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捕食螨又名胡瓜钝绥螨,用捕食螨防治棉叶螨是一种用肉食性螨捕食植食性螨的生防技术。不仅有效地控制棉叶螨的发生,还可改善棉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利用胡瓜钝绥螨(捕食螨)在棉田进行防治叶螨试验,通过调查发现,捕食螨能有效控制棉花叶螨,投放30d后,防效为89.47%,且天敌数量达到5头,从而有效地保护棉田天敌。捕食螨与化学防治叶螨相比,增产率为6.2%。  相似文献   

3.
在薄荷上开展运用加州新小绥螨控制薄荷叶螨的研究。研究结果:①加州新小绥螨能捕食不同形态的薄荷叶螨。②释放1次捕食螨60 d后,对薄荷叶螨卵、成螨、若螨、幼螨、种群控制效果为44.71%、50.61%、50.38%、52.82%、39.70%;化学防治区控制效果为31.29%、54.31%、42.19%、41.25%、28.26%;释放2次捕食螨60 d后,对叶螨卵、成螨、若螨、幼螨、种群控制效果为66.88%、50.02%、53.74%、52.52%、49.98%;化学防治区控制效果为35.27%、50.19%、43.53%、42.73%、36.59%。③生物防治防效优于化学防治;捕食螨释放2次防治效果高于1次。  相似文献   

4.
双尾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双尾新小绥螨是一种新疆本地的捕食螨,研究其对土耳其斯坦叶螨三种螨态(卵、幼螨及若螨)捕食偏好性和田间控害效果。【方法】 采用室内试验及田间不同益害比释放双尾新小绥螨,评价该捕食螨对新疆棉田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控制效果。【结果】 双尾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三种螨态取食具有选择性,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幼若螨是双尾新小绥螨偏好虫态。在田间释放双尾新小绥螨,可有效抑制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卵、幼虫、若虫以及整个种群数量增长;不同益害比释放捕食螨时,1∶5和1∶10的控效较好,1∶20释放捕食螨效果较差。【结论】 双尾新小绥螨可作为一种优良新疆本地天敌,应用双尾新小绥螨在棉田对土耳其斯坦叶螨进行生物防治时,推荐最佳释放比例1∶10。  相似文献   

5.
付杰  雷新发 《农村科技》2007,(11):24-25
2006年125团对捕食螨防治棉田叶螨进行大田示范,以明确捕食螨防治棉田害螨的效果,为推广应用和指导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2006年起新湖三场大批量投放捕食螨,利用捕食螨达到控制棉叶螨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新的棉叶螨防治方法,达到经济、简便、实用的目的,我团引进捕食螨,以试验明确捕食螨对棉田害螨的生物防治效果及其使用技术,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设施蔬菜上用于防治害螨的几种常见捕食螨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包括智利小植绥螨、巴氏新小绥螨、胡瓜新小绥螨、加州新小绥螨、拟长毛钝绥螨等。  相似文献   

9.
竹小爪螨种群消长及生态因子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竹小爪螨 (Oligonychusurama Ehara)种群数量在福建南平竹林内 6月上旬到 8月上旬达到最高水平 ,除 4月外 ,其余时间保持在较高水平之上 ,以成螨和卵滞育 ,滞育期间具有较高的螨口基数 ,捕食螨对该螨有明显的跟随效应 .应用灰色理论分析表明 :4种生态因子对竹小爪螨卵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气温 >捕食螨 >相对湿度 >降雨量 ;对幼、若螨和成螨的影响大小顺序均为气温 >相对湿度 >捕食螨 >降雨量 ;就种群系统而言 ,其影响顺序与卵相同 .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防治农作物害螨,减少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我们从福建省农科院引进捕食螨进行试验,以期了解捕食螨对本地气候、土壤环境的适应性,了解捕食螨的治螨效果,掌握捕食螨的释放方式,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食用菌害虫2种天敌剑毛帕厉螨(Stratiolaelaps scimitus)和黔下盾螨(Hyposipis chianensis)的种间相残特性,为开展两者的协调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有或无自然猎物(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条件下,观察2种捕食螨不同螨态间的相残程度及相残后若螨的发育和雌成螨的产卵量。【结果】有自然猎物腐食酪螨时,2种螨较少发生相残。无自然猎物时,2种螨发生相残,相残程度与捕食者螨态和猎物螨态密切相关,但黔下盾螨若螨不捕食剑毛帕厉螨幼螨。捕食黔下盾螨卵或幼螨的剑毛帕厉螨若螨80%和100%发育到成螨,若螨期分别为7.88d和7.30d;捕食剑毛帕厉螨卵的黔下盾螨若螨仅有30%发育至成螨;缺乏自然猎物时,2种捕食螨相残后雌成螨的产卵量均显著低于存在腐食酪螨时的产卵量,一种捕食螨仅通过捕食另一种捕食螨,无法维持种群正常增长速度。【结论】剑毛帕厉螨与黔下盾螨不适合作为相互的猎物,存在其它更为适合的猎物时,不优先选择相残,在害虫密度较大的条件下可以同时应用。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了储藏食品中的3种捕食螨:东方缝颚螨,新种Raphignathus orientalis sp.nov.,白长须螨,新种Stigmaeus candidus sp.nov.和安氏斯多螨,新种Storchia annae sp.nov.  相似文献   

