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陕西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建设与整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叙述陕西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自然保护区群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地域冲突,单个保护区不成规模,以及人为造成大熊猫栖息地岛屿化的倾向,提出了对现有保护区进行必要整合的构想和整合方案,并对整合与完善建设后的自然保护区群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简迅十四则     
《野生动物》2005,26(1)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准备合作建设的全国首个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秦岭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近日通过了专家论证。佛坪秦岭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立项建成后,将为国内外研究人员提供野外研究大熊猫的平台,并为大熊猫保护培养科技人才。在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佛坪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约占整个秦岭地区大熊猫种群数量的35%,野外种群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平均每1.5平方公里就有一只大熊猫。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十分有利于大熊猫研究工作。(摘自中国熊猫网)  相似文献   

3.
秦岭是位于我国中部、横亘南北的一条大山脉,这里气候多样,地形复杂,不但有包括大熊猫、朱鹮、金丝猴和羚牛“四大国宝”在内的奇花异木、珍禽异兽,更有千峰竞秀、万壑争流、林莽叠翠的绝佳风光!今年六月中旬,我们一行12人游览了秦岭南坡的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领略了长青广漠而神奇的古风流韵,记忆的长董河里又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一页。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洋县境内,是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总面积29906公顷。保护区像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秦岭中段的南麓,最高处为兴隆岭的混人坪,…  相似文献   

4.
大熊猫趣闻     
巍巍秦岭,透迤起伏,林海浩瀚.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座落在秦岭中段南坡的洋县境内,总面积29906hm~2.是古北界和东洋界的交汇点,被誉为南北分界线上的“生物资源库”.区内已知的脊椎动物有32目92科248种,其中兽类51种.鸟类154种,两栖爬行类27种,鱼类1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二级24种.大熊猫是该保护区重要物种,约有80余只,占秦岭大熊猫总数的1/3,既有黑白相间的大熊猫,又有倍受世界生物界关注和重视的棕色大熊猫.保护区大熊猫的管理已被全球环境基金(GEF)列为中国十个重点项目之一.在保护区成立前的10多年里,长青林业局就先后成功地抢救了15只伤病大熊猫,现在长青保护区45名专职巡护员,常年守护在崇山峻岭之中,终日与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伴.说起大熊猫,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观察日记,铁闻趣事讲也讲不完……  相似文献   

5.
1999-2002年陕西省对秦岭的大熊猫开展了全面的专业性的第三次调查,结合2005年凤县的专项调查,应用“3S”技术,对其种群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可划分为6个局域种群,提出了陕西大熊猫局域种群的观点,探讨了秦岭大熊猫局域种群的形成因素、种群的数量分布特征及动态,为陕西省有效保护大熊猫及栖息地、合理布设保护区、选择巡护监测重点区域等方面的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万云  杨赵洁 《野生动物》2009,30(6):340-344
1965以年,秦岭地区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5个(其中水利部门4处),总面积487 134.6 hm^2,占陕西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7.8%。但由于保护区级别、管理体制、管理部门以及资金投资主体不同等原因,使秦岭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本文通过对秦岭地区现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设一个大自然保护区的思路,即建设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并指出适合秦岭地区保护区建设管理模式的优越性,提出了优化和改革秦岭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和完善运行机制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佛坪自然保护区,地处陕西省秦岭南坡,是我国陕、甘、川三省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重点保护区之一。它具有以下特点:1、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佛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350km~2分别和周至、太白、洋县三县相毗邻。这里处于秦岭腹地,地质地貌综合结构比较复杂,太阳能影响的热量比值较大,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呈现出暖温带的山地气候,自然景观分带表  相似文献   

