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2个品种藜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亚精胺(Spd)对盐胁迫下藜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Spd对NaCl胁迫下藜麦种子萌发率、淀粉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呼吸电子传递链专一性抑制剂水杨羟肟酸(SHAM)部分抑制交替氧化酶(AOX)呼吸途径,研究Spd和AOX途径与藜麦种子抗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不同品种藜麦种子的最适Spd浓度不同;适宜浓度Spd提高藜麦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促进淀粉分解,为藜麦种子萌发提供ATP;Spd通过提高CAT等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呼吸速率,清除或减少氧自由基产生。外源施加适宜浓度Spd可以提高藜麦种子的抗盐性,提高盐胁迫下藜麦种子的呼吸速率,释放能量,促进藜麦种子萌发,而这种促进作用与AOX呼吸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油桃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尤超  孙锦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1):96-103
为分析不同油桃的耐盐特性,为后续的耐盐品种选育研究打下基础,以‘华光’油桃盆栽苗为试材,研究不同程度盐胁迫对植株茎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发现0.4%盐胁迫下各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0.8%盐胁迫中后期开始有一定影响,而1.2%盐胁迫初期时相关指标便有极明显差异,表明该盐环境为植株能够承受的极限。在此基础上,以‘中油桃4 号’、‘艳光’、‘华光’、‘千年红’、‘玫瑰红’5 个品种油桃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分析了1.2%盐溶液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变化,研究不同品种油桃的耐盐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油桃品种在盐胁迫下的表现差异性很大,黄肉品种‘中油桃4 号’耐盐特性优于‘千年红’;白肉品种‘华光’耐盐性强于‘艳光’,‘玫瑰红’高于‘华光’;白肉品种耐盐特性整体上强于黄肉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烯效唑浸种处理对盐碱胁迫下藜麦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以陇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0、15、30、45和60 mg/L)浸种处理对不同程度盐碱胁迫(CK 0 g/kg、轻度盐碱3 g/kg、中度盐碱5 g/kg、重度盐碱7 g/kg)下藜麦苗期(播种后28 d)农艺性状及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幼苗渗透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在轻度盐碱胁迫(3 g/kg)下均有所提高,以应对盐碱环境,缓解氧化损伤;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在中度盐碱(5 g/kg)处理下达到最大;藜麦幼苗农艺参数、光合参数、渗透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在重度盐碱胁迫下明显下降,丙二醛含量在重度盐碱胁迫(7 g/kg)下达到最大,说明盐碱程度的加深显著影响藜麦幼苗的生长。在同一盐碱水平上,低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后,藜麦幼苗的根冠比、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渗透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均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有所下降,且浸种浓度在15 mg/L时缓解盐胁迫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不同基因型花生抗旱耐盐性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2020,(8)
旱盐交叉加剧了盐胁迫对花生的危害,评价鉴选抗旱耐盐品种对于盐碱地花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3%盐胁迫和中度干旱胁迫,对30个花生品种的出苗率、植株形态和生物量等指标进行抗旱耐盐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发芽率和生物量可作为抗旱耐盐评价的首选指标,分枝数、第一侧枝长可作为辅助指标。旱盐胁迫下,30个品种可分成高度抗旱耐盐型、抗旱耐盐型、旱盐敏感型和高度旱盐敏感型。其中高度抗旱耐盐型5个,占供试品种的16.67%;抗旱耐盐型13个,占供试品种的43.33%;旱盐敏感型为9个,占供试品种的30%;高度旱盐敏感型3个,占供试品种的10%。本试验为花生抗旱耐盐机理研究及生产应用提供了不同类型材料。  相似文献   

5.
《种子》2021,(6)
盐胁迫是现阶段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本研究用不同浓度NaCl对苦豆子和大豆W 82种子发芽阶段和幼苗阶段分别进行胁迫处理,统计各浓度盐胁迫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并观察幼苗的表型变化。测定处理后胚根的抗氧化酶(POD、CAT、SOD)活性,分析苦豆子和大豆在发芽阶段的耐盐性及两者的差异。结果表明,在1.2%浓度下,苦豆子发芽率下降了29.09%,大豆W 82发芽率下降了77.5%,苦豆子发芽势下降了53.97%,大豆W 82发芽势下降了95%,抗盐性评价分析表明,苦豆子芽期耐盐性强于大豆W 82;苦豆子幼苗萎蔫浓度为1.2%,大豆W 82幼苗萎蔫浓度为0.9%;表型分析表明,苦豆子芽期耐盐性强于大豆W 82。  相似文献   

