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Cu2+、Pb2+、Cd2+、Cr6+ 4种重金属对鳙胚胎发育及仔鱼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除0.5、1.0 mg/L的Cd2+可促进胚胎发育速率外,其余3种重金属均不同程度地减慢胚胎孵化速率;受精卵孵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初孵仔鱼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Cu2+、Pb2+、Cd2+、Cr6+对鳙仔鱼的毒性强度为Cu2+>Cd2+>Pb2+>Cr6+.根据试验数据求得4种重金属对鳙仔鱼的24、48、72、96 h的LC50值及安全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重金属离子Pb2+,Cu2+,Cd2+不同离子浓度对大银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Cu2+对大银鱼的危害比Pb2+、Cd2+要大;Cu2+、Cd2+、Pb2+对大银鱼受精卵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112mg/L、0.1820mg/L、0.1202mg/L。大银鱼仔鱼对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浓度比大银鱼受精卵要高。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Zn2+、Cd2+对青蛤幼贝的致毒效应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96h内海水中重金属离子Zn2+、Cd2+的不同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青蛤幼贝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Zn2+和Cd2+对青蛤幼贝的96h 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160mg/L、14mg/L和1.60mg/L、0.14mg/L;而二种离子的交互作用表现为二者间存在拮抗作用,其中,Zn2+的毒性略大于Cd2+。  相似文献   

4.
Cu~(2+)、Zn~(2+)、Cd~(2+)对厚颌鲂幼鱼的联合致毒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与加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Cu2+、Zn2+、Cd2+对厚颌鲂(M 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厚颌鲂幼鱼的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Cu2+、Cd2+、Zn2+,其中Cu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54 mg/L、0.38 mg/L、0.27 mg/L、0.23 mg/L;Cd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4.32 mg/L、8.34 mg/L、6.36 mg/L、4.44 mg/L;Zn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1.95 mg/L、17.56 mg/L、15.33 mg/L、14.62 mg/L。Cu2+、Cd2+、Zn2+对厚颌鲂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56 mg/L、0.849 mg/L、3.372 mg/L。Cu2+、Cd2+、Zn2+两两共存时对厚颌鲂幼鱼96 h的联合毒性效应均表现为毒性增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Cu2+和Cd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体重0.0142~0.0308g)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对Cu2+、Cd2+均会产生较强的毒性效应,其对Cu2+、Cd2+的耐受性随接触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Cu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h、48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0.854mg/L、10.595mg/L;Cd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h、48h、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315mg/L、1.371mg/L和0.414mg/L。Cu2+、Cd2+对其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0.375mg/L、0.027mg/L,为相应渔业水质标准的3.8倍和5.5倍,表明克氏原螯虾具有较强耐受Cu2+和Cd2+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Pb2+(0.1、0.25、0.5、1.0、2.5、5.0 mg/L共6个浓度梯度)与Cd2+(0.2、0.4、0.8、1.0、2.5、5.0 mg/L共6个浓度梯度)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并分析了其在幼参体内的富集状况。研究表明,幼参死亡率随暴露时间和Pb2+、Cd2+浓度增加总体呈升高趋势,而附壁率则反之。