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斜纹夜蛾是鳞翅目夜蛾科的一种杂食性害虫,为害多类作物,在台州地区常年发生5~6代,属夏秋多发型,但不同年份对作物造成严重损失。由于以斜纹夜蛾为主的夜蛾类害虫食性杂、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抗药性上升快等原因,防治难度很大。2004年7月8日选用阿维菌素等7种药剂开展了防治斜纹夜蛾试验,并将防治时间适当提前到斜纹夜蛾卵孵高峰期,以探索不同药剂对斜纹夜蛾等夜蛾类害虫的防治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与处理①667平方米用1%阿维菌素乳油40毫升(浙江海正化工有限公司);②10%除尽悬浮剂40毫升(德国巴斯夫公司);③24%美满悬浮剂15毫升(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在蔬菜作物上危害较重,造成损失较大.为筛选高效低毒的防治药剂,我站对8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3.
赵舰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0):19-20
甜菜夜蛾食性杂,为害作物多,分布范围广。分析了甜菜夜蛾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比较了与其形态相似的害虫棉铃虫、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等形态差别,以及不同的防治方法特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氟啶脲等不同药剂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了防治效果较为满意的药剂品种和药剂配方。  相似文献   

5.
斜纹夜蛾是鳞翅目夜蛾科斜纹夜蛾属的一种杂食性和暴食性害虫,以幼虫间歇性猖獗为害为主。本文介绍了斜纹夜蛾形态特征和发生特点,并总结了农业、生物、物理和药剂等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绿豆虫害主要有豆天蛾、盲蝽象、蚜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尤其是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在临泉县发生较为严重,绿豆叶片被咬成网状,豆荚和花也被咬食。8月中下旬到9月初这两种害虫世代交替,暴食危害,抗药性较强,一般药剂难以彻底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及其近缘种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幼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对2种不同作用类型杀虫剂的响应,为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控及抗药性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对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并用2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LC25)和致死中浓度(LC50)处理过的小麦叶片分别饲喂2种害虫的3龄幼虫,比较取食6、12、18、24和48 h后幼虫体内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及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细胞色素P450(CYP450)和羧酸酯酶(CarE)]的活性变化。【结果】甲维盐对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的毒力高于氯虫苯甲酰胺。2类杀虫剂胁迫下2种害虫的CYP450活性均上升,且草地贪夜蛾的CYP450活性高于斜纹夜蛾,在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低剂量(LC25)胁迫下草地贪夜蛾的CYP450活性均高于高剂量(LC50)胁迫处理,处理后48 h均达最高值(15.72±0.41和15.36±0.47 ng/mL);而草地贪夜蛾另2种解毒酶(GST和CarE)活性在甲维盐处理后低于斜纹夜蛾。甲维盐胁迫下2种害虫体内保护酶(SOD和POD)活性均降低,且草地贪夜蛾保护酶活性低于斜纹夜蛾;氯虫苯甲酰胺胁迫下草地贪夜蛾保护酶(SOD和POD)活性均上升,高剂量氯虫苯甲酰胺胁迫下2种害虫SOD和CAT活性均高于低剂量胁迫处理,且草地贪夜蛾SOD和CAT活性高于斜纹夜蛾。2种害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对2类杀虫剂响应差异明显,且物种、药剂、浓度、时间、物种×浓度和药剂×浓度因素对2种害虫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2类杀虫剂胁迫下2种害虫的SOD和CAT活性间相关性较强。【结论】草地贪夜蛾对甲维盐的敏感性高于斜纹夜蛾,而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低于斜纹夜蛾,且2种害虫均主要通过增强CYP450活性对杀虫剂进行解毒代谢。农业生产上推荐使用甲维盐作为防治草地贪夜蛾的药剂。  相似文献   

