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毛虫病毒增殖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围栏和开放式围栏是病毒增殖的两种新方法。大型围栏用塑料薄膜制成 ,长12~ 30m ,宽 1 8~ 2 5m ,四周用木桩固定 ,栏内设置悬挂松枝的桩或木杆 ;开放式围栏是用塑料薄膜围住一片低矮林分 ,面积为 2 0~ 4 0 0m2 。栏内幼虫投放量为 4~ 6kg/m2 ,感染浓度为(1~ 5 )× 10 7PIB/mL ,接种病毒后 13~ 15d回收感病虫  相似文献   

2.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林间增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系统介绍林间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增殖技术。内容包括增殖用病毒的提取方法,增殖林分的选择、增殖虫龄的确定,感染方法和感病虫的回收时间。  相似文献   

3.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围栏增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毒围栏增殖方法由云南省林科院经过10年多病毒复制试验证明,该方法是增殖CPV用以防治松毛虫最经济实用的方法,其病毒投入少,产量高,风险较小。设置围栏采集6-7龄文山松毛虫幼虫,选用1*10^7CPB/mL的病毒感染浓度,接种后13-15天回收,感病虫回收率可害8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临沧地区松毛虫病毒防治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毛虫在临沧地区危害较为严重,1992-2001年发生面积为100419.5hm^2,自1995年开始引进和应用CPV和NPV病毒防治松毛虫11513.3hm^2,防治率达69.82%,其中在4月份防治效果较好,防治率达72.85%;8月份较差,防治率为67.27%,应用该病毒防治松毛虫,能有效地控制松毛虫危害,达到持续控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系统介绍林间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增殖技术。内容包括增殖用病毒的提取方法,增殖林分的选择、增殖虫龄的确定,感染方法和感病虫的回收时间。  相似文献   

6.
病毒围栏增殖方法由云南省林科院经过10多年病毒复制试验证明:该方法是增殖CPV用以防治松毛虫最经济实用的方法。其病毒投入少,产量高,风险较小。设置围栏采集6~7龄文山松毛虫幼虫,选用1×107CPB/mL的病毒感染浓度,接种后13~15天回收,感病虫回收率可达80%以上,单虫多角体病毒含量达20亿以上。本文详细介绍了围栏制作,增殖场地选择,围栏管理,最适病毒感染浓度及感病虫的回收时间和采集增殖病毒幼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生产中的增殖方式、接种浓度、复制世代、采收时机、切片次数、离心机进液速度及应用中的使用方式、防治时机进行了探讨,依据多次的试验结果及生产应用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松毛虫在临沧地区危害较为严重 ,1992~ 2 0 0 1年发生面积为 10 0 4 19 5hm2 。自 1995年开始引进和应用CPV和NPV病毒防治松毛虫 115 13 3hm2 ,防治率达 6 9 82 %。其中在 4月份防治效果较好 ,防治率达72 85 % ;8月份较差 ,防治率为 6 7 2 7%。应用该病毒防治松毛虫 ,能有效地控制松毛虫危害 ,达到持续控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棉铃虫为宿主增殖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细胞质多角体病毒JDS-CPV在日本防治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以及在我国台湾省防治马尾松毛虫(D.punctatus)均取得较好的效果。自1983年以来,利用JDS-CPV在我国广东、云南、浙江、安徽等省防治松毛虫,也都具有很好的效果。JDS-CPV的复制,过去主要是利用林间的松毛虫。如何使之成为周期性的连续生产,宿主的供  相似文献   

10.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制剂是广泛使用的杀灭松毛虫的生物农药,在施用该制剂的林分内,残留马尾松毛虫虫蛹的死亡率为未施药区的2—5倍,成虫产卵量仅为健康成虫的26.7%-65.7%。CPV制剂是有效控制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