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保障生态安全条件下的土地利用和建立库区土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是库区土地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