8.
通过15%茚虫威乳油等5种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斜纹夜蛾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不同药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对作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垄歌)2 500倍药后1 d的防效为-0.39%,具有显著性差异;各药剂药后3,5,7 d对斜纹夜蛾均有较好的防效;各处理未见对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同时也未见对其他有益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斜纹夜蛾在如皋地区已发展为8~10月份蔬菜中的主要害虫,防治难度大,危害损失重。为此,我们于2003年选用5种药剂进行了防治斜纹夜蛾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0.
几种杀虫剂防治蔬菜斜纹夜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又称莲纹夜蛾、斜纹夜盗蛾 ,属鳞翅目夜蛾科 ,是一种杂食性害虫 ,分布较广。在广西1年发生7~8代 ,有3个主要为害期即5月份第2代 ,7~9月份第3、4代 ,11~12月份第7代。2004年5~7月对南宁市兴宁区永宁村、西津村蔬菜田进行调查 ,发现斜纹夜蛾对白菜、菜心、空心菜、红薯叶等叶菜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而且现在斜纹夜蛾对多种农药都已产生了抗性 ,这给化学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筛选出防治斜纹夜蛾有效的农药品种 ,在南宁市蔬菜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了几种农药防治斜纹夜蛾的药效试验 ,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5%完胜乳油(…  相似文献   

11.
斜纹夜蛾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斜纹夜蛾是一种暴食性、多食性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茄科、百合科等多种蔬菜.近几年,在我市蔬菜上危害逐年加重,全市菜园普遍发生,导致严重损失.该虫对多种化学药剂产生抗性,一般防治难以奏效.为此,近年来笔者对该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选择7种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26~32℃、相对湿度40%~80%下,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拜耳)24 h内杀虫率为100%;乙基多杀菌素与氯虫苯甲酰胺对外界环境不敏感,对2~4龄虫24 h内杀虫率达到80%以上。以上药剂可作为廉江市防治斜纹夜蛾等夜蛾类害虫的首选药剂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3.
从形态特征、为害症状及发生规律等方面介绍了2种蔬菜重要害虫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识别方法,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这2种害虫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杂食性害虫。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斜纹夜蛾在太仓已成为间歇性暴发害虫,近年来有加重发生趋势。斜纹夜蛾在本地一年发生5-6代,以8~9月危害最重,2005年在太仓市芋艿、山芋、毛豆、豇豆、甘蓝、大白菜、花菜、三叶草等作物上暴发危害,尤其在甘蓝上峰期百株虫量高达千头以上,对蔬菜作物和绿化草坪构成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斜纹夜蛾是一种农作物害虫,主要集中发生于江西、江苏、湖南、安徽、河北、山东等地,危害寄主范围广泛。其中,受害的作物有粮食、菠菜、瓜、豆类等100科、300多种植物,严重威胁农业种植发展。因此,进行斜纹夜蛾绿色防控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消灭害虫,以提高蔬菜种植产量。  相似文献   

16.
氯虫双酰胺等药剂对斜纹夜蛾的田间控害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斜纹夜蛾的田间控害效果,特进行了其田间控害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在药后1~7d对不同龄期斜纹夜蛾幼虫均有较好的防效,持效期长;24%氰氟虫腙悬浮剂1000倍液总体对低龄幼虫有更好的控制效果;5%虱螨脲乳油10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速效性好,又表现出良好的持效性。各处理药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效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同时对作物生长未见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在实际生产中这些药剂可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2%广豆根总碱ME对甘蓝夜蛾类害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1500-2000倍稀释液处理区的防效最佳,药后1、4、7d的防效均在90%以上,与对照农药0.5%富表甲氨基阿维菌素EC 1000倍稀释液处理区的防效相近,可作为我市防治甘蓝夜蛾类害虫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8.
<正> 夜蛾科害虫是蔬菜上的重要害虫,近几年来为害呈上升趋势。夜蛾科害虫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甘蓝夜蛾等,前2种为重庆地区的主要害虫。夜蛾科害虫属杂食性害虫,可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豆科、芋、葱、韭菜等多种作物,以十字花科蔬菜和大葱为害最重。  相似文献   

19.
于千桂 《福建农业》2012,(12):19+18
夜蛾科害虫包括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等多种,多以蛹在土内越冬,分布全国。其防治措施:一、盖防虫网:采用防虫网全程覆盖栽培,不需施药防治。该法适合在高温季节栽培茼蒿、蕹菜等速生叶菜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温州市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保护地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日益普及,复种指数渐高,菜田多样化品种为害虫周年提供丰富的寄主和桥梁,本地菜田害虫发生加剧,防治难度加大。如1996~1998年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大暴发,1997年引进了新型生物农药除尽、米螨等防治。虽然有效地控制了两种夜蛾害虫的为害,但使用化学防治也存在着成本上升、菜田天敌遭杀伤、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众多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