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利用HPLC法同时检测不同产地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方法]采用迪马公司Kromasil-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甲醇-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0nm,柱温为室温,流速1ml/min,进样量5μl。[结果]绿原酸浓度在0~1m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1),回收率为98.79%~101.67%,相对标准偏差为1.05%;木犀草苷浓度在0~0.1m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7),回收率为98.06%~101.17%,相对标准偏差为1.17%。[结论]该方法可同时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为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一种可靠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70%乙醇加热回流金银花提取液中绿原酸的含量。采用岛津VP-ODS C18色谱柱(4.6 mm×150 mm),以乙腈与0.4%磷酸体积比为17∶8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27nm。结果表明,70%乙醇溶剂40 mL提取液中绿原酸的含量为0.169 7 g,提取率4.242 7%,精密度RSD=1.303 8%,回收率平均值为101.78%,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准确、简洁、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含片中绿原酸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供色谱柱为Spherigel C18色谱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0%醋酸水、检测波长327nm等色谱条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含片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在该色谱条件下,绿原酸的含量在1.56~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2,加样回收率为99.7%,RSD为2.63%(n=5),最低检出限为0.05μg/mL。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度好,适用于金银花含片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栀子中绿原酸含量影响。[方法]采用Inersil ODS-2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浓度0.1%冰醋酸水溶液(12∶88,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25℃。[结果]在0.42~2.52μg/μl范围内,绿原酸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n=6),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83%,RSD为1.3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可用于控制栀子不同炮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RP-HPLC法测定陆英叶中绿原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传安  邹盛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34-2335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陆英叶中绿原酸的含量,同时采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绿原酸色谱峰的纯度。色谱柱为Nova-PakC18(3.9 mm×150mm,4μm),流动相为水-甲醇-乙酸(881∶21∶,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6nm,柱温25℃。绿原酸在0.832~4.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2),检出限为0.4mg/L(3σ),平均回收率为97.1%。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适于对含有绿原酸的药材进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建立同时测定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中绿原酸、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木犀草苷、槲皮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Aglient phenyl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5%醋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波长365 nm检测绿原酸、在波长327 nm检测咖啡酸,在波长358 nm检测芦丁、金丝桃苷、木犀草苷,在波长368 nm检测槲皮素,柱温40℃,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分别在测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6.85%~103.61%。该方法准确、快速、简单地进行金银花中6种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超声辅助醇提商洛金银花绿原酸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军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2):145-148
以商洛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为材料,采用超声辅助醇提取,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金银花绿原酸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商洛市金银花绿原酸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溶液质量分数50%、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65℃、料液比1∶40,绿原酸提取率可达4.305%。  相似文献   

8.
试验建立了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 Jones)中绿原酸和总酚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蜘蛛香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 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12∶8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以绿原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在327 nm波长处测定蜘蛛香中总酚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绿原酸在2~2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加样回收率为97.95%,RSD为1.37%;总酚酸在5~2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加样回收率为100.31%,RSD为1.34%。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蜘蛛香中绿原酸和总酚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并验证双葛止泻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7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082 5~0.825 0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4.0%,RSD为0.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双葛止泻口服液中绿原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刘频健  陈剑  王哓一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47-11548
[目的]建立双黄连栓中绿原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 5μm(250mm×4.6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15.0:85.0:1.0:0.3),检测波长为324nm,流速为1.2ml/min,进样量为20μl,柱温25℃,在该条件下测定双黄连栓中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结果]试验条件下,绿原酸在0.2~0.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7;样品在5h内稳定;平均回收率99.6%,RSD=0.8%(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双黄连栓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RP-HPLC法同时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芦丁·木犀草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凤霞  郝洪涛  杨敏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45-11546
[目的]同时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芦丁、木犀草素的含量。[方法]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采用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02%磷酸=50:5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50nm,柱温30℃。[结果]不同品种的金银花中绿原酸、芦丁、木犀草素的含量差别较大。[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为金银花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卢建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46-3947
[目的]建立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U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UPLCTM BEHC C18柱,乙腈:0.1%冰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绿原酸含量在2.0-10.0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9.8%,RSD为1.21%。[结论]该法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检出限低,可作为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传安  邹盛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62-1863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杜仲叶发酵液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柱SymmetrySheildRP18柱(3.9mm×300mm,5μm),以水-甲醇-乙酸(88∶12∶1.2,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6nm,柱温25℃。绿原酸对照品在2.24~1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该方法简便、准确、线性范围宽,可用于含绿原酸的原料及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广东南北生态区金银花绿原酸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东北部(韶关)和南部(广州番禺)两个不同生态区的金银花花蕾和叶片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金银花花蕾中的绿原酸含量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北部的金银花绿原酸含量高于南部;叶片中的绿原酸含量地区间差异不显著,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方传代  邹盛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21-2322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配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了金银花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建立了一种金银花的质量控制方法。色谱柱为Nova-Pak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和0.3%H3PO4(50∶50,体积比),流速0.6 ml/min,检测波长256 nm,柱温25℃。芦丁和槲皮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和96.3%,RSD分别为1.5%和1.3%。该方法简单、灵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同时分析金银花中2种黄酮类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山东平邑、河南封丘的金银花与湖南隆回、重庆秀山、武隆、江津的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差别。[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产地金银花与山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Platisil ODS(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浓度0.2%磷酸(17∶83,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6 nm。[结果]重庆秀山、重庆江津、重庆武隆和湖南隆回的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9.03%、8.62%、4.51%和3.71%;山东平邑和河南封丘2个产地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为4.08%和3.79%。重庆秀山的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几个产地的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也高于山东、河南2个产地的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结论]该提取方法可靠、稳定,检测方法灵敏、精密度高、分离度和回收率良好,可用于不同产地金银花与山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曹志  何生虎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334-2336,2340
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药复方透皮软膏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和0.1%磷酸溶液(体积比为9∶91)为流动相,等度洗脱,327 nm处检测,绿原酸和咖啡酸分别在0.078~0.786 μg/mL(R2=0.9997)和0.042~0.420 μg/mL (R2=0.999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5%和100.06%,RSD分别为0.42%和1.35%.结果表明,此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中药复方透皮软膏中绿原酸及咖啡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朱智勇  邹盛勤  陈武  李开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567-10568
采用"醇提凝析法"从伞房花耳草中分离提纯乌索酸,并用光谱等技术对乌索酸结构进行了表征,建立了伞房花耳草中乌索酸的分离提纯及含量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的特点,可用于乌索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