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犬卵巢组织结构和生殖周期阶段的相关性,试验对犬不同生殖周期阶段卵巢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犬卵泡期、黄体期和乏情期卵巢体积分别为812.63、1081.80和446.03 mm3,黄体期高于卵泡期和乏情期(P<0.05),卵泡期高于乏情期(P<0.05);卵泡期、黄体期和乏情期卵巢质量分别为0.89、1.14和0.71 g,卵泡期低于黄体期且高于乏情期,但3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卵泡期卵巢中可见较多次级卵泡和少量成熟卵泡,黄体期卵巢中可见部分次级卵泡和闭锁卵泡,并有大量黄体存在,乏情期卵巢中卵泡类型主要以原始卵泡为主。可见,犬卵巢形态及组织结构与所处生殖周期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2.
王前 《养猪》2003,(2):14-15
第二讲母猪的生殖生理第一节母猪的内生殖器官母猪的生殖器官主要有内生殖器官(卵巢和生殖道—输卵管、子宫和阴道)和外生殖器官(包括尿生殖前庭、阴唇、阴蒂),还有副性腺体(位于子宫颈以及阴道的一些腺体)共同构成母猪的生殖器官。一、卵巢在卵巢表面皮质部有一层生殖上皮,其中发育着卵泡。卵泡由原始卵泡开始经初级卵泡发育为次级卵泡,再继续发育形成卵泡细胞,再和卵丘上的卵泡壁相连,发育为三级卵泡,最后发育为成熟卵泡。发情期卵泡体积增大,卵泡中通常只有一个卵母细胞。未成熟的卵泡退化为闭锁卵泡。发情前夕,卵泡不断增长,卵泡液增多,…  相似文献   

3.
作为影响家禽繁殖功能的重要器官,卵巢生理生殖活动活跃,可产生大量卵泡,而在家禽生殖过程中,绝大多数卵泡都闭锁或退化吸收。家禽卵巢中卵泡的生长和闭锁不仅受激素系统的调控,还受到卵巢内的激素类固醇、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细胞内蛋白等分子调控。除此之外,颗粒细胞也已被证明在卵泡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讨论了影响卵泡生长和闭锁的因素,重点阐述了颗粒细胞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哺乳动物的每个发情周期,卵巢中都有大量的卵泡开始生长,但是真正能够发育到排卵阶段的卵泡仅占原始卵泡总数的0.1%~0.2%,其余的卵泡则闭锁退化。研究表明,卵巢上卵泡的发育是动态变化的,是以波的形式发生的。近年来,随着对动物生殖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的每个发情周期,卵巢中都有大量的卵泡开始生长,但是真正能够发育到排卵阶段的卵泡仅占原始卵泡总数的0.1%~0.2%,其余的卵泡则闭锁退化.研究表明,卵巢上卵泡的发育是动态变化的,是以波的形式发生的.近年来,随着对动物生殖系统生理活动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使得人类对卵泡发育和生殖激素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抑制素、活化素和卵泡抑素主要由垂体细胞和卵巢颗粒细胞分泌,是细胞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的成员.抑制素-活化素-卵泡抑素系统作为卵巢卵泡内局部调节因子,通过内分泌机制调节垂体卵泡刺激素的分泌,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机制调节卵巢卵泡的发育、闭锁和黄体化过程,进而调节动物的生殖活动.本文综述了抑制素-活化素-卵泡抑素系统的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7.
