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1奶牛的选择 选择好奶牛是保证奶牛饲养获取高收益的先决条件,选择不同的奶牛品种及不同的个体,其产奶能力相差较大.目前,选择较多的品种是荷斯坦奶牛,俗称"黑白花奶牛",该奶牛品种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年产奶量可达5 000~7 000千克,高产者可达1万千克.除黑白花奶牛外,丹麦红牛、乳肉兼用的西门塔尔牛等产奶能力也较强,但种群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2.
(接2011年01期59页)2.2豆皮的营养成分和饲养价值根据NRC,豆皮的主要成分(按干物质%计)为:粗蛋白12.196、粗纤维40.196、中性洗涤剂不溶纤维(NDF)67.96、产奶净能7.41MJ/kg。尽管豆皮的粗纤维含量远远超过小麦麸皮(11.396),其产奶净能却介于玉米(8.2MJ/kg)和麸皮(6.69MJ/kg)之间。这是由于豆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通过试验手段研究生长母水牛能量需要量.试验选用12头体况良好,12~13月龄,体重相近[(209±20)kg]的健康生长母水牛,按随机区组的试验设计分为3组进行能量平衡试验,通过测定能量摄人量、消化率、产热量等研究其能量需要.3组试验日粮均由精料和粗料(象草和发酵菠萝皮)组成.3组精料粗蛋白质水平一致(17.5%),能量水平不同,产奶净能分别为6.71、6.40和6.07 MJ/kg.饲养试验包括15 d预试期和30 d正试期,在正试期第24和28天分别进行为期7 d的消化代谢试验和3 d的气体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条件下,12~13月龄生长母水牛正常采食状态下产热量(HP)为0.551 MJ/(W0.75·d),能量消化率为66.49%,能量代谢率为50.34%.生长母水牛用于维持的净能需要量为0.401 MJ/(W0.75·d),每增重1 kg所需要的净能为19.00 MJ.12~13月龄生长母水牛净能总需要量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NE(MJ/d)=(0.401+0.319△W)W0.75或NE(MJ/d)=0.401W0.75+19.00△W,式中△W为牛只日增重(kg/d).  相似文献   

4.
绥滨县大同乡东升村奶牛户杨某饲养的一头6岁中国荷斯坦奶牛,三产,年产奶9 000 kg,最高产奶量47.5kg,最长(高)产奶(曲线达120 d).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索精料补充料能量水平对摩杂一代奶水牛泌乳量及奶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泌乳期、产奶量等遗传基础相近的健康的摩杂一代泌乳水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为高能精料组和低能精料组,高能精料组和低能精料组所用精料的产奶净能分别为7.05 MJ/kg,6.61 MJ/kg(牛场常规使用的精料).[结果]表明,在150 d的试验期内:(1)高能精料组奶水牛的平均产奶量为848.19±18.21 kg,低能精料组为750.49±19.35 kg,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奶水牛的平均产奶量提高了13.0%,差异显著(P<0.05);(2)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奶水牛产后能较快进入相对高的产奶水平,并且在产奶高峰期后泌乳量的降低比较平稳,而低能精料组在高峰期后泌乳量的降低比较急,且波动较大;(3)高能精料组乳脂率为7.68±0.31%,低能精料组为7.31±0.48%,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乳脂率提高了5.0%,差异显著(P<0.05).[结论]较高能量的精料补充料有利于泌乳水牛的产奶及提高乳脂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两极离体消化法对菊芋粕的有机物和干物质在牛瘤胃培养液中的消化率进行了测定,然后通过消化率推算出产奶净能。试验结果显示,菊芋粕的有机物消化率70.01%,干物质消化率68.76%,消化能12.96 MJ/kg,净能6.87 MJ/kg。表明菊芋粕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能量饲料。  相似文献   

7.
