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是一项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新型轻型栽培技术。2004年秋冬季贵州省锦屏县引入该技术取得成功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10年全县稻田免耕马铃薯面积为3000公顷。笔者经调查发现,农户推广稻田免耕马铃薯技术时,存在三点不足:  相似文献   

2.
稻田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的产量及商品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2004—2005年开展了稻田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和肥料运筹处理下,马铃薯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以F1D4产量最高。在不同密度处理下马铃薯产量随马铃薯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增产,马铃薯种植密度降低有利于形成大薯,平均单个薯重增加,提高商品性,提出稻田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最低密度不宜少于60000穴/hm2,高肥下可适当降低播种密度,低肥下应适当增加播种密度。  相似文献   

3.
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秋马铃薯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明  陈芝伦 《作物杂志》2006,22(1):42-44
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秋马铃薯是一项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的轻型栽培新技术。本文从该项技术的主要配套栽培措施、推广效果、优于普通种植方式的优越性和创新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4.
《科学种养》2008,(8):60-60
广西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创新了我国马铃薯栽培新模式,也是世界新模式,对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水稻收割后用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是一项农业新技术。该技术在免耕土表上播种,播后施肥再覆盖稻草,与常规种植方法相比,不仅成本低、用工少、免耕耙、省化肥,而且薯块较大、品质优良。2011年,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农业开发区建立220亩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示范区,亩产马铃薯2212千克,比常规种植方法增产1倍多。一、选择早熟优良品种水稻收获后,选用计划种植油菜的田块抢种秋马铃薯或春马铃薯。秋马铃薯生育期  相似文献   

6.
稻田稻草全覆盖种植秋马铃薯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新技术是将秸秆还田和轻型栽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组装形成的配套新技术.与常规马铃薯种植方法相比,该技术省工省力,低成本,生产出的马铃薯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稻田稻草全程覆盖免耕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传统翻耕栽培已有悠久历史 ,但由于此栽培方式存在费工、费时、费种等诸多缺点而直接影响马铃薯种植生产效益。开展马铃薯稻田稻草全程覆盖免耕栽培试验 ,旨在探索马铃薯实行免耕栽培技术的新经验和路子 ,从而为积极推广马铃薯免耕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以达到节本增效之目的。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试验地点在习水县温水镇新文村共和村民组何香发家的责任田 (小地名 :高台上 )。试验地面积 0 .0 8hm2 ,土质属潴育型水稻土 ,海拔 10 2 5m ,年均温度 14 .1℃ ,最高气温33.8℃ ,最低气温 - 4 .3℃ ,≥ 10℃积温 4 2 78℃ ,…  相似文献   

8.
播期和密度对稻田免耕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 0 3— 2 0 0 4年度通过不同播种期和不同密度对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脱毒马铃薯的产量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分析 ,结果表明 :最适宜播种期为 12月中旬 ,在厢面行株距为 30cm× 30cm的密度下能获得较高产量(3178 3kg/6 6 7m2 )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净收入 182 7 4元 /6 6 7m2 ) ,投产比 1∶3 75。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稻田免耕栽培不同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脱毒马铃薯会-2号,分别用不同播种量进行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播种量为125kg/667m2。在赤水地区既能获得高产,又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康艳琼 《耕作与栽培》2010,(2):62-63,F0003
阐述了湿热地区秋冬季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特点,季节选择,选田作畦,种薯准备,合理密植,稻草覆盖,田间管理等,夺取湿热地区秋冬季稻田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采用“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和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对脱毒种薯“中薯5号”、“津八”、“坝薯10号”、“费乌瑞它”与本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良种长势、产量等都明显优于本地品种(米拉)。  相似文献   

12.
熊飞 《科学种养》2010,(10):13-14
马铃薯免耕双层(草、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湖北省竹山县农技人员针对当前山区农业生产综合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种植效益低、冬季田地撂荒多等问题,引进马铃薯免耕草覆盖技术,并对其进行因地制宜地改进与创新,通过3年反复的试验,摸索出一套适于山区推广的马铃薯轻简高效栽培新技术。该技术与传统的盖膜技术相比增产20%以上,与露地栽培相比增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马铃薯免耕双层(草、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湖北省竹山县农技人员针对当前山区农业生产综合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种植效益低、冬季田地撂荒多等问题,引进马铃薯免耕草覆盖技术,并对其进行因地制宜地改进与创新,通过3年反复的试验,摸索出一套适于山区推广的马铃薯轻简高效栽培新技术。该技术与传统的盖膜技术相比增产20%以上,与露地栽培相比增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自 1987年在马铃薯主产地曲靖、会泽、昭通、昆明、楚雄等地开始推广脱毒马铃薯良种及配套栽培措施以来 ,经过十几年的实验证明 ,脱毒马铃薯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以其显著的增产效果 ,良好的经济效益 ,逐渐引起了各级政府对它的认识和重视 ,各地掀起了推广种植脱毒马铃薯的热潮 ,全省已累计推广面积 13万公顷 ,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一半多。在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地区 (高寒山区 ) ,脱毒马铃薯的种植已被证明是一种解决该地区温饱 ,脱贫致富的可行之路 (脱毒马铃薯的产量比原来当地老品种平均增长 5 0 % )。在一些适宜种植秋、冬马铃薯…  相似文献   

15.
稻田马铃薯不同覆盖物免耕栽培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求马铃薯免耕高产栽培最佳覆盖方式,贵州省习水县在参与实施省农技总站安排的“百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工程”项目的同时开展了稻田马铃薯不同覆盖物免耕栽培试验,旨在探索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的新经验和新方法,从而为积极推广马铃薯免耕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营养成分均衡,集粮、菜、饲及工业原料多项用途于一体。脱毒马铃薯品质优、产量高,在全国多地得到推广。脱毒马铃薯种植有其独特的技术要点,文章总结了脱毒马铃薯种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处理措施,以期提高脱毒马铃薯种植水平,依托技术优势实现质量和产量的双重突破。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马铃薯轻型栽培新技术 ,息烽县于 2 0 0 2年引进示范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0 0 3年扩展到几千亩 ,与传统马铃薯栽培相比 ,免耕马铃薯栽培其技术易让农户掌握 ,只要配合适当的栽培措施 ,产量与传统相当 ,效益提高。1 马铃薯免耕的优势和特点1.1 优 势1.1.1 省工、省畜力马铃薯免耕栽培从传统栽培的耕犁、挖沟、施基肥、播种、起垄、收获等农事操作环节转变成“摆一摆、盖一盖、拣一拣” ,减少耕犁、挖沟、起垄三个农事操作环节 ,调查表明 :按工费计算 ,耕犁 1个工 ,挖沟 2个工 ,…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完善稻田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于2006~2007年在册亨县进行了密度与施钾量对稻田免耕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4000~5000株/667 m2,施钾量为10~20kg/667 m2时马铃薯产量较高,同时大、中薯率及所占重量比例高,经济性状好.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仁市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但产量不高,栽培方法落后。为探索新的栽培方法,改变现有的栽培模式,提高马铃薯的商品性,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3年由市农业局牵头,组织在坝黄镇坝黄村坪隆村民组实施了稻田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与常规栽培大区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是赤水市主要的夏粮作物,从2003年起引进并推广应用稻田马铃薯免耕覆盖稻草栽培技术,为探索适应赤水地区生态条件下应用该技术栽培马铃薯的最佳密度和种薯,以提高马铃薯乃至夏粮的产量,并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004年秋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