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尾松混交林生产力及其丰产机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初步研究了马尾松与刺槐、栎类、枫香三个树种不同混交比例林分的生产力状况,从根系的分布和根量,凋落物营养元素含量,土壤养分含量三个方面初步探索了混交林较马尾松纯林丰产的机理,为马尾松混交林的经营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清源 《绿色科技》2014,(3):161-162
指出了作为我国南方地区大面积栽种的林木树种,火力楠与马尾松在生长特性、环境需求方面优势互补,适宜进行混交林栽培。分析了马尾松与火力楠混交的可行性,拟定试验方法,选取标准地进行了实地栽培对比。经过对混交林与纯林的生长情况、林分生物量对比、林分水源涵养量等多方对比与研究,认为马尾松与火力楠混交林的综合指标优于马尾松纯林与火力楠纯林,马尾松与火力楠的混交具有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雷竹引种栽培时,移栽母竹应用3种方法进行处理.其一用黄泥浆溶液进行处理,二是吲哚丁酸溶液处理,三是ABT 3号生根粉溶液处理.栽培后,对母竹3种处理的试验,苗木生根长鞭、成活率、出笋率、生长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用ABT 3号生根粉溶液浸泡的母竹栽培,比吲哚丁酸和黄泥浆溶液处理的生根长鞭分别提高29%、45%,成活率分别提高4%和7%,出笋率分别提高52%、64%.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歙县陈霞乡注重加快生态工程混交林的营建,本乡从2003年起至今,共营建生态工程混交林547.7亩。其中黄檗与雷竹混交林136.1亩,经过近九年的栽培与管理,已郁闭成林且长势喜人。现将黄檗与雷竹混交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雷竹,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平原地带,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年降水量1 000~1 500毫米、年均温12~15℃、1月均温大于-5℃的地区均可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歙县陈霞乡注重加快生态工程混交林的营建,本乡从2003年起至今,共营建生态工程混交林547.7亩。其中黄檗与雷竹混交林136.1亩,经过近九年的栽培与管理,已郁闭成林且长势喜人。现将黄檗与雷竹混交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混交优势黄檗是深根性树种,雷竹是浅根性树种,利用根系分布层次的深浅差异性,可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充分有效地利用环境资  相似文献   

8.
雷竹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当阳市于2002年引种雷竹,通过5a栽培试验,雷竹生长发育良好,优良性状表现突出,产笋量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试验表明:不同挖穴规格的幼林生长达到概率保证为95%的统计学上显著与极显著差异水平,以40cm×30cm×25cm的穴规格为最好。种源差异及主副处理的交互作用由于试验林尚小,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与常绿阔叶树次生混交林,复层结构,层次明显。其林木生长较马尾松纯林、次生常绿阔叶林为快。经疏伐抚育和适当施肥,促进了生长。  相似文献   

