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竹子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国内外关于竹子育种的研究进展情况.研究表明,竹子染色体数目主要为64,且随着分布区的变化而变化;染色体基数主要为12,但其他基数也存在.竹子组培是竹子育种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20余属70多个竹种的组织培养研究,阐明了基因型、激素及培养基成分对竹子组培的影响,并建立成熟的丛生竹培养体系.竹子遗传标记研究进展迅速,初步阐明了竹子的遗传变异,为竹种的育种和分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归纳、总结国内外西洋参组培相关文献及报道看出,当前西洋参组织培养主要以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悬浮培养、冠瘿组织培养及毛状根培养方式获得次生代谢物研究为主,大规模生物发生器培养研究不足,西洋参快繁及育种研究进展缓慢,亟需组培方法的进步和技术提升.今后需加大西洋参组织培养研究,突破组培芽诱导生根的瓶颈,推动西洋参的...  相似文献   

3.
植物花药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花药组织培养技术在育种和基础理论研究中已应用广泛,研究阐述了花药组织培养的技术发展现状,系统地论述了植物花药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不同、培养基配方、接种方式、培养条件的不同对组培结果的影响,并对花药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进行概述,使花药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体系更加清晰系统。  相似文献   

4.
竹子开花人工诱导与逆转研究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竹类植物是重要的禾本科经济植物。由于开花周期长且难以预测,大多数竹种终身一次开花并导致死亡,具有自然结实率低等独特的开花习性,使得竹子开花及相关研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通过竹子开化的人工诱导与逆转的研究,不仅可以人工获取难得的竹子种子,更为竹种分类鉴定、杂交遗传能种和开花机理等多方面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都十分重大。迄今为止,印度和比利时等国研究人员已在至少8个竹种中成功诱导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春小麦航天诱变育种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以航天搭载的小麦纯系种子00-0387、01-0089、02-0174及其相应对照的幼穗、幼胚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调查了诱变频率、分化频率和S1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航天处理及其相应对照的幼穗、幼胚诱导率均在98%以上,差异不显著。航天处理3份幼穗、幼胚的平均分化率均低于相应对照,而且品种间存在基因型差异。组织培养和航天加组织培养对S1农艺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航天加组培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近年来玉米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一方面阐述了玉米组培过程中不同部位的外植体选取对组织培养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阐述了不同培养条件、不同激素组合以及不同基因型对玉米组织培养结果的影响,最后对今后玉米组织培养研究重点和方向提出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福建七叶一枝花的小苗、根、带柄叶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和HPLC法,开展组织培养及主效成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外植体类型,通过诱导培养基1/2MS+6-BA 2.0 mg•L-1+2,4-D 1.0 mg•L-1,均能成功诱导出愈伤或丛生芽,但不同外植体类型诱导率差异明显。以小苗诱导率显著最高,为58.33%;(2)不同增殖途径对组培的影响很大,愈伤组织途径的绝对生长速率、相对生长速率、增殖率均显著高于丛生芽途径;(3)福建七叶一枝花组培过程中,产生的根、块茎、愈伤组织均含有重楼皂苷成分,根部的总皂苷含量达0.342%,愈伤组织达0.339%,块茎的总皂苷含量最高,达0.497%。3个部位的4种皂苷成分中,以重楼皂苷Ⅶ占绝对优势,其余3种皂苷含量极低或未检出。通过对福建七叶一枝花组织培养及皂苷含量测定,初步建立了福建七叶一枝花组织培养体系,证实了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次生代谢物的可行性,为生产福建七叶一枝花组培苗和次生代谢产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切花菊新品种的组培快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切花菊,可吭温干旱、多雨等不良气候条件对插穗扦插的影响,并可快速、及时获得大量的商品苗;还可在甜内快繁新或突变体。本研究对5个切花菊品种的叶片、嫩茎进行了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叶片是进行组培的理想外植体,菊花的不同基因型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也不同,不定芽的诱导多以MS+NAA0.2mg/1 KT0.5mg/l为宜,诱导生根和适宜培养基是1/2MS+IBA0.2mg/l。  相似文献   

