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稻纵卷叶螟防治误区(一)防治时间滞后1、见虫结苞才打药。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多数藏在心叶或虫苞内。3龄幼虫开始取食嫩叶,当叶肉取食40%左右时转苞为害。在稻纵卷叶螟防治中。多数稻农不见虫结苞不打药,发现结苞“白叶”慌忙打药,这肘幼虫多数在3龄以上,卷叶结苞藏在苞内,药液很难直接喷到虫体上.防治效果表现较差。据调查,见虫结苞开始打药一般都错过防治适期5-7天。稻田“白叶”率增加,危害加重。  相似文献   

2.
一、稻纵卷叶螟防治误区 (一)防治肘间滞后 1、见虫结苞才打药.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多数藏在心叶或虫苞内,3龄幼虫开始取食嫩叶,当叶肉取食40%左右时转苞为害.在稻纵卷叶螟防治中,多数稻农不见虫结苞不打药,发现结苞"白叶"慌忙打药,这时幼虫多数在3龄以上,卷叶结苞藏在苞内,药液很难直接喷到虫体上,防治效果表现较差.据调查,见虫结苞开始打药一般都错过防治适期5-7天,稻田"白叶"率增加,危害加重.  相似文献   

3.
稻纵卷叶螟幼虫结苞取食水稻叶肉,氮肥施用量大或生长嫩绿的稻田危害严重,每年发生5代。  相似文献   

4.
稻纵卷口十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自北而南1a发生1~11代,初孵幼虫大部分钻入心叶为害,进入2龄后,则在叶上结苞,孕穗后期可钻入穗苞取食。幼虫一生食叶5~6片,多的达9~10片,食量随虫龄增加而增大,在稻丛基部黄叶及无效分孽嫩叶上结满茧化蛹。稻纵卷叶螟发生轻重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适温高湿情况下,有利成虫产卵、孵化和幼虫成活,因此,多雨日及多露水的高湿天气,有利于猖獗发生。稻纵卷口十螟对水稻的危害非常大,必须做好预防预报。对稻纵卷叶螟的监测、普查范围、防治药物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稻纵卷叶螟幼虫结苞取食水稻叶肉,氮肥施用量大或生长嫩绿的稻田危害严重,每年发生5代。  相似文献   

6.
1.为害症状稻纵卷叶螟主要危害水稻。以幼虫吐丝纵卷叶片结成虫苞,幼虫躲在苞内取食上表皮及叶肉组织,留下表皮,造成白叶。受害重的稻田一片枯白,千粒重降低,瘪谷率增加,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使用和不使用农药防治的情况下,以常规品种嘉禾218为对照,对龙特甫B及其两个叶色突变系黄玉B、翠玉B田间纵卷叶螟虫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两个突变体受稻纵卷叶螟的危害显著轻于龙特甫B,表现为盛发期受稻纵卷叶螟危害产生的虫苞数显著少于龙特甫B,最多时分别下降37.4%和20.5%,而后者与嘉禾218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推测造成叶色标记水稻稻纵卷叶螟危害变轻的原因可能与植株叶绿素含量下降,影响幼虫生长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8.
《湖南农业》2011,(10):18-18
稻纵卷叶螟主要是幼虫为害水稻叶片,在叶鞘内或叶面上咬食叶肉并吐丝结苞为害水稻,活动范围主要是心叶、叶鞘或者卷苞内,一般药剂不易直接接触虫体。因此,在防治稻纵卷叶螟时,需要选择强内吸兼强胃毒、或者强渗透兼强胃毒的药剂。  相似文献   

9.
<正> 为改变我县在稻纵卷叶螟发生时,大量乱用农药,污染环境,破坏稻田生态平衡的局面,从1979年起,我们着重对稻纵卷叶螟为害损失率,水稻对卷叶螟低龄幼虫的抗性,稻纵卷叶螟卵期、幼虫期被天敌寄生以后的生存率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据以改革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指标,并应用于大田防治和预测预报。一、稻纵卷叶螟为害的损失率选取早、中、晚稻不同品种40块田,分别在不同生育期进行剪叶和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10.
一、稻纵卷叶螟 1.危害症状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以幼虫纵卷水稻叶片,啃食叶肉,剩下透明的表皮,剥开里面有虫粪,严重时水稻上部叶片一片白色。 2.防治技术稻纵卷叶螟在我县的第二个主害代防治主要区域是600m以上区域及600m以下的迟熟田块。关键时间可是8月5~15日,在此期间田间百丛小虫苞达到15~20个时(即田间成虫减少,刚刚出现小虫苞,开始出现白叶时),  相似文献   

