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在温带地区不能越冬,每年从热带入侵中国夏季水稻种植区。中国科学家已经发现,在秋季的后几个世代形成一系列向西南方的回迁,1988年9月间在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农场(江苏省江浦县境内)使用X-band和Q-band系统两台雷达直接观测褐飞虱的长距离的迁移,证实了上述发现,并做到定量化。这种专门设计的高频雷达能监测1000m范围以内的飞虱个体以及更大范围的飞虱群体。用由一只气球携带的捕虫网对雷达监测到的昆虫群体作取样检查,发现在观测期内,褐飞虱每晚以大种群迁移,它在夜间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2010年苏州市吴中区水稻褐飞虱发生的特点,即迁入代迁入迟、迁入量正常,二代迁入迟、迁入量正常,三代外地褐飞虱回迁迟、回迁量偏多、自然发生量偏重,大面积水稻褐飞虱前中期发生轻、后期中等至偏重发生。其偏重发生的原因为三代羽化短翅成虫比例高、回迁量偏多。最后针对性提出了兼治、专治及挑治对策,解决了褐飞虱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利用近30年NCEP/NCAR 逐日气象再分析资料及中国褐飞虱逐候灯诱数据,分析季风指数与褐飞虱迁入量的时空关系,以探明季风进退和转换对我国褐飞虱迁入的影响。研究表明:(1)常年3月中、下旬是我国偏北季风转换为西南季风的时期,西南季风开始后的4月上旬是褐飞虱第1次大规模北迁的时期,第1次大规模北迁的主降区为华南稻区和西南稻区,随后迁向其北的其他稻区。(2)6月中旬-8月中旬是偏南季风指数达最大值的时期,也是各稻区褐飞虱北迁峰次最多、迁入量最集中的时期。(3)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偏南季风向偏北季风的转换时期,也是褐飞虱北迁的终见期、南迁的始见期,第1次大规模南迁发生在这一时期内,主降区为江淮稻区和江岭稻区。(4)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偏北季风的快速增强期、偏南季风的快速衰退期,也是褐飞虱南迁的高峰期。(5)10月下旬开始偏南季风撤出我国大陆,而偏北季风控制我国大陆,由北到南各稻区依次开始出现褐飞虱迁入的终见期。(6)褐飞虱异常发生年份中西南季风北上的早迟决定了褐飞虱在我国迁入始见期的早晚,而偏北季风南下的早迟则决定了我国褐飞虱迁入终见期的早晚。(7)迁入始见期滞后于西南季风的变化,迁入终见期滞后于偏北季风的变化,它们滞后的时间都为1-3候(即5-15d)。  相似文献   

4.
褐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主要危害水稻。江苏省洪泽农场发生有3种:褐飞虱、伪褐飞虱、拟褐飞虱;拟褐飞虱、伪褐飞虱在灯下和游草上可见,但不危害水稻。2005年夏季不热,秋季不冷,多阴雨天气,导致褐飞虱暴发。1发生世代江苏1a发生5代,我场9月下旬至10月初发现4代若虫,10月6日发现5代若虫回迁代。2虫源初次虫源由远距离迁飞。3危害特点褐飞虱有趋光性,喜阴性,闷热夜晚趋光更强,每晚8∶00~11∶00扑灯量为全晚的90%(双色灯,200W黑、白日光灯)。成、若虫怕阳光直射,喜阴性。一般栖息于稻丛下部的叶鞘上取食产卵,很少到叶片上活动。当虫口密度大…  相似文献   

5.
水稻飞虱对杀虫剂敏感性变化动态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不同年份、不同世代和不同性别褐飞虱、白背飞虱成虫进行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褐飞虱对甲胺磷 1999年后为低水平抗性;对叶蝉散、西维因和混灭威 10年间的敏感性有一定波动,为低到中等水平抗性;对马拉硫磷 1995年后为中等水平抗性。白背飞虱对甲胺磷 1997年起为中等水平抗性;对叶蝉散和西维因 1998年后也达中等水平;对混灭威 2002年开始上升为低水平抗性;对马拉硫磷都处于高抗水平。褐飞虱对扑虱灵、甲胺磷和叶蝉散的敏感性变化规律年度内均为迁入代>迁出代>回迁代,年度间为翌年迁入代>头年回迁代。褐飞虱对扑虱灵敏感性下降的速度较甲胺磷和叶蝉散快。2种飞虱的雄成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高于雌成虫。  相似文献   

