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植效益 西瓜地膜早熟栽培用营养钵育苗,6月上中旬开花座瓜,7月中旬罢园。苔蒜于8月中下旬播种,3月中下旬采苔,4月中旬收蒜头。西瓜亩产值为900元,苔蒜产蒜苔400kg,蒜头400kg,亩产值2000元,瓜蒜合计2900元,除去成本纯收入为2250元,比西瓜、秋菜每亩纯收入多740元。  相似文献   

2.
蒜苔(上海俗称蒜苗),其味辛辣甘美,营养丰富,生熟皆能食用,与蒜头、青大蒜为“同胞三兄弟”。蒜苔不仅是菜农种植的一项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上海农副产品中的一个“名牌”品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蒜苔成熟采收期为5月上旬至中旬,采后在  相似文献   

3.
蒜苔富含营养、鲜嫩味美、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属优质细菜,深受菜农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蒜苔成熟时正值高温季节,采后十余天就会出现苔苞膨大、苔梗退绿、肉质纤维化而失去食用价值。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对蒜苔的保鲜一直在不断探索。早在一百多年前,我国北部寒冷地区就采用冰埋法将其贮至  相似文献   

4.
汪沂 《北方园艺》2000,(4):54-54
蒜苔又称蒜苗或蒜毫,是抽苔大蒜鳞茎中央形成的花苔和花序.蒜苔在我国云南、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北、山东等地均有栽培.4月中旬至5月中旬蒜苔开始弯苔时陆续收获.收获季节非常集中,只有几天.由于大蒜含有杀菌力很强的大蒜素,为蒜苔的长期贮藏提供了有利因素.因此科学的贮藏方法可做到蒜苔季产年销.  相似文献   

5.
浅谈独头蒜     
引言独头蒜味浓而辣,食用方便,一般都爱吃。但是,独头蒜在生产上却不受欢迎,因为独头蒜个头小,平均重量只及一般蒜头的36%,产量低;产生独头蒜的母株不出蒜苔,经济收益少;同时,独头蒜比一般蒜成熟早,若和一般蒜同时收获,假茎枯朽,收获很不方便。独头蒜的经济性状低,收获又麻烦,所以生产上对它并不偏爱,而是偏废,在抽苔期  相似文献   

6.
一、大蒜系统选育的特点系统选育是通过单株选择后再连续优中选优,从老品种中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大蒜以营养体蒜瓣无性繁殖,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明显的营养倍数效应:蒜母大者株体健壮,生长势旺盛,蒜苔粗壮,蒜头硕大;蒜母小者植株矮小,生长势弱,蒜苔细,蒜头小,甚至不抽苔,产生独头蒜。营养倍数子母比(蒜头与蒜母之比)一般为0.85~5.05∶1,栽培用蒜种的子母比值平均均为4.5,大、中、小三等蒜瓣作种的产量比接近于9∶5∶1。在同一栽培条件下,不管蒜母大小,其子母比是一定值。子母比与栽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蒜苔是大蒜的花茎,出苔梗(可食部分)和苔苞(气生小鳞茎)两部分组成,苔苞外复被苞片。蒜苔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化合物,如含粗蛋白10%、可溶性糖6%、每百克鲜重含抗坏血酸20~30毫克、钙20毫克、磷45毫克、铁1毫克左右,所含的大蒜素可促进食欲,是天然的良好杀菌剂。蒜苔鲜绿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优质高档蔬菜,为广大消费者所  相似文献   

