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不同生态点的分期播种试验,观察C49S的生育特性及育性转换特性,发现在较大生态区范围内C49S具有较强的育性稳定性和生态适应性。该不育系的播种至抽穗历期与纬度和海拔无明显关系。温度是诱导育性转换的主导因素,同时提出其制种和繁殖的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2.
门淑珍  刘博林 《作物学报》2001,27(1):117-122
近年来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杂交玉米、 杂交水稻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多数植物雄性不育形成的分子机理尚未搞清, 不育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不育基因在表达过程中一系列的基因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有待揭晓。 通过对光敏核雄性不育水稻农垦58S(NK58S)的研究发现了胚乳中和叶片中的特异蛋白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小麦温光型不育系C49S为材料,从转育不育系的亲本选择、杂交方式、选育方法、鉴定目标等方面出发,论述了小麦温光型不育系转育技术。  相似文献   

4.
利用2个K型不育系与不同K型恢复系组配测交组合,研究了不同不育系的易恢性及其遗传机理,恢复系在年份间恢复度的稳定性以及播期、播量对育性恢复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2个K型不育系易恢性有明显差异,其易恢性受2对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共同控制,不育系易恢性与恢复系恢复力差异的机理是相同的。大多数K型杂交组合的恢复度在不同年份间有较大差异,但恢复度高的组合稳定性较好,异常年份鉴定恢复系的恢复力是最有效的。播期对恢复度的影响较大,播量影响较小。抽穗至开花期间的异常高温是恢复度不稳定的主要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5.
6.
杂交水稻不育系育性及鉴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德明 《种子》1990,(5):47-50
在杂交水稻的繁殖和制种过程中,亲本不育系种子的纯度不仅直接影响繁殖制种的产量,而且还影响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的发挥。本文通过对13个不育系两地三季鉴定试验结果的分析,力求对杂交水稻不育系育性变异及鉴定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雄性不育小麦BS210育性转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系法杂交小麦属我国原创性成果,温光敏雄性不育小麦是二系法杂交小麦应用的核心。BS210是本课题组选育的小麦雄性不育材料,2012—2014年通过3个生态区分期播种试验和人工气候箱温光调控试验,研究了BS210的育性转换特性。在不育制种生态区,适期播种条件下,BS210的不育度可达95%~100%,其安全制种播种时期为安徽阜阳9月30日至10月10日、云南丽江9月30日;在可育繁种生态区,晚播条件下,BS210的自交结实率可达70%以上,其安全繁种播种时期为北京海淀11月10日、北京顺义9月30日至11月10日。BS210以温度敏感为主,光照时长对BS210育性影响较小,温度转换敏感期为药隔至单核期。在光照10.0~12.5 h时,其温度转换阈值为10~12?C;在光照14 h时,其温度转换阈值为8~10?C。在短日低温条件下,花粉粒碘染以染败为主,表现为不育;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花粉粒碘染为圆形、黑染,表现为可育。通过明确BS210育性转换特性,为指导BS210安全制繁种生态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9.
为明确小麦温敏不育系SCT-1的育性调控基因数量及位点,本研究以组合SCT-1×B2183的F2群体为材料,选用SSR标记和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筛选与育性相关的分子标记,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对育性进行初步QTL定位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2B染色体上存在2个育性调控QTLs:Qwtms-saas-2B-1(位于Xgwm374-Xgwm388间,LOD值4.521)和Qwtms-saas-2B-2(位于Xgwm388-Xbarc101间,LOD值3.115),对表型的贡献率分别为7.649%和13.865%;在5D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主效QTL Qwtms-saas-5D-1(位于Xcfd26-Xcfd29间,LOD值11.101),其贡献率达28.093%。研究表明,Qwtms-saas-2B-1与Qwtms-saas-5D-1在成都和新都均能检测到,是育性调控较为可靠的位点。本研究初步定位小麦温敏不育系SCT-1在2B和5D上的育性调控QTLs,可为进一步精确定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鉴定抗麦长管蚜优异的小麦种质资源,以30份小麦种质为研究对象,利用田间自然感蚜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的方法,获得抗性的种质资源25份。通过小麦种质资源抗蚜性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可知,两者的r=0.2974,可得小麦种质资源抗性与叶绿素含量之间有很弱的正相关,叶绿素含量对小麦种质资源抗蚜性的影响不大,因而不能只根据小麦叶片颜色判断小麦种植资源的抗蚜性。通过对小麦种质资源的抗蚜性和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种质资源抗蚜性和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为小麦抗蚜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光敏小麦雄性不育系A31雄性育性对光周期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光周期敏感雄性不育最早是日本学者Sasakuma J和Ohtsuka I(1979)等[1]研究小麦核质互作不育时,在D2类细胞质普通小麦核代换系中发现的.他们认为较长的日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造成了D2类细胞质的核代换系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是二系法杂交小麦应用的核心,为了研究不育系育性与光合特性的关系,改进不育系制繁种技术,提高繁种产量,以5份不育系(BS107、BS1086、BS640、BS608和BS366)和常规品种京411为研究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光温调控,研究不同材料在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花后10d、花后20d和花后30d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光合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等光合特性指标的差异,分析短日低温(不育系制种区)和长日高温(不育系繁种区)条件下不育系结实率与PnGsCiTrFv/Fm的相关性。结果表明:BS107和BS1086的PnGsTr变化趋势相近,BS640和BS366的GsCi变化趋势相近,BS608的PnGsCiTr变化趋势与其他不育系差异较大。PnGsCiTr较高的材料为BS640,PnTr较高的材料为BS1086,PnGsTr较低的材料为BS608。在短日低温条件下,不育系结实率与PnGsCiTrFv/Fm相关性不显著;在长日高温条件下,不育系结实率与PnGsTr呈正相关,从相关系数的大小来看,对结实率影响最主要的因子是Gs,其次是PnTr。  相似文献   