对宁夏某奶牛场210头荷斯坦泌乳牛日粮进行实洲。结果表明,牛日均采食混合精料13.0kg,青贮玉米26.9kg,稻草1.02kg;各类饲料提供的总养分量为:干物质17.90kg,产奶净能110.50MJ,粗蛋白质2707.54g,可消化蛋白质1845.68g,钙197.76g,磷86.10g,粗纤维2949.92g。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水平饲粮对7~10月龄育成牛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200±3)日龄中国荷斯坦育成母牛24头,随机分为A、B和C 3个处理,对应饲喂产奶净能分别为5.40、5.90和6.40 MJ/kg 的试验饲粮,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于210、240、270和300日龄清晨空腹测定生长性能指标(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腰角宽、乳头长度、体况评分),并采集血液样品用于血清指标(甘油三酯、尿素氮、雌激素、雌二醇、瘦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析。结果表明:1)在210~300日龄,A、B、C组育成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69、0.81、0.96 kg/d,C组显著高于 A 组( P<0.05)。2)在240日龄,A组左后乳头长度均显著高于C组( P<0.05);240和270日龄,A、B组右后乳头长度显著高于C组( P<0.05)。3)在240日龄,A和B组血清甘油三酯( TG)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4)在300日龄,A组血清雌二醇(E2)含量显著高于B组(P<0.05),极显著高于C组(P<0.01)。综合以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产奶净能为5.90 MJ/kg时,能维持育成牛体型和乳腺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9.
选用61.08 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540头,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采用3×3两因素设计,日粮蛋白水平降低4个百分点,净能为9.83、10.04、10.25 MJ/kg,赖氨酸净能比为0.76、0.84、0.91 g/MJ,研究净能和赖氨酸净能比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100 kg阶段,10.04 MJ/kg净能组的ADG显著高于9.83 MJ/kg组的(P<0.05);赖氨酸净能比为0.84 g/MJ组的ADG显著高于0.76 g/MJ组(P<0.05);二者互作不影响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P>0.05),综合评定在60~100 kg阶段,猪的低蛋白日粮净能水平和赖氨酸净能比分别为10.04 MJ/kg和0.84 g/MJ为宜。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利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研究萨福克×阿勒泰杂交F1代母羊生长期代谢能(ME)和净能(NE)的需要量。选用45只2.5月龄(±3 d)、平均体重19 kg左右的萨福克×阿勒泰杂交F1代断奶母羊,其中15只用于消化代谢试验,另外30只用于比较屠宰试验。将用于消化代谢试验的15只羔羊单笼饲养,自由采食,当平均体重达到28 kg时,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按自由采食、70%自由采食量和40%自由采食量3个水平饲喂,10 d预试期后,开始为期6 d的消化代谢试验。自由采食10 d后,将用于比较屠宰试验的30只羔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任选1组屠宰,完成初期屠宰性能测定,剩余4组中,其中1组当平均体重达到28 kg时全部屠宰,用于中期屠宰性能测定,另外3组羊分别按自由采食、70%自由采食量和40%自由采食量3个水平饲喂,在体重达到35 kg时屠宰,用于末期屠宰性能测定。结果显示:1)维持净能(NE_m)和维持代谢能(ME_m)需要量分别为0. 278 8和0.359 6 MJ/(kg W~(0.75)·d),ME用于维持和生长的利用效率分别为0.78和0.44;2)平均日增重为250和300 g/d时,生长净能(NEg)需要量分别为3.38~4.68 MJ/d和4.04~5.62 MJ/d。由此得出,20~35 kg萨福克×阿勒泰杂交F1代母羊ME和NE需要量的析因模型分别为:ME=0.359 6 MJ/(kg W~(0.75)·d)+NEg/0.44;NE=0.278 8 MJ/(kg W~(0.75)·d)+NEg。  相似文献   

11.
