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证明,西维因对抗性棉蚜和棉铃虫有较好防效,其对棉铃虫的LD0为1.7502μg/头,较对照药剂甲胺磷、马拉硫磷和氯氰菊酯的毒力弱;对棉蚜的LD50为0.3094μg/头,较对照药剂的毒力强,田间防治棉蚜及在陕西、河北两地对棉铃虫的药效均在60%以上,同对照药剂的药效相当。  相似文献   

2.
在武昌南湖及河南内黄两地选用42%杀铃磷乳油1000-2000倍液防治棉铃虫和棉蚜药后第4天对棉铃虫的防效为84.7%-94.3%,保蕾铃效果为75.3%89.2%;在药后第7天对棉蚜的防效为92.3%-100%。  相似文献   

3.
田间小区试验表明:森草净1.0g/亩在30天内可有效控制梨园内杂草的危害,防效在89%以上,药后60天,防效下降到55.3%~61.4%,90天时完全失去了土壤效应,2.0~3.0g/亩可在90天内完全控制住杂草的危害,防效都在90%以上,森草净作茎叶处理时,在对草株数无抑制作用,但对株高和鲜重良好的抑制作用1.0g/亩用量下,对杂草株高和鲜重的抑制率在50%以下,一个月后抑制作用消失,2.0~3  相似文献   

4.
棉花抗性害虫的防治新药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2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混用杀虫剂对棉花主要抗性害虫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效试验。结果表明,甲胺磷与氯氰菊酯配比为25:1时效果较好,其对棉铃虫、棉蚜、棉红蜘蛛的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由四川省化工研究设计院新合成的杀虫剂89─1,对棉铃虫(末龄幼虫)的LC_(50)为230±5.5pp,乐果乳油为625±6.4ppm,89─1的毒力高于乐果1.7倍。田间防治试验表明,30%89─1乳油750-防治棉铃虫效果令人满意,施药3天以后防效为80%以上,10天后防效为86.4%,与当前防治铃虫的优秀农药25%喹硫磷1000×防效相当,大大优于40%乐果乳油750×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新农药防治抗性棉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1995年在太原、临猗等地进行了咪蚜胺、硫丹和丁硫克百威防治棉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这3种新农药对棉花苗期蚜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以咪蚜胺和丁硫克百威的防效最为突出。在棉蚜发生盛期,25%咪蚜胺可湿性粉剂以2000倍液喷雾防治,2~14天的防效可达95%~100%,持效期在14大以上;20%丁硫克百威乳油以1000~2000倍液喷雾,1~5天的防效可达92%~100%。试验充分说明咪蚜胺的防效和持效,明显好于对照农药40%久效磷水剂,是理想的防治抗性棉蚜的替代药剂。  相似文献   

7.
50 % 稻丰按1 200 g/hm 2 的用量施药,对褐飞虱、二化螟在药后2 ~30d 的防效均明显优于单用扑虱灵450g/h m2 及杀虫单675 g/h m 2 的防效,药后30d 其对褐飞虱的防效为96 .0 % ,对二化螟的防效为73 .4 % ,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8.
1994~1997年对保护地番茄早疫病进行了连续调查和研究,明确了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探索配套综合防治技术,田间防效达89.2%以上,1997年田间示范面积达0.7hm2。  相似文献   

9.
盆钵和田间试验表明,蚜霉净在小麦上有较强的的内吸传导作用,500-1500mg/kg浓度下,对苗蚜有强烈的击倒杀伤作用,药效持久,药后24小时,三种浓度校正防效分别为97.0%、98.1%、98.9%,田疃防效均在90%以上。对小麦白粉病也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药效长、接种后第10、15、30、45天,三种浓度保护和治疗作用均为100%。田间三种浓度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32.8%、54.3%  相似文献   

10.
4%烟嘧磺隆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烟嘧磺隆悬浮剂在玉米4~5叶期,杂草5叶期前施用,75,100ml/亩药后30天的总株防效分别为84.7%,93.1%,总鲜重防效为90.0%,95.6%,除草活性高于莠去津,尤其对禾本科杂草及莎草的鲜重防效均在91.4%以上。4%烟嘧磺隆50ml/亩+38%莠去津80ml/亩混用后,对双子叶杂草除草效果有增效作用,株防效为95.7%,鲜重防效为96.2%。  相似文献   

11.
在防治棉蚜的田间小区试验中,保苗剂9号和1号处理棉种(药剂∶种子=1∶50,下同)防治效果最好,维持89.1%以上的防效达30d;其次为保苗剂8号,30d平均防效为77.9%;保苗剂2号对棉蚜无效。4种保苗剂处理棉种对棉花安全,其出苗率和保苗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温室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湿度对包衣棉种出苗率和保苗效果的影响很大。不同温度条件下,土壤湿度在19.84%~19.96%时的出苗率远远低于对照;平均温度为13.3℃,土壤湿度为27.56%时,经种衣剂24号处理的棉种的出苗率、保苗效果最好;土壤湿度为24.65%时,保苗剂9号处理的出苗率保苗效果较好。平均温度为21.2℃,土壤湿度为22.75%时,种衣剂24号和保苗剂9号处理的出苗率较高,保苗效果是对照的1.06~1.16倍。另外,还采用了新的统计方法来评价持效期较长的保苗剂的防虫效果  相似文献   

