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几个早熟苹果品种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极早熟苹果新品种早丰甜及贝拉、辽伏等早熟苹果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1)3种早熟苹果含醇类等12类136种香气成分,其中1-己醇、(E)-2-己烯醛、乙酸丁酯、乙酸己酯等成分均在1%以上,总含量占测定芳香物质总量的93.81%,为参试苹果品种的主要香气成分;(2)β-大马酮及草蒿脑可能是早丰甜特有香气物质;(3)根据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可将早丰甜与贝拉分别划为“酯香型”与“醇香型”苹果;(4)3个早熟苹果品种间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苹果香气成分是早熟苹果品种选育标准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泰山早霞系山东农业大学1994年从苹果品种种子繁殖苗中选出的苹果极早熟新品种,亲本不详。果实宽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38.6 g,最大单果重216.0 g;果皮底色淡黄色,果面着均匀鲜红色;果肉白色,肉质细嫩,酸甜适口;可溶性糖含量12.77%,可滴定酸含量0.60%,糖酸比21.2;在山东省泰安地区,果实6月下旬成熟,为极早熟品种;综合性状优于同期成熟品种辽伏、贝拉等;适宜在山东、河南以及陕西、山西等省栽培。2007年通过山东省科技厅鉴定。  相似文献   

3.
基于159个品种的苹果鲜榨汁风味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聂继云  李海飞  李静  王昆  李志霞  毋永龙 《园艺学报》2012,39(10):1999-2008
 以159个苹果品种为试材,探讨了鲜榨汁风味、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及糖酸比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了苹果鲜榨汁风味的适宜定量评价指标及其分级标准。苹果鲜榨汁风味值、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离散度不同,变异系数在12.2% ~ 60.7%;鲜榨汁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符合正态分布,在去掉两个拖尾品种后可溶性糖含量也符合正态分布,风味值近似正态分布;风味值、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一元线性关系或幂函数关系,决定系数(R2)高达0.8811 ~ 0.9740;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均为苹果鲜榨汁风味的适宜定量评价指标,其中以可滴定酸含量指标最为简便和准确;鲜榨汁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均可划分为5级(对应的鲜榨汁风味分别为甜、酸甜、酸甜适度、甜酸和酸),5级的平均品种比例分别为3.35%、20.55%、40.67%、22.64%和12.79%。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Guan溪蜜柚果实品质成分含量状况。统计表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多种成分含量间存在密的相关: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全糖、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趋势一致;固酸比、糖酸比与可滴定酸含量存在极为密切的相关。从而表明改善Guan溪蜜柚果实内质,关键在于降低可滴定酸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风味是苹果的重要品质因子,明确不同产地鲁丽苹果果实风味品质指标的差异,探究环境因子对苹果果实风味的影响,对筛选适生区、改善果实风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山东、河北、辽宁、新疆、陕西、山西、安徽等7个苹果主产省份17个县(市、区)鲁丽苹果果实为研究对象,对其单果质量、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等常规品质指标,以及糖酸组分含量、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不同产地鲁丽苹果果实风味品质差异。【结果】不同产地果实平均单果质量为196.71 g,果实的果形指数差异不大,在0.83~0.99之间,变异系数仅为4.53%,阿克苏、广饶和平度果实硬度相对较高,在10.00 kg·cm-2以上;新疆阿克苏鲁丽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为最大值。果实中糖组分中以果糖含量最高,其含量(w)范围为30.94~55.08 mg·g-1,葡萄糖和蔗糖含量略低于果糖;果实中的有机酸以苹果酸为主;检测出香气成分65种,其中酯类31种,醇类22种,醛类6种,萜烯类2种,其他类4种。【结论】不同的产地对鲁丽果实品质指标影响较大,烟台蓬...  相似文献   

6.
琯溪蜜柚果实内质因素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琯溪蜜柚果实品质(内质)成分含量状况。统计表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多种成分含量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全糖、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趋势一致(正相关);固酸比、糖酸比与可滴定酸含量存在极为密切的相关(负相关)。从而表明改善琯溪蜜柚果实内质,关健在于降低可滴定酸含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采收期对烟台苹果果实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三个成熟期中优质且具有特色的苹果品种,即早熟品种嘎啦、中熟品种红将军和晚熟品种烟富3号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三种烟台苹果的外观指标、营养指标和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苹果果实品质差异,研究了采收期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长,苹果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随采收期的延长逐渐增加,硬度、可滴定酸和总酚含量显著降低(P0.05)。不同采收期苹果的维生素C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采收期对苹果风味成分的组成有较大影响。因此,适当延长采收期有助于苹果糖类物质的积累,使糖酸比增加,也有利于苹果香气成分的积累,起到提高苹果感官品质的作用,但采收期对不同品种苹果品质的影响有所差异,应该针对不同品种苹果在采收期的选取上有所调整,才能使苹果感官品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8.
