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兴平市冬小麦高产栽培中后期管理技术,包括春季麦田管理、中后期麦田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冬小麦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春季麦田科学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春季麦田的管理对小麦的生长有重要的作用,从适时划锄和镇压、合理浇水追肥、防御晚霜冻、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介绍了春季麦田的科学管理措施,以期为春季麦田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春季是小麦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必须做好麦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小麦的高产高质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从春季加强麦田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性出发,提出春季实施麦田管理的主要技术要点,包括浇水追肥、土壤管理、防止畜禽啃咬、抗倒伏、防止霜冻和倒春寒等,并对不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论述,旨在提升麦田管理的效率,促进小麦的丰收。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2012~2013年度任丘市小麦春季麦田情况,并针对当前麦田情况提出了春季麦田的管理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适宜黄土高原边缘台塬区域麦田土壤养分的管理分区方法,找出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土壤养分因子,以闻喜县麦田作为研究对象,将地形因子、土壤类型和土壤养分作为输入因子,分别采用K均值聚类、模糊C均值聚类、分级分区3种方法进行管理分区,以变异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找出适宜该区域麦田土壤养分的管理分区方法。结果表明,闻喜县的麦田地形因子、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较大,适宜进行管理分区;较未分区前,K均值聚类、模糊C均值聚类、分级分区均能降低麦田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其中,分级分区降低幅度最大,达27.07%;地形因子和土壤养分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地形因子对主成分的贡献较大,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呈负相关关系。黄土高原边缘台塬区域地形复杂,地形因子掩盖了麦田土壤养分对产量的影响,导致K均值聚类和模糊C均值聚类分区不适宜该区域管理分区。分级分区是适合该区域的麦田土壤养分管理分区方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如皋市石庄镇麦田套稻栽培面积不断上升,且实践证明,麦田套稻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促进麦田套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介绍了如皋市石庄镇进行麦田套稻栽培实践取得的成效,并总结了麦田套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精细播种、秸秆还田、移密补稀、肥料运筹、水浆管理、激素调控、病虫草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7.
加强麦田管理 争取小麦丰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入冬以来,,周口地区气温冬暖而湿润,麦田墒好、苗壮,据统计全区一、二类麦田占80%,三类麦田仅占20%,苗情、墒情均好于1993年,也为多年来所未有。但也存在隐患,一是大部分麦田播期早,导致群体过大,有明显的旺长趋势;二是部分麦田有脱肥现象,根系发育不良;三是小麦病虫害有偏重发生的可能。因此,加强小麦中后期管理,是获得1995年小麦丰产的关键。1995年春季麦田的管理,首先应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旱地麦田的冬春管理李凤军(洛阳市种子管理站,洛阳471000)梁瑞凤(洛阳市农技站我省旱地麦田占麦播面积的1/3以上,旱地麦田冬春管理的好坏,对全省小麦产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在1997年,我省夏秋连旱,旱地麦田底墒不足,口墒差,部分地区缺苗断...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麦田管理要实行"三看",即看天、看地、看苗.今年我省雨量偏大,小麦播种前后多次降水,根据这个有利条件,大面积麦田冬前管理要抓好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0.
春季是小麦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迅速生长的时期,也是形成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做好春季麦田管理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春季麦田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李冬 《河南农业》2013,(1):31-32
豫北地区位于黄河以北及沿岸的部分县(市)区,自然和生产条件较好,土壤肥力较高,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该区中后期麦田管理策略是:按照苗情和土壤墒情,实行分类管理,先管重管三类苗麦田、再管二类苗麦田、最后管一类苗麦田,促大面积均衡生长多增产。一、因苗制宜,浇水施肥(一)一类苗麦田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春季是小麦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迅速生长的时期,也是形成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做好春季麦田管理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春季麦田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2月24日,由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主办的河北省春季麦田机械化镇压现场演示会在邢台市宁晋县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提出我省春季麦田管理指导意见,专家讲解机械化镇压作业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开展小麦机械化镇压作业演示,宣传培训机械化镇压等麦田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阐述商水县小麦苗情、麦田墒情和病虫草情,分析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麦田春季管理建议,以指导小麦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5.
1 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2004年冬小麦秋种期间气温较高,土壤墒情适宜,有利于麦苗生长发育,大部分小麦基本带蘖越冬,群体较为适宜。另有部分麦田呈现两极分化现象,一是播种偏早麦田出现旺长现象,且群体偏大;二是播种偏晚的土里捂麦田。因此,小麦春季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合理调控群体,矮化防倒,主攻穗粒重,提高小麦品质。根据不同麦田,进行分类指导。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驻马店是农业大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66.67万hm2以上。近年来,由于种植管理水平的提高,越冬时绝大多数小麦苗情长势好、个体壮、分蘖适中、群体合理,能实现壮苗安全越冬。但是,由于受气象条件和整地质量、底肥施用、播期播量、播种方式、土壤墒情及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麦田苗情长势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针对部分麦田越冬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一、旺长苗麦田管理(一)表现形式及主要原因旺长麦田表现为麦苗长势偏旺、  相似文献   

17.
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麦田管理进入后期阶段,从生育特点上看,有效穗数已成定局。要想进一步提高产量,麦田管理要以"保根、保叶、促大穗、增粒重"为目标,确保小麦丰产丰收,做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防御、适时收获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小麦从返青期到拔节期是春季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由于去年秋雨的影响,河北省部分地区小麦播种较晚,早春麦田重点抓好以下几点管理。1返青期管理1.1弱苗。受气候因素的影响,2007年小麦晚播面积大,越冬期提前,造成大面积麦田越冬群体不足,根系少,预计  相似文献   

19.
《河北农业》2011,(3):7-7
3月15日,省农业厅召开全省麦田杂草春季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麦田杂草防治工作,指导各地继续落实肥水管理措施,促进麦田春管工作扎实开展.张文军副厅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江阴市麦田杂草发生现状与防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江苏省江阴市2013—2020年麦田杂草调查结果,对江阴市麦田杂草的发生种类、发生数量等情况进行总结和介绍,并从种植管理、气候条件、杂草抗药性、用药误区等方面,分析了麦田杂草的发生原因,进而提出了有效防除麦田杂草发生的对策,即合理轮作换茬、抓好种子精选、培育壮苗健苗、适时用药、提高用药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