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湖南省双牌县低海拔地区12年生的黄柏、杜仲和凹叶厚朴药材林的产量结构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3种药材林的林分生物量为5.80~20.45t/hm2·a,净生产量为1.21~2.81t/hm2·a.林分生物量、净生产量及主要药用部分于皮的生产力,均以黄柏为最高,杜仲次之,四叶厚朴最低.说明在该立地条件下,黄柏的适应性较强,经济效益亦比其他两个树种更佳.  相似文献   

2.
要将林业建设成富民、富县、富地区的产业,开展林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经济林是必由之路。桂林地区有经济林373.ed万亩,其中白果42.27万亩,油茶84.ZI万亩,油桐420万亩,杜仲780万亩,黄柏个月万亩,厚朴上历万亩,其他98.27万亩,竹林128.94万亩;油茶籽产量22113吨,油桐籽产量5442吨,白果产量2692吨,杜仲产量52吨,黄柏产量5吨,厚朴产量7吨,毛竹产量2(rt万根左右。根据实际,桂林地区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深化林业改革,加速发展林业生产力,把林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上来,把林地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弄清杜仲皮含胶率的年变化、逐年变化和垂直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为杜仲皮内杜仲胶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在河南省嵩县杜仲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杜仲皮内杜仲胶形成积累的试验.试验方法为选择典型样株法和随机取样法;杜仲皮样品采集后均进行了发汗处理;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测定含胶率.试验结果表明:杜仲树皮含胶率在一年内的变化不明显;树龄为6 a以前的树皮其含胶率随树龄的增长而提高,树龄为6 a以后的树皮其含胶率有所下降并逐步趋于稳定;同一单株杜仲树皮的含胶率和杜仲胶的密度,随其主干高度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由于杜仲皮含胶率在一年中比较稳定,因而在不同的生长季节均可以取皮利用,且以树龄为6 a的杜仲皮最为适宜;由于树皮木栓层不含杜仲胶,随着树龄增加,树皮木栓层逐步形成,树皮含胶率降低,利用率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4.
隆回县北部位于雪峰余脉,海拔多在1000—1700m之间,属高海拔高寒山区。这里的群众素有种植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的习惯。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划,盲目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导致水土流失,土地利用率不高,产量低。2000年,该县借被国家列为退耕还林试点示范项目县的契机,积极营造以金银花为主的高效生态经济林,摸索出了一条高海拔高寒山区退耕还林造林新模式。 乔——灌——草立体结构型。即厚朴(黄柏、杜仲)——金银花(雪花皮)——牛漆(白术)生态经济型立体造林模式。厚朴、黄柏、杜仲既是名贵的中药材,又是较好的用材树种,防护…  相似文献   

5.
罗老汉,名罗光明,全家6口人,人均耕地0.7亩、山场5.6亩。1986年,他先后将自留山垦荒,在田坎、地边、路旁、屋前、房后种植了杜仲、厚朴、黄柏等经济树种,1995年,他家药材收入1.1万公斤,折合人民币2.6万余元。  相似文献   

6.
发展栽培木本中药材的调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栽培地区的自然概况、整地、造林、施肥及经营管理等调查入手,探讨了在景德镇地区发展栽培黄柏、辛夷、杜仲、厚朴、黄枝子等木本中药材的适应性,并为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三种药材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煊章  康文星 《林业科学》1994,30(5):399-404
对12年生杜仲、黄柏、凹叶厚朴人工林生态系统中11种营养元素的积累、分布和生物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元素在林木各器官中的含量均有差异,植物系统和土壤系统各元素含量差异基本一致;三种药材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平均速率以凹叶厚朴林>杜仲林>黄柏林为序;对营养元素利用效率的高低顺序为杜仲林>黄柏林>凹叶厚朴林。  相似文献   

8.
种苗信息     
湖南省银杏开发技术信息服务中心林木种苗供应信息我中心可为广大用户提供如下优质林木种苗:林木种子有银杏、杜仲、杉木,湿地松从炬松、马尾松、厚朴、白玉兰、紫玉兰、马桂木、黄柏、紫穗槐、刺槐、湖桑、木荷、香椿、积壳;苗木有银杏实生苗(1~3年生)、银杏嫁接苗(家佛手、洞庭王)、嫁接板栗苗(九家种、铁粒头、毛板红)、湖桑实生苗、良种桑嫁接苗、无果美国梧桐(不育系钴型。28型),猕猴桃、葡萄(巨蜂。藤枪)积克(1~2年生)、杨梅L嫁接)、青海(嫁接)、黄花梨、樱桔、杜仲、厚朴。黄柏、银杉、枫香、香障、杉木、大叫…  相似文献   

