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现象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中剩余劳动力数量急剧增多,据调查,我国农村常年剩余劳动力大约可占农业总劳动力的45%左右。当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降低了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和农业经济效益,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2亿人,而且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每年农村新增劳动适龄人口就有约1千万人。除了城市化进程乡镇企业吸纳的约800万人外,中国农村每年净增的剩余劳动力尚余200万人。随着农业现代化以及农业产业比重在GDP中的逐年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增加。预计中国人口在本世纪中叶前期达到峰值,相应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未来十年内逐步增长的局势不可避免。农村虽然作为蓄水池可以消化一些人口增长的压力,但总的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尖锐。……  相似文献   

4.
有关"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城乡差距的日益拉大,就三农问题-农业效率,效益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当前农村电商行业已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对于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农村电商为例,分析了农村电商发展视角下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瓶颈问题,分析认为通过完善培训辅导机制、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流程、加强政策支持、拓展电商渠道等策略,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  相似文献   

6.
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得知,一方面通过就地转移的方式大量转移剩余劳动力很困难;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往大中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大、中城市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地降低。因此通过农村城镇化建设,把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小城镇转移模式在吸收剩余劳动力上具有独特优势,建议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人口城市化的关键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之大、素质之低是古今中外所未曾有过的。由此观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借鉴发展经济学的剩余经济理论,结合中国的客观实际和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物质基础入手,对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探索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试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睿  黄育云 《甘肃农业》2005,(12):64-65
农村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一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急要转移,本文在这一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9.
罗怀良  许可  李霞  陈浩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7029-7031
在分析川中丘陵地区农村经济与剩余劳动力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大英县抽样调查资料分析了川中丘陵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县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初中文化为主,外出务工多选择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中心城市,绝大多数以初级劳务型工作为主,文化程度和转移地点对务工年收入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地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发点不规范及转移秩序混乱影响了当地农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输出地带来较多社会问题。针对该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发展乡镇企业、高效农业和第三产业等措施消化和吸收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管理,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2004~2020年中国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预测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农问题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地域,以农业为纽带相互交织为一体的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总称.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现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战略转移.农民的经济行为是理性行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入不同产业边际收益的差异导致农村农业劳动力的流动或转移.按照以上思路对2004~2020年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加快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河南是我国人口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特别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对河南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具有多方面影响,充分认识这些影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有助于我省胜利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2.
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1.1农村仍有大量劳动力可以转移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量问题,在学术界没有太多的争论。但是,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总量究竟是多少,由于统计口径和方法不同,有着不同的结论,其中戴园晨、陈东琪、杜鹰、韩俊等人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量目前为1.5亿的数据较有代表性,且为多数文章转用。因此,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总量上是供过于求的,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1.2劳动力要素市场发展严重滞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经济长期分割,人为地分割了劳动力要素市场,国家只…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农民奔小康和农村四化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因此如何加以正确引导,统筹安排和有效转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乃至国民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问题。本文以遂昌龙洋乡为例,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和问题作一分析,并探讨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易斯陷阱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梯度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业化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特点是发展中国家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不少发展中国都曾尝试过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让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城市,试图以此推进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进而实现二元经济的同质化。然而,结果却使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多跌入了难以自拔的陷阱,鉴此,为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避开刘易斯陷阱,充分有效地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我们应坚持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相似文献   

16.
许海英 《新农业》2009,(8):62-62
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多余。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有效转移,逐步减少过多的农业劳动力对社会造成的压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宏观 角度论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再转移的背景,再转移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再转移的形式和途径。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转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通过向城市转移或发展乡镇企业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但是这两种途径在现阶段都面临看困难,文中分析了这些困难,并指出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缓解了上述两种途径中存在的困难,以古典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而且能够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最后指出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更好地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9.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原因及其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20.
在尽快地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一问题所涉及的诸多因素中,如何能有效地转移和安置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给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就业环境和空间,是我们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为此,在该篇文章中,就上述问题从微观的生产经营角度提出了农业生产加链增值,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剩余劳动力就地非农化思想,方式,以供相关专家和学者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