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大平原北部禾本科作物常发生以下4种蚜虫,麦二叉蚜(GB)、麦长管蚜(EGA)、玉米蚜(CLA)和禾谷缢管蚜(RP)。其中一些由于直接取食危害并传播几种植物病毒病而造成大量减产。由于在大平原北部这4种蚜虫都不能越冬,每年春天虫口都是从南方迁移来的(Kieckhefer等,1974)。夏季,麦二叉蚜、  相似文献   

2.
贵州茶园异色瓢虫色型及不同色型间生殖隔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色瓢虫Haronmia axyridis(Pallas)是贵州茶园蚜虫最重要的天敌,分布极广,常发生于春茶初期蚜虫种群中,一般自然控制率在35%左右,该虫除捕食茶蚜外,还捕食小麦,油菜,果树,林木,草等60多种植物上的蚜虫。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地区蚜虫是否存在生物型差异,为大豆蚜虫生物型的划分和筛选多抗大豆资源提供参考,以上海和哈尔滨2个地区的蚜虫对P746等7个大豆资源进行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蚜虫鉴定试验,比较这些大豆资源对两地蚜虫的反应.非选择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P746和江西9号抗两地蚜虫;东农47感两地蚜虫;江西33、江西37和江西69抗哈尔滨蚜虫,感上海蚜虫;江西22抗上海蚜虫、感哈尔滨蚜虫.选择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P746(伤害指数DI=25%)和江西9号(DI=25%)表现为抗上海蚜虫;而东农47、江西33、江西37、江西69(DI=68%~75%)表现为感上海蚜虫.选择性试验与非选择性试验结果一致,推断2个地区的蚜虫可能存在生物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对大豆抗蚜品系P746和感蚜品系交大02-89蚜虫侵害后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物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3种酶活性及相关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变化与抗蚜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蚜虫侵害后不同品系之间POD、PPO活性均有升高,与蚜虫的诱导存在相关性,但与抗性基因型不存在显著关联.PAL活性蚜虫侵害前抗虫的P746具有高水平表达,并与感蚜品系存在显著差异;蚜虫侵害诱导后PAL酶活性均有上升,抗蚜品系表现稳定,表明PAL酶活性与大豆的抗蚜性存在明显的相关性.HPLC分析表明蚜虫侵害前后大豆叶片组织内氨基酸、黄酮类物质、生物碱类、酚类等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并且在不同蚜虫侵害时间和抗性基因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表明这类物质与大豆抗蚜性有很大关联.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油菜蚜虫主要有三种,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L)、桃蚜Myzns Persicae(Sulzer.)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尤以甘蓝蚜危害最为严重。作者于1980—1982年在我省中部的贵阳地区和兴仁等地调查了油菜蚜虫的田间发生情况,现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云南省马铃薯害虫的病原真菌种类,为马铃薯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2007~2010年,对云南省马铃薯害虫寄生真菌进行了调查、采集,经过鉴定,云南省马铃薯害虫病原真菌有2门8属9种,隶属于半知菌门和接合菌门,其中前者包括丝孢纲真菌中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蚜虫枝孢菌[Cladosporium aphidis(Thuemen)Oester]、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Sorokin]、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Zimmernann)Viegas]、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Farlow)Samson]和拟青霉[Paecilomyces sp];接合菌门真菌有虫霉目的暗孢耳霉[Conidiobolus obscurus Remaudiere&Keller]、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Remaudiere&Hennebert)Humber]和努利虫疠霉[Pandora nouryi(Remaudiere&Hennebert)Humber]。其中新蚜虫疠霉球孢白僵菌分别是云南马铃薯上蚜虫及块茎蛾病原真菌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7.