东北梅花鹿卵泡发育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揭示雌性东北梅花鹿的生殖机理提供组织依据,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7只成年东北梅花鹿卵巢的组织结构和卵泡的发育过程,同时利用目镜测微尺和显微照相技术分别对60个原始卵泡、60个初级卵泡、25个次级卵泡、34个三级卵泡和3个成熟卵泡及透明带厚度进行测量和拍照。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卵巢组织也是由生殖上皮、白膜、皮质和髓质构成;皮质部在卵巢的外周,但间质腺不发达;髓质位于皮质深层,分布有较多的血管。卵泡在发育过程中,各级卵母细胞和卵泡的直径差异较大,卵泡和卵母细胞的生长呈双向生长;透明带物质出现于3~4层卵泡细胞包围卵母细胞时;卵泡闭锁发生于卵泡生长的各个时期,主要表现为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的形态变化,有两种形式;三级卵泡的闭锁过程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抑制素-激活素-卵泡抑素系统是卵巢卵泡内重要的局部调节因子,通过内分泌机制调节垂体卵泡刺激素的分泌,经自分泌和旁分泌调节卵巢卵泡的发育、闭锁和黄体化过程,进而调节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抑制素受体和激活素受体的发现使得对抑制素-激活素-卵泡抑素系统有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抑制素-激活素-卵泡抑素系统,抑制素受体和活化素受体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颗粒细胞凋亡是卵泡闭锁的重要原因,调控颗粒细胞凋亡的因素是多种的,而生殖激素如生长激素、抑制素、活化素、卵泡抑素等间接地和直接地对卵巢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发挥重要的综合调控作用,这些激素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调节颗粒细胞的凋亡,成为卵泡的存活因子和死亡因子.这些途径相互交联,构成信号网络,与卵巢的旁分泌、内分泌、自分泌途径一起参与卵泡闭锁和颗粒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ERα免疫反应产物在山羊卵巢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生殖周期山羊卵巢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的表达,本试验应用高灵敏度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ERα免疫反应产物在不同生殖周期山羊卵巢中的分布。结果显示,ERα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存在于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发情期和妊娠期生长卵泡的部分颗粒细胞、原始卵泡卵母细胞胞质、粒黄体细胞胞质及膜黄体细胞胞核、卵泡膜细胞和类固醇细胞胞质;间情期生长卵泡的颗粒细胞中的ERα免疫反应产物较少,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卵母细胞中ERα免疫反应产物在初级卵泡阶段含量较少,从次级卵泡开始其含量很丰富。以上结果提示,ERα以激活不同信号途径的方式参与了对卵泡生长、排卵及妊娠维持的调控,这为研究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α在卵巢中的作用及其生殖调控机理提供了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11.
貉发情期卵巢和子宫解剖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发情期母貉为研究对象,借助形态学、组织胚胎学、解剖生理学等知识,对母貉发情期子宫、卵巢的形态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冰冻切片的方法,在发情期母貉的卵巢中观察到了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囊状卵泡.经过本试验,确立了貉发情期卵巢、子宫的正常生殖变化和解剖结构,为今后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促卵泡素受体表达与调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促卵泡素(FSH)的生理作用是通过其受体(FSHR)介导的,作者对FSHR在睾丸和卵巢上的表达和调节以及在细胞系中表达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加深FSH对动物生殖机能调控的理解,促进FSHR在生殖生物学和生殖生理学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据研究认为,母畜生殖周期中每一环节的内在生理变化,都是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相互调节的。这两种因素对生殖周期的影响,以激素与生殖的关系极为密切。对生殖过程起调节作用的激素,主要来自下丘脑、垂体、性腺(卵巢)和胎盘。从母畜生殖周期中各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及激素功能分析,卵泡的生长、成熟、排卵和黄体的消长及分泌雌激素和孕酮等都是受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等的相互作用所控制。  相似文献   

14.
双峰驼卵巢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组织学方法对双峰驼卵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显微与亚显微观察。结果显示 ,双峰驼卵巢表面被覆单层立方至单层扁平的生殖上皮 ,无排卵窝 ,上皮下为致密结缔组织白膜 ,卵巢实质由外周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构成。皮质中原始卵泡和初级卵胞数量稀少 ,其分布位置更靠近皮质中层 ,偶见同一卵泡内含 2个卵母细胞。体积大小和发育阶段不同的次级卵泡与三级卵泡闭锁时 ,所发生的形态变化不一致 ,可出现实心和囊状 2种闭锁卵泡。黄体中以粒性黄体细胞占优势 ,其细胞质中含大量脂质泡而呈海绵样。卵巢髓质中除含大量血管外 ,还见卵巢网分布  相似文献   

15.
