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分为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在漯河市召陵区发生的主要是麦红吸浆虫,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减产10%~20%,为害重的,减产40%~80%,甚至绝收。20世纪50年代后期郾城县(召陵区2004年从郾城县区划出来)就有小麦吸浆虫发生,通过推广应用抗虫品种和"六六六"药剂处理土壤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毁灭性害虫,在我省为害小麦的主要是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Gehin))。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新灌区和感虫品种面积不断扩大,深翻晒田和药剂处理土壤面积缩小,小麦群体结构增多,为吸浆虫的回升积累危害提供了有利条件。1985年全省发生面积100多万亩,达防治指标68万亩,防治了20多万亩,1986年春  相似文献   

3.
孙正东 《植物保护》1989,15(3):29-29
1980年以来麦红吸浆虫(sitodipo-sis mosellana)在淮北地区回升,1985年后连年严重发生。为了解本地当家品种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我们采用了分期播种自然感虫和大田抗虫性调查,对小麦品种进行抗虫性鉴定,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其种类主要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在宿州市发生的主要为麦红吸浆虫。20世纪50年代后期本市就有小麦吸浆虫发生,通过推广应用抗虫品种和六六六药剂处理土壤等措施,在短期内基本控制了为害。70年代后期因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抗虫性能差,以及1983年六六六停止使用后放松了防治,致使1985年小麦吸浆虫暴发成灾。仅本市埇桥、灵璧、泗县3个县(区)当年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就达11.23万hm2,占3县(区)小麦种植面积的46.6%,产量损失4186.7万kg。经过1986、1987年连续开展综合防治,基本控制了为害。近20年来,该虫一…  相似文献   

5.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一种毁灭性害虫。该虫在 4 0年代末期至 50年代初期 ,以及 80年代中、后期曾在南阳市形成 2次为害高峰 ,发生面积均在 3 3万hm2 以上。 90年代以来 ,吸浆虫发展蔓延更为迅速 ,发生面积不断扩大 ,虫口密度急剧增加 ,为害程度逐年加重 ,已成为影响本市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严重障碍。1 回升原因1 .1 生物学因素1 )麦红吸浆虫属长日照滞育型昆虫。在外界条件适宜时可迅速发展 ,条件不适宜时 ,幼虫可在土壤中结茧休眠 1 8a,仍保持繁衍能力。该虫虫体小 ,为害具有隐蔽性。 1a有 1 1个月生活在土壤中 ,受不利因素影…  相似文献   

6.
我县地处银川市郊区以北,属春麦区,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银川平原上。近几年,小麦吸浆虫也在发生、蔓延。1984年麦红吸浆虫全县共分布在7个乡(镇),而全县只有11个乡(镇),1985年扩大到8个乡(镇)55个村,440个农业社。发生面积达16万亩,占小麦面积的91%。当年吸浆虫大发生,损失小麦达512万公斤。  相似文献   

7.
小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是小麦上的毁灭性害虫,在我省的发生历史已久。早在1904年临泉县就有为害记载。50年代猖獗发生,为害严重,经大力开展研究和防治工作,到60年代初已基本控制其为害。但70年代初沿淮局部地区有所回升。1985年竟在我省沿淮平原低湿地的旱作产麦区突然暴发成灾。为掌握其发生动态,提高有效的测报和防治技术,我们于1986年4月10日—6月20日组织了植保系八三级师生70余人对灵壁、颍上两县的小麦吸浆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现将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干旱对麦红吸浆虫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玻璃棚内人工接虫研究了不同干旱时间不同栽培措施下麦红吸浆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从中得出干旱一个月和干旱三个月的各区吸浆虫死亡率均比对照各区高33%,而冬季死亡率变动较小,一代吸浆虫的种群数量变动均随时间的增长而变小,不存在多峰现象,且有滞育个体出现。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防治麦红吸浆虫的药效试验中,尚缺乏穗期防治的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黄色粘板监测麦红吸浆虫成虫的发生动态,在小麦齐穗期,用不同剂量20%呋虫胺可溶粒剂喷雾对麦红吸浆虫进行防治。结果表明,20%呋虫胺可溶粒剂用量为20、25和30g/667m2时对麦红吸浆虫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本试验为今后制定麦红吸浆虫穗期防治的药效试验准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小麦吸浆虫严重回升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吸浆虫在河南省已知2种,即小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和黄吸浆虫[Contarinia tritici(Kirby)]。其中小麦红吸浆虫分布广,为害大。早在20世纪50年代,《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就将该虫列为要求定期消灭的病虫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该虫在本省已出现过3次大发生,2005年又在全省大面积严重回升和为害,已成为影响本省小麦安全生产的一大障碍。1河南省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历史回顾1.11949年以前早在1884年本省内乡县就有小麦吸浆虫为害的记载,1936~1949年方城、镇平县亦有报道。1.21950~1969年1950年小麦吸浆虫在南阳等地的19…  相似文献   