3个杨梅品种果实糖酸组分和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浙江省3个杨梅主栽品种东魁、荸荠、晚稻果实糖、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供试3个杨梅品种果实糖含量及组分差异较大,晚稻果实蔗糖含量最高,而荸荠果实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最高;3个杨梅品种果实均以苹果酸含量最高,其次是琥珀酸和柠檬酸;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荸荠显著高于东魁、晚稻,可滴定酸含量东魁果实最高,其次为荸荠、晚稻;糖酸比:晚稻>荸荠>东魁,且品种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樱桃番茄果实风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 8个适期成熟的樱桃番茄果实还原糖、蔗糖、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还原糖是樱桃番茄可溶性糖的主要组成部分 ,蔗糖含量很低 ;秋季果实可滴定酸含量远高于春季 ;土壤栽培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无土栽培 ;樱桃番茄果实风味主要取决于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绝对含量 ,与糖酸比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0.
新疆野苹果矿质元素与糖酸组分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新疆野苹果巩留和新源两个种下居群的88个实生株系果实的矿质元素、糖酸组分及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富士、金帅和红星品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的6种矿质元素(Ca、Mg、Fe、Cu、Mn、Zn)、3种糖(果糖、葡萄糖、蔗糖)组分及苹果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在23%以上,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钙平均含量是栽培苹果品种的3.1倍,而且可溶性糖的组成与栽培苹果品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苹果品种果实糖,酸含量的分级标准与风味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对渤海湾地区129个苹果品种果实可溶性糖、可满足酸含量连续2年测定结果,提出了苹果品种果实糖、酸含量可以分为极高、高、中、低、极低5级及其分级标准。这一分级标准的确定,为苹果果实风味的评价和不同地区果实风味的比较提供了参考依据。根据对苹果果实糖、酸含量的测定和对果实口尝品评的结果,对糖、酸含量与果实风味的关系做了探讨。风味优良的品种,其糖酸比多在20-60的范围,偏高者风味趋甜,偏低者风味偏酸。而糖酸比值小于10的风味均不佳。优质的品种,其果实含酸量多为中等(0.40—0.69%),合酸量极高者风味最差。果实含可溶性糖的变化幅度不大,而含可滴定酸的变幅较大。因此,风味的优劣受含酸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为探究综合评价黄瓜品质的方法,以10个不同外形、营养、风味的黄瓜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 风味和营养品质,并对各品质指标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对风味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除柠檬酸之外,品种间各品质指标均存在一定差异。可溶性固形物、单宁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品种是维纳 斯,最低的分别是德瑞特975、金童和传奇778;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苹果酸、氨基酸含量最高的均为绿 宝,可溶性糖含量最低的是德瑞特975,其余4个指标最低的均为甘脆1号;蔗糖含量最高的是玉女,最低的是金 童;总酸含量最高的是金童,最低的是德瑞特975;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优美,最低的是甘脆1号。相关性分析 显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糖、葡萄糖、蔗糖、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果糖、葡萄 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蔗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苹果酸含量与果糖、葡萄糖、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极显著 正相关,与蔗糖含量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氨基酸 含量与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苹果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黄瓜风味品质指标主成 分分析综合排名前3的是维纳斯、绿宝和托尼102。结合黄瓜品质评价差异性分析结果,认为主成分分析综合排 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黄瓜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两个苹果早熟品种果实香气成分差异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不同成熟阶段苹果早熟品种‘泰山早霞’和‘辽伏’果实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泰山早霞’果实特征香气成分为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1-丁酯、乙酸己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丁酸丙酯、2-甲基丁酸丁酯与己酸乙酯等8种,‘辽伏’果实特征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等6种;两品种果实成熟过程中香气成分分别以酯类和醇类为主;‘泰山早霞’含量最高的酯类为乙酸酯,而‘辽伏’为丁酸酯;两品种的醇类与酯类含量随果实的成熟显著升高,但‘泰山早霞’酯类含量在花后45 d即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其它成分,并高于‘辽伏’的酯类含量,表明‘泰山早霞’酯类合成启动较早,‘辽伏’与‘泰山早霞’醇类增加较快的时期分别为花后45~60 d与花后60~75 d,表明‘辽伏’醇类成分的合成早于‘泰山早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品质的影响。