13.
不育系与可育系大麦开花特性与小穗结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银根  黄志仁 《作物学报》1996,22(5):617-621
大麦小穗(花)中浆片、雄蕊解剖结构的差异,影响着小穗是否开花、开花的早迟、开闭花持续时间的长短、开花高峰期的有无和早迟及其每穗开花的相对小花数等。因此,弄清小穗有关组成成份的结构特点与开闭花的关系,对弄清雄蕊不育机制,提高制种效率和产量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籼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表达特点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不育性稳定、品质好的籼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于进一步拓展杂交水稻的应用范围,提高杂交水稻的商品价值有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1985年前后,用V20B、MR365、协青早B、V41B、菲改B、71-72B、付南B、IR46828B、Basimati、红突5号等保持(品)系配制了含有优质  相似文献   

15.
以培矮64S作母本,配制两系杂交稻制神,常常因低遥影响,造成母本育性转换,产生自交结实,对F1代种子埋下不可估量的质量隐患。笔者通过镜检花粉、金栽试验、套袋测试等综合因素分析,可及早测得杂交稻种子的质量结果,为后代种子利用价值评估、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小麦光敏雄性不育系A31在不同生态地点的育性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在不同生态点的育性试验,观察光敏小麦雄性不育系A31的育性表现和育性转换特性。A31在7个不同生态点的自交结实率结合各试验点的光温条件分析表明,其雄性育性随日长增加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日长是影响A31育性的主导因素,在日长相近条件下,温度对A31育性也有一定的效应;A31育性转换的临界日长约在14.5h左右。  相似文献   

17.
18.
19.
刘圣全  邬玉成 《种子》1999,(4):76-77
通过对5088s育性转换情况观察得出:5088s在8月份花期不育性较为稳定,根据本地气候特点,该不育系应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花期安排在8月10日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3个野败型新型水稻不育系华川4A、华J2A、华S40A的生育期、叶龄、柱头外露率、开花习性、农艺性状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个不育系在不育期内的育性稳定,可育期内不育系具有较高的结实率;3个不育系的生育期在60~70d之间,主茎叶片数为13~14片,张颖角度一般在30~40°之间,柱头外露率在39.1%~46.8%之间,花时较为集中,且农艺性状均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