12.
SV1是一种增效范围较广的农用增效剂,对多种杀虫剂具有增效作用。经室内毒力测定,氧化乐果与SV1以1:3(ai)混配对棉蚜防效增加4.19倍,对菜蚜防效增加3.07倍,对麦蚜防效增加2.69倍,对稻飞虱防效增加4.01倍;对鳞翅目幼虫表现为相加作用。杀虫毒力随混配剂中SV1成分的增加而提高,氧化乐果与SV1之比达1:3以上增效才显著。通过网室钵载和田间防治棉蚜的系统观察,发现在防治效果相仿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3.
用40%辛氯乳油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该药1000倍液,1250倍液和1500倍液,药后1天均达到95%以上防效,药后3~5天均达到98%以上防效。显著高于50%辛硫磷单剂并高度显著于10%氯氰菊酯乳油的防效。该药对棉铃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田间使用以10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14.
抑太保防治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及示范结果表明,抑太保对二代棉铃虫防效明显优于来福灵和久效磷药剂,尤以1000倍防效最佳,防效可达93.7%,有效控制时间为7d。  相似文献   

15.
吐鲁番市棉田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及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吐鲁番市棉田主要害虫的灾变规律并筛选防治药剂。[方法]采用田间系统调查方法对棉花上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并以棉蚜和烟粉虱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几种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结果]通过3年连续田间调查,确定吐鲁番市高昌区棉田主要害虫为棉蚜、棉铃虫和烟粉虱,棉蚜的种群动态均呈双峰型变化趋势,高峰期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上旬;棉铃虫的种群动态呈现无规律的波浪形变化;烟粉虱的种群动态呈单峰型,7月上旬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棉蚜、棉铃虫和烟粉虱3种棉田主要害虫的全年总虫量在不同年份间差异显著。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和阿维菌素防治棉蚜效果较好,施药后15 d防效分别达97.7%和96.2%;噻虫嗪防治烟粉虱效果最好,施药后15 d防效可达95.17%,有较好的持效性。[结论]试验结果为棉蚜、棉铃虫和烟粉虱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试验表明,10%浏阳霉素、20%灭扫利、20%三氯杀螨醇、25%单甲醚、73%克螨特对棉红蜘蛛成蛛毒力较高,LC_(50)均在100μg·mL ̄(1)以下,田间药效均在90%以上,药效持续10d以上140%久效磷、50%甲胺磷药效次之;而50%乙基1605、40%氧化乐果、40%乐果毒力较低,田间防效较差,不宜在生产上继续应用。田间施药时稀释用水量可左右防效,棉花苗期以900kg/hm ̄2为宜,蕾期以后为1350kg/hm ̄2.在药液中加1%尿素后喷施,可提高防效,促进棉株恢复生长,增产幅度16.5%~23.8%.  相似文献   

17.
5%吡氯乳油防治棉花蚜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吡氯乳油防治棉蚜的药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吡氯乳油60ml/亩在施药后1d、3d、7d、14d的防效分别为70.9%、73.2%、70.1%、84.4%,45ml/亩在施药后1d、3d、7d、14d的防效分别为74.3%、68.8%、74.7%、85.8%,30ml/亩在施药后1d、3d、7d、14d的防效分别为70.3%、78.1%、58.4%、70.4%。5%吡氯乳油对棉蚜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达14d以上,建议田间施用剂量为30~45ml/亩。  相似文献   

18.
25%灰克防治大棚番茄灰霉病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5%灰克对番茄灰霉病进行田间防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25%灰克800、1000、1500倍3种浓度防治番茄灰霉病(叶片),防效分别为83.3%、83.0%、80.0%;果实的防效分别为80.6%、81.3%、74.2%;增产率分别为17.71%、26.3%、16.2%;以1000倍液的增产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9.
室内及田间试验示范表明,用麦棉宁按种子重工的0.1%—0.2%(有效成分)拌种,对棉苗根腐病的防效在54%以上,保苗效果达90%以上,并对棉苗有良好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几种杀虫剂防治棉蚜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抗虫棉品种在津南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以来,由于棉田用药次数减少,从而导致棉蚜在棉田危害逐年加重,成为棉花生产中主要虫害之一。本试验通过6种杀虫剂防治田间棉蚜,进行药效分析,达到筛选最佳防治药剂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3%万克2500倍液和4%阿维啶虫脒2500倍液防效最好,14d的平均校正防效在97%以上,田间持效期在15d以上,10%吡虫啉(40g/667m^2)+助剂(15g/667m^2)、25%蚜剑1500倍液、5%刷蚜l500倍液14d的校正防效也在95%以上,上述药剂可以在防治中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