8.
不同用量硫酸钙肥对石灰性土壤大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酸钙(生石膏)为试验材料,以大蒜生长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石灰性土壤中设置75、150、225、300kg/hm2不同硫酸钙施肥量处理,以不施钙肥为对照(CK),测定大蒜各生育时期到达的时间、蒜头产量、单个蒜头重量,以研究硫酸钙肥对石灰性土壤中大蒜的生长发育、抗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灰性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的硫酸钙肥处理可使大蒜的幼苗期、花磷芽分化期、花茎伸长期、鳞茎肥大期提前0~2d、成熟期延迟0~3d,增施钙肥量可使大蒜的抗病虫害性能呈现感染→较轻→较抗的变化趋势;随施肥量增加,单蒜头重量增加,进而使产量增加;4种施肥处理单蒜头重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74%、13.29%、18.91%、25.30%,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73%、13.27%、18.90%、25.29%,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因此,在石灰性土壤中施用硫酸钙肥对大蒜生育时期有一定影响,对提高大蒜的抗病虫性能及增加单蒜头重量进而提高产量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蒜苔在我国的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消费十分广泛,特别是北京、沈阳、哈尔滨等一些大城市及附近的郊区县需求量很大,往往需要从蒜苔的主要产区如山东、河南、安徽、上海等地调拔大批蒜苔北运,途经数省,运输距离甚远,并且蒜苔采收期正值气温较高季节(30℃),在此温度下运输,会加速其物质转移,造成苔苞膨大,苔茎品质下降,自然损耗加大,对其贮藏极不利。因此为了抑制物质转移,保持其鲜嫩品质,减少自然损耗,我们于1985年试用GA_3处理蒜苔。  相似文献   

10.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大蒜品种及工具:供试大蒜品种为金堂二水早;测量工具有卡尺、卷尺、台秤。 (二)材料来源及打苔方法:材料取自本县富林镇广源村一组,大田栽培期采用常规管理。打苔时采用“划抽法”。即用一指粗的木棒,将先端一侧刻一凹口,呈月牙形,其中嵌入半截针,针尖外露2-3mm,在蒜苔花序苞片伸出叶鞘 3-6cm时采收。采时以左手握总苞下部,拉直苔子,右手拿工具在假茎无叶分布的一侧距地面 3—4叶片处,以针尖刺入叶  相似文献   

11.
襄樊是我省大蒜主要产区之一,实行早(襄樊红蒜)、中(二节早)、晚(襄樊白蒜)品种搭配种植,襄樊红蒜蒜苔常年在4月20日前后上市,襄樊白蒜蒜苔5月上旬结束,集中上市20天左右,蒜苔远销北京、太原、郑州、武汉等地。青蒜生产,主要用襄樊红蒜作种,通常7月下旬播种,国庆节开始陆续上市,至次年春天,亩产青蒜1500~2000公斤。为了提高单产(青蒜、蒜苔、蒜头)、提早  相似文献   

12.
廖双源 《广西园艺》2011,22(1):54-55,58
大蒜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作物,以蒜头(鳞茎)、蒜苔(花茎)和嫩蒜苗为主要产品,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其丰富的大蒜素辛香可口,能增进食欲,并有清热解毒和健肠胃之功效,是良好的保健食品.广泛用于医药、化工和食品工业上.  相似文献   

13.
全州县大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双源 《南方园艺》2011,(1):54-55,58
大蒜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作物,以蒜头(鳞茎)、蒜苔(花茎)和嫩蒜苗为主要产品,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其丰富的大蒜素辛香可口,能增进食欲,并有清热解毒和健肠胃之功效,是良好的保健食品。广泛用于医药、化工和食品工业上。全州县种植历史悠久,素  相似文献   

14.
贵州白蒜属白皮类型大蒜中的大瓣品种,产地位于黔西北海拔1500m的毕节地区,故又称毕节大白蒜。其蒜头大,蒜皮白色,蒜瓣整齐,蒜味纯正浓郁,辛辣醇香,蒜苔粗壮脆嫩,外形正,品质佳。目前,贵州白蒜栽培面积达3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毕节市。贵州白蒜从60年代开始销往香港、新加坡等地,常年出口量达30多万公斤,约占贵州大蒜出口量的 2/3以上,是毕节市出口创汇的主要农副产品。 一、特征特性 贵州白蒜的蒜头为扁圆锥形,蒜皮和蒜瓣肉质均为白色,蒜头平均重35-45g.横径约6-7cm,一般为八瓣,故又称为“八牙蒜”,其植株高度为50cm以上(高山地区略低),叶片8-10张,叶宽2-3cm,叶色浓绿,生长直立,蒜苔长50-55cm,全生育期约270天,产量一般每亩300-400kg,最高可达750kg,蒜苔产量约100kg,套作条件下亩产150-250kg。贵州白蒜较早熟,有较强的抗寒能力,生食加工均相宜。 二、适时播种  相似文献   