以蚜虫差异抗性的大豆品种PI567598B(高抗)、绥农30(抗)、东农51(中抗)和Williams 82(感)为试验材料,分别于接种大豆蚜虫0,7,14和21 d时采集大豆叶片,利用q PCR对异黄酮合成关键酶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黄烷酮-3-3羟化酶(F3H)、大豆异黄酮合成基因1(ISF1)和大豆异黄酮合成基因2(ISF2)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蚜虫取食前高抗品种PI567598B中PAL、F3H、ISF1和ISF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感虫品种Williams 82;蚜虫取食后,抗蚜品种PI567598B和绥农30中PAL基因在蚜虫取食14 d时显著上调,在21 d时达到最大,F3H基因7 d时表达量最高,然后降低;IFS2表达量于蚜虫取食7 d后显著上调,在21 d时达到最大;中抗品种东农51中PAL、IFS2和F3H基因表达量在7 d时增加,但不显著;而感蚜品种Williams 82蚜虫取食后PAL和IFS2表达量增加但不显著,且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抗蚜品种,F3H基因表达量不增反降;抗感大豆品种蚜虫取食后IFS1基因表达均诱导不显著。研究表明,感蚜大豆品种蚜虫取食前后异黄酮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都比较低,而抗虫品种异黄酮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高,且防御响应持续时间长,符合其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大麦黄矮病毒(BYDV)是由专化媒介昆虫传毒引起的,受植株韧皮部的制约。其媒介昆虫为蚜虫,许多不同种的蚜虫传毒能力不同。控制此病可从病原体、媒介昆虫,寄主和环境中任一环节着手,但研究结果表明最可靠的还是培育耐病或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9.
基于均匀设计法研究了独角莲球根茎的不同提取液对大豆蚜虫的触杀和拒食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液对大豆蚜虫具有较高的触杀活性.水蒸汽蒸馏液对大豆蚜虫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乙醇浸提液对大豆蚜虫48h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8.71 mg·mL-1,水蒸汽蒸馏液对大豆蚜虫24、48 h的拒食中浓度(AC50)分别为8.66、7.93 mg·mL-1.乙醚浸提液对大豆蚜虫的触杀和拒食作用不显著.60 h的同时触杀和拒食活性浓度筛选的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液24.1545 mg·mL-1和水蒸汽蒸馏液23.014 nag·mL-1联合使用对大豆蚜虫同时触杀和拒食活性最好,死亡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五种植物浸提液对棉蚜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棉蚜是棉花苗、蕾期的重要害虫 ,1 980年以来 ,因为棉花蚜虫的严重危害而频繁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导致棉蚜抗药性增强 ,棉田天敌大量死亡 ,棉蚜发生猖獗。为了克服棉蚜抗药性 ,保护天敌 ,保护环境 ,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 ,有益人类健康 ,适当使用一些植物性土农药防治蚜虫是必要的 ,为此进行了五种土农药药剂防治棉蚜的药效试验。1试验方法采集青蒿 ( Artemisia apia cea Hance)、苦楝( Melia azdearch)、臭椿叶 ( Ailanthus altissiimaSwingle)、辣蓼 ( Polygohum hydroplperl)、马齿苋( Portulace olercedl)、采集后粉碎 ,按不同比例加水…  相似文献   