暴露于两组低浓度Pb2+的幼参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组死亡率均随暴露时间和Pb2+浓度增加而显著升高;最高浓度组在72 h时死亡率已达100%,在24 h时其附壁率低至6.7%,与其他浓度组差异均显著(P0.01)。暴露于Cd2+的幼参在72 h后的死亡率比48 h内明显升高,96h时0.8 mg/L浓度组的幼参死亡率即达100%;暴露于Cd2+的幼参附壁率均较低。Pb2+和Cd2+对幼参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61、0.018 mg/L。随着水体中Pb2+和Cd2+浓度的增加,幼参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和累积速率均呈升高趋势,但富集系数呈波动性变化,幼参对Cd2+的富集系数和累积速率均高于Pb2+。结果表明,Cd2+对幼参的急性毒性作用强于Pb2+,且幼参对Cd2+的富集能力明显强于Pb2+。本研究将为阐明刺参在生态环境修复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刺参健康养殖与食用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Cr6+、Pb2+、Cd2+胁迫下条斑紫菜保护酶系统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Cr6+、Pb2+、Cd2+处理浓度对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总抗氧化力(TAC)等保护酶系统的效应作用.结果表明,SOD、POD、TAC活性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总体趋势;但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高.Cd2+处理浓度为0~10 mg/L、Cr6+浓度为0~20 mg/L、Pb2+浓度为0~30 mg/L时,SOD、POD、TAC应激性升高达最高值,之后迅速降低.相关指数分析显示,POD对cr6+、Pb2+、Cd2+较SOD敏感.TAC为衡量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状况的综合性指标,SOD、POD在抗氧化系统适应重金属胁迫中起主要作用.条斑紫菜对重金属污染有较强的耐受性,相比较而言,Cd2+的毒性最高,Pb2+次之,Cr6+最弱.POD、SOD、TAC可以作为条斑紫菜受环境重金属污染胁迫的生化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在水温为(20±1)℃的静水条件下,用Pb2+、Cr6+和Zn2+对鲫鱼鱼苗进行联合毒性试验(离子浓度比1:1).试验得出Pb2+、Cr6+联合对鲫鱼表现出协同作用,其24 h、48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6.95 mg/L、35.42 mg/L、21.62 mg/L;两种安全浓度为:6.05 mg/L、2...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对丰产鲫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连云港市市售经济水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以丰产鲫[Carassius auratus of Penze(♀)×Cypri-nus acutidorsalis(♂)]为实验动物,应用高氯酸-硝酸消化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重金属Cu2+、cd2+、Zn2+对丰产鲫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及其安全浓度.结果表明,Cu2+、Cd2+对丰产鲫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及安全浓度分别为0.1597、0.0774、0.0515、0.0393 mg/L和9.704、7.781、6.648、5.756 mg/L及0.004和0.58 mg/L.Zn2+对丰产鲫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32.793、26.596、21.254、17.234 mg/L,安全浓度为1.72 mg/L.对丰产鲫的毒性大小顺序为:Cu2+>Cd2+>Zn2+.Cu2+对鲫为剧毒,Cd2+为中毒,Zn2+为低毒.cu2+对丰产鲫的致死毒件最大,其对Cu2+的耐受性较低,而对Cs2+和Zn2+的耐受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黑壳病造成马氏珠母贝肉成份的变化,首先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正常马氏珠母贝和黑壳病马氏珠母贝肉的挥发性成份进行分析,正常马氏珠母贝肉检测出58种,黑壳病贝肉检测出59种。但黑壳病贝肉中仅有7种化合物与正常贝肉的挥发性成分相同。在黑壳病贝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二十一烷和十八醛,分别为18.52%和17.95%,但在正常贝肉未检出。其次,采用茚三酮作柱后衍生试剂测定氨基酸的方法检测正常马氏珠母贝和患黑壳病的马氏珠母贝肉中牛磺酸的含量,结果分别为72.47mg/g、72.75mg/g,牛磺酸含量基本一致。通过分析黑壳病引起马氏珠母贝体内挥发性成分和牛黄酸成分变化,为研究马氏珠母贝患黑壳病的病变机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水温(18±0.5)℃、盐度27‰的环境下,研究了重金属Hg~(2+)、Cu~(2+)、Cd~(2+)对渤海湾卤虫无节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Hg~(2+)对渤海卤虫无节幼体24h、48h的LC50分别为201.01mg/L和0.05mg/L,安全浓度分别为2.01mg/L和0.000 5mg/L;Cu~(2+)对渤海湾卤虫无节幼体24h、48h的LC50分别为197.17mg/L和7.50mg/L,安全浓度分别为1.97mg/L和0.08 mg/L;Cd~(2+)对渤海湾卤虫无节幼体24h、48h的LC50分别为331.30mg/L和8.13mg/L,安全浓度分别为3.31mg/L和0.08mg/L。