15.
“蔡家坡红皮蒜”是陕西省一个优良的大蒜品种。但是,当从原产地引入其他地区,连续栽培几年后,就有显著减产现象。已有的研究指出,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引入地区在栽培上采用了高度密植、晚豁抽苔等方法,从而影响了蒜头蒜瓣的充分生长发育(任省鉴等,1963)。至于由此而引起的减产,是否属于种性退化,人们的看法各不相同。另外,大蒜栽培中蒜苔和鳞茎的产量~密度曲线并不一致,也就是说,蒜苔和鳞茎的最高产量并不出现于同一个栽植密度等级上,因此在生产上究竟怎样规划栽植密度,尚难于确定。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我们研究了栽植密度和种瓣对大蒜产量和鳞茎性状的影响。 栽植密度设四个处理:20,000、25,000、33,000、60,000株/亩,各处理的播种材料,采用原产区通用的蒜瓣。不同的种瓣包括两个处理:一为从原产区(蔡家坡)获得的种瓣,一为从引入地区(武功)获得的同品种的种瓣,栽植密度同于原产区的一般情况,即每亩25,000株。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后: 一、栽植密度和种瓣对蒜苔和鳞茎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龙金紫皮蒜     
龙金紫皮蒜植株直立,高65厘米,叶子扁平,呈折叠状,叶片长45厘米,宽3.3厘米,叶色浓绿;鳞茎肥大,扁圆形,高4.1厘米,横径4.6厘米;蒜头一般为9~11瓣,重25克,蒜皮为紫红色。该品种试种3年,表现早熟、丰产、整齐一致,青蒜亩产在3000公斤左右,播种到收蒜苔200~220天,亩产量为300~400公斤,在蒜苔采收后18~20天即可采收蒜头,亩产400~500公斤。耐寒能力强,寒冬季节叶片保持深绿,很少枯尖,抗病虫  相似文献   

17.
据我们观察,我县大蒜次生现象常有发生,发生程度各年不一样。大蒜次生现象有三种表现:一是由小鳞瓣的保护叶长出狭长的须状叶身,叫次生叶;二是分化早的鳞瓣再次分化成小蒜苔,叫次生蒜苔;三是在次生苔周围分化发育成数量不等的小鳞瓣,称为次生鳞茎。在次生叶和次生苔伸出假茎过程中,往往把假茎挤压破裂,形成丛生分株状态人们称为“马尾蒜”、“胡子蒜”、“分株蒜”。  相似文献   

18.
气生鳞茎又叫天蒜子,是蒜台上花序总苞中生成的,和蒜瓣一样都是一种特殊的茎。试验表明每株蒜苗能产天蒜子(气生鳞茎)30至60颗,一分地能产天蒜子八万颗左右,可种四亩收青蒜的大田。留天蒜子对地下蒜头并无大的影响。留过天蒜的母蒜可继续留天蒜,其蒜头重量,略低于抽过蒜苗的蒜头,但蒜瓣数却比抽过蒜苗的普遍增多。因为留天蒜的(即没抽过蒜苗的)  相似文献   

19.
巨型大蒜     
巨型大蒜是我国农民向大繁同志育成的大蒜新品种。茎秆粗壮,叶长1米;蒜苔挺拔,重达0.38公斤以上;蒜头由3—4层蒜瓣密集而成,球状,单个重最大达1.9公斤,被誉为“蒜中之王”。亩产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全国各地有很多高温库经营贮藏蒜苔,贮藏方式大都采用塑料袋小包装,货架式存放。这种贮藏方式的缺点是库房利用率低,一般存货量约占库容量的40%至60%。而且蒜苔出库后,由于季节和果品特性的关系,腾出的货架大都不再存放其它的果品。为了提高库房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对贮藏蒜苔货架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研讨。利用贮藏蒜苔的货架,穿插贮藏葡萄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