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中国特种稻(包稻)分子进化研究的初步结果。本研究利用分布于我国不同省份的有色稻品种,试图以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带为分子指标,运用分支分类学的基本原理,编制出 PAUP2.4. 1、PAUP30和 Hennig86三个计算机软件包,用手工操作法对酯酶同工酶谱带进行分析和分子进化树的制作。研究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中1、4、7类型为基本型,所有有色稻都是由具有这种基本型酶谱带的色稻演化而成。根据分析和推论,共制作出5个分子进化树,进化步骤最少的为8,最多为12。  相似文献   

2.
3.
特种稻在我国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我国特种稻丰富的资源,并就特种稻在育种,栽培以及生理生化各方面研究的现状,如何开发与利用特种稻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我国特种稻丰富的资源;特种稻在育种、栽培以及生理生化单方面研究的现状;并对如何开发与利用特种稻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特种稻的研究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特种稻的类别及信阳特种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特种稻的类别以及河南省信阳市现有的特种稻种质资源。目前的研究及应用因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而直接制约了该地区特种稻的研发。针对这些问题,对信阳将来特种稻的选育和产业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项研究经过4年工作,现已获得一个优势比较明显的杂交组合,可望统一提供杂优F1代种子,同时还通过连续回交,初步把上农香糯转育成不育系,为进一步选配香稻的杂优组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紫香糯和黑糯07光温反应型为强-中-长;黑优占,晚香10号,黑珍米光温反应型为弱-中-长;黑优占选,鸭血糯,苏农香糯、江西红米,乌贡1号,乌金1号,陕西黑米,香血糯,惠水黑糯。  相似文献   

9.
我国特种稻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广东特种稻的研究利用及育种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我国和广东省特种稻的研究利用概况以及特种稻的发展前景,阐述了加强广东省特种稻育种的重要性,讨论了广东省特种稻育种中存在科研经费短缺、试验鉴定评价体系不配套、部分特种稻种质资源缺乏和特种稻育种的应用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上农特种稻植株色泽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宜豫南稻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特种稻品种,选用包含有色种皮、糯性和香味等特殊性状的12个特种稻资源,测定其株高、分蘖数、穗长、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等主要农艺性状,以及钾、钙、镁、铜、锌、铁和硒等矿质元素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豫南特种稻的综合评价模型,筛选出得分较高的品种(系)为黑糯2、河南黑粳、黑宝糯、鱼绿1号...  相似文献   

14.
特种稻品种“鸭血糯”的应用价值及其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血糯”,亦名“红莲糯”,俗称“血糯”,产于常熟市西部圩区,是著名的常熟特产,为清朝康熙年间栽培稻演变而来,已有100多年历史。该品种红芒长秆,因其色泽殷红,成熟时谷粒呈浅紫色,脱皮精碾后,米粒色泽殷红尤如滴滴鸭血,故名“鸭血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种稻的研究利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特种稻的概念、分类作了较详尽的阐述.同时,就目前中国特种稻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对特种稻产业的前景作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6.
特种稻——红糯米稻(南凤57)品系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风57品系是由富阳市常安镇和中国水稻研究所种子研究员等专家合作,经过多年杂交研究,选育出的中熟偏迟的特种稻新品系。2007年在富阳市龙门镇龙二村种植0.212h辞,进行直播与移栽对比试验。该品系属密穗型中熟晚糯稻,全生育期在145d左右,株高适中,茎杆粗壮,分蘖中等,耐肥抗倒,抗性较强,青杆黄熟,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17.
18.
为进一步探讨家蚕的起源分化和其系统发育,为家蚕遗传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利用AFLP技术和统计学分析对具有代表性的9个不同的地区家蚕品种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家蚕的DNA多态性分析及其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家蚕可能起源于不同地方(多起源中心)、由多种生态类型(包括一化、二化、多化)混杂的野桑蚕驯化而来,其驯化之初就已拥有一化、二化、多化的遗传背景,而且一化和二化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小,分化程度小,表明它们应该有共同的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19.
豫南稻区是我省水稻主产区,常年种植水稻7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70%。自推广三系杂交水稻以来,常规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少。目前豫南稻区推广的三系杂交水稻品种为汕优63。由于其品种单一,不抗白叶枯病,而且生产上所用杂交水稻种子有99%靠外省调入,种子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我们于1988年引进广东省农科院选育而成的特青2号水稻品种,经试验、示范,于199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现将其产量表现及利用情况简结如下。1 特青2号产量表现1.1 试验、示范产量结果 1989年在5个点试种,共种特青2号182.8亩,平均亩产稻谷497.7kg,其中有8.2亩平均亩产稻谷550.3kg,比同等条件下汕优63略为增产,比桂朝2号增产8.8%。1990年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中籼水稻良种区域试验,试验  相似文献   

20.
水稻新品种九稻24是由吉林市农科院水稻所于1987年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其特点是早熟、高产、抗病、质佳、适口性好、综合性状优良。1999年3月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