6.
根据1977年全国褐稻虱联合测报网获得的资料证明,褐稻虱不仅有向北迁移的规律,在秋季还有向南回迁的迹象。为进一步探明褐稻虱的回迁规律,为今后开展异地测报提供依据,1978年9月至10月,我们在凤阳县城西乡公社,在凤阳县植保站大力支持下,对褐稻虱的回迁问题,作了一些调查和卵巢解剖等分析工作。由于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时间较短,加之水平有限,只能提出一些粗略的数据和看法。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褐飞虱迁飞轨迹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借鉴现代统计-天气理论中的大气传输与扩散模型,对褐飞虱秋季回迁的轨迹进行模拟,计算了回迁昆虫在高空1000m和1500m的迁飞轨迹,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高度的轨迹在迁飞方向、迁飞速度和迁飞距离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对迁飞风场和迁温度场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1000m高度的迁飞轨迹模拟能够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出昆虫迁飞的实际情况,同时对导致1000m和1500m两高度轨迹差异的环流进行了归类,定性地  相似文献   

8.
褐飞虱田间种群空间结构分析和空间分布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异函数对水稻不同季度、不同生长期中褐飞虱若虫田间种群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表明,褐飞虱若虫田间种群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型。在晚稻生长中、晚期,褐飞虱若虫的聚集程度分别为53%和31.6%,聚集斑块范围分别为27m和24m。在早稻生长的早、中和晚期,褐飞虱若虫的聚集程度分别为42.6%,48.9%和57.2%,聚集斑块范围均大于60m。空间分布模拟图能较好地反映褐飞虱若虫在田间的具体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稻飞虱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在贵州省持续大面积发生,1991-1997年,年均发生面积人41万hm^2(614.87万亩次)。两种飞虱的适温要求因地区和虫态而不同,在贵州各地发生5-8或9代不等,因海拔和生境不同而异,两种飞虱在贵州发生的初次虫源性质均为外地迁入,白背飞虱认为:5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是白背飞虱迁入主峰期3,4代白背飞虱成虫盛发,大若虫为害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褐飞虱全年最大迁入峰期  相似文献   

10.
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褐飞虱对同类昆虫遭遇草间小黑蛛捕食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行为反应,目的验证褐飞虱在遭遇危险时是否产生向同类报警的化学信号。结果表明,褐飞虱若虫对草间小黑蛛释放的挥发性物质无逃避反应,对同类昆虫遭遇草间小黑蛛捕食时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的反应因虫龄而异,其中2~3龄若虫有极显著的逃避反应,1龄和4~5龄若虫无明显反应。该结果说明褐飞虱2~3龄若虫在遭遇天敌捕食时会释放挥发性化学物质,产生报警行为,向同类昆虫发出危险警示信号,但褐飞虱1龄或4~5龄若虫的报警行为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褐飞虱4~5龄若虫不易被草间小黑蛛捕食或者褐飞虱1龄若虫虽易被捕食,但其产生的报警信号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根据广东肇庆病虫测报站24a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灯诱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褐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在3月或4月内,始盛日在4月或5月内。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即早稻高峰和晚稻高峰,早稻高峰多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晚稻高峰多在9月中旬至11月下旬间。终见日多在11月下旬。根据发生高峰的日诱获量、候平均诱获量、旬平均诱获量及全年的累计数量来比较各年的发生严重程度,结果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褐飞虱发生重,而80年代末直至本世纪初发生趋轻。  相似文献   

