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世界》2008,(2)
黄山茶叶生产基地是叙府茶业最主要的品牌茶生产基地之一和目前国内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对叙府茶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8年元月11日——29日黄山有机茶生产基地的黄山分场、罗元洞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叶》2011,(8):30-30
本刊讯6月3日,国际商品共同基金(CFC)、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共同组织的“有机茶生产与贸易”项目评估组一行到采五间茶业考察中国有机茶基地建设项目。检查团一行参观了采云间茶业婺州举岩茶基地和临汀茶厂。据了解,2007年采云间茶囝成为中国首家与国际商品共同基金(CFC)合作的有机茶生产与贸易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3.
孙君  张文锦 《福建茶叶》2014,36(6):42-43
以漳州市光照人茶业有限公司生产有机茶的实践经验为例,从有机茶园的建园及其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培植、茶园水利设施建设、生态栽培、安全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等方面阐述有机茶生产的典型做法,为茶企建立有机茶园,生产有机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有机乌龙茶生产操作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安市三竹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集有机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为一体的企业。该公司生产的有机茶连续2年顺利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认证委员会认证,并先后被省科技厅定为“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名优特茶树栽培与加工技术研究示范基地”与省农业厅定为“高标准示范有机茶园建设基地”。本人受该公司的委托,制订“有机乌龙茶生产操作规程”,经3年实践,颇感切实可行,现拟发表,以供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茶世界》2016,(12)
正11月24日,广州秋季茶业博览会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湖北汉家刘氏茶业有机黑茶砖"帝·黑金尖"现场正式首发。本次发布会由湖北省谷城县人民政府新闻中心和湖北汉家刘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汉家刘氏本次发布的有机生态茶砖"帝·黑金尖",是中国第一款按NY5196-2002《有机茶》标准生产的黑茶,采用了汉家刘氏福山有机茶种植基地的鲜叶为原料,保证原料纯天然,无污染。同时,生产和储存的条件都是按NY5196-2002《有机茶》标准执行,被誉为黑茶界的"墨玉"。  相似文献   

6.
义乌市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从1997年着手开发有机茶以来,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与有机茶出口创汇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公司通过逐年扩大承包茶园面积,有机茶产量逐渐增加,但由于公司自身条件和能力的限制,一方面公司自营承包茶园的扩大有限,远远满足不了有机茶出口量不断增加的需要,另一方面义乌市不少茶叶专业户看到公司有机茶出口创汇效益好,纷纷要求该公司帮助指导开发有机茶,收购  相似文献   

7.
贺忠善  黄安凯  秦国杰 《茶叶通讯》2010,37(1):44-44,46
湖南省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学创新,把发展高效有机茶种植基地和精深名优茶加工技术作为职工、群众增收和茶产业提档升级的着力点,科学发展100%有机茶,建设现代化和谐茶业。2000年以来,实现了林场有机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已连续10年通过欧盟2092/91法规标准、  相似文献   

8.
论我省山区发展高效茶业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分析湖南省海拔400~1200m山区发展高效茶业的有利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山区发展高效茶业的技术措施:大力发展早生、优质、抗寒性强的无性系良种茶园;加速中低产茶园改造,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与良怀生态结构茶园,提高茶树素质和抗逆能力;优化栽培技术,提高春茶和名优茶产量;改造和更新加工设备,提高制茶技术水平;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有机茶,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及改进茶叶贮藏方式和提高产品包装质量。  相似文献   

9.
《茶叶》2011,37(4):F0004-F0004
浙江碧云天茶业有限公司始建于2002年,位于浙江绿谷松阳县绿色工业园区,是集茶叶、水果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科技推广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股份制企业。公司现有机茶基地一个,无公害基地二个,  相似文献   