6.
以陇藜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根管土柱栽培试验,设置轻度(S1,3g/kg)、中度(S2,5g/kg)和重度盐碱胁迫(S3,7g/kg)以及土壤调理剂聚丙烯酰胺(PAM)施用深度0~10(PAM0)、10~20(PAM10)、20~30(PAM20)和0~30cm(PAM30)的完全随机试验组合,以土壤中不加盐碱和PAM为对照组(S0),共计13个处理组合,研究PAM施用深度对不同盐碱胁迫条件下藜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处理和PAM施用深度处理均会对藜麦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造成显著影响:在合理施用PAM的前提下,与对照相比,轻度盐胁迫反而更有利于藜麦的生长,甚至中度盐胁迫下藜麦生长也没受到显著影响,表明藜麦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当盐碱胁迫达到重度(S3)时,虽然不同PAM施用浓度对藜麦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与对照相比,盐碱胁迫均显著抑制了藜麦地上部的生长;不同盐碱胁迫条件下不同PAM施用方式对藜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均表现为PAM0处理的效果最佳。隶属函数结果表明,不同处...  相似文献   

7.
李凤  刘利娟  王彩叶  刘建霞  张东旭  温日宇 《种子》2023,(1):110-115+122
本研究采用室内NaCl模拟盐胁迫,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通过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天数、相对盐害率等8个指标,比较不同浓度胁迫处理下3个藜麦品种(并1、晋3、2405)的种子萌发特征。结果表明,NaCl和PEG-6000胁迫下并1的种子萌发受到抑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平均发芽天数和相对盐害率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低浓度的NaCl胁迫(<300 mmol/L)和PEG-6000胁迫(<20%)可促进晋3种子的萌发;低浓度PEG-6000胁迫可促进2405种子萌发;供试藜麦种子萌发期耐盐、抗旱性强弱为2405>晋3>并1。研究表明,2405种子具有较强的耐盐和抗旱性,在盐碱和干旱地区具有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藜麦品种‘Tomico quinoa’作为研究材料,缓解剂硝普钠(SNP)作为外源NO (Nitric oxide)供体,研究不同浓度梯度SNP (100, 200, 400μmol/L)处理对150 mmol/L NaCl胁迫下藜麦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测定藜麦幼苗的株高(PH)、鲜重(FW)、叶绿素(Chl)、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并分析各指标与藜麦幼苗耐盐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50 mmol/L Na Cl明显抑制了藜麦幼苗的生长,而SNP处理则能一定程度上缓解NaCl胁迫对藜麦幼苗造成的伤害。其中SNP处理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藜麦幼苗叶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积累,同时增强了抗氧化酶的活性,且显著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含量,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由此推测外源NO在缓解藜麦幼苗盐胁迫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刚毛柽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刚毛柽柳盆栽苗不同浓度盐(NaC l)处理,分析盐胁迫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升高,刚毛柽柳盐胁迫症状明显,成活率下降,高增长受到抑制;耐盐能力为2.5%;根系活力随着盐浓度增大有一个先升高再降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燕麦质膜透性及Na~+、K~+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盐胁迫对燕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NaCl与Na_2SO_4摩尔浓度1∶1的混盐按土壤含盐量配成0(CK),0.2%,0.3%,0.4%,0.5%,0.6%,0.7%,0.8% 8个盐浓度梯度,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盐胁迫对燕麦质膜透性和Na+、K+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细胞膜的相对透性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且随生育时期的推进,不同盐分胁迫间的质膜相对透性差量也逐渐增大;丙二醛含量随盐胁迫的增加基本呈递增趋势,盐浓度0.4%时值略有降低;燕麦根、茎、叶随盐胁迫程度的增加Na~+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盐胁迫增加时根吸收的Na~+逐渐向茎、叶中转移;燕麦根、茎、叶随盐胁迫程度的增加K~+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根中K+含量各生育时期差量很小且含量很低,苗期各器官中差量较大,叶中K~+含量是根中的4.24倍,是茎中的1.80倍;成熟收获期,不同盐胁迫下,燕麦根中的Na~+和K~+各项指标均低于地上部位,根和地上部位Na~+含量随盐胁迫的增加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1.
Effect of amelioration doses of rock powder and rock sand on growth of agricultural plants and on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andy and clay soil
The effect of rock powder to increase the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d adsorption degree of sandy soil and the influence of rock sand to augment the aeration and improve the workability of clay soil were tested in pot experiments.
Additions of different rock powders (Basalt, Grauwacke, Kuselit, Muschelkalk and Porphyr) from 5 to 20 weight percent to sandy soil increased the field capacity; the increase in values ranged from 12 to 23% as compared to control. An 11% increase in coarse pore volume (< pF 1.8) of clay soil was noticed when 10 weight percent rock sand was mixed in it. The shear strength of clay soil was hardly decreased. In short time tests five different plants reacted mostly positive to rock powders in sandy soil, the degree of reaction being different depending on rock type and amount used whereas in clay soil the reaction was slightly negative. Ten percent weight additions were better than 20 percent.
Up to 67% increase in spring barley grain yield was registered in sandy soil with addition of 10 weight percent of different rock powders both at about 40 and 80% field capacity water levels. High N-application i.e., 1600 mg N/7 kg soil caused a depression in yield at control whereas it increased the dry matter yield in treated pots. In clay soil at 80% field capacity an increase in grain yield was registered only in Grauwacke and Basalt treatments, which was off set at high N-level. Porphyr and Kuselit treatments produced yield depressions.
Addition of 10 weight percent of rock powders in sandy soil in the first year of experiment reduced the amount of leachate and nitrate leached between 8 to 29% in fallow treatments, but in planted treatments these were dependant on plant type and rock type even showing an increase in one case.  相似文献   