11.
已知和传播大麦黄矮病有关的病毒有两种主要类型。第一种类型,微小的等轴病毒,其传毒范围仅限于植物韧皮部,是由蚜虫以持久的循环性的方式传毒。这种病毒是某些复合病毒病在复合侵染中的病毒之一,其余的病毒可能只由机械传播,仅在有大麦黄矮病毒的辅助病毒存在的情况下才可借蚜虫传播。另一种类型,在大麦黄矮病(BYDV)混合侵染中分离物的  相似文献   

12.
小麦上的大麦黄矮病是由大麦黄矮病毒(BYDV)引起的。大麦黄矮病不仅侵染小麦和大麦,还能侵染燕麦、玉米等谷类作物,是世界上谷类作物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大麦黄矮病对小麦的危害面积逐渐扩大,危害程度日趋严重。这种现象引起了小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大麦黄矮病毒是由蚜虫传播的。根据蚜虫的种类,大麦黄矮病毒至少有5种类型。由麦长管蚜(Macrosikphum avenae)传播的黄矮病  相似文献   

13.
棉蚜外寄生性天敌——卵形异绒螨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形异绒螨(Allothromkiumoratum)是棉蚜的一种外寄生性天敌。近年来,随着农田灌溉面积的扩大和隐蔽施药治蚜技术的普及应用,该种天敌的种群密度逐年增高,地理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北方棉区蚜虫的一种重要天敌。据1988~1989年在本省中熟、中早熟和特早熟棉区的12个县(市)33个点调查结果,85%的地块有卵形异绒螨的分布,并且绝大部分棉田的天敌密度,均在其控制蚜虫的有效作用范围之内。卵形异绒螨一生共有7个虫态,即卵、前幼螨、幼螨、若蛹、若螨、成蛹和成螨。幼螨营寄生性生活,若螨和成螨营捕食性生活。对棉花苗期蚜虫起生防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3种氧化酶与辣椒抗蚜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抗坏血酸氧化酶(AsA-POD)与辣椒抗蚜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抗、感品种叶组织内PPO,POD,AsA-POD活性在受蚜虫侵害后均明显提高,但高抗和抗蚜品种较高感和感蚜品种反应更灵敏,在接虫初期其POD,PPO和AsA-POD活性即上升到一个很高水平,活性增强远远高于高感和感蚜品种,且在受蚜虫侵害后保持稳定的高活性水平;高抗和抗蚜品种叶组织内的POD和PPO同工酶谱带在受蚜虫侵害前后均保持稳定不变,没有新谱带的出现,而高感和感蚜品种在受蚜虫侵害后POD和PPO同工酶谱带均有变化,蚜虫侵害前其POD和PPO同工酶谱带均与高抗和抗蚜品种相同,但受蚜虫侵害后分别减少2条和3条。相关分析表明,辣椒受蚜虫侵害后,叶组织内POD,PPO和AsA-POD活性的增强及POD和PPO同工酶谱的稳定性与辣椒抗蚜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施氮量对辽河稻区盐粳系列品种(系)上蚜虫种群发生量及稻米产量的影响,探讨减施氮肥对水稻麦长管蚜的控害效果,比较不同氮肥水平下粳稻的产量关系。结果表明,蚜虫的种群数量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减氮25%可有效降低蚜虫种群数量,降低其危害。同时施氮量可显著影响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值,减氮25%对水稻产量降低影响不显著。综合评估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和蚜虫危害程度,本研究明确氮肥最佳施用量为135 kg/hm2水平,各粳稻品种(系)的蚜虫种群数量均值较常规施肥田可降低46.33%,各粳稻品种(系)的水稻理论产量均值稳定在718.12 kg/667 m2,兼顾了虫害防控,稳定了水稻产量和优化了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花生蚜虫是花生产区的重要害虫之一,及早掌握当地花生苗期的蚜虫发生趋势,对于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根据本地1979—1986年(10年次)的蚜虫调查资料和气象要素,用相关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初步看出本地区春播花生苗期蚜虫发生趋势与播种后15天内的平均相对湿度,或同期日降雨量在25毫米以上的次数密切相关。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降低媒介蚜虫的密度彻底防治媒介蚜虫,就是用杀虫剂直接降低媒介蚜虫密度以防止卷叶病毒病的传播。不要在媒介蚜虫多发生的地块留种,除掉冬季寄主(越冬植株),避开媒介蚜虫易发生的一般栽培区,使留种地集中,以间接地降低媒介害  相似文献   

18.
蚜虫是世界上危害马铃薯最重要的经济害虫。首先在于它们是病毒病的媒介,但在大量发生时也可导致实质性的直接损害。其中最重要的是桃蚜(Myzus(Nectarosiphon)persicae)。其它危害马铃薯的重要种包括大戟长管蚜(Macrosiphum euphorbiae)、鼠李马铃薯蚜(Aphis nasturtii)、茄沟无网长管蚜(Aulacor-thum solani)以及偏囊管蚜(Rhopalo siphoninuslatysiphon)。地区性的重要种则有棉蚜(Aphis gossy-  相似文献   

19.
历经一个三年的田间试验,于冬小麦的不同生育阶段采用多种杀虫剂防治蚜虫,用所获得的蚜虫发生数量与小支产量的结果验证Entwis?le和Dixon(1987)预测蚜虫为害和种群增长模型的准确性.一般来说,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种群的峰值和为害预测除在施药条件下外是不太准确的.但在三年的试验中逐年修正.其中一年为暴发年,另两年为非暴发年.特别是在早期喷雾情况下,把药效估计得过高,而实际上药剂的持续期比估计的短所造成的.建议今后开展在施用杀虫剂情况下的蚜虫种群发育速率之研究.  相似文献   

20.
1988—1991四年调查说明,花生矮化病毒(PSV.)引起普通花叶病害,花生条纹病毒(PStV)引起轻斑驳病害是开封花生两种主要病毒病。PSV通过花生种传,测定自花生普通花叶病株收集近4000粒种子,PSV种传率0.025%。刺槐花叶树是花生上PSV另一个初浸染源。PSV开封刺槐分离物(R_3、R_4)在鉴别寄主上反应和血清学性质上和PSV-Mi相一致,但引起花生病害症状较PSV—Mi轻。开封市农科所一带刺槐花叶病树率平均30.7%。四年病害流行程度差异显著。1988和1991年花生生长季雨量少,蚜虫发生量大,分别为PSV严重和中度流行年。1989和1990年雨水较多,蚜虫发生少,病害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