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滇中高原区主要森林类型森林植物的降雨截留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实测,研究了10个乔木树种和23个灌木树种树冠对降雨的截留作用,对32个森林类型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降雨截留能力和再分配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此对不同林分类型的总体留功能作评价。  相似文献   

2.
刘向东  吴钦孝 《林业科学》1989,25(3):220-227
本文测定了六盘山林区主要森林类型的树冠截留降水作用、林地枯枝落叶蓄积量、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和对降水的截留量,分析了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六盘山林区主要森林类型树冠截留量为16.2—29.1%;枯枝落叶层蓄积量为10—12t/ha,最大持水量相当于3—6mm的降雨,该层对降雨的截留量5.6—13.1%;林区土壤非毛管孔隙贮水量少,乔木林地233.5—1088.6t/ha,灌木林地390—669t/ha,草地236—475t/ha,土壤表层水分入渗率从高到低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草地。  相似文献   

3.
徐州市园林植物的冠层雨水截留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徐州市41种主要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冠层雨水截留能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徐州市主要园林植物的整体冠层雨水截留能力为乔木草本灌木,针叶树种阔叶树种;落叶树种的截留率高,而常绿树种的单位叶面积截留量高。推荐水杉、雪松、榉树等14种树种作为徐州市海绵绿地建设的优先选用树种。  相似文献   

4.
以珠江流域中游苍梧地区5种不同典型森林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森林类型在其森林群落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其林下的植被主要以鹅掌柴(Schefflera heptaphylla)、木荷(Schima superba)、山苍子(Litsea cubeba)为主。不同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基本呈现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趋势,说明草本、灌木物种多样性相对乔木层高。长周期的混交林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常绿阔叶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植被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相对短周期的速生大叶栎(Quercus griffithii)、桉树(Eucalyptus spp.)林及针叶树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要高。建议在珠江流域中游尽量选择针阔混交林或长周期阔叶林作为水源涵养林树种,避免选择短周期速生树种及针叶树种纯林作为水源涵养林。  相似文献   

5.
植被护坡主要是依靠坡面植被地下根系的力学效应和茎叶的水文效应来实现的。本文通过对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枝落叶层的降雨截留、削弱溅蚀等水文作用机制的研究,构建了公路边坡植被降雨截留和所消减的降雨动能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6.
森林健康项目信丰示范区主要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永久样地,采用群落调查与测度方法,对江西信丰森林健康项目示范区主要森林类型进行了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林、次生常绿阅叶林、灌木林等阔叶林物种多样性较高,而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等针叶林物种多样性较低,但从乔木层来看,只有次生常绿阔叶林和灌木林物种组成较复杂,其他类型都比较简单或为纯林,而且各类型间灌木组成相似性系数都比较小.这些结果说明天然阔叶林转变成其他林型后,不但乔木树种发生变化,而且灌木层组成也发生较大的差异.本研究为森林健康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长期监测提供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7.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生态环境效应测试表明:绿地树木对空气微尘有着显著的阻挡、截留和吸滞作用,复层林分的滞尘效应优于园路近20个百分点、优于草坪10.7个百分点。绿地群落可较硬质园路区降低噪音约7dB,可较草坪区降低噪音约4dB;林带减弱噪音的效应与林分组成结构有关,一般以阔叶林减噪效果最显著,叶片大而质硬并重叠排列的树种减噪效果较好,低分枝、矮树冠乔木的减噪作用要比高分枝、高树冠的乔木明显。落叶树种的平均固碳释氧量显著高于常绿树种,且常绿乔木的平均固碳释氧能力是落叶乔木的71%、常绿灌木的平均固碳释氧能力是落叶灌木的67%;不同类型树种的平均固碳释氧能力,总体趋势为:落叶灌木 > 落叶乔木 > 常绿乔木 > 常绿灌木。    相似文献   

8.
采用样线法调查研究区内林隙分布,共获得36个林隙,大小不同林隙内植物种类组成表现出一定差异,大林隙(300~400m2)乔木树种18种,灌木、草本植物28种;小林隙(<100m2)乔木树种13种,中林隙(100~200m2)11种,两者灌木及草本植物均21种。大、中林隙内乔木树种以江南桤木居多,小林隙中暖木和甜槠占优势;3个林隙中灌木均以青栲幼苗占绝对优势,表明青栲将有可能进入林冠层而逐渐成为优势树种。林隙内乔木树种种数、丰富度指数均大于非林隙,均匀度小于非林隙;灌木、草本植物具有同样规律。乔木树种物种多样性以大林隙最高、中林隙最低;不同面积林隙SW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生态优势度为:中林隙>大林隙>小林隙。灌木、草本植物物种数、丰富度指数表现出300~400m2面积的大林隙内达最大值,并随林隙面积的减小而减小,灌、草层植物多样性最大值也出现在大林隙中;生态优势度指数中林隙最大,小林隙最小。  相似文献   