13.
释放捕食螨防治柑橘害螨是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措施之一。通过连续6年对该项技术进行试验示范,获得了详细的投入成本数据,对以释放捕食螨防治害螨为主的柑橘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的经济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技术防治效果良好,明显降低了害虫防治成本,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螨治螨”是国家重点推广的果园害螨生物防治新技术。它全面有效地解决了害螨发生代数多,繁殖快,危害范围广,农药难以根治的技术难题.且安全环保。为了改变我区果园病虫防治现状,提高综合防治水平,2007年我区进行了应用胡瓜钝绥螨(捕食螨)控制柚子园全爪螨、始叶螨和锈螨等害螨的示范,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5.
“以螨治螨”是当前应用较成功的生物防治技术之一,运用捕食螨防治害螨能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及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对无公害水果、绿色果品和有机果品的生产意义重失。本文重点对柑桔“以螨治螨”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福建农业》2009,(10):38-38
长期以来,我国农作物害螨一直以化学防治为主,造成大气、土壤、水体和食品污染。生物防治技术是当今国际上害螨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张艳璇博士引进胡瓜钝绥螨进行人工驯化培育,并在全国率先尝试将害螨的天敌——捕食螨商品化、市场化,使“以螨治螨”生防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推广,成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材料 捕食螨为胡瓜钝绥螨;9.5%螨即死乳油5000倍液。 2.试验地点 昌吉市西域集团酒花一站啤酒花基地。  相似文献   

18.
释放捕食螨对蓟马传播烟草番茄斑萎病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治烟田西花蓟马和烟草番茄斑萎病,分别在烟草移栽期和团棵期研究释放捕食螨种类、密度及捕食螨带白僵菌对烟田西花蓟马引起烟草番茄斑萎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释放斯氏钝绥螨对烟草番茄斑萎病的控制效果略好于胡瓜钝绥螨;结合成本和防效考虑,移栽期和团棵期胡氏钝绥螨较适宜的释放密度分别为2.25×10~6头/hm~2和3.75×10~6头/hm~2;释放带球孢白僵菌的捕食螨防效低于不带球孢白僵菌的捕食螨。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农林螨种类丰富,有15科36属130种,其中捕食螨9科13属58种,分布广,从海拔320~3 250 m地区都有分布。根据云南省农林螨种类及其平面地理带分布特点,将云南省农林螨的地理分布从平面分为7个区,代表不同海拔、气候、耕作制度和螨类为害、捕食特点等。种类组成的区域特征,表现在各区域间环境条件的差异。该研究结果,为制定农林螨类的综合治理和控制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将更有利于害螨的有效防治和捕食螨的利用等,同时也有利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实施。  相似文献   

20.
释放捕食螨防治柑桔红蜘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捕食螨防治柑桔红蜘蛛的特点生物防治"以螨治螨"或者叫"以虫治虫",即利用害虫天敌捕食螨控制害螨危害,是目前国际上防治红蜘蛛、锈蜘蛛的最佳途径.其优点:①因为捕食螨爱吃红蜘蛛及害螨的卵,捕食量大,1只捕食螨1天能吃6头红蜘蛛、80头锈蜘蛛,一生能吃300头~500头红蜘蛛和2000头~3000头锈蜘蛛,控制时间长达60天~30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