【方法】设置一行树单、双行管(P1、P2)、滴头间距30 cm、50 cm(D1、D2)、施肥间隔期15 d、30 d(T1、T2),氮肥形态尿素、尿素硝铵溶液(U、UAN),分析了苹果单果质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随不同滴灌施肥技术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滴灌管布置方式和滴头间距对单果质量、纵横径影响显著,对果形指数影响不显著。滴灌管布置方式对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显著,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等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在对单果质量、纵横径及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方面,滴灌管布设方式和滴灌间距间也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一行两管高于一行一管处理。滴头间距对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以及糖酸比、硬度影响均显著,表现为滴头间距50 cm高于滴头间距30 cm(可滴定酸含量、硬度除外)。施肥间隔期对可滴定酸、糖酸比、固酸比和硬度影响显著,表现为施肥间隔期15 d高于施肥间隔期30 d(可滴定酸除外)。氮肥形态对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硬度4项指标影响显著,且UAN较U分别提高9.71%、42.27%、47.37%、5.25%。【结论】采用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进行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指标排序,筛选出综合品质最优的滴灌施肥技术参数为一行两管、滴头间距50 cm、施肥间隔期15 d、尿素硝铵溶液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5.
西瓜品质构成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张帆  宫国义  王倩  何洪巨  许勇 《果树学报》2006,23(2):266-269
利用43份材料,对构成西瓜品质的性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了西瓜感官品质与理化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感官鉴定是评价西瓜品质的重要因素,甜度、风味、质地、多汁度和剖面颜色5项评价与综合评价均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糖、有机酸与感官鉴定各项目均表现为正相关,果胶、纤维、含水量与感官鉴定各项均表现为负相关。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检测的20项理化性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各种糖含量、含水量、纤维含量等性状是决定西瓜品质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16.
杏果实成熟期糖酸和色素物质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仁用杏和8个鲜食杏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果实成熟期果肉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可滴定酸,果肉和果皮花色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的含量。根据鲜食杏品种果肉的颜色,将其分为白色果肉组、黄色果肉组和橙黄色果肉组,比较了不同颜色果肉组间糖酸和色素物质含量的差异,并对果肉颜色与各指标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仁用杏品种果肉可溶性总糖含量低于鲜食杏,而可滴定酸含量高于鲜食杏;二者间还原糖含量无显著差异。花色苷仅分布于红色杏品种的果皮组织。除花色苷外,不同杏品种间,仁用杏品种果肉和果皮色素物质含量均高于鲜食杏品种;同一杏品种中,果皮色素物质含量均高于果肉。鲜食杏不同颜色果肉组间果肉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显著。果肉颜色与果肉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相关(r=0.872),与果肉叶绿素、类黄酮和糖酸含量则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桃不同果实类型品质、产量性状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普通桃、蟠桃、油桃、油蟠桃4种果实类型496份品种资源(Prunus persica L.)的主要品质、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目的在于揭示不同果实类型群体的农艺性状特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果实类型桃的生育期不存在显著差异。②普通桃与蟠桃、油桃与油蟠桃的比较,果形扁平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增加;可滴定酸、带皮硬度、去皮硬度、平均单果质量、平均果核质量、核质量/单果质量、产量指数减少趋势。③普通桃与油桃、蟠桃与油蟠桃的比较,果皮无毛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着色面积、去皮硬度增加;可溶性糖、果皮韧性、平均单果质量、产量指数减少趋势。④油桃与蟠桃比较,油桃的可滴定酸含量、着色面积、平均单果质量和产量指数高于蟠桃。⑤普通桃与油蟠桃比较,油蟠桃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显著增加,平均单果质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8.
制汁用苹果品质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选择8项果实性状指标(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香气、风味、果肉质地、汁液和异味)组成制汁用苹果品质评价体系,其中,前5项为参考指标,后3项为必需指标,浓缩汁用苹果无维生素C和香气2项指标。8项指标分为营养品质指标(包括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加工品质指标(包括果肉质地和汁液)及感官品质指标(包括异味、香气和风味)3类。制汁用苹果应果肉质地松脆或硬脆,汁液多,允许有不明显涩味。本研究结果为果农和苹果汁生产者选择适宜的苹果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