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黑防 1号杨、2号杨 (Pop ulusdeltoides×cathayana)是从 80年代引入的 150个无性系中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 ,母本是美洲黑杨 ,父本是青杨 ,已在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该品种适宜各林种造林 ,因其为雄株 ,不飞絮 ,又是城乡绿化的好树种  相似文献   

2.
A_(98)杨(P.simonigra×P.nigrasimonii)是黑龙江省林业研究所1975年以小黑杨做母本,以欧洲黑杨和小叶杨的杂种为父本,经过人工控制授粉所得的杂交种。1975~1981年在肇州杨树良种繁育圃进行无性系选择和繁育,1981~1987年参加黑龙江省林业厅组织的为期7年的区域栽培试验。试验证明,A98杨生长迅速,抗逆性强,当土壤PH6.0~7.5,较肥沃时,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3.
黑小2杨(Populus X nigrasimoniiCV 2)原是中国林科院60年初育成的杂交种,也是小黑杨反交种无性系之一。70年代引入吉林省,经过十几年来的区域性试验,于1988年8月在吉林市通过了技术鉴定。黑小2杨与小黑杨相比不但生长迅速、干形好,而且抗逆性强,适于占林省小东部平原农区和半山区推广。80年代以来,从吉林又引入黑龙江省,在江山娇、东方红等地均有  相似文献   

4.
以黑杨派的无性系花粉为试验材料,测试其在4℃冰箱储存50天后的花粉活力,目的是为黑杨派杂交育种的父本花粉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黑杨派无性系花粉活力测定适宜的培养基成分包括1%的琼脂、15%的蔗糖和10mg/L的硼酸,花粉培养26h时萌发率最高。黑杨派无性系的花粉在4℃冰箱储存50天后,花粉萌发率存在较大变异,其变异范围为0~32%,北方型美洲黑杨、南方型美洲黑杨和欧洲黑杨的花粉活力最高的无性系分别是T144、L23和欧黑5号,其花粉萌发率分别是29.7%、32.0%和11.3%。  相似文献   

5.
鲁林3号杨,雄株,是以美洲黑杨I-69为母本,美洲黑杨PE-3-71为父本,经人工控制授粉,对杂种F1代进行苗期筛选和无性系造林试验选育而成.具有易繁殖、速生、材质优良、抗病虫和抗逆性强等特性,是优良的杨树工业用材树种,适宜培育胶合板材和纸浆材.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国内美洲黑杨优良无性系228—379为母本,进行天然杂交育种;以国外引进的美洲黑杨优良无性系PE-3—71、PE-19—66、S307—26为父本,I-72、I-69杨为母本,进行人工杂交育种。通过对杂种的苗期选择、无性系测定、无性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区域化试验,从生长量、形质指标、生理生化指标、木材材性、环境适应性、抗逆性、胶合板制作与制浆造纸性能等方面,采用单性状评价、多性状综合选择的方法,选育出适宜培育杨树胶合板材和纸浆材的优良新品种—鲁林1号、鲁林2号、鲁林3号杨。  相似文献   

7.
‘鲁林2号杨',雌株,以欧美杨I-72为母本,美洲黑杨PE-3-71为父本,人工控制授粉,经过对杂种F1代苗期筛选和无性系造林试验选育而成.具有易繁殖、速生、材质优良、抗病虫和抗逆性强等特性,是优良的杨树工业用材树种,特别适宜培育纸浆材.  相似文献   

8.
参试材料为美洲黑杨50号(母本)和5个种源(各10个单株)青杨(父本)杂交获得的25个家系115个子代无性系。5年生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子代无性系在父本不同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3个不同水平上存在a=0.001水平的显著差异,具有较大选择潜力。根据子代无性系的生长量和水泡溃疡病抗性,初步选择出了36个生长量大且对水泡溃疡病有一定抗性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9.
以金黑杨无性系1号、2号、3号为试验材料,108杨为对照,在晋北、晋中、晋南进行区域化造林试验,测定6年生时金黑杨无性系的生长量,对比金黑杨与108杨的抗性及材性,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金黑杨3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抗虫性均高于108杨,且除树高外,其它指标均显著高于108杨;金黑杨1号、2号的抗寒性指标均高于对照,1号的材性最好。综合隶属函数值最高的是金黑杨1号(11.550 1),其次是2号(9.959 8)和3号(8.020 3);108杨的最小,仅为2.292 6.金黑杨3个无性系均是适合在山西杨树适生地区推广应用的高效、高产杨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选择对杨树细菌性溃疡病有一定抗性的优质杨树资源,于2015年在天水市进行了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 Guinier)F_1无性系遗传变异和初步选择研究的试验。本实验主要参与实验的植物为50株美洲黑杨作为母本以及50株欧美杨作为父本杂交获得25株家系以及115株F_1无性系。通过3年的生长试验进行测定分析以及数据记录,数据显示美洲黑杨×欧美杨F_1无性系在种源内家系间以及家系内无性系间两个不同水平上存在α为万分之一水平的显著差异,说明此试验中F_1无性系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根据F_1无性系的长势情况和对细菌性溃疡病的抗病性,选出了其中一些长势良好且对细菌性溃疡病有一定抗性的优质F_1无性系,为杨树抗性引种提供了宝贵的引种材料。  相似文献   