魏明  崔志浩  陈志强  郑月  颜培实 《草业学报》2017,26(11):113-122
旨在应用直接法和回归法测定肉牛玉米青贮的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值,并探讨精料回归法用于估测肉牛单一粗饲料原料能值的可行性。试验选取12头体况良好、体重相近[(259±14.08)kg]的生长期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头牛。分两期试验进行,试验一按试验牛自由采食量的95%、80%和60%3个水平饲喂全玉米青贮日粮;试验二在固定玉米青贮投喂量的基础上,各组分别按青贮饲喂量的15%、25%和50%(干物质基础)添加精料补充料。试验每期14d,其中前10d为预饲期,后4d为正试期。正试期消化代谢和呼吸代谢试验同期进行,测定玉米青贮对肉牛能量代谢规律。结果表明:1)肉牛对全玉米青贮日粮的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能量消化率及代谢率随饲喂水平的提高总体逐渐降低;肉牛能量采食量(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随饲喂水平的提高逐渐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2)玉米青贮对肉牛的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值随着饲喂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各有效能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0.58~11.48 MJ/kg,8.33~9.44 MJ/kg和5.20~6.21 MJ/kg。3)添加精料补充料显著提高了肉牛对日粮的干物质采食量和粗蛋白消化率(P0.05),而洗涤纤维消化率精料添加比例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随着精料添加比例的增加,肉牛对日粮的能量采食量(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和能量消化率及代谢率逐渐上升,消化能代谢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根据试验日粮有效能值与精料添加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后,外推估测得玉米青贮的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值分别为10.53 MJ/kg、8.29 MJ/kg和5.35MJ/kg,与95%饲喂水平组直接测定结果(10.58 MJ/kg、8.33 MJ/kg和5.20 MJ/kg)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回归法测定玉米青贮对肉牛的有效能值与直接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明显,精料回归法可以用于估测肉牛单一粗饲料的有效能值。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乳化剂(溶血磷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28日龄体重(7.95±0.95)kg的200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净能=10.63 MJ/kg);负对照组(净能=10.32MJ/kg);负对照组饲粮中添加乳化剂500 g/t;负对照组饲粮中添加乳化剂1 000 g/t。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15~35 d和0~35 d,负对照组的料重分别比负对照+乳化剂500 g/t组、负对照+乳化剂1 000 g/t组和正对照组高0.07、0.15、0.13,0.05、0.1、0.1,差异均显著(P0.05);2)与负对照组相比,负对照+乳化剂500 g/t组、负对照+乳化剂1 000 g/t组和正对照组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氮、总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3)负对照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4)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的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负对照+乳化剂500 g/t组和负对照+乳化剂1 000 g/t组(P0.05)。总之,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饲粮(净能=10.32 MJ/kg)中添加1 000 g/t乳化剂降低了料重比,提高了养分消化率,并达到正对照组(净能=10.63 MJ/kg)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一)改低产奶牛群为高产奶牛群 南方许多农区奶牛泌乳量较少,年产奶量5 000公斤左右.因此,奶牛业生产潜力还很大.当前,一要引进高产牛群,淘汰或改良低产牛群.二要引进高新技术.只有通过引进高产优质奶牛群和高新技术,改良或淘汰低产奶牛,培育出适应南方环境的高产优质奶牛群体,才能不断提高南方奶牛的泌乳量和质量,为乳制品加工业提供足量优质的奶源.  相似文献   

14.