12.
2种类型土壤对鸡粪与多肽肥中有机氮表观矿化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鸡粪和多肽肥在华南2种类型土壤中的供氮能力,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华南砂质壤土和壤质粘土施用鸡粪与多肽肥对苦瓜产量及其土壤有机氮、有机肥中有机氮表观矿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鸡粪处理相比,多肽肥显著提高了植株生物量和苦瓜产量。土壤Nmin和有机氮表观矿化量在壤质粘土中显著高于砂质壤土。砂质壤土Nmin在多肽肥处理时显著高于鸡粪处理时,而壤质粘土Nmin在2种有机肥处理之间没有差异;施用多肽肥显著提高了2种类型土壤有机氮的表观矿化量;在砂质壤土中,有机肥中有机氮的表观矿化量在多肽肥处理时显著高于鸡粪处理时;在壤质粘土中,2种有机肥处理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影响了土壤有机氮的矿化过程,多肽肥处理时土壤供氮能力优于鸡粪处理;多肽肥中有机氮的表观矿化效果在砂质壤土优于在壤质粘土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土壤及氮肥条件下水稻氮利用效率和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60,自引:4,他引:60  
在土培池条件下,研究了2种土壤(砂土和黏土)和4种施氮水平下4个水稻品种(组合)施用氮利用效率、增产效应及吸氮特性。结果表明,(1)在砂土和黏土上施用氮肥均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但黏土上的产量显著高于砂土上的,而砂土施用氮肥的增产效应显著高于黏土。(2)不同土壤条件下,水稻对氮肥的利用情况不同。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呈砂土>黏土的趋势,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土壤氮素依存率呈黏土>砂土的趋势,而氮肥农艺利用率则因水稻基因型不同在不同土壤上表现有所差异。(3)随施氮水平的提高,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艺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土壤氮素依存率,在2种土壤条件下,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而氮肥表观利用率在砂土条件下呈一直上升趋势,以高肥处理最高,在黏土条件下则呈现先上升,至中肥最大,高肥显著下降的趋势。(4)秸秆吸氮量、籽粒吸氮量和总吸氮量均呈黏土>砂土的趋势,但差异相对较小。(5)在不同土壤条件下,水稻施用氮肥的增产效应、氮肥利用效率和对氮素的积累与分配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磷肥含量、土壤类型对水稻秧苗素质、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中晚熟品种‘辽粳401’为试验材料,选用壤质土、黏质土和砂质土3种土壤类型,采用裂区试验方法研究6种磷肥与土壤组合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黏土与高磷黏土培育的水稻秧苗素质最好,根系形态最佳,更有利于秧苗的生长。磷肥施入量2.5 g/盘能够满足水稻秧苗对磷肥的吸收,说明适量的磷肥有助于培育健壮的秧苗。  相似文献   

15.
不同质地植烟土壤氮素矿化的差异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深入研究植烟土壤的氮素矿化特征,通过设置不同质地土壤的烤烟盆栽实验,研究不同土壤质地对植烟土壤氮素矿化规律以及对烤烟生长的影响,为优质烤烟生产中氮素营养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质地的土壤在烤烟不同生育期氮矿化量的差异都极显著。供试土壤中氮矿化速率分为前高后低型、双高型和前低后高型,前高后低型以粘土及砂土为主,有利于烤烟产质量的形成;而前低后高型土壤氮矿化率最高峰出现在烤烟采收期,对烟叶品质形成极为不利。土壤颗粒组成中尤以1~0.25mm的粗砂粒和<0.001mm的粘粒与烤烟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氮素矿化量二次显著相关。适当客沙,使土壤<0.001mm的细粘粒占比降至37.0%以下,0.05~0.01mm的粗粉粒占比高于5.5%、低于16.3%,1~0.25mm的粗砂粒占比控制在8.5%以下,将会使土壤氮素矿化量更加适应优质烤烟产量和质量形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芦笋种植对冷凉沙化区土壤的改良效果,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以未种植芦笋裸沙地为对照(CK),设置种植芦笋1、2、3和4年共4个处理,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种植年限芦笋田土壤理化特性和芦笋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种植年限增加,土壤黏粒和粉砂粒含量递增,砂粒含量递减,土壤容重递减,土壤田间持水量递增;土壤pH和可溶性盐浓度(EC)递减;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逐年递增。种植芦笋3年的土壤粒级、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pH、EC值、土壤肥力发生显著变化;连续种植芦笋4年的土壤黏粒含量较CK增加到29.8%,粉砂粒含量增加到12.6%,砂粒含量降低到57.6%,田间土壤持水量显著提高,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由砂质壤土向砂质黏土转变;土壤pH降低0.75,EC值降低0.08mS/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8.89%,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95.12%、94.92%和45.40%;芦笋产量达6 037.5kg/hm 2。综合分析,连续种植芦笋4年可改善沙化土壤的物理结构,提高土壤养分,降低盐碱程度。芦笋是冷凉沙化区土壤改良的先锋作物之一,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  相似文献   