11.
雷竹为早竹新品种,其笋称为雷笋,被誉为笋中极品,是新型天然保健食品。雷竹盛产地为浙江临安一带,据资料介绍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成林快等特点,近年来各地进行了广泛地生产和研究。我们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通过4a的引种栽培、对照对比试验、观测记录、投放市场等措施,综合评定雷竹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且稳产、成本低、效益高、市场需求量大、周期短、见效快、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是恩施州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可供选择的重要品种之一,宜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混交林持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南方陡坡山地开展马尾松不同混交林林分类型持水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与阔叶树木荷、火力楠混交,林分持水能力比马尾松与杉木混交及马尾松纯林强,针阔混交林能较大提高土壤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使土壤得到较好改良,而营造针叶林则土壤持水能力低,易发生水土流失。建议南方陡坡山地采用针阔混交造林,尽量避免针叶纯林。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枫香混交林生长及其效应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徐小牛  李宏开 《林业科学》1997,33(5):385-393
本文从林木生长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入手,对马尾松枫香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进行了长期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生长优势明显,有利于维持地力和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群落。与对照相比,12年生混交林蓄积量提高13.9%-72.5%: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52.3%,全氮量增加24.1%,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增加13.7%.25.2%和26.8%;改善了林内小气候条件,提高了林地土壤肥力和蓄水保水能力。混交林增加了马尾松针叶内叶绿素的积累,其日平均净光合速率为7.72mgCO2·dm-2·h-1,高于对照的20.8%。营造马尾松枫香混交林以带行状和星状混交为宜;补植枫香是改造马尾松低产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速生丰产林优化栽培模式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NAP)所设置的优良种源,栽植密度,密度管理(疏伐)整地方式,幼林施肥等项内容的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将有科学依据与生产适用的技术通过优化组装配套成马尾松速生丰产林优化栽培模式。栽培模式根据培养目标(小,中,大径材),分别按立地(14,16,18,20指数)与主伐年龄(20,25,3年),提出量化的造林技术,管理措施,材脂产量以及经营效益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5.
雷竹引种栽培试验与丰产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竹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雷竹引种栽培成活率达94 5%,当年出笋率31%,次年出笋率87%,第3a出笋率98%。并介绍了雷竹丰产培育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混交林生长及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尾松杜英混交林、马尾松闽粤栲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生长状况、林分植被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与杜英、闽粤栲混交后,树高、胸径生长量增加明显,蓄积量增大;马尾松混交林下植被种类和数量都增多,生物多样性比马尾松纯林丰富;马尾松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恢 《福建林业科技》2012,(1):41-44,52
研究马尾松与6种阔叶树行间混交13 a后的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6种混交林相对马尾松纯林而言,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特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马尾松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优于马尾松非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容重、坚实度表现为:马尾松杨梅混交林<马尾松南岭黄檀混交林<马尾松江南桤木混交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红锥混交林<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土壤孔隙状况则相反;而6种混交林中土壤养分含量则以马尾松杨梅混交林最高,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最低。  相似文献   

18.
对10年生马尾松-苦槠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苦槠混交林的林分生长量和水源涵养能力在上坡位略低于马尾松纯林,而在中下坡位高于马尾松纯林;两种林分不同层次的持水量均为土壤层林冠层枯枝落叶层林下植被层。土壤层是两种林分类型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主要场所,其饱和持水量占林分总持水量的比例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苦槠混交林生长状况与土壤肥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光泽县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7 a生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苦槠混交林(混交比例1∶1)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下坡位,混交林的林分生长量大于马尾松纯林,蓄积量为30.33 m3·hm-2,比马尾松纯林增加17.47%;在中坡位,混交林的蓄积量略高于马尾松纯林;在上坡位,混交林的生长量小于马尾松纯林,林分蓄积量为11.89 m3·hm-2,仅为马尾松纯林的76.02%。混交林和纯林蓄积量、表层(0-10 cm)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等指标均随着坡位的下降而增加。马尾松苦槠混交林的表层(0-10 cm)土壤有机质、全N等指标在下坡和中坡位均略高于马尾松纯林,在上坡位则略低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20.
探究贵州省黎平县典型马尾松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为该地区混交林经营及改造提供理论依据。以黎平县马尾松混交林中的马尾松为研究对象,根据混交树种及混交比例将研究区典型马尾松混交林划分为7种林分类型,分别是马尾松占40%(类型A)、50%(类型B)、70%(类型C)的与多种阔叶混交的针阔混交林,马尾松占30%(类型D)、50%(类型E)、70%(类型F)的与杉木混交的针叶混交林以及马尾松纯林(类型G),采用角尺度、胸径大小比数、树高大小比数、混交度和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标,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区中:1)7种林分类型中,马尾松均为轻度聚集分布状态,趋向于随机分布格局;2)类型F中,马尾松的树高、胸径处于中庸状态,其余类型中,马尾松的树高、胸径均处于亚优势状态;3)马尾松混交林的树种混交程度较高,通常在中度混交强度以上,而马尾松纯林处于弱度混交,接近于零度混交;4)林分综合评价排序为类型A>类型D>类型E>类型B>类型F>类型C>类型G;5)典型马尾松混交林中,马尾松的角尺度、胸径大小比数、树高大小比数之间无明显差异性,其空间结构的差异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