8.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文从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建立保护区重要性、机构设置及管理现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建萍 《野生动物》2007,28(2):46-49
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以世界珍禽褐马鸡和以云杉、华北落叶松次生林植物群落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本文对该保护区的地理历史概况、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社区经济概况、保护区建立建设的重要性、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概况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107°17′~107°55′E,33°17′~33°44′N)199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陕西省洋县境内,是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为主的森林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总面积29906hm~2.主要保护对象有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llanae)、羚羊(Budorcas taxicolor)、金雕(Apuila chrysaetos)、领春木(EupteleaPleiospermum)、银杏(Cinkgo biloba)等珍稀野生动植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铜壁关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区系复杂,物种丰富,特有种多,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保护区至今尚未升为国家级,保护区级别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困扰着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建议成立保护区管理局,理顺管理体制,扩大保护区面积,尽快升为国家级保护区,进行更为严格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高晓冬  孙猛  郝萌  邹红菲 《野生动物》2012,33(3):166-169
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居民之间具有长期的相互依存关系,二者协调发展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自然保护区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目前有超过5 000人居住,其经济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之间互相影响的机制让人深思。本文以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并分析了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的经济现状,阐明了核心区居民经济现状的客观原因,指出存在的几个问题;(1)收入低,经济来源单一;(2)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3)核心区居民对自然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对保护目标不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生态移民和建立社区共管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是自然保护区制定管理和保护规划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黑龙江老爷岭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2019年3期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度与转移矩阵模型对该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选择斑块数量和香农多样性等景观指数对其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是老爷岭保护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约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95%,且1999—2019年呈稳定趋势(K=-0.017)。从景观格局变化来看,老爷岭保护区的景观呈破碎化趋势,其中斑块数量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变化最大。从时间跨度来看,1999—2009年是老爷岭保护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时段,自2009年后老爷岭保护区建立,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和景观破碎化程度均在降低,这说明老爷岭保护区成立后,随着管理和保护力度的加大,保护区内的林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景观破碎化程度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4.
从1998~2009年对丹顶鹤进行人工饲养管理研究,针对人工饲养丹顶鹤不同种群在越冬期对饲养条件的不同需求,结合当地的区域和气候特点,采用科学的设计和测量,从饲养环境、越冬舍建设、不同阶段鹤的营养需要、日常饲养管理及防疫等几方面对人工饲养丹顶鹤在向海越冬期间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科研数据和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15.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目前唯一以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调查表明,保护区内分布有羚牛206~224头,呈片段化分布在6个生境斑块内,以210国道为界,保护区内羚牛的分布格局为西多东少。虽然保护区内羚牛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均呈缓慢增长的趋势,但频繁的人为干扰,尤其是保护区内公路、铁路建设和由此导致的生境分割,仍威胁着保护区内羚牛种群的持续生存。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江西宁都凌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作者于2012年至2013年多次对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结果显示,凌云山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爬行动物52种,隶属于2目13科37属。其中,两栖动物19种,隶属于1目6科14属,占江西省39种两栖动物的48. 7%;爬行动物33种,隶属于1目7科23属,占江西省80种的41. 3%。凌云山位于动物地理分布区中的东洋区系区的偏北位置,向古北区靠近,古北区的种类也会扩散到这一地区,成为东洋区、古北区的共有种。因此在两栖爬行种类组成上以东洋区的种类为主,具有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特点。最后对凌云山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加大对当地群众的宣传和教育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种群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花鹿南方亚种被IUCN濒危物种红皮书列为濒危级,仅分布于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和浙江西北部,分布区域日益萎缩,分布区之间隔离程度较大。江西桃红岭是该亚种分布区之一,为保护该亚种,1981年成立桃红岭自然保护区,2001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解桃红岭野生梅花鹿现生种群数量,评估保护区过去30 a的保护成效,我们于2011年秋季采用直接计数的广义样线法开展梅花鹿种群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梅花鹿数量为365只,密度为2.92只/km~2,近年来梅花鹿种群增长较慢。经过30 a的保护,该保护区自然植被正在演替恢复。然而,当地的顶级植物群落可能并不是梅花鹿的适宜生境。因此,近年来,梅花鹿向保护区外扩散趋势明显,由此带来的各种管理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重庆雪宝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主要特色及其科学价值,论述了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略述了该设计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Helminth and arthropod parasites were collected from 41 warthogs, Phacochoerus aethiopicus, in the Hoedspruit Nature Reserve, eastern Transvaal. This reserve consists of a military base, which is a restricted area and is surrounded by a reserve, which is open to the public. Eleven nematode species, 1 or 2 cestode species and the larvae of 2 cestode species were recovered from the animals in the reserve, and 8 nematode species and 1 or 2 cestode species were recovered from those in the military base. Oesophagostomum spp. were generally most abundant in warthogs in the reserve during the cooler months of the year, while Probstmayria vivipara also occurred in peak numbers during the cooler months, with an additional peak in October and November 1988 in warthogs in the reserve and the base, respectively. No pattern of seasonal abundance could be determined for the other helminth species. The warthogs also harboured 8 ixodid and 1 argasid tick species, 3 flea species and 1 louse species. Adult and immature Haematopinus phacochoeri were most numerous during August and September, and the largest numbers of adult Rhipicephalus simus were present from December to Apr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