12.
1994年9月南京市江浦县境内麻鸭发生疑似IBD,经用抗菌素与磺胺类药物治疗均无效,死亡率达30%以上。1995年此病遍及该县6个乡镇及毗邻的安徽省乌衣、相官、汉河等乡镇,对养鸭业危害较重。通过剖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并经药物治疗验证,证实鸭群发生了IBD,且引起鸭发病的IBDV与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昆虫生命表方法及害虫种群趋势控制指数,对新惠占1号等5个水稻品种对褐稻虱的田间抗性进行了研究,并与温室苗期抗性测定结果相印证,确定新惠占1号和“7915”为抗性品种,七桂早25、玻惠占1号为中抗品种,双桂1号为感虫品种。指出害虫种群趋势控制指数是测定和评价水稻品种抗虫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初步鉴定衡阳地区稻田飞虱有7属10种,3种主要飞虱中,早稻乳熟期前以白背飞虱为主,乳熟期后以褐飞虱为主;晚稻孕穗、抽穗期前以白背飞虱为主,后以褐飞虱为主;灰飞虱无论早、稻上均居第三位,全年飞虱混俣种群量以早、晚稻穗期发生量最大,一般褐飞虱廷入较晚,只有明显的5代,白背飞虱廷入稍早,可发生6代。  相似文献   

15.
收集整理福建省云霄县2005-2015年稻飞虱灯诱数据、田间调查数据及相关气象资料,分析2005-2015年云霄县稻飞虱发生动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云霄县早稻以白背飞虱为绝对优势种群,占91.3%,其次为褐飞虱占8.7%;晚稻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占75.7%~77.7%,中后期褐飞虱虫量逐渐超过白背飞虱,占51.6%~63.1%。各年度各月份稻飞虱种群消长动态基本一致,即呈现"双峰型"发展态势。云霄县稻飞虱常年发生7~8代,早稻主害代第四(3)代重于晚稻第七(6)代。白背飞虱始见期早于褐飞虱。11年来平均发生程度3.3级,为中等偏严重发生,主害代呈现提早发生及间歇性爆发为害的特点。气候条件是关键影响因素。台风、西南气流活动、阵性降雨等气候条件对稻飞虱迁入影响明显,而迁入峰次多且迁入峰量大是导致云霄县稻飞虱爆发成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由于水稻能吸收和积累较多量的汞,故选用水稻为试验作物。当含汞污泥施用于土壤中后,一般并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制定污泥中汞的容许标准时,取决于米中的汞的含量是否超过食品卫生标准,而无需考虑汞对水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在作物中,吸收和积累汞的次序为:水稻>白菜>萝卜>玉米>高粱>小麦。在水稻土中,收获时土壤中汞的残留率为90%。通过试验和计算后提出:在石灰性土壤中,农用污泥汞控制标准为17毫克/公斤;酸性土中,6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单季晚稻面积大,产量低,是山区水稻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种植杂交水稻是提高单季稻产量的有效途径。然而,栽培技术得当与否,杂交水稻的产量悬殊很大。为了明确产量的限制因素和探索相适应的高产栽培途径,促进全面平衡增产,本研究应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270块单季杂交晚稻田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初步获得结论:(1)源足库小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2)增加单位面积的颖花总数是增产的关键;(3)增产的途径:低产田(800斤/亩以下)要大幅度增加每亩有效穗数;中产田(800~1000斤/亩)以增加每穗粒数为主;高产田(1000斤/亩以上)应穗粒兼顾,促进粒多粒重。  相似文献   

18.
试论乡村振兴战略与广东水稻科技创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是我国粮食作物主销省之一,而水稻是广东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对广东省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广东省水稻产业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提前,用科技推动广东水稻产业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江浦县发展多熟主体种植具有光温资源、土壤、农民积极性、市场等有利条件。该县多熟立体种植经历了“纯粮型”、“粮经兼顾型”、“经济作物高效型”等阶段 ,其现状和特点是 :“因地制宜 ,特色明显” ;“内容丰富 ,模式新颖” ;“经作为主 ,增效显著” ;“集约生产 ,技术配套”。特色化、设施化、高效化、多元化是多熟立体种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