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绵麦47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农业生产上对白皮大粒小麦的需求,利用自育材料与引进材料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白皮大粒早熟小麦新品种。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黔审麦2009001号。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棉晋棉26号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Bt基因抗虫棉晋棉26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合作,将人工合成的Bt毒蛋白基因用农杆菌介导法导入晋棉7号,选育出的高抗棉铃虫新品种(原名GK95-1),1998年4月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晋棉26号。1 特征特性晋棉26号属于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35天左右,比晋棉12号早4~5天,适宜于黄河流域中早熟棉区种植。该品种株型紧凑,呈塔型,株高80~90cm,果枝舒展,果枝节位4~5个,叶片较小,铃呈卵圆型,铃重4.7~5.2g,衣分38%~40%。2 产量…  相似文献   

3.
高产麦套花生品比与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鲁东大地宽幅麦花生套种高产栽培应以中熟大呆品种8130、海花1号和鲁花11号等为主;小麦等行距一般套种,合东应以早熟大果品种寄花9号、14号等为主,鲁西则应以中熟大呆品种海花1号和鲁花11号等为主;中熟大果品种8130适宜密度为12~15万穴/hm2,最适13.25万穴/hm2;早熟大果鲁花14号和早熟小果鲁花13号适宜密度为15~19万穴/hm2,最适密度分别为17.53万穴/hm2和19.07万穴/hm2。  相似文献   

4.
豫麦34号的主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麦 34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 ,199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豫麦 34号”。 198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国审豫麦 34号”。 1998年被国家科委确定为“九五”期间国家级重大推广项目 ,并列入全国农业  相似文献   

5.
绵阳26号是以绵阳20号为母本、川育9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7年(1984—1991年)育成的一个小麦新品种.1995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集丰产性、稳产性、广适性、多抗性、早熟性、商品性、综合农艺性、品质优良、适宜多种耕作制度等优良性状于一体,倍受种植、加工、粮食、营销等各行业的喜爱。在采用高产栽培技术的情况下,产量可达7850kg/hm2。  相似文献   

6.
<正>川农30是笔者根据四川盆地麦区的气候生态条件、小麦种植制度、小麦温光反应类型多样性及其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规律,经10多年努力育成的四川省第一个早播早熟型小麦新品种,于2016年9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第八届第六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2016010。川农30的最适播种期比四川盆地麦区传统小麦品种提前了20d左右,可在10月中旬播种,其产量潜力达到了传统小麦品种的最高水平,成  相似文献   

7.
“新丰1号”(红90-1)大豆是红庙子乡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品种,它具有抗旱,耐瘠薄,抗倒伏,抗病和适应性强等优点,2002年12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丰1号”即可作为春播大豆品种,又可作为薯麦作物下茬夏播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8.
一、品种来源及产量表现“西豆三号”是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于1982年从早熟亲本“矮脚早”中选优株,经钴60r射线处理,历时十年系统选育而成,199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西豆三号”产量极显著高于亲本“矮脚早”和对照品种“石栓猪腰子”。...  相似文献   

9.
豫麦34是郑州市农科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以优质高产著称,并具有稳产、抗病、晚播早熟等优良性状。亲本组合为(孟201×牛朱特)×豫麦2号。1982年选配杂交组合,1994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5年3月被农业部鉴评为面包用优质小麦新品种,同年10月在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评为银奖。1997年通过全国黄淮区区试,1998年1月通过国家审定。1 特征特性 豫麦34属弱春性大粒型品种,分蘖力中等,生育期224d。10月中下旬为适播期,比一般品种早熟3~4d。株高80cm,长芒、白…  相似文献   

10.
GS豫麦10号(原名豫西832)是由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小麦育种课题组1988年育成的品种。其组合为“中引4号×偃师4号”。1988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麦10号。1991年5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GS豫麦10号。1 特征特性GS豫麦10号为弱春性、大穗型、中熟品种。幼苗半直立,分蘖力中等偏弱,成穗率中等偏低。苗期长势较弱,拔节后生长旺盛,抽穗后茎叶披有明显蜡质。株高86cm左右,茎秆粗壮;叶片宽大,株型较松散;穗子粗大,呈长方形或棍棒形、长芒、白…  相似文献   

11.
长麦 6 号是以 80—189 作母本、铁春 1 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 11 年(1985~1996 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1997 年 12 月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高 80 cm ,穗长方形,穗粒数 35 粒,粗蛋白 15% 以上,湿面筋 33.7% ,沉降值 46.2 m l,品质优良,耐旱性与抗病性好,抗黑穗病、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综合性状较好。在高产栽培情况下,产量可达 5 000 kg/hm 2。  相似文献   

12.
正阜航麦1号是阜阳市农业科学院于2013年用阜麦8号种子通过搭载"神舟十号"飞船进行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的矮秆、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于2020年1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麦20210019。1 特征特性阜航麦1号属半冬性早熟小麦品种。幼苗直立,苗势旺,叶色深绿,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80.4 cm, 株型半紧凑,旗叶较长、卷曲、斜上举。茎秆蜡粉重,穗层整齐,落黄及熟相好。穗长方型,长芒,白壳。  相似文献   

13.
新麦20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和郑州大学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合作,用高产、抗病、早熟、多穗型亲本偃展1号为母本,超高产、多抗、中早熟小麦品种温麦6号为父本杂交,F_1种子进行离子束照射处理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病、早熟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麦2007012),  相似文献   

14.
湘春豆15号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长沙市.110125)赵正文,马继凤,谢培庚湘春豆15号是我所育成的早熟、优质、抗病、高产品种。1995年2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全省推广。为了建立湘春豆15号“高产、优质、低耗”的...  相似文献   

15.
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绵麦37和绵麦3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绵麦37和绵麦38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抗条锈和白粉病,矮秆、耐肥抗倒的优良小麦新品种,2004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4年6月申报国家新品种保护,公告号为CNA001571E和CNA001572E。1农艺性状绵麦37春性、早熟,全生  相似文献   

16.
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9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晋麦98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旱地小麦育种室于2004年利用超优67为母本、临旱6326为父本,采用系谱远缘杂交育种法,通过异地鉴定、生态选择等手段选育而成的抗旱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好,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其于2014年11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4009。1生物学特性晋麦98号为冬性,早熟、抗寒、抗旱、抗干热  相似文献   

17.
正黔兴麦1号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从南京农大引进的92R149为母本、自育品系兴育7号为父本组配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麦2014003)。1生物学特性黔兴麦1号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系。成熟期比对照贵农19晚2d,全生育期平均206d。幼苗半匍匐,分蘖强,成穗率较高,穗层整齐。成熟期株  相似文献   

18.
2000年以来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和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公司先后育成新麦9号、新麦11号、新麦12号、新麦13号、新麦16号、新麦18号、新麦208、新麦19号、新麦9817、新麦21号、新麦26号等省级以上审定小麦新品种11个.其中10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正安科 1401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百农 64为母本、以新 9526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9年通过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90055;同年通过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麦 2019003。1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半冬性小麦,全生育期 217 d,略早熟。幼苗半匍匐,叶片窄,叶色绿,分蘖力较强,春季起身快,抽穗早,受倒春寒影响轻  相似文献   

20.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克丰6号简介克丰6号小麦新品种由黑龙江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克85F’一869/克85F。一784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为克90一514。1995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定在黑龙江省西北部产麦区推广,当年种植面积即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