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林间增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系统介绍林间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增殖技术。内容包括增殖用病毒的提取方法,增殖林分的选择、增殖虫龄的确定,感染方法和感病虫的回收时间。 相似文献
3.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围栏增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毒围栏增殖方法由云南省林科院经过10年多病毒复制试验证明,该方法是增殖CPV用以防治松毛虫最经济实用的方法,其病毒投入少,产量高,风险较小。设置围栏采集6-7龄文山松毛虫幼虫,选用1*10^7CPB/mL的病毒感染浓度,接种后13-15天回收,感病虫回收率可害8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临沧地区松毛虫病毒防治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毛虫在临沧地区危害较为严重,1992-2001年发生面积为100419.5hm^2,自1995年开始引进和应用CPV和NPV病毒防治松毛虫11513.3hm^2,防治率达69.82%,其中在4月份防治效果较好,防治率达72.85%;8月份较差,防治率为67.27%,应用该病毒防治松毛虫,能有效地控制松毛虫危害,达到持续控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6.
7.
文章对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生产中的增殖方式、接种浓度、复制世代、采收时机、切片次数、离心机进液速度及应用中的使用方式、防治时机进行了探讨,依据多次的试验结果及生产应用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9.
10.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制剂是广泛使用的杀灭松毛虫的生物农药,在施用该制剂的林分内,残留马尾松毛虫虫蛹的死亡率为未施药区的2—5倍,成虫产卵量仅为健康成虫的26.7%-65.7%。CPV制剂是有效控制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