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通过选用红松优质苗进行更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选择红松优质苗造林成活率能达到99.6%,优质苗比常规苗保存率提高10个百分点;栽后9a时树高生长量比常规苗提高28.5%,胸径生长量比常规苗提高13.5%,优质苗造林可使红松幼林提前2a郁闭;苗造林结实时间比常规苗能提前3~4a;林分整齐,离散度小,栽后15a,优质苗Ⅰ级木比常规苗提高31%,Ⅲ级木降低56%。 相似文献
3.
4.
为确保红松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于2000年开始采用容器育苗,进行雨季造林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容器苗雨季造林,可使造林成活率达到89%以上,形成的林分林相整齐,林木生长速度加快,每公顷可节省造林费用275元。 相似文献
5.
红松引种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近30 a的引种造林试验表明,红松在大连市中北部地区生长表现良好,造林保存率达到33%~88.7%,在林龄10 a以前其生长速度略低于赤松和樟子松,但从其生长期长、材质优、综合效益大的特点上看,认为红松在本地区更具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6.
8.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进行苗木分级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日本落叶松Ⅰ级苗造林,成活率高,保存率好,能促进林分快速郁闭,缩短培育周期,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选择Ⅰ级苗造林10a后,保存率仍能达到93.6%,比混合苗造林保存率提高19.5%,树高生长量提高30.3%、胸径生长量提高50%,林木质量优异,林木分化不明显。日本落叶松苗木分级造林是今后人工更新应提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红松植苗造林一般多为秋起苗、春造林。但红松苗木在越冬贮藏阶段对温度、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根部霉烂或苗木失水,影响造林成活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尝试着采取春季现起苗、现造林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造林成活率平均每年达到90%以上,最高的达到96%。红松现起苗、现造林的成活率之所以高,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春起苗木保持着旺盛的生机。红松苗原床覆土防寒越冬时,苗木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生理活动。在土壤结冻前,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减少,苗木的呼吸作用也在逐渐减弱;翌年春…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17个试验地模拟各种形式的造林,对两种方法进行充分对比证明,大面积造林和林间0.6hm^2左右小面积造林采用方法1较好,而在林内小块造林或郁闭度0.3以下的疏林下造林采用方法Ⅱ更好。 相似文献
14.
杉木分级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杉木不同苗木级别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及苗木在一年中的生长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Ⅰ级苗成活率为78·8%,保存率为97.72%,Ⅱ级苗成活率为86.5%,保存率为94.8%,Ⅲ级苗成活率为90.O%,保存率为90.11%;Ⅰ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152.6厘米,Ⅱ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126.9厘米,Ⅲ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89.4厘米;苗木在一年中出现二次高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和10月,其中7月份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9.55%;地径在一年中有三次生长高峰,分别出现于3、5、9月份,其中5月份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0.08%。 相似文献
15.
16.
红松育苗不同类型对造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是东北地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多年来,红松育苗一般采用播种留植作业,近年开始试行移植育苗。虽然在圃培育期和育苗成本略有差异,但造林效果明显不同。积极推广红松移植育苗,对建设现代林业,提高苗木质量,促进红松造林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苗木活力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包括诸多因子,本文仅从水分生理这一因子,即水势对苗木生长和成活的影响来论述这个问题。通过苗木水势试验,试图找出一个能保证苗木健壮生长的适宜水势区间,进而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红松苗木不足,促进红松人工林的迅速发展,我们于2005年春在草河口镇于西沟村,选择东南坡,坡度18°的地方,进行了13年生红松幼树移栽造林试验,共移栽1000多株。据2008年8月份调查,保存率85%,平均树高3.33 m ,直径3.9cm ,各年平均树高生长:2008年为0.46m ,2007年为0.48m ,2006年0.50m ,2005年(即栽植当年)0.15m ,2004年(栽植前1年)0.50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