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设输变电工程的同时必将引起一系列的水土流失问题。本文以500kv国安(珠海)输变电工程为依托,系统地对电力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监测的时段和频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探讨,采用工程监测的数据定量分析500kv国安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结果显示,通过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输变电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并为电力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加,电网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剧增,而输电线路建设将不可避免地扰动原地貌、破坏沿途地表土壤和植被,造成一定的人为水土流失。在分析梳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危害,总结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出开展该类工程水土保持各环节主要工作内容及方法,为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送电线路”目标奠定基础,为后期同类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在建设不同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势必对项目建设区造成扰动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如何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减轻工程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为例,从主体工程设计源头和水土保持措施专项设计两方面探讨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望能为其他输变电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事中事后监管生产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已成为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线路长、影响范围广、管理难度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已经完成自主验收的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中,通过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全过程管控的技术服务体系,强化水土保持后续设计,规范水土保持设施质量评定,坚持科技创新等探索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为建设单位履行好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落实好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规范开展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近几年在我国逐渐新兴开展起来的项目,尤其是开展电力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尚无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方法。本文以十堰500kv输变电工程为例,对电力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监测的时间及分区、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采用工程监测的数据,定量分析评价十堰500kv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电力建设项目工程通过实施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可有效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明显降低水土流失危害,较好地保护和改善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浅析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建设是实现国家全球能源战略的基础,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建设所引起的土壤侵蚀和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各界关注。如何设计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区道路是城市内部及城市对外联系的枢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发展空间。为控制因城区道路沿线输变电工程项目开发建设导致的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必须加强项目区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以武汉市球场路(供电大厦)110 k V输变电工程为例,在介绍水土保持监测范围及分区、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的基础上,利用工程监测数据,定量分析了球场路(供电大厦)110 k V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城区道路沿线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在实施期间,通过采取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有效降低了水土流失危害,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量明显减少,城区道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改革为项目法人自主验收后,对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甘肃酒泉—湖南±800 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是第一个由国家电网公司自主验收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此为例分析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及其水土流失特点,总结了水土保持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确不同山丘区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为山丘区水土保持设计、监测和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全国不同山丘区(东北黑土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区、西北黄土丘陵区、南方红壤丘陵区、青藏高原区、新疆山地区)输电线路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野外调查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山丘区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来源、影响因素及措施体系配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输变电线路工程主要水土流失来源分区可分为站区、道路区、临时堆置区、塔基区、牵张场区和弃土弃渣堆置区;输变电线性工程水土流失具有不均衡性,其中站区占水土流失量的比例最高,达总水土流失量的48%~62%,其次为塔基区,其主要来源时段为施工期。[结论] 不同山丘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防治重点差异显著,水土保持设计时须考虑土壤侵蚀形式的差异,并因地制宜地配置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特点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云南省9个大中型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分析了在输变电工程建设期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特点,分析结果表明施工便道区是输变电工程产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区域,其水土流失量约占总量的55.69%,单位线路的输变电工程在建设期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为25.03t/km。此外,通过Matlab软件对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量及施工便道区水土流失量与输变电工程线路长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拟合结果较好。并定量和定性地分析了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以期为同类工程的水土流量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 and (-)-epigallocatechin (EGC) are two important antioxidants in tea. They also display some antitumor activities, and these activities are believed to be mainly due to their antioxidative effects. However, the specific mechanisms of antioxidant action of tea catechins remain unclear. In this study a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two novel reaction products of EGCG and one product of EGC when they were reacted separately with H(2)O(2). These products are formed by the oxidation and decarboxylation of the A ring in the catechin molecule. This study provides unequivocal proof that the A ring of EGCG and EGC may also be an antioxidant site. This study also indicates an additional reaction pathway for the oxidation chemistry of tea catechin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  相似文献   

19.
N-Nitrosonornicotine (NNN) is formed by synthetic or biological N-nitrosation of the tobacco alkaloid nornicotine. Following metabolic activation of NNN, DNA and protein adducts are formed releasing 4-hydroxy-1-(3-pyridyl)-1-butanone (HPB), an actual biomarker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tobacco smokers and passive smokers. NNN and HPB can be prepared in a new one-step reaction by N-nitrosation of the nicotinoid myosmine which has been found not only in tobacco but also in nut products. The reaction was tested also in human gastric juice. The formation rate of NNN and HPB depends on the pH value in the reaction solutions. This is important under the aspect of myosmine uptake by humans from other biological sources and subsequent biological activation. The new reaction pathway indicates that human exposure to nicotinoid nitrosation products seems to be not restricted exclusively to tobacco.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