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Hg~(2+)Cu~(2+)Cd~(2+),但Cu~(2+)与Cd~(2+)的毒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江蓠提取琼胶后的藻渣如直接废弃将污染环境。江蓠藻渣中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利用废弃的藻渣提取膳食纤维进行高值化利用,不但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变废为宝。本文研究了江蓠藻渣及其膳食纤维对Pb2+、Cd2+的吸附作用,探讨了pH值、温度、吸附时间、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藻渣粉末和经过酶法活化的膳食纤维在pH=7时对Pb2+、Cd2+的吸附能力最强,吸附容量随着Pb2+、Cd2+初始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藻渣粉末和经过酶法活化的膳食纤维对Pb2+、Cd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别符合Lagergren方程二级吸附模型和Langmu ir吸附方程;单一金属溶液中藻渣粉末和经过酶法活化的膳食纤维对Pb2+的吸附量大于Cd2+,当金属离子浓度为500 mg/L时,藻渣对Pb2+和Cd2+吸附量分别为:19.12 mg/g和12.25 mg/g;膳食纤维对Pb2+和Cd2+吸附量分别为:21.93 mg/g和12.63 mg/g。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无机镉对不同规格魁蚶的毒性,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和定性定量研究Cd2+对不同规格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 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养殖浓度(SC50)。结果显示,Cd2+对小规格魁蚶24、48、72、96 h的LC50和SC50分别为131.11、41.40、3.57、3.37、1.24 mg/L;Cd2+对中规格魁蚶24、48、72、96 h的LC50和SC50分别为54.10、9.46、2.54、0.50、0.09 mg/L;Cd2+对大规格魁蚶24、48、72、96 h的LC50和SC50分别为157.36、38.13、8.90、3.46、0.67 mg/L,Cd2+对于各规格魁蚶的安全养殖浓度均高于国内各类养殖水质标准。结果表明,Cd2+对于小规格魁蚶属于中毒类物质,对于中规格魁蚶属于剧毒类物质,对于大规格魁蚶属于高毒类物质,小规格魁蚶可能对无机镉产生明显的毒物兴奋效应。  相似文献   

14.
镉、汞单独及联合胁迫对中华绒螯蟹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水体外暴露法,根据Cd2+和Hg2+的24h全致死和无死亡质量浓度区间,按等对数间距设立6个质量浓度组,即Cd2+为25.00、52.23、109.13、228.00、476.37、993.27mg/L,Hg2+为3.00、7.26、17.58、42.57、103.06、249.53mg/L,研究了Cd2+和Hg2+对体质量48.58~87.09g的中华绒螯蟹的急性染毒;以Cd2+、Hg2+的96h半致死质量浓度为一个毒性单位,按照毒性比1∶1设置5个质量浓度组研究了镉-汞联合毒性。4d的试验结果表明,Cd2+对中华绒螯蟹的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54.226、192.429、70.767、40.279mg/L;Hg2+对中华绒螯蟹的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64.157、19.214、6.738、3.641 mg/L,Hg2+对中华绒螯蟹的毒性比Cd2+明显。Cd2+、Hg2+对中华绒螯蟹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4.994mg/L和0.079mg/L。Hg2+和Cd2+联合作用对中华绒螯蟹24、48、72、96h的相加指数分别为4.291、4.587、3.367和2.003,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牡蛎壳粉对水体中常见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实验中分别探讨了牡蛎壳粉在不同添加量、重金属离子浓度、吸附温度、酸碱环境、吸附时间下对水体中Cu2+、Zn2、pb2、Cd2+、Cr(Ⅵ)的吸附情况;并进行牡蛎壳粉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实验研究和SEM图谱分析.结果显示,牡蛎壳粉的最适宜吸附条件为常温下,添加量1 g/L,溶液初始pH值为5.5,吸附时间为24h,此时其对水体中浓度分别为1mg/L的Cu2+、Zn2+、pb2、Cd2+、Cr(Ⅵ)等5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84.96%、76.77%、78.57%、51.99%和41.39%,且随着溶液初始浓度的上升,牡蛎壳粉对5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呈上升趋势,饱和吸附量分别为9.43、9.65、9.03、4.67、1.83 mg/g;牡蛎壳粉对5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模型;SEM图谱表明吸附Cu2、Zn2、pb2的牡蛎壳粉表面均有二次固体生成,吸附Cd2、Cr(Ⅵ)的牡蛎壳粉表面无明显现象.  相似文献   

16.