选择26头初配西杂育成母牛,按体重分为3组,每组8头,以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对妊娠期母牛体增重、产犊及犊牛初生重的影响。按照肉牛饲养标准设定试验Ⅰ组(高营养水平,第一阶段:综合净能能28.80 MJ/d、蛋白533.00g/d;第二阶段:综合净能能39.13 MJ/d、粗蛋白778.05 g/d)、试验Ⅱ组(中等营养水平,第一阶段:综合净能能27.99 MJ/d、粗蛋白486 g/d;第二阶段:综合净能能36.83 MJ/d、粗蛋白707.29g/d)和试验Ⅲ组(低营养水平,第一阶段:综合净能能26.05 MJ/d、粗蛋白463.6 g/d;第二阶段:综合净能能33.66 MJ/d、粗蛋白671.03 g/d)。试验包括2个时期,分别为:配种~妊娠6个月(180 d)、妊娠7个月~产犊(110 d),每月4次对试验牛采食量进行测定;每2~3个月对试验牛进行称重,并对母牛产犊情况及犊牛初生重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妊娠6个月时与初始体重相比,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增重85.00,84.50和84.00 kg,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3~6个月,试验Ⅰ组增重分别比Ⅱ组、Ⅲ组高14.61和13.61 kg,差异极显著(P0.01),妊娠6~8个月,试验Ⅰ组增重分别比Ⅱ组、Ⅲ组高17.93和12.83 k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组母牛所产犊牛初生重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产犊难易比例也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整个妊娠期试验Ⅰ组饲养成本分别高于Ⅱ组、Ⅲ组103.4元和341.40元。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试验Ⅲ组(低营养水平)日粮可满足西杂母牛妊娠期的营养需要,且可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5.
基于饲养标准的家畜单位折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杰  李向林  何峰 《草地学报》2009,17(4):500-504
为解决载畜量核定工作中存在的家畜单位折算体系不健全、与畜牧业统计口径脱节等问题,根据肉牛单位、绵羊单位的定义和肉牛、肉羊、奶牛饲养标准中的代谢能或净能需求以及标准干草的代谢能或净能含量,研究确定肉牛单位、绵羊单位和不同生理阶段奶牛的标准干草需求及其家畜单位折算关系.结果表明:标准干草代谢能或净能含量分别为肉牛综合净能4.89 MJ/kg,奶牛产奶净能5.57 MJ/kg,绵羊代谢能8.68 MJ/kg;1个肉牛单位、绵羊单位的能量需求分别是肉牛单位72.10 MJ/d综合净能、绵羊单位18.46 MJ/d代谢能,其家畜单位折算关系是6.93∶1;不同生理阶段奶牛的平均产奶净能需求分别是断奶犊牛27.19 MJ/d、育成母牛52.07 MJ/d、初孕母牛70.11 MJ/d和中产泌乳母牛123.95 MJ/d,折合标准干草需要量分别为4.88 kg/d、9.35 kg/d、12.59 kg/d和22.25 kg/d,分别折合2.29、4.39、5.91和10.45个绵羊单位;生产上一般按照奶料比3.5∶1补充精饲料,则中产泌乳母牛对标准干草的平均需要量调整为15.06 kg/d;从天然草地的放牧压力和区域粗饲料的供需状况评价的角度,建议中产泌乳母牛与绵羊单位的折算系数由10.45调整为7.07.  相似文献   

16.
1999年我国牛存栏数为1·07586亿头,奶牛存栏数为463·3万头,总产奶量713·8万t,平均每头年产奶量1 540·7 kg;云南省奶牛存栏数为8·64万头,总产奶量13·55万t。我国奶类人均占有量7·3 kg,仅为世界平均占有量的1/15。而云南省人均占有奶类只有3·8 kg,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选用12头体况良好、14~15月龄、体重(262±3.5)kg的健康母水牛,按随机区组的试验设计分为3组进行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气体代谢试验,以获得14~15月龄母水牛能量需要量。3组试验日粮均由精料和粗料(象草和发酵菠萝皮)组成。3组日粮粗蛋白水平一致(11.10%),能量水平不同,产奶净能分别为6.28(第1组),6.14(第2组)和6.00 MJ/kg(第3组)。饲养试验包括15 d的预试期和30 d的正试期,在正试期的第24和28天分别进行为期7 d的消化代谢试验和3 d的气体代谢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试牛断料不断水,从绝食的第4天起进行为期2 d的绝食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4~15月龄母水牛正常采食状态下水牛畜体产热(HP)为0.638 MJ/(W0.75.d),绝食状态下水牛畜体产热(FHP)为0.321 MJ/(W0.75.d),热增耗(HI)为0.317 MJ/(W0.75.d),能量消化率为66.49%,能量代谢率为54.23/%。14~15月龄母水牛用于维持的净能需要量为0.401 MJ/(W0.75.d),每增重1 kg所需要的净能为12.22 MJ。14~15月龄母水牛总净能需要量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NE(MJ/d)=(0.401+0.184△W)W0.75;NE(MJ/d)=0.401 W0.75+12.22△W,式中△W为日增重(kg/d)。  相似文献   

18.