11.
稻纵卷叶螟是我市单季晚稻上最主要的食叶害虫,常年主害代有三代,即四(2)代、五(3)代、六(4)代,2002-2004年都达到大发生程度。单晚中后期由于蛾峰叠加,造成田间虫龄参差不一,低龄高龄幼虫共存,加之实际生产中漏治田块或防效不理想田块,需要及时补治,而此时田间虫口以高龄幼虫为主,因此防治高龄幼虫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稻纵卷叶螟是为害水稻的一种主要害虫,其以幼虫吐丝将叶片做成管形虫苞,在苞内啃食叶肉成白色条斑,严重田块成片白叶虫苞,影响稻株生长,早期影响分蘖,后期结实不饱满,对产量影响极大。通过本试验,旨在验证5%锐劲特SC对稻纵卷叶螟的作用效果,为大田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07—2008年,40%氯虫酰胺&#183;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早、中、晚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不同发生时期的稻纵卷叶螟防效高、保叶效果显著、持效期长,可有效控制高龄幼虫的危害且增产效果好;在第1代蛾峰期及第3代低龄幼虫盛期各施用1次40%氯虫酰胺&#183;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8.0—50.0g/hm^2,控“2代”压“4代”作用明显,有利于全年有效防控该虫害。  相似文献   

14.
稻纵卷叶螟是为害水稻的一种主要害虫,其以幼虫吐丝将叶片做成管形虫苞,在苞内啃食叶肉成白色条斑,严重田块成片白叶虫苞,影响稻株生长,早期影响分蘖,后期结实不饱满,对产量影响极大。通过本试验,旨在验证48%乐斯本乳油对稻纵卷叶螟的作用效果,为大田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近些年来,稻纵卷叶螟在早、晚稻上几乎防不胜防,一些地方甚至每年都可见到大量的白叶。为何其危害一直难以消停,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要点没有抓住。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上需要特别注重以下四个方面。1.防治适期应适当提前防治稻纵卷叶螟,习惯在2龄幼虫高峰期,即田间开始出现卷叶(也称"束叶期")时用药。根据多年的观察,这  相似文献   

16.
2007~2008年,40%氯虫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早、中、晚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不同发生时期的稻纵卷叶螟防效高、保叶效果显著、持效期长,可有效控制高龄幼虫的危害且增产效果好;在第1代蛾峰期及第3代低龄幼虫盛期各施用1次40%氯虫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8.0~50.0 g/hm2,控"2代"压"4代"作用明显,有利于全年有效防控该虫害.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单季晚稻不同氮肥施用水平与稻纵卷叶螟虫害田间发生危害的效应关系。[方法]通过不同组合施肥方式田间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配方施肥能有效降低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结论]重施基肥、合理追肥,辅以四(2)代、五(3)药剂防治,是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条件下防控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在使用和不使用农药防治的情况下,以常规品种嘉禾218为对照,对龙特甫B及其两个叶色突变系黄玉B、翠玉B田间纵卷叶螟虫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两个突变体受稻纵卷叶螟的危害显著轻于龙特甫B,表现为盛发期受稻纵卷叶螟危害产生的虫苞数显著少于龙特甫B,最多时分别下降37.4%和20.5%,而后者与嘉禾218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推测造成叶色标记水稻稻纵卷叶螟危害变轻的原因可能与植株叶绿素含量下降,影响幼虫生长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9.
桐乡市属纯单季晚稻种植区,稻纵卷叶螟是单季晚稻最重要的叶面害虫,危害代次多、面积大。2002、2003年,我市稻纵卷叶螟都达到大发生程度,且两年发生规律基本相似,呈现一些新的特点。总结这两年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分析其大发生成因,优化治理对策,对正确指导防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纵卷叶螟(Cnaphalorocis medinalis Guenee)是一种迁入性害虫,虫害发生后,造成水稻叶片纵卷束叶,严重时田间出现成片白叶,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最终导致水稻减产。2003年,稻纵卷叶螟受迁入量、适宜作物生育期以及气候条件等综合影响,引起了害虫暴发。全县发生面积2.10万hm^2,其中二代幼虫造成水稻白叶率24.7%,严重田块81.0%;三代幼虫造成白叶率平均36.7%, 71.0%;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