Cu2+和Cd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Cu2+和Cd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体重0 0142~0 0308 g)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对Cu2+、Cd2+均会产生较强的毒性效应,其对Cu2+、Cd2+的耐受性随接触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Cu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 h、48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0.854 mg/L、10.595 mg/L;Cd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 h、48 h、72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315 mg/L、1.371 mg/L和0.414 mg/L.Cu2+、Cd2+对其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0.375 mg/L、0.027 mg/L,为相应渔业水质标准的3.8倍和 5.5倍,表明克氏原螯虾具有较强耐受Cu2+和Cd2+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任洪涛  林霖 《水产科学》2016,(6):644-648
在水温(20±1)℃下,采用静水测试法研究水体中不同质量浓度Cr6+(120.00、160.80、215.47、288.73、386.90mg/L,重铬酸钠配制)对体质量约10g草鱼脑和肝胰脏的组织结构及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重金属的毒性积累和毒性机制。试验结果表明,Cr6+对草鱼的24、48、96h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302.77、154.47、78.89mg/L,由(48hLC50×0.3)/(24h LC50/48hLC50)2和96hLC50×0.1计算出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12.068mg/L和7.489mg/L。中毒初期肝细胞轻微肥大,无序离散,细胞核相对缩小,胞浆轻微展出;随着时间的延长,肝胰脏异常的程度更加严重,甚至肝坏死,肝细胞明显肥大,无序性离散程度明显增大,细胞核明显缩小,肝细胞胞浆展出,细胞空化;脑细胞开始出现破裂,细胞液溢出,细胞核轻微聚集;随后脑细胞的异常程度更加严重,细胞破裂、细胞核聚集程度严重。随着Cr6+质量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草鱼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Cr6+、Zn2+、Hg2+对凡纳滨对虾幼虾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4年8月在浙江华兴海水种苗有限公司以养殖日龄40 d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作为实验动物,开展了Hg2+、Zn2+、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Hg2+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415、0.357、0.264、0.209 mg/L;Zn2+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5.362、22.709、17.041和13.569 mg/L;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40.892、 27.498、 21.635和13.573 mg/L.凡纳滨对虾幼虾对Cr6+、Zn2+、Hg2+ 96 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136、0.136和0.0021mg/L.各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依次为Hg2+>Zn2+≈Cr6+.Hg2+-Zn2+、Hg2+-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96 h联合急性毒性表现为协同作用.Zn2+-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96 h联合急性毒性表现为,低毒性强度的Zn2+对Cr6+具拮抗作用,低毒性强度的Cr6+则对Zn2+具加和作用,而当Zn2+与Cr6+毒性强度相当时表现为相互独立作用.并就Hg2+、Zn2+、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凡纳滨对虾幼虾对Hg2+、Zn2+、Cr6+的安全浓度以及重金属离子间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Pb2+(0.1、0.25、0.5、1.0、2.5、5.0 mg/L共6个浓度梯度)与Cd2+(0.2、0.4、0.8、1.0、2.5、5.0 mg/L共6个浓度梯度)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并分析了其在幼参体内的富集状况。研究表明,幼参死亡率随暴露时间和Pb2+、Cd2+浓度增加总体呈升高趋势,而附壁率则反之。暴露于两组低浓度Pb2+的幼参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组死亡率均随暴露时间和Pb2+浓度增加而显著升高;最高浓度组在72 h时死亡率已达100%,在24 h时其附壁率低至6.7%,与其他浓度组差异均显著(P0.01)。暴露于Cd2+的幼参在72 h后的死亡率比48 h内明显升高,96h时0.8 mg/L浓度组的幼参死亡率即达100%;暴露于Cd2+的幼参附壁率均较低。Pb2+和Cd2+对幼参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61、0.018 mg/L。随着水体中Pb2+和Cd2+浓度的增加,幼参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和累积速率均呈升高趋势,但富集系数呈波动性变化,幼参对Cd2+的富集系数和累积速率均高于Pb2+。结果表明,Cd2+对幼参的急性毒性作用强于Pb2+,且幼参对Cd2+的富集能力明显强于Pb2+。本研究将为阐明刺参在生态环境修复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刺参健康养殖与食用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重金属离子Cu~(2+)、Cd~(2+)对光裸方格星虫的急性毒性效应,设置了6个浓度梯度和3个处理时间,观察记录方格星虫死亡情况及组织形态图检。结果表明:1)在具有一定Cu~(2+)和Cd~(2+)浓度处理中的光裸方格星虫均呈现中毒现象,光裸方格星虫的死亡率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具有明显的剂量与时间效应。2)Cu~(2+)对光裸方格星虫的毒性大于Cd~(2+),Cu~(2+)对光裸星虫的48 h LC_(50)和72 h LC_(50)值分别为10.60mg/L和4.36 mg/L,Cd~(2+)的48 h LC50和72 h LC_(50)分别为11.95 mg/L和5.76 mg/L。3)光裸方格星虫的食道及胃肠道是重金属离子的主要侵害部位,也是较先受到毒性作用的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