正经典理论认为哺乳动物出生时卵巢已形成了终生所需的原始卵泡,出生后没有卵细胞的再生。然而,近10年有研究对经典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卵巢中可能存在生殖干细胞及卵的再生。但这些证据主要来自体外实验(细胞培养及移植),无法说明生理条件下体内存在卵巢生殖干细胞并发挥重要功能。澄清体内是否存在卵巢生殖干细胞以及它们对卵巢功能维持的意义将革新人们对卵细胞发生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猪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哺乳动物卵巢中有数量丰富的腔前卵泡,腔前卵泡体外发育的研究,对于揭示卵子发生和卵泡发育的内在规律有重要意义,并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卵巢资源促进动物繁殖,保护濒临灭绝物种及人类生殖健康。猪腔前卵泡自开始研究以来,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作者简要阐述了猪腔前卵泡培养方法、培养条件的研究进展及其体外培养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讨褪黑激素(MLT)埋植剂埋植239 d对发情期水貂卵巢形态和卵泡发育及血清主要生殖激素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MLT埋植剂18 mg/只埋植239 d),每组水貂各4只。分别采集卵巢和血清,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宽、厚,计算体积并称重,制备卵巢石蜡切片,用光学显微镜测量各级卵泡和卵母细胞直径及透明带厚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主要生殖激素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卵巢长、宽、厚及重量均显著增大(P<0.05),体积极显著增大(P<0.01);原始卵泡及其卵母细胞的直径、三级卵泡直径显著增大(P<0.05),透明带厚度仅在三级卵泡阶段差异显著(P<0.05);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4)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水貂于7月初埋植MLT埋植剂(18 mg/只)239 d对发情期水貂卵巢的重量和体积及原始卵泡和三级卵泡的提前发育均有促进作用;对血清FSH、LH、E2和P4含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体外受精、克隆与转基因动物等基础研究快速发展,对卵母细胞的需求越来越多,科学家们不得不寻求能够获得大量优质卵母细胞的新途径。原始卵泡作为生长卵泡的来源,其初始容量影响哺乳动物的繁殖性能,是整个雌性生殖期中各阶段卵泡及卵子发育的源头。哺乳动物的卵巢在出生时由一定数量的卵泡组成,大多数原始卵泡处于休眠状态,只有极少数的原始卵泡被激活并进入生长卵泡池中。因此合理开发卵巢里尚未激活的原始卵泡对提高动物繁殖率、加速优良牛种的遗传改良、阐明动物卵泡发生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目前哺乳动物原始卵泡体外激活的国内外进展做一综述,为研究动物和人类卵泡激活的生物学过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禽类卵巢卵泡内分泌活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禽只有左侧卵巢和输卵管,右侧卵巢和输卵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已逐步退化,因此,在生殖功能上具有与哺乳动物不同的特征。禽类性成熟后,排卵周期中的卵巢体积很大,皮质中常含有5至6个伸向腹腔的体积依次递减的大型卵泡(分别用 F_1,F_2,……,F_5或 F_6表示)和无数小卵泡。前者(根据接近排卵的程度形成了优先等级卵泡)最大直径可达40nm,呈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IFN-γ对妊娠的免疫调控机制,本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大鼠胚泡植入期卵巢组织内IFN-γ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FN-γ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的颗粒细胞中均有分布,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的卵母细胞呈中等阳性反应,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及次级卵泡的卵泡内膜细胞呈IFN-γ强阳性反应,成熟卵泡内膜细胞则呈弱阳性反应;在卵巢组织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粒性黄体细胞、生殖上皮也出现强阳性反应,卵泡液呈阳性着色。结果表明,妊娠有机体生理剂量的IFN-γ通过影响卵巢功能参与了胚泡的植入,与妊娠的建立和维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