9.
黄连木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寻黄连木的组织培养繁殖技术,为进一步开展品种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2年生嫁接苗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诱导腋芽进行启动培养试验。分别研究不同灭菌剂与灭菌时间、不同抑制剂以及不同光照条件等对黄连木组培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初步得出,用0.1%升汞灭菌黄连木外植体较合适的时间为8~12min,半木质化茎是最合适的诱导腋芽的茎段;对于抑制褐变方面,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相对较好些;而在培养初期,光照强度对腋芽的诱导情况影响不大。[结论]黄连木组织培养过程中极易出现褐变现象,而且污染率也很高,生产中应注意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避免该现象。  相似文献   

10.
大花序桉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瑞玲  王胤  项东云  唐庆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030-14031
主要论述了我国大花序桉组培快繁技术中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外源激素及培养条件对大花序桉无菌芽诱导、继代增殖与再生苗生根的影响,同时还指出了大花序桉组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大花序桉的组织培养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地被竹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旨在为地被观赏竹种的育种和栽培推广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方法]以从法国引进的优良地被竹种和国内部分观赏地被竹种为材料进行ISSR分析,并以获得的ISSR分子标记为依据对10种地被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1条ISSR引物扩增得到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条带201条,多态性比率93.1%;不同地被竹种之间的相似系数在0.275~0.571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357;根据ISSR标记的结果,采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可将10个不同地被观赏竹种分为3个类群。[结论]该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地被竹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为地被竹种的育种和栽培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大葱遗传研究进程,现已成功应用于大葱无性系的繁殖保存、无毒苗的获得、大葱亲缘关系和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的标记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杂种纯度鉴定等多个领域。本文着重从组织培养、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两方面综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大葱遗传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3.
竹笋适口性形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笋是中国传统森林蔬菜,也是大宗出口农产品。适口性体现了竹笋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是高品质竹笋评价的重要指标,但竹笋适口性形成基础及提升技术研发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竹笋品质改良技术研发及生产应用。本研究综述了竹笋适口性评价的主要指标,总结了当前竹笋适口性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目前竹笋适口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①竹笋适口性的种间差异;②环境因子对竹笋适口性的影响;③经营措施对竹笋适口性的影响。主要结论为:糖、酸、酚类、纤维类以及氨基酸类物质是竹笋适口性评价的主要指标,适口性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竹种自身遗传因素,同时也受到气候因素和土壤质地等的影响。通过覆盖栽培、施肥、林分结构调控和选择适宜的采笋时间等途径可以改良竹笋适口性,但其效应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未来竹笋适口性的研究应该集中于构建适口性综合评价指标与方法,探究多因素互作对竹笋适口性的影响,从生态、生理、生化、分子等多学科层面揭示竹笋适口性形成机制。筛选适口性好、产量高、生态适应性强的优良笋用竹进行规模化栽培,并从栽培环境选择、土壤养分精准补充、笋芽萌发环境控制、竹笋器官处理等途径研发竹笋适口性改良技术。参66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探索分子标记在种猪育种中的应用方法。本文对影响猪重要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及因果突变位点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可应用分子标记进行分类,追踪了部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温氏集团的应用效果,归纳了分子标记在种猪选育中的应用方法。为同行在猪育种中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玉米我国最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尽管传统育种技术在作物遗传改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已不能满足当前玉米生产对优良品种的需求。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分子育种已经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扼要总结了分子育种学形成的背景;分子育种的主要研究内容;转基因玉米的主要种类;分子标记的主要类型。综述了国内外玉米产量、农艺、品质、生物和非生物抗性等性状QTL定位的有关结果,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简介了关联分析和功能分子标记的概念,基于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开发分子标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SSR标记的原理、特点和分布,以及在水稻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对SSR标记技术在水稻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文中对生物技术在苎麻研究及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介绍了苎麻组织培养、无融合生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倍性育种和诱变育种等各方法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并概括了相关研究进展,为了解苎麻的综合研究概况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物技术在草莓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生物技术在草莓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对草莓组织培养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在草莓遗传育种中发挥的作用及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组织培养应用于草莓育苗,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图谱构建及抗病性辅助选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草莓基因功能验证及遗传性状定向改良等,分析了各种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育种研究的可行性。最后,对各种生物技术的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探讨了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利用途径及发展方向,旨在为今后草莓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HMW-GS与小麦烘烤品质的关系及电泳技术、免疫化学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在HMW-GS研究中的应用,综述了国内外在HMW-GS研究中应用的各种材料及优缺点,同时论述了HMW-GS研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提出对HMW-GS进行定量分析及各HMW-GS质和量对品质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