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网络城市模型,以城市首位度,城市群序位规模分布为参数,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特征.结构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划分为5个节点等级,节点城市培育方向为将四级节点城市如宁乡、望城等发展成为三级节点城市如湘乡、浏阳等.从节点互补、交通优化、节点增长、城市协调等方面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体系发展设想.该模型和设想对中等规模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体系的构建,合理规划中等规模城市群空间格局,加强城市间的协作以及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地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和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基质尚未形成,绿地斑块之间自然生态过程缺乏联系,重要的自然空间廊道不畅,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逐渐减弱是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改善区域性基础设施,提升长株潭的区位优势,并通过区域政策、城市规划等宏观调控手段,引导长株潭城市群实现生态空间结构的优化重组,促进城市群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罗雅丽  张常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329-9332
综述了县域村镇空间结构的内涵,指出村镇空间结构节点、通道、域面和流这4种要素的空间排列及其相互作用构成了相应的村镇空间结构。概述了县域村镇相关理论进展,指出目前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理论主要集中在宏观地域或城市空间,对县域特别是微观村镇空间结构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区域空间结构的4种理论模式及其特征,结合4种要素构建了村镇结构要素分析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金湖县为例进行了村镇空间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金湖县村镇空间结构目前仍处于极核式发展阶段,村镇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网络通络通道未成体系,县域经济呈现规模不经济;金湖县城镇之间空间关联程度、空间相互作用程度较弱;该研究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模式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研究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4.
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研究是现阶段城市地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运用分形理论,分析天山北坡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天山北坡城市群等级结构分布属于首位型,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仍相对松散,首位城市仍具一定垄断性但不是绝对垄断地位;城市体系内各城市空间分布都呈集聚态,城市群具有典型的轴线分布特征,交通网络通达性优良,各城市间联系较为紧密。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培育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城镇"组团"发展、城市"点轴"开发模式等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阐述梅州市城市化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梅州市域空间结构存在的城镇规模小,等级结构不完善;中心城市集聚力不足,区域空间比例失衡;城镇空间无序发展;空间竞争激烈四大问题。从优化空间等级结构,超前策划,建设百万人口的中心城市;打造粤闽赣交通中心(枢纽);优化布局,调整产业空间结构3方面探讨了梅州市域空间结构重组问题。以期对探讨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程度.基于对长株潭城市群98家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梳理和定位,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及地理分析方法,具体分析长株潭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表现为凝聚型分布,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整体呈现中心集中、周边分散、小型组团的分布格局,分布最集聚区域为长沙中部开福区、天心区和芙蓉区的交界处;(2)市域尺度上,3市各设区市内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具有不均匀、不平衡分布的特征,其中,长沙市为随机型分布,株洲市与湘潭市则为凝聚型分布,在3市中长沙市景区的数量与质量均占明显的优势地位;(3)长株潭城市群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主要受到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产业条件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2010年长株潭周边乡镇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goog1e地球地理软件获取暮云、跳马、龙头铺、柏加等16个乡镇的人口、财政收入及其与长株潭的直线距离等基础数据,运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岀乡镇与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隶属度,从而确定长株潭城市群相对区域的基本范围,为进一步优化长株潭相对区域土地利用架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加强长株潭城市群的土地管理,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对长株潭19962008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因素,集中表现在耕地的减少与建设用地的增加;2、人口是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增加及交通用地的增加;3、政策是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的又一重要驱动力;4、土地合理利用要以政府为主导,各方参与,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相似文献   

9.
以典型喀斯特城镇体系——贵州省城镇体系为例,运用分形研究方法,对其规模结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认为贵州喀斯特城镇体系具有分形特征,其等级规模结构比较松散,呈明显的首位分布,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出现断层,联系不畅;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由于受到喀斯特地形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力较弱。针对城镇体系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结构优化的相应对策:完善城市规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小城镇发育;合理安排城镇发展与布局,完善城镇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0.
《农家科技》2014,(12):100-101
湖南推行建设以长株潭为中心的“3+5”城市群构想,这是对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提升。长株潭城市群在带动湖南省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等方面,将发挥更强的辐射带动功能。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和娄底这8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未来如何发展?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调研成果认为:要把“3+5”城市群打造成功能互补的产业集聚区、布局合理的城市连绵区、中部领先的现代大商业区、生态良好的国际化旅游区、环境优美的综合生态区、社会和谐的人性化宜居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