11.
小麦吸浆虫是威胁濮阳市小麦生产的重要害虫。运用淘土、剥穗和网捕法对其发生和活动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本市发生的小麦吸浆虫主要为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Géhin)]。初步摸清了其在本市的发生分布区域、年生活史和成虫日内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进麦红吸浆虫成虫的监测方法,提高监测效率,于2009—2011年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14种颜色粘板对麦红吸浆虫成虫的诱集效果,并进行了3个高度的紫板和黄板对该成虫的诱集试验。结果显示:在14种颜色粘板中,紫色、桃粉、橙红、橙黄、浅粉的诱集效果较好,其中以紫板最多,其诱集效果显著高于生产上普遍用于监测的黄板,且紫板上诱集到的蝇类数量也明显偏少;下部粘板诱集到的麦红吸浆虫成虫数量最多,与中、上部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且相同高度的紫板上诱集到的麦红吸浆虫成虫数量显著多于黄板。因此,建议用紫板监测麦红吸浆虫成虫发生动态,高度以紫板下缘与地面平齐为宜。  相似文献   

13.
小麦吸浆虫在我国,早在1839年即有为害成灾的记述。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陕西省关中地区,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及江苏省北部曾一度猖獗为害。全国有18省(区)260余县发生。一般发生为害减产约1—2成,重发区减产4—5成,严重者甚至绝收,具有较大的毁灭性。国外在苏联、德国、丹麦、瑞典、意大利、法国、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均有发生。日本近几年有些地方吸浆虫发生比较严重。50年代小麦吸浆虫的猖獗为害,曾引起我国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在发生种类、生物学特性以及为害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曾有不少论文发表。这些研究成果,经连  相似文献   

14.
前言     
小麦吸浆虫是我国麦产区的重要害虫.40年代未50年代初,曾一度猖獗发生,为害严重,后经大力防治,基本控制了为害。在其后的20多年里,未见有发生为害的报道。70年代末期,由于品种和耕作制度的变化,水、肥管理条件的提高以及有机氯农药的禁用等原因,使麦吸浆虫又得以逐渐积  相似文献   

15.
河北南和县2001年麦红吸浆虫发生成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祝传书  袁锋 《植物保护》2002,28(2):60-61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 ,1990年以来全国发生较轻 ,只有局部地区严重发生。河北省南和县 2 0 0 1年吸浆虫大发生。我们结合小麦吸浆虫成灾规律的研究 ,赴南和县进行了调查。南和县地处华北平原灌区 ,是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全县大约有 2 93万hm2 耕地 ,其中小麦种植面积约 2 13万hm2 ,占耕地面积 73%左右。2 0世纪 90年代初期发现麦红吸浆虫 ,1992年南和县郝桥乡阡东村有一小部分田块严重受灾 ,0 3hm2小麦基本绝收 ,5穗剥查幼虫 395头 ;1993年南和县后谷乡东任村部分田块小麦仅产 15kg/ 6 6 7m2 左右 ;1994年在后谷乡桥西村…  相似文献   

16.
小麦品种(系)抗麦红吸浆虫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抗麦红吸浆虫指标的制定是筛选抗虫品种,对麦红吸浆虫实行综合治理的基础工作。通过分析比较危害指数、粒被害率、估计损失率、抗性指数、相对指数及聚类分析等指标鉴定结果,发现以感虫品种为对照,以穗被害率、粒被害率、估计损失率和单穗虫数等多个指标为依据的聚类分析法的鉴定结果最符合客观实际,建议今后在麦红吸浆虫抗性鉴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瘿蚊科是双翅目昆虫中的重要类群?本研究对瘿蚊科3种昆虫—麦红吸浆虫?菊花瘿蚊和食蚜瘿蚊的核糖体DNA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并对ITS-1在麦红吸浆虫4个地理种群中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从3种昆虫中获得的核糖体DNA序列包括:部分的18S rDNA(44 bp)?28S rDNA(37 bp), 全部的ITS-1(487~535 bp), 5.8S rDNA(121 bp)及ITS-2(336~352 bp)序列?3种昆虫ITS序列的碱基差异百分比在17.21%~29.59%之间, 共含有206个变异位点?ITS-1序列在麦红吸浆虫4个地理种群中比较保守, 只有4个变异位点, 单倍型多样性为0.311 7~0.796 5, 核苷酸多样性为0.000 6~0.002 2?本研究为今后瘿蚊科昆虫的分类鉴定?系统发育和遗传进化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植抗虫品种是防治麦红吸浆虫的经济有效措施,研究小麦品种抗虫性是抗虫育种的重要基础。在50、60年代,国内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但随着吸浆虫为害的逐步控制,此项研究也随之中断。近几年,吸浆虫的发生为害又有回升。为此,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温、湿度对麦红吸浆虫老熟幼虫脱穗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以小麦黄熟期麦红吸浆虫老熟幼虫尚未脱穗的被害麦穗为材料,测定不同温、湿度及处理时间对麦红吸浆虫老熟幼虫脱穗的影响,其中湿度通过PE自封袋加水调节。温度为12~16℃时老熟幼虫脱穗率明显高于其它温度处理,14℃达到峰值24.78%。每袋加水2 mL时脱穗率达39.6%,明显高于其它湿度处理。处理12~36h脱穗率明显增加,处理48h时脱穗率与36h差异不显著。表明在14℃、每袋加水2mL、处理时间为36 h时麦红吸浆虫老熟幼虫最易脱穗活动。  相似文献   

20.
小麦品种(系)抗麦红吸浆虫鉴定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2006年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425份生产推广品种(审定品种)、区试品种及品种资源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差异显著,高抗品种(系)有56份,占供鉴品种的13.18%、中抗品种54份,占12.71%、低抗品种99份,占23.29%。在近年已审定品种中,石7221、良星99、1457、衡71-3、中麦9、石新822、石家庄11号等7个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均表现出稳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