11.
利用美洲黑杨50号为母本和青杨5个种源(各10个单株)为父本杂交,获得杂种F1代无性系,对此多水平杂交育种体系叶片和生长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父本青杨种源间及种源内单株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F1代无性系的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存在不同差异.杂种F1代无性系扦插苗父本种源不同的杂交组合间和组合内家系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1、2、3年生苗的生长性状在不同层次变异水平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表明父本青杨种源间和种源内变异对F1代生长有显著影响,F1代无性系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选择潜力.杂种F1代叶片形态与苗期生长性状间未发现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迎春5号杨是由中国林科院选出的优良杨树品种。它是以黑杨为母本,小叶杨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培育的无性繁殖品种。经过在牡丹江林区迎春林业局7年的试栽。有如下优良特性。1、繁殖容易。扦插成活率高达95%以上。2、苗期生长快。一年生苗高2米左右,地径1.6厘米,比其它品种的杨树苗高大70厘米,地径大0.5厘米。3、林木生长快。在虎宝、向阳两个林场调查的5年生杨树无性系对比试验林的生  相似文献   

13.
利用美洲黑杨50号为母本和青杨5个种源(各10个单株)为父本杂交,获得杂种F1代无性系,对此多水平杂交育种体系叶片和生长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父本青杨种源间及种源内单株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F1代无性系的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存在不同差异。杂种F1代无性系扦插父本种源不同的杂交组合间和组合内家系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1、2、3年生苗的生长性状在不同层次变异水平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表明父本青杨种源间和种源内变异对F1代生长有显著影响,F1代无性系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选择潜力。杂种F1代叶片形态一苗期生长性状间未发现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对50号杨和36号杨等黑杨派无性系生根性状的遗传变异的研究表明,美洲黑杨、欧洲黑杨和欧美杨无性系,在最早生根时间、先期根数和诱导根数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生根力的广义遗传力在水培后各期变化不大,表明生根力对环境条件是不敏感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美洲黑杨 5 0号为母本和青杨 5个种源 (各 10个单株 )为父本杂交 ,获得杂种F1代无性系 ,对此多水平杂交育种体系叶片和生长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父本青杨种源间及种源内单株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 ,F1代无性系的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存在不同差异。杂种F1代无性系扦插苗父本种源不同的杂交组合间和组合内家系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1、2、3年生苗的生长性状在不同层次变异水平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表明父本青杨种源间和种源内变异对F1代生长有显著影响 ,F1代无性系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具有选择潜力。杂种F1代叶片形态与苗期生长性状间未发现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美洲黑杨南抗1号,2号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较抗天牛的I-69杨为母本.以I—63杨、欧洲黑杨和晚花杨272为父本进行人工控制授粉,组合编号分别为34、32和37。经苗期选择以及无性系比较林测定,采用聚类分析选出这生和抗虫的美洲黑杨抗云斑天牛3个无性系:南抗1号(34—17、34—135)和南抗2号(34一314)。化学物质测定表明,抗虫性与树皮中酚类含量和丹宁含量呈正相关。分子生物学测定表明,杨树对云斑天牛的抗性受基因控制,初步找到了与抗虫基因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该项成果在树木抗虫育种方面具有创新性,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昭林1号杨昭林1号杨是辽宁省昭乌达盟林科所,用人工有性杂交方法育成的。系1962年进行杂交,亲本是以赤峰地区的小叶杨为母本,以生长在北京地区的美杨为父本,作为杂交组合,当年培育出较为理想的杂种苗木。经几年试验观察又进行了优良单株无性系的选择,定品种名为昭林1号杨。分为两个无性系——昭林1号杨父本、昭林1号杨母本。现已进行良种繁育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引进黑杨派黑杨树基因库内无性系主要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杨扇舟蛾、杨树水泡溃疡病和破腹病等3种发生病虫中,以破腹病危害最为严重;综合发病情况以欧美杨较美洲黑杨为重;就破腹病而言,其抗病力美洲黑杨无性系较多地受遗控制,欧美杨则受环境影响较大,美洲黑杨的抗病能力与无性系的抗寒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可分别把美洲黑杨、欧美杨无性系分为高感、中感、中抗和高抗等4类。文中还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选育耐寒,速生杨树新品种,经1975~1987年的试验研究,选育出黑林1号、2号、3号杨3个优良无性系,其抗寒性、抗病性均不低于小黑杨,7年生材积生长量分别超过小黑杨的40%、32%和50%;其遗传力(h~2)分别为0.9535、0.9165和0.8521;遗传增益(AG)为48.1%、35.3%和36.7%。  相似文献   

20.
<正> 为选择适宜中亚热带平原湖区栽培的优良速生杨树品种,1977年元月,我们从南京林学院引进了黑杨派六个新无性系。通过七年的引种试验,认为其中有三个无性系:I-63、I-69、I-72是较好的品种。现已在洞庭湖区造林10.5万多亩,普遍生长良好。一、试验材料引进的六个无性系是:I-214、I-45、I-72、I-63、I-69和加龙杨。与此同时进行试验的还有欧美杨I-455、北京杨、小黑杨、吉林1号杨等无性系。二、引种地区的立地条件试验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6.7℃,极端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