10.
徐文武 《中国茶叶》2006,28(3):35-36
浙江省武义县现有茶园11万亩,是浙江省产茶重点县和全省实施“有机茶工程”试点县之一。2001年获“中国有机茶之乡”称号,全县有机茶颁证企业16家,有机茶颁证面积2.1万亩;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认证企业14家,认证面积3.5万亩;绿色农产品认证企业5家,绿色农产品认证面积1.3万亩。2005年全县茶叶产量7100吨,产值2.28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300吨,产值1.84亿元,茶业已成为武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有机茶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无污染、无公害、高品位、高质量的健康饮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和食品保健意识日益增强,有机食品消费在全球悄然兴起.有机茶开发正是顺应了市场消费的需求,以其纯天然、高品质的特性,倍受消费者青睐. 闽东是全国绿茶生产区,茶园面积69,7万亩,年产毛茶4.51万吨.茶业产业是闽东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茶叶生产与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的经济来源戚戚相关.因此,充分发挥我市生态环境和茶叶资源优势,开发有机茶生产,提高茶叶质量,拓展国内外茶叶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有机茶1983年始于斯里兰卡,是我国第一个有机食品,1990年产自浙江临安东坑,由荷兰有机认证机构颁证,当年经浙江省茶叶公司出口。之后,浙江、江西、云南等产茶省先后启动了“有机茶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生产,从而掀起了有机茶开发热潮。至今,有机茶生产已遍及全国各产茶省,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和产业化,在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效”统一,提升茶业产业化水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有机茶系指专门机构认定 ,许可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茶叶。开发有机茶是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 ,将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运用到有机茶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环节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茶叶产供销与管理系统。而茶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对茶业支柱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二者在区域化开发、产业链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我县茶业发展可以概括为:"实现两个转变、三个提高、四个突破".两个转变:①是茶叶从过去的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②是从过去单一品种向多样化品种转变.三个提高:①是茶叶品牌意识提高;②是生产水平提高;③是经济效益提高.四个突破:①是建立了无公害茶叶基地、绿色食品茶叶和有机茶基地;②是天禾茶业有限公司申请茶叶进出口经营权;③是引进了乌龙茶生产加工;④是仙岩雪峰茶作为全国名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陈列.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潘根生 《茶叶》2000,26(2):70-73
大力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动力的效益茶业应注意防范,不顾条件,盲目上马有机茶,忽视茶叶生产环境卫生与农药污染;热衷扩展名茶只数与名优茶乱评比;偏面追求寒冬腊月采新茶。  相似文献   

16.
朱跃进  何惠芳  赵建中 《茶叶》2005,31(2):107-110
本文对义乌市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将现有茶园转换成有机茶的实践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着重阐述了现有茶园转换有机茶园的基地选择、茶园土壤肥料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草害处理等技术。  相似文献   

17.
《茶叶通讯》2006,33(3):1
湖南省三利进出口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土产畜产湖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改制成立的股份制公司。专业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开发和茶文化传播,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2005年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在优质茶产区——武陵山区建立了石门安溪茶场、巫山茶场等多个有机茶出口生产基地,已获得德国ECOCECT和瑞士IMO有机茶认证中心颁发的证书。2005年1月整体收购了湖南省有机茶园面积最大的石门东山峰茶厂,成立了石门东山峰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推行有机茶生产、创制三明特色名优茶主导产品、提高茶叶产业的组织化程度等措施,推动三明茶业“跨越式”发展,建设闽西北山区现代茶叶新产业。  相似文献   

19.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9,31(6):42-43
湖南省有机茶开发现状与主要技术措施及展望 分析了湖南省发展有机茶的必要性和有机茶开发的现状,总结了湖南生产有机茶的关键技术:一是优化茶园生态环境,保证鲜叶原料来自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保持茶园可持续生产;三是推广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技术,防治好茶园病虫害,保证茶叶高产优质;四是建立有机茶质量管理体系,防止有机茶二次污染。提出湖南省有较多适合有机茶发展的生态条件,但要做到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又要慎重发展,以利准确定位,克服盲目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有机茶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现有一大批生产、加工和经销单位获得了我中心的有机茶认证,有机茶面积(含有机转换面积)达到40000多亩,有机茶产量(含转换期产品)1300多吨,有机茶园专用肥2000多吨,有机茶市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茶叶产业结构调整,无公害生产的发展和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提高茶叶卫生质量和产品档次,帮助茶农增加收入。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有机茶生产技术和信息的需求,帮助茶叶生产者、加工者和贸易者全面了解国内外有机食品和有机茶生产、认证、贸易方面的最新动态,帮助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