17.
新疆连作棉田耕层土壤理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新疆长期连作棉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调查、取样测定的方法,研究新疆连作棉田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棉花产量增加棉田耕层深度、犁底层厚度均呈增加趋势,但不同产量水平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土壤紧实度、土壤容重和土壤含盐量则呈下降趋势,其中高产田土壤紧实度在10-46cm显著低于中、低产田,而高产田耕层土壤容重和土壤含盐量显著低于中、低产田,但高产田土壤粘粒较中、低产田有所提高,而一定比例的粘粒有利于提高土壤保水性。高产田耕层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含量较高,表现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而速效磷、速效钾无显著差异。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单株铃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单铃重,衣分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改良利用河北东部盐碱土壤,试验选用河北沧州东部黄骅地区的重度盐碱土壤与砂壤土按一定比例混合,探究耐盐型和敏盐型2种苜蓿在盐胁迫下的生长性状和生理特性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盐碱土会对苜蓿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耐盐型苜蓿‘中苜3号’在盐碱土:砂壤土不超过1:2的条件下,株高、地上生物量、主枝侧枝数、地下生物量和根系长度无显著影响,且盐碱土:砂壤土低于1:2时,盐胁迫对‘中苜3号’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当盐碱土:砂壤土超过1:2时,盐胁迫对‘中苜3号’的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效果。而敏盐型‘WL440HQ’则表现为随着盐碱土比例的增加,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主枝侧枝数和根系长均显著下降。盐胁迫会使苜蓿叶片内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增加,‘中苜3号’在YJ-2(盐碱土:砂壤土=1:2)处理下脯氨酸和丙二醛在苗期-初花期的增加量最大,说明‘中苜3号’在盐碱土:砂壤土=1:2时适应性最强。在河北沧州东部重度盐碱地,在选用耐盐苜蓿品种‘中苜3号’时,可以通过盐碱土:砂壤土=1:2的混合比例,既不影响苜蓿正常的生长,还可改良利用该地区盐碱土壤。  相似文献   

19.
新疆阿图什市木纳格葡萄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新疆阿图什市不同土壤质地、不同树龄木纳格葡萄园土壤养分及矿质元素的特性,笔者分别以壤土、粘土、沙土质地幼龄和盛果期果园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0~20、20~60cm土样有机质、N、P、K、B、Fe、Zn、Mn、Cu等矿质元素含量,研究不同果园土壤养分和矿质元素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土壤质地大量元素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处于较高水平,速效氮含量处于偏低水平,粘土全氮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沙土、壤土全氮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微量元素有效硼、铜、铁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沙土锰含量、壤土锌含量处于低水平。阿图什市土壤有机质处于低水平,粘土中有机质、全氮、铜、铁、锰含量高于沙土和壤土,其中粘土中有机质、全氮、铁、锰与其他2种土壤质地含量差异极显著。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新疆阿图什市葡萄园应增施有机肥,同时根据土壤质地、树龄等的不同,因地制宜,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20.
土壤盐分对酶活性和镉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水稻在盐分和镉(Cd)污染作用下的生理变化以及土壤酶活性和镉形态变化,利用盆栽试验在不同盐分处理的重金属Cd污染盐碱土上种植水稻,对酶活性(土壤、植物)及Cd形态转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Cd污染水平下,盐分从0.3%增加到0.5%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了2.1%~19.5%和3.8%~64.3%。当盐分含量高于0.5%时,水稻幼苗萎鄢。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随着盐分和Cd含量升高而提高。盐分处理也导致Cd不同形态之间的转换,并改变Cd的形态分布,盐分含量越高交换态和还原态比例升高,说明Cd 污染盐碱土上,土壤和水稻酶活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盐分和Cd污染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呈现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