9.
为了科学规划发展人工林,促进植被恢复,提高山西省森林物种多样性,笔者利用2015年山西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山西省主要造林乔木树种、灌木树种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山西省乔木树种香农-威纳指数值达到4.426,灌木树种香农-威纳指数值达到3.754,表明山西省森林植物多样性丰富,分布较为均匀,造林规划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0.
对园林绿化树种林冠截留降水作用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绿化树种的林冠对降雨分配的影响,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城市植被对海绵城市的贡献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对白蜡、枇杷和女贞人工林天然降雨条件下穿透降雨和树干径流等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解3个树种之间林冠截留降水差异。结果表明:白蜡、枇杷和女贞3个树种的林冠截留和树干径流过程都与林外降雨呈正相关,随着林外降雨强度的变化而变化。进一步证明了通过树干径流效果选择树种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为以后树干径流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主要植被群落类型划分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间平均联结法对深圳市主要植被群落进行划分,并应用Gleason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对主要植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城市森林可以划分为5个群系组和31个群落类型;各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常绿阔叶人工林的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最低,常绿落叶阔叶人工林乔木层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常绿阔叶人工林的乔木层优势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非均匀林冠降雨截留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蕾  刘家冈 《林业科学》2007,43(3):8-14
考虑由彼此间有间距的树冠组成的非均匀林冠内的降雨截留过程,将以前的林冠截留理论模型从水平均匀随机分布林冠推广到非均匀林冠,导出相应的偏微分方程和截留量的计算公式,并以实例运行该模型,以揭示非均匀林冠在降雨截留过程中的一些细节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和渐伐林降水截留特征的观测表明,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和渐伐林的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均呈幂函数关系;两种林地对林外降雨量的截留能力基本相同;研究表明,兴安落叶松渐伐林在经过多年的自然恢复后,林冠对降水的截留作用可恢复到经营前水平。  相似文献   

14.
森林乔木冠层雨水再分配特征及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乔木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具有重要的水文生态意义,有助于定量评价不同区域、尺度、类型的森林冠层雨水利用效率,可为深入研究森林冠层变化对区域水分循环的调节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文中从森林冠层雨水截留、林内穿透雨、树干茎流和林下凋落物截留4个方面评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对森林乔木冠层影响雨水再分配的研究最新进展。研究认为,由于森林冠层雨水再分配的生态机理仍未明晰,因此建立精确度高的截留模型仍将作为此类研究的重难点之一;引入激光雷达技术获得森林冠层三维结构,以及多角度、多通道的多种传感器观测垂直空间多层次的森林冠层雨水再利用规律将会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林冠雨水截留研究缺乏其与区域水文变化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将林冠雨水再分配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区域水文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将会是未来研究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东京城林业局森林水源涵养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东京城林业局森林从林冠截留降水量、枯枝落叶层的截留降水量和土壤蓄水量等3个方面,进行了森林水源涵养量的测算,同时,对森林水源涵养价值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对黑河地区不同恢复阶段白桦林的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各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恢复阶段各不相同,不同恢复阶段白桦林表现出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川西亚高山原始云杉林内降雨分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穿透雨、茎流和林冠截留在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VanDijketal .,2 0 0 1) ,因而从生理学、生态学和水文学的观点来看 ,研究一定区域内植被与降雨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Aboaletal .,1999)。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处于我国东南半壁湿润地区与西北半壁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上 ,且多分布于江河上游 ,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稳定河川流量、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被誉为庇护四川及长江流域的“绿色万里长城”(杨玉坡 ,1990 )。马雪华 (1987)对米亚罗地区亚高山冷杉林的林冠截留做了一些初步的观测 …  相似文献   

18.
闽北山地杉木纯林和杉阔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省建瓯市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及3种杉阔混交林的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林下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数值均大于草本层,除杉木×鹅掌楸混交林外,其他2种混交林草本层的优势度指数值大于灌木层,均匀度指数则是灌木层大于草本层;混交林林下植物种类较少,优势种明显,且分布不均;4种多样性测度指标在不同混交林中差异不大,混交林与杉木纯林差异亦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改进闽北山地杉木纯林及其混交林的培育和经营管理、实现杉木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修正的Gash模型模拟缙云山毛竹林降雨截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修正的Gash模型对缙云山毛竹林林冠截留模拟的适用性,基于2009年4—7月的气象和林分特征资料以及实测的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等资料,分析缙云山毛竹林林外降雨、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特征,并应用修正的Gash模型对林冠截留量进行模拟,对比分析周降雨累计截留量和单次降雨截留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分析模型参数对截留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29次降雨,总降雨量为531.1mm,平均降雨强度为2.11mm·h-1,大部分为低雨强、低雨量级、长历时的降雨;穿透雨量、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的实测值分别为463.2,6.5和61.4mm,模拟值分别为461.1,6.1和63.9mm,模拟的截留量约高出实测值4.07%,模型计算的周累积截留量和单次降雨截留量与实测值相比的相对标准差分别为5.02%和7.13%,模拟效果较好,模型适用于缙云山毛竹林;以林冠郁闭度(c)对模拟结果影响最大,其次为平均降雨强度()、林冠持水能力(S)和林冠平均蒸发速率(),树干茎流系数(Pt)和树干持水能力(St)这2个参数对林冠截留总量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