菊芋粕对泌乳奶牛的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头2~3胎泌乳中期健康荷斯坦奶牛,采用3×3有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通过消化试验就菊芋粕对泌乳奶牛的营养价值进行评定。试验设3个日粮处理,处理1为基础日粮,处理2为菊芋粕替代15%基础日粮(干物质基础),处理3为菊芋粕替代30%基础日粮(干物质基础)。结果表明,菊芋粕风干样品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钙、磷和产奶净能分别为92.43%,12.98%,0.81%,12.67%,25.93%,21.44%,3.92%,0.27%,0.20%和 5.18 MJ/kg;菊芋粕对泌乳奶牛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分别为61.78%,73.21%,51.65%,61.14%,消化能和产奶净能分别为10.13和5.18 MJ/kg;3个处理组试牛产奶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菊芋粕是一种营养价值略低但养分消化率较高的能量饲料。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评估6个经典的肉牛胃肠道甲烷排放估算模型的预测精度,分析影响模型预测精度的原因。在湖南望城肉牛养殖场选用17头体况良好的湘中黑牛,分两阶段测定了肉牛体重、营养组分采食量及胃肠道甲烷排放量。本研究选择6个经典的肉牛胃肠道甲烷排放估算模型,包括:以干物质采食量(DMI)为核心参数的估算模型1[CH4(MJ·d~(-1))=1.246×DMI(kg·d~(-1))+0.996]和模型2[CH4(MJ·d~(-1))=-2.07+2.636×DMI(kg·d~(-1))-0.105×DMI2(kg·d~(-1))];以纤维摄入量为核心参数的估算模型3[CH4(MJ·d~(-1))=5.58+0.848×NDF(kg·d~(-1))]和模型4[CH4(MJ·d~(-1))=3.41+0.520×DMI(kg·d~(-1))-0.996×ADF(kg·d~(-1))+1.15×NDF(kg·d~(-1))];以总能摄入量为核心参数的估算模型5[CH4(MJ·d~(-1))=0.065×GEI(MJ·d~(-1))]和模型6[CH4(MJ·d~(-1))=0.081×GEI(MJ·d~(-1))-0.024]。利用预测误差均方(Mean squared prediction error,MSPE)和一致性相关系数(Consist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CCC)两种分析方法评估6个估算模型预测肉牛胃肠道甲烷排放量的精度以及影响模型估算精度的原因。结果表明,模型5(CCC=0.86)的估测精度最高,模型1(CCC=0.74)和6(CCC=0.79)次之,模型2(CCC=0.66)、3(CCC=0.22)和4(CCC=0.54)的估算精度最低;模型1和2的估算误差主要来自于整体偏差的偏离(分别为48.8%和70.3%);模型3的估算误差主要来自于回归斜率的偏离(47.6%);模型4的偏差主要来自于整体偏差(29.2%)和回归斜率偏离(28.6%)。IPCC(2006)Tier2推荐的以总能GEI为单一变量的模型5是本试验中6个估算公式预测精度最高的模型。  相似文献   

20.
1994-2006年,我们在兽医门诊和奶牛场共诊治胃积沙奶牛12例,其中采用手术治疗5例,3例康复,2例因真胃炎、腹膜炎术后淘汰;其余采用保守治疗7例全部治愈,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1病因奶牛,尤其是年产奶量在8 000 kg以上的高产奶牛易患此病。饲料成分比较单一;夏季炎热,奶牛需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