9.
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和杜仲(Eucommia ulmoidesOliver)是湖南省的主要木本栽培药用植物,广泛栽植于湖南的山地和丘陵地区的许多县市。湘西自治州近年来把黄柏作为绿化湘西北的主要经济树种,进行大面积栽培。慈利县国营江垭林场,为国内唯一面积大,保存好的杜仲林场,在其带动下,该县已向杜仲生产基地县发展。黄柏、杜仲的枝干真菌病害,国内仅有过个别病害的简单报道,没有作过系统性的专题调查研究。黄柏、杜仲由于主要是以树皮作药材,查清其枝干病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作者从1990年开始,先后在湘西自治州的桑植、永顺,大庸市的慈利等地进行了两年多的调查,确认有主要枝干真菌新病害4个,并对其病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10.
植物增皮素     
湖南省林科所森保室成功研制、生产了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增皮素,并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植物增波素适合在杜仲、厚朴、黄柏、桑树、海桐树、桂皮树等多种药用木本植物剥皮树种上应用,起良好的保树增皮效果。使皮层恢复均匀而快。杜仲上使用植物增皮素2-3年可轮剥杜仲主干皮一次,可提高皮产量1.5-2倍,投入产出比高达1:20,一棵杜仲树一生可净增产值千元左右,剥皮后的杜仲树成活率为100%。生产上使用植物增皮素是一项见效快、投入低、高效益的致富新途径。植物增皮素@黄帜良$湖南省林科所森保室@谭瑞成$湖南省林科所森…  相似文献   

11.
对秃叶黄皮树和黄檗种子进行了种子形态、种皮透水性、发芽率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皮对秃叶黄皮树和黄檗种子的透水性有较大影响,前者透水性较后者好;秃叶黄皮树种子的田间发芽率为68.7%,极显著高于黄檗的36.3%;秃叶黄皮树种子和黄檗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且秃叶黄皮树种子的休眠较黄檗浅,经过低温层积后两种种子的萌发率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广东省北部山区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鉴定了在该区栽培的黄柏等3种木本药用植物的真菌病害12种。其中有国内外尚未正式报道的真菌新种5个,新报道的病害10个。为该地区开展病害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林下造林、林下直播、林隙造林和林隙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对黄菠萝幼树的成活率、冻害率及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菠萝更新的最好方式为林隙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其成活率为100%、无冻害发生、而且长势良好;其次是林下直播,成活率为83.34%,无冻害发生,但幼树长势较弱;第三是林隙造林,其成活率为92.22%,冻害率为13.33%、冻害长度为29.50cm;第四是林下造林,其成活率为69.83%、冻害率为47.78%,冻害长度为16.67cm。  相似文献   

14.
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是东北红松林的重要伴生树种,也是我国名贵重要关黄柏的药源植物。通过对七虎林林场野生黄檗植物资源状况进行野外调查,初步统计在黄檗适合的生境下,其密度平均421株.hm-2,18块20m×20m的样地中,平均胸径为6.58~18.58cm,最小胸径为5.3cm,最大胸径为46.1cm,种群主要以中幼龄林为主。  相似文献   

15.
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属于芸香科(Rutaceae)、黄柏属(Phelloden-dron),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第三纪孑遗物种,特别是以生产地道中药材关黄柏而备受重视。我们通过对黄菠萝的结实规律研究,认为黄菠萝结实有明显的周期性,每隔3-4年出现一次丰产年;人工林种子产量比天然林产量高出近两倍,浆果大,种子大而饱满;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种子发芽率均超过85%,人工林种子发芽率高出天然林发芽率的1.4%。  相似文献   

16.
黄菠萝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对黄菠萝药用林管理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幼林郁闭前,主要解决乔灌木种间竞争,保证黄菠萝占据稳定的优势,促进郁闭成林;在郁闭后,主要解决种间与种内竞争,适当调整树种组成,符合条件的林分宜进行透光抚育。确定适宜的抚育对象、强度、时间和间隔期。修枝须在树木萌动前进行,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3。  相似文献   

17.
黄檗药用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檗是珍贵的材、药两用树种,由于不科学的开采和利用,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本文针对黄檗的药用价值论述了药用林的栽培技术,并提出了保护和发展黄檗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黄檗种子和1 a生播种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沙藏层积时间对发芽率与出苗率和不同播种密度对苗高与地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沙藏层积时间达到150 d时,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均最高,分别为80.85%和64.09%;当播种密度为90株·m~(-2)时,单位面积Ⅰ级苗产量最高,达到96.15%。  相似文献   

19.
缓慢生长法是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目前已被广泛应用。本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黄菠萝缓慢生长法的适宜基本培养基和糖的质量浓度进行了筛选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黄菠萝缓慢生长的组培体系是1/2MS+80 g·L^-1蔗糖。为成功离体保存黄菠萝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钾肥对黄菠萝育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1年生苗木施钾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钾肥不同施肥量对苗木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等主要指标有明显的影响。苗高比对照提高11.6%~28.1%,地径提高21.9%~30.1%,干物质积累量增加42.8%~